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聽了劉備的介紹後不由得想笑。
這傢伙就剩兩個頭銜了也好一起拿出來顯擺而且還都是劉協承認的。
歷史上他弄出一大串官名來,人家童子根本就記不住,賣了尷尬,這才說自己是劉備。
兩個字就能介紹完的,偏要弄成這麼多屁事。
「先生不在,你們走吧。」兩人介紹完後,過了一會兒,那小童當即開口說道。
「孔明不在?」這時候龐統聽了這話後,也是有些意外。
「嗯。」不過那小童卻還是眨了眨眼睛,努力的點頭說道,看起來還煞是可愛。
「小童,這士元可是你們臥龍先生的舊友,我們可否進去等候先生?」
劉備心念一動主動開口說道,這可是個好機會。
劉辯則是打量了那小童一番,他也沒有想到這次竟然真的沒有見到諸葛亮。
這裡和記載的相同卻也有出入,這童子只說諸葛不在,未說何時回來。
難道說是諸葛亮只是不想見他們這才故意如此。
無論是與不是,劉辯覺得糾纏下去,反而不好。
「既然先生不在,那便是叨擾了,劉辯明日再來便是。」劉辯看著那小童說道。
小童聽了劉辯的話後點了點頭。
劉辯心裡更是肯定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諸葛亮真的外出了,蹤跡不定,自己說明日來,小童必然不會點頭。
心中有了計較之後,劉辯當即領人離開了。
「天做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劉辯轉身高亢道,隨即一邊往外而去。
劉辯相信,只要諸葛亮在這茅廬之中必然能聽到自己這話。
小童見劉辯離開了後,便又看向了劉備,「你們也走吧,先生不在。」
說完小童便要關門,劉備急忙上前,正好便撲在了門上,鼻子頓時就紅了。
剛想要發作,卻已經是被龐統給拉住了。
龐統搖頭示意,「孔明未曾離去,只怕是其考驗。」
好,我忍,只要能怪壞劉辯的好事,我忍便是了。
劉備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裡的怒氣,朝著茅廬方向鞠了一躬,「劉備改日再來拜訪。」
待人離去後,那小童便小跑著朝著裡面的茅廬去了。
此時那茅廬里,有兩人正在品茗,都掛著淡淡的笑意。
「孔明,如今此二人皆走了,你有何看法?」其中一年長之人看著面前的少年說道。
雖說是少年卻也是生得不凡,看不見任何稚氣,給人的卻是儒雅之感。
舉手投足之間,充滿著自信,但是卻不張揚。
「先生,先生兩人都走了。」小童此時也高興的說道。
「去吧,你去休息吧。」諸葛亮聽了那小童的話後笑答,這茅廬外發生的事情他自然知曉。
小童得了許可,立即便跑開了。
「天做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諸葛亮自語了一句,隨即道,「州平,你以為如何啊?」
「哈哈,倒是大氣,口氣也不小,這位陛下是再問你,可敢下上一番呢?」崔州平品了一口茶,當即大笑著說道。
「你曾作歌說,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可那陛下,更是敢以天為棋盤,星作棋子,只能你這攪動風雲之人,落子。」
崔州平言語之中很是欣賞的開口說道。
在他看來劉辯留的這一句,不僅對應了諸葛亮,教與那些農夫所唱之歌,更是大氣磅礴,一個誰人敢下,也盡顯邀請之意。
「看來你倒是十分讚賞,不過這位少帝的成就何氣魄,的確不凡。」諸葛亮聽了催州平的話後應道。
「州平,不知陛下這一局,你可敢下?」隨後諸葛亮又看著崔州平開口反問道。
「這要是落子了,那可就是天下,我崔州平,一生無此志,這棋盤恐怕只有你敢落子。」
崔州平笑了一聲,也沒有猶豫很是大方的看著諸葛亮說道。
「你啊你。」諸葛亮搖了搖頭,兩人隨即笑了起來,這崔州平志向他是清楚的。
「孔明,你與我不同,我知你才,也清楚你不甘於埋沒胸中抱負,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你有那攪動風雲本事。」
隨後笑過後,崔州平看著諸葛亮很是鄭重的開口說道。
「輔明主,平天下,不正是你之志?」
「可落子無悔,一旦我落子,則終身無悔。」諸葛亮隨即答道。
「原來如此,孔明你是擔心,非明主,既然如此,在考驗一番便是。」崔州平明白了諸葛亮的心思後開口說道。
正所謂良情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孔明的擔憂也並不是沒有道理。
最後諸葛亮聽了崔州平的話後點了點頭,「也罷,且在試探一番。」
「好了,你這如此熱鬧,今日我便不做陪了,也當離去才是了。」
崔州平說完後則起身往外而去,諸葛亮也沒有挽留,以兩人的交情無需如此。
崔州平離開了茅廬後,便朝著劉辯下山的另外一個方向去了。
既然孔明要試探,那我便也先行考量一番,為其做個參考。
劉辯自然不知這事,正與郭嘉等人慢悠悠的行走在這山林之間,聽著這潺潺流水之聲。
這樣美麗的風景,還不用買票,既然來了又何不多看看呢?
「今日當真是好熱鬧啊,竟然引來如此多人於此觀景。」
正流連於山水見,前面一人頭戴逍遙巾,丰神俊朗,笑著朝劉辯走了過去。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從諸葛亮處離開的崔州平,抄了近路而來。
「我觀幾位衣著不凡,不知來此山野之間何事啊?」崔州平看著劉辯笑問道。
「此處風景甚好,豈是尋常山野。」劉辯笑答。
「的確是好山好水,不過天下之大,比之俊秀者更甚。」崔州平補充道。
「此言差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此處人傑地靈,又豈能一般。」
聽了劉辯這話後,崔州平也是頻頻點頭,讚賞劉辯之才,結合之前的對子,對劉辯之才更是欣賞。
「公子之才,妙語連珠,在下佩服,不過公子卻還未言為何而來?」
劉辯自然不會去解釋了,反正沒人知道自己是盜用的,背了這麼多書,今天也該輪到自己裝逼了。
況且如果自己沒有猜錯,這人恐怕和諸葛亮相識才是。
「實不相瞞,今日乃是來拜訪臥龍先生,不料想未曾得見,故此下山,而流連其中。」劉辯看著對方拱手答道。
「原來是如此,我也曾聽聞此處臥龍先生大才,不知公子尋之有何要事?」崔州平連忙詢問道,想看劉辯如何作答。
「尋良策定天下,興國安邦,救萬民。」劉辯簡單的說道。
如今他已經可以肯定眼前這人和諸葛亮有關係了。
一般人,不可能會問這麼多,而且自己身邊有典韋還帶著護衛,尋常人哪有這份氣定神閒的膽子。
「原來是如此,可這天下之事自有定數,公子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怕絕非易事。」崔州平答道。
劉辯聽了這話後,也明白了眼前這人是誰了,之前雖然也有懷疑,可是見其打扮有所不同不敢輕斷。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劉辯答道,「昔日楚雖三戶,不也亡秦,又何況如今?大漢雖衰微,但卻也並無藥可醫。」
「若崔先生願意相助,可替劉辯轉告一句,我誠心相待,還望孔明先生願相助之。」
崔州平頓時就愣住了,劉辯竟然認出了他,他如何能不驚,「你何以識破我之身份?」
劉辯則是笑而不答,總不能說書上介紹過吧。
見劉辯不答,崔州平也不氣,當即轉身笑道,「陛下若是通過孔明的考驗,便有此良機。」
說完崔州平則逐漸消失了。
劉辯心裡則有些惆悵,怎麼還有考驗,不知道又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