諸葛亮聽從陳宮、沮授、賈詡的吩咐,在張松和法正等智者的幫助下,把一些交代下來的緊要公務給完美的處理了。
最為緊要的無非就是對益州戰後恢復的一些準備工作。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物資和人員調動。
對於擅長內政的諸葛亮來說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加上有地頭蛇張松的協助,和眼力極高的法正一邊提醒,益州還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政務是處理完畢了,表面上大傢伙都是一片和氣,暗地裡卻是一個個都對諸葛亮很不滿。
在場眾人對諸葛亮已經從羨慕嫉妒,到了恨的一個地步了。憑什麼你諸葛亮就可以當眾人之首,把所有的功勞都往身上拉,他們就是陪襯呢?
要知道在場眾人當中,有些資歷比諸葛亮要高的多。比方說難得被劉玉帶出來征戰的辛評、逢紀,像他們這樣的大臣,早在劉玉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歸入劉玉麾下了。一個來自小地方的晚輩,一步步得到當今陛下的重視,甚至屢次得到在場眾人想都不敢想的軍權,立下了那麼高的戰功,而現在又被三個軍機大臣賞識,領導眾人處理公務,看來功勞又要多一些了。
眼看著諸葛亮水漲船高,他們就原地踏步,同樣都是人,待遇就這麼差,心裡能有好滋味就奇怪了。
不說其他人,就算是和諸葛亮配合十分不錯的張松和法正也清楚地意識到,在後起之秀當中,現在就屬諸葛亮獨占鰲頭。
張松和法正曾經打聽到,朝野之中,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未來成為軍機大臣的呼聲很高,三人的關係更是很好,隱隱成為一方小勢力。而據最近這段時間的觀察,張松和法正更是發現劉玉在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當中,最中意的就是諸葛亮,有什麼大的功勞和嚴苛的事情,都會給諸葛亮去辦。而諸葛亮能夠很好地完成劉玉的囑託。
這一點就不是張松和法正能夠比的。
他們對諸葛亮只有羨慕,卻沒有一點點的妒忌。到了他們這個地步,都明白劉玉重視的是才能,而不是什麼資歷。想想看,軍機大臣當中如果真的都是資歷老就行,那還有賈詡和曹操什麼事啊?洛陽城中資歷比他們還要老的臣子不知道有多少了。
張松和法正想得很對,在神武朝廷,能力是最關鍵的。
不過他們的內心比較平和,那是因為他們二人在這次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能夠拿下益州和益州儘快恢復,張松和法正是功勞大大的。等待他們的就是劉玉的賞賜了。
其他人就不怎麼樣了,功勞就那麼一點點,心裡很是不平衡。
所以說沮授和陳宮想把諸葛亮給坑了,可在場的官員們不會給諸葛亮拉攏的機會。而諸葛亮更是一點拉攏的意思都沒有。
諸葛亮把所有的公務都匯總起來,待會要向沮授他們匯報,而後拱手柔聲說道:「諸位大人辛苦了。」
「不辛苦!都是諸葛大人指揮得當。如果沒有諸葛大人,我等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夠處理完畢!」辛評有點諷刺地說道。
按照在場眾人的能力來說,或許沒有那麼快就處理完畢,但肯定不會花多少時間。
諸葛亮敏銳地感覺到了辛評的不善。
「辛大人此言差矣!無論是誰主導,此間之事定能完好處理。」逢紀出來說了一句。
不過他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更加明顯了,有沒有諸葛亮都是可以做的很好,不是諸葛亮的功勞。
張松看了一眼逢紀和辛評,他們二人的風評不錯,只是為何會如此說話?
法正是一個急脾氣,他站出來說道:「呵呵,是啊!兩位大人才學驚人,想必在政務上屢建奇功。兩位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想必陛下每每都是重用兩位了。」
如果辛評和逢紀有被劉玉重用的話,那也不用淪落到這個份上了。法正這是在諷刺他們。
實際上到了劉玉登基之後,逢紀和辛評等人就慢慢地被冷落了。官職也提升不了多少,無法和諸葛亮一步登天的人相比。
「法孝直,你這話何意?」逢紀很不爽,他直接站起來了,大有法正不給個解釋就開打。
法正可是殺過人的,他眯著眼睛看向了逢紀,要是論打架,法正一個可以碾壓逢紀兩個。
諸葛亮立馬打圓場,說道:「諸位大人,我等都是飽讀聖人學說立世,當朝大臣,一舉一動都關乎朝廷臉面,何必做此有辱斯文之舉?兩位消消氣,一切都是吾的不是,算是給吾一個面子。」
諸葛亮正當紅,他說的話,逢紀和法正要是不給臉,那真的就撕破臉皮了。
逢紀氣哼哼地坐下去了,他看著法正不順眼。
應該說屬於河北士人的大臣都看法正和張松不順眼。河北士人是最早投靠劉玉的士人之一,他們屬於神武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隨著劉玉地盤的擴大,其他州、國、郡的士人陸續加入到神武朝廷之中,把河北士人的權利瓜分了不少。更加可悲的是,河北士人慢慢地淡出了神武朝廷的核心權利圈。如果不是軍機處還有一個沮授,加上九卿之中還有田豐,年輕一輩還有司馬懿,否則河北士人就要悲哀了。
現在的朝廷,荊州士人的崛起很是迅猛,諸葛亮、龐統等為首的後進,得到了劉玉的大大賞識,已經讓河北士人感到壓力了。
再加上益州士人隨著益州的歸順,定然也是要進入朝廷當中。又來了一些分蛋糕的,河北士人當然是不爽的了。
諸葛亮暗自腹誹:想來日後的朝堂不是那麼平靜了。
被逢紀和法正這麼一弄,現場氣氛就變得尷尬起來。
諸葛亮想著要不就宣布散場吧,免得大家尷尬。
而就在此時,沮授、陳宮、賈詡就出現在諸葛亮他們身前。
眾人立刻給三位軍機處的大佬請安,諸葛亮也讓出了主位。陳宮、沮授、賈詡三人不客氣,共同坐在了主位上,以陳宮為尊。
「孔明,吩咐給你們的事情,可曾安排妥當?」陳宮資格最老,先是詢問。
諸葛亮拱手回答道:「三位大人交代的政務,經過諸位同僚的不懈努力,已經給出處理方法。此乃我等商議出來的結果,請三位大人過目。」
陳宮接過了諸葛亮遞過來的匯總,和沮授、賈詡細細地觀看了起來。
「嗯!不錯!事無巨細都能夠處理得當。諸位甚是辛苦。」沮授很是滿意。
賈詡和陳宮沒有說話,但是臉色柔和,也是認同的體現。
「都是下官等人應該做的。」逢紀帶領自己這邊的文官謙虛地說道。
要知道沮授可是河北士人的代表,不給他面子,給誰面子。
「三位大人聯袂而來,不知有何緊急情況要吩咐我等?」張松何等的聰明,他看到三個軍機大臣一起來,就知道有要事。
其他人都豎起耳朵,目不轉睛地看著三位軍機大臣。
賈詡沉聲說道:「子喬所言甚是。我等聯袂而來,乃是江東孫策突襲荊州,並且拿下了長沙郡。陛下讓我等儘快商議出對策。我等三人認為集思廣益,與諸位一同商議。」
「什麼?江東孫策拿下長沙?!」一句話引起了一陣喧譁。
諸葛亮為之色變,因為荊州牧是他的好友龐統,荊州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龐統是失職了。
張松和法正對視一眼,心想這下子就有好戲看了。
不多時,逢紀拱手說道:「不知眼下荊州方面如何應對?」
沮授拍了拍手掌,一個小文官搬過來一些戰報,走了進來,而後分發給在場的眾人。
眾人看完之後,表情不一。
諸葛亮細細品味了一下龐統的相關對策,心中對龐統的對應做出了一個評價,那就是大意了。
龐統做事向來講究奇險,總是算計著對方。殊不知這次反倒被江東給算計了,白白送了一個長沙給江東,時間要是繼續拖延下去,荊州南部郡縣將永無寧日。
「大人,下官認為荊州牧龐士元必須為此事負責。下官看他之前的布置和計策,簡直是讓人無語。長沙乃是荊南重鎮,落入孫策之手,以成大患!下官以為,若想重振我軍之威,定當拿龐士元是問!」辛評立馬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諸葛亮可以看出來龐統的失策,其他人也能夠看出來。
辛評早就忌憚著荊州士人的崛起,現在怎麼會放過打壓荊州士人的大好良機。
逢紀則是說道:「辛大人此言有點太過了。如今戰局敏感,怎麼可以臨陣換人!以下官之見,朝廷已經派出更有才略之士前往荊州,方可扭轉局面。荊州人士喜好奢華,不如吾等北地之人有肅殺之氣。」
逢紀的意思就想讓河北出身的士人去荊州了。
「逢大人所言甚是!」一些河北出身的文官不斷地附和著。
沮授默默地看著逢紀和辛評,臉上不悲不喜,不知道內心是怎麼想的。
法正和張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著看好戲,不過他們對辛評和逢紀為首的河北士人很是不屑。現在是要商議對策,可不是讓你們搞垮對方的。
諸葛亮低眉順眼,仿佛沒有收到別人的干擾。
陳宮摸著鬍子,臉上的微笑若有若無,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你以為如何?」
諸葛亮被陳宮詢問,他不得不出來說道:「江東出兵荊州,乃是朝廷猛攻益州,顧及唇亡齒寒,準備牽制我軍在益州的行動。士元之策雖冒險,但卻讓江東止於長沙,無法擴大影響。荊州之事,下官以為不是士元太過無能,而是江東太過狡猾。試問諸位大人在士元的位置上,能夠保證荊州之局勢還算如此麼?」
龐統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不幫他都不行。而且
逢紀和辛評被諸葛亮這麼說,氣得兩眼冒火,他們被諸葛亮無形的諷刺了,認為他們連龐統都不如。
逢紀想要站起來呵斥諸葛亮一番,卻被辛評給拉住了。
因為辛評看到了賈詡直勾勾地看著他們兩個。逢紀急忙低下了頭,他現在不想被軍機大臣給盯上了。
賈詡算是滿意了一下,要是被逢紀他們胡攪蠻纏,浪費更多的時間,陛下要是怪罪下來,遭罪的可是他們三個大佬啊。而且賈詡也知道,現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會被送到劉玉的面前。逢紀和辛評真是不怕死啊。
「孔明,其中責任暫且不說。陛下需要我等儘快想出對策,你可以腹稿?」沮授和賈詡都是一個意思,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諸葛亮平靜地說道:「以下官之見,江東孫策拿下長沙,雖對荊州南部郡縣有威脅,但卻給我軍一個消滅孫策的機會!」
「細說!」陳宮很喜歡諸葛亮的腦子,想事情特別的快。
諸葛亮繼續說道:「孫策有如此膽量,那是因為荊州將軍高順帶領精銳兵馬進攻益州,荊州兵力空虛。然孫策目前不知益州之局勢,此番給予我軍最好的良機。下官建議,集結五萬兵馬從益州順江直下,至武陵登陸,途徑桂陽,直撲長沙。其中更是以桂陽為依託,分出一萬精兵動向,斷了孫策的後路!荊州方面,命令士元集結水陸大軍不停進攻長沙郡,吸引孫策注意,讓其無暇分心。另外,從豫州調動三萬兵馬支援廬江,柴桑郡嚴防死守,以防不測。」
眾人思索著諸葛亮的計劃,發現諸葛亮這個計劃很不錯,把所有的細節都給想到了。
「那以何人為帥?」沮授詢問道。
這個是大傢伙關心的問題。
諸葛亮建議道:「下官舉薦司馬仲達為主帥!高順、馬超為主將!」
河北士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諸葛亮居然舉薦司馬懿作為主帥?要是他們的話,一定會毛遂自薦的。
諸葛亮想的和他們不一樣,他是想自己去,不過要三位軍機大臣同意之外,還要劉玉同意的。而且司馬懿和自己的關係不錯,諸葛亮還真的願意舉薦他。畢竟司馬懿到了荊州和龐統之間不會產生矛盾,其他人去的話,那就說不定了。
陳宮、沮授、賈詡都對諸葛亮的計劃覺得不錯,可以作為荊州的主要方案來走。
「此計甚可!諸位還有其他的建議否?」賈詡說道。
其他的意見自然是有的,陸續都有官員站出來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不過他們只是在諸葛亮計劃上說出自己的見解,沒有改動諸葛亮的意思。因為他們想不出有比諸葛亮更好的辦法。
而支援荊州的計策在慢慢地進行完善,是陳宮等三個軍機大臣最想看到的。估計不用多少時間就有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