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要是沒有一點智力的話,真的無法在這個亂世存活下來。
曹操是對劉協很好,可曹操的手下就不是那麼忠心了。劉協與這些人鬥智鬥勇,才會有今天的能力。這也是劉協的一個成長吧。
如果在太平盛世,劉協倒是可以成為一個有為的君主。可惜他生錯了時代。
董承離開皇宮的時候,劉玉察覺到了董承的神色甚是激動與興奮。從侍衛的口中得知,董承表面上爽快大方之人,實際上是因人而異,像侍衛這種下等人,根本進不了董承的法眼,得罪了董承,董承一定會報復的。以前都不知道有多少侍衛被董承呵斥過。
但董承興奮地從劉玉的身邊通過,連理睬劉玉的意思都沒有。侍衛們大為驚奇,在董承走遠之後,一個個都在議論紛紛,都說董承今日是轉性子了。
只有劉玉和李貴才感覺到董承估計是得到了某種滿意的答案了。
劉玉有點擔心起來,因為他不知道董承在謀劃什麼,會不會給劉玉的計劃產生影響。
「仲允,你通知外面的探子,務必將董承最近的行蹤給監視起來,一個細節都不要漏了。」劉玉悄悄地向李貴下達了命令。
李貴急忙應是。
時間不留情面的流逝,在壽春城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享受著最後的安寧時光。
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荀攸已經將荀彧說的那個策略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天剛剛亮,壽春城中幾乎所有有頭有臉的官員或者世家大族族長都收到了荀攸的請帖。
荀大人邀請眾人來參加他的壽宴。
所有人都是懵逼的,在這樣的時候,荀攸要搞什麼壽宴?實在是有點耐人尋味。
不出意外的,董承也是收到了荀攸的請帖。
而且荀攸還是派出了一隊士兵前來派請帖的,看樣子是不願意看到董承推脫了。
在如此緊張的時期,劉軍大軍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殺到壽春,荀攸作為壽春鎮守的主將,居然有心情辦什麼壽宴?這絕對是不正常的。
「這肯定是鴻門宴!」董承心裡已經將荀攸的心思給猜到了。
去參加的話,肯定是有危險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劉邦,有著逆天的運氣和高強的應變能力,可以安全地從鴻門宴中離開。可不參加的話,董承面前一隊士兵手中的刀子肯定不會客氣的。
好漢不吃眼前虧,董承立刻笑道:「沒有想到今日居然是荀大人的壽辰。本官早就想和荀大人多多親近,今日正好有此良機。還請諸位回稟荀大人,本官略備薄禮,就立刻前往府上叨擾。」
領頭的一個士兵看到董承如此爽快,拱手說道:「國舅客氣了。國舅能到,我家大人肯定十分高興的。我等就告辭了。」
完成任務的士兵魚貫而出。
董承在整個過程都是面帶微笑,等這些士兵都離去之後,董承的臉才變得陰沉起來。
「想要先禮後兵,還真以為我董承一點本事都沒有?」董承自言自語道。
已經答應要去給荀攸賀壽了,董承也不能空手而去。於是董承就在自己的府庫之中拿出一匹蜀錦作為禮物。
別小看這一匹蜀錦,在中原,蜀錦可以稀罕物,珍貴著呢。董承府庫之中的蜀錦是劉協賞賜的,他除了拿出一匹送給曹操之外,就只有這次拿出來給荀攸作為禮物了。
曹操給董承的俸祿是極低的,基本上只能維持董承一家人的基本開銷。董承倒是沒有太多的門客、僕人要供養,以曹操給的俸祿,董承是足以應對。無奈董承要為劉協做很多事情,這裡里外外都是要花錢的,要不是有劉協幫襯著,董承還真的沒有辦法去做劉協吩咐的事情。
拿出這一匹蜀錦,董承很是肉疼。
為何董承要拿出對他而言那麼珍貴的禮物呢?除了可以用厚禮塞荀攸的嘴之外,董承還想挑撥一下荀攸和曹操之間的關係,或許會因為蜀錦,曹操和荀攸會有誤會發生也說不定。雖說這個機率很低,但董承還是抱有一絲的希望。
準備完畢之後,董承就擺出最好的車架,緩緩地向著荀攸的府邸進發了。
此時的荀攸府邸,門外已經停好了大量的馬車、牛車。幾乎所有壽春之中有頭有臉的人都到了。唯一例外的就是王越師徒,他們倒是沒有收到荀攸的請帖。
荀攸沒事也不會找他們。有事更不會找他們了。
荀府的下人不斷地高聲叫著來者的性命、官職與帶過來的禮物。這個時代就是這麼一個規矩,叫做唱名。
只是現在的世家家主和官員是今非昔比,他們能夠拿得出手的禮物檔次就有點低了。金銀器具算是比較多的,但是這個份量倒是不多。董承聽到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一個官員送來的一對玉佩了。
送的禮物有多重算是代表著你的誠意。什麼千里送鵝毛之類的禮輕情意重。完全都是扯淡的。要不是有大大的後台,你送根鵝毛來,就不怕主人家當場暴怒麼?
所以送出玉佩的那個官員就是一臉的得意,成為眾人的焦點。
當董承拿出一匹蜀錦的時候,荀府負責唱名的下人眼前一亮。由於是戰亂,益州的貨物已經很多沒有大規模運到豫州了。其中像蜀錦這種奢侈品,幾乎都是靠著從劉玉那邊走私過來的。一匹蜀錦,在壽春城是有市無價,珍貴無比。
董承拿出這麼厚的禮物,連僕人都知道董國舅的誠意了。
「國舅董大人,賀蜀錦一匹。」唱名的荀府下人高聲將董承的大名叫了出來。
四周所有人都被董承的大手筆給震驚到了。他們家中也是有蜀錦的,可那都是留著自己用的,加上現在那麼貴,怎麼可能拿出來送人呢?
國舅就是不同啊,有著陛下作為後盾,家底果然豐厚。
董承面不改色,完全看不出他內心現在是多麼的心疼。
荀攸出身大世家,潁川荀家可是大漢數一數二的世家存在。雖說潁川荀家本家已經向神武朝廷表示了效忠。可劉玉並沒有對荀家有太多苛刻。
劉玉還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將荀彧和荀攸這樣的大才收到自己的麾下呢。
荀攸府邸中的僕人侍女眾多,是所有被邀請過來賀壽的世家家主和官員不能比的。
僕人們將所有的來客都安排進了大廳,按照官職大小、家族的影響力給他們安排座位。對於這樣的安排,所有人都沒有意見,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荀攸對他們的重視。到哪裡都是論資排輩的,世家有世家的規矩,官場之中也是一樣的。
而作為身份最高的董承,就坐到了主位之後的客席首位。
沒有人會有意見。論官職,董承的官職是在場眾人最高的。論身份與家族,劉協的岳父身份,就是任何人不敢坐在董承前面的主要因素了。
董承倒是不想坐這個位置,可其他人都謙虛地讓給董承,董承不想坐下也不行了。
沒過一會,身穿盛裝的荀攸就嬉笑連連地走了出來,高聲笑道:「讓諸位久等了。罪過啊。」
「荀大人好。」賓客們都起身向荀攸示好。
荀攸大大方方地坐在了主位上,臉上的笑意不停,環視了所有人。
一個僕人將記錄好的禮物清單送到了荀攸的面前。
荀攸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就知道個大概了。
「今日乃是在下的母難之日,本是不想慶賀。但無奈家中眾人苦苦勸說,在下就召集諸位一聚,算是走個樣子。未曾想諸位如此誠意,還大大的破費,在下心中不安啊。」荀攸說道。
「荀大人孝感動天,我等區區薄禮,何足掛齒。」當下就有不少人開始奉承荀攸了。
荀攸簡單地說了幾句漂亮話,算是應付了這些人。
董承則是沉默不語,他打定主意,今天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很快的,荀府的侍女們就把酒菜給端了上來。其實現在壽春實在找不到什麼珍饈美味,所以荀攸這次的壽宴頂多就是羊肉多一些。
羊肉是這個時代比價常見的肉類,一般的官員都是可以吃的。比較上檔次的豬肉倒是一點都沒有看到。不像後世的豬肉那麼常見。這個時代的豬肉可是有權有勢的人可以吃的。
為何會這樣呢?因為這個時代的豬是沒有經過閹割的。整個中國,直到明清時期,飼養的豬才被閹割過。沒有被閹割過的豬,其肉有股很重的騷味。這樣的騷味比羊肉還要重。加上這個時代的烹飪技術實在是少得可憐,想要能夠好好地吃豬肉,就要加入很多的香料。
要知道,香料這東西,到滿清也還是上等人才可以享受到的。這個時代的香料實在太少了,而且貴比黃金,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吃到。也只有有錢人才能夠養得起豬。
這也是為何漢朝的時候,殺豬的都是一方的富豪。以前的大將軍何進、現在的張飛,家裡就是殺豬的,富甲一方啊。
荀攸慚愧地說道:「沒有什麼佳肴美味,還請諸位見諒啊。」
眾人還能說啥,能夠有肉吃就不錯了,怎麼可能會嫌棄呢。
荀攸好好地和所有人對飲了三杯酒。
酒過三巡,荀攸就要準備說正事了。
董承等一些心理有鬼的人,他們剛剛都在暗中觀察著荀攸的臉色。一看荀攸的臉色嚴肅起來,他們就知道荀攸有事要做了。
「諸位為了陛下殫精竭慮。在下在此多謝了。」荀攸拱手說道。
「大人何出此言。我等都是陛下的臣子,自當為陛下效力的。」有些比價正直的官員當場就回應了。
董承和一些人就冷眼旁觀了。
「幾位大人的忠心,想必陛下和丞相是清楚的。可在下最近聽到了一些東西,似乎有人暗地對陛下很是不滿!甚至傳說這些人要投靠洛陽那邊。」荀攸淡淡地說道。
所有人心中一緊,荀攸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是說他今天是要將這些想要投靠劉玉的官員和世家都給抓起來處置了。
「果然是鴻門宴!」董承應證了自己心中的猜測。
從門外湧入了一堆拿著刀劍的曹軍士兵,他們臉色十分的不善。
在場的賓客都慌了,對於荀攸這種不動聲色就動刀子的行為,他們都快嚇尿了。特別是那些心中有鬼的。
荀攸微笑地說道:「都說表面上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在下一直以來都不相信這樣的話。可昨夜傳來了一些消息,讓在下感慨人心的黑暗啊。陳大人,王大人,何大人,你們說是不是啊?」
御史陳恢,司農郎王步,少府執事郎何坦,三人的冷汗瞬間就流下來了。
他們三人就是暗地裡和神武朝廷秘密聯繫的,一直以來都沒有斷過。平時他們都是很低調的,加上官職比較低,壽春朝廷都沒人懷疑他們。誰曾想,荀攸早早就知道了這些,今天就要拿他們來開刀。
陳恢、王步、何坦三人立刻就被士兵拿著刀子架在脖子上了。
「荀公達,你這是何意?我等對陛下忠心耿耿,你這是冤枉我們!」陳恢比較鎮定,當場就反駁了荀攸。
「就是,荀公達,你有何證據?」王步和何坦也是抓住這一條不放。
他們這樣說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將所有的證據都給處理掉了。荀攸根本找不到證據的。
「想要證據是吧。就讓你們死個明白。來人,將那幾個人帶進來。」荀攸淡淡地說道。
很快的,就有幾個人被帶了進來。陳恢、王步、何坦面如死灰。因為荀攸帶進來的人,都是他們的心腹,知道他們的一切。
何坦心理承受能力最差,直接癱軟在地。
陳恢和王步強撐著內心的恐懼,即便他們知道接下來他們會遭遇些什麼。
荀攸面無表情地說道:「諸位可以看看,這些人就是陳恢、王步、何坦三人的心腹,知道此三個敗類的所有事情。」
剩餘的官員和世家家主都沉默,他們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多發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