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面露微笑,對曹操表現出來的態度非常滿意,他認為只有這樣不拘小節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程昱輕聲問道:「據屬下所知,大公子曹昂已經十六,且尚未娶妻?」
一旁的三人先是一怔,隨即便明白了過來,荀彧目光有些無奈,戲忠則是嘿嘿,目光得頗為曖昧,曹操先是笑了笑,但很快就沉默不語。
程昱繼續道:「聽聞呂布有一女,被其視若掌上明珠,雖然如今尚且幼小,但已經出落的分外標緻,三五年後,可為佳配,主公何不為大公子定下這門親事?」
曹操低著頭沒說話,他自然明白了程昱是想用聯姻來拉近他和呂布的關係,可他心裡有些不情願,因為曹昂乃是他的長子,品行上也沒什麼不好的,將來多半會繼承家業,那麼,曹昂的正妻就非常講究了,根本不是隨便挑一個就可以湊合的。
而呂布是什麼人?
一沒家世底蘊,二沒人脈關係,而且這傢伙的過往太過糟糕,雖然名聲不小,可惜是個武夫,而且他還野心勃勃,卻又沒有能夠讓他實現野心的智慧,就好比之前在長安,多好的局面,愣是被他給玩砸了。
曹操覺得呂布如果這樣下去,縱然能夠程一時之勇,但最後肯定難有好結果。
所以,讓曹昂跟呂布的女兒定親,對於曹昂的將來真的沒什麼幫助,甚至還可能拖曹昂後腿。
雖然曹操沒表態,但程昱觀察曹操表情,已經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不過程昱絲毫不在意,繼續道:「兒女親家之事,可為紐帶,卻不能為根本,畢竟是幾年後的事,所以,在此之前,主公還應當再做一件事。」
曹操問道:「何事?」
程昱道:「主公與呂布歃血為誓,結為異姓兄弟!」
曹操的眉頭狠狠的跳了幾下,下意識的就要拒絕,但猶豫了一下,還是沒出聲。
不過荀彧卻是有點聽不下去了,不滿道:「仲德,如此行事太過不妥,且不說呂布是否會答應,縱然應允,主公豈不是授人以柄,將來一旦與呂布有所爭鬥,必然叫人非議啊!」
程昱正要解釋,戲忠卻道:「忠覺得仲德所言甚妙!」
荀彧當即就要與戲忠分辨一二,程昱趕忙道:「不如且聽我說完如何?」
見兩人都不再語言,程昱這才說道:「主公如要壯大,呂布必須離開東郡,然想要不動刀兵就將呂布送走,唯有以恩義與名利來打動。」
「以主公之名,與呂布結親,只要讓使者多多恭維幾句,呂布縱然有所懷疑,但心中必然歡喜,甚至驕傲自大。」
「至於讓主公與呂布結義,蓋因呂布此人雖然反覆無常,但也不至於隔天就翻臉,安穩個大半年,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荀彧搖頭道:「呂布如今正覬覦兗州,如何會答應?」
程昱笑道:「這點簡單,只昱代主公走上一遭,說主公仰慕呂布勇武,有心以兗州相讓,只是礙於皇命在身,不得為之,所以,主公願與呂布結為異姓兄弟,子女將來為夫妻,而且還會助其取豫州,如此誠意,如此利益,你說,呂布是否會答應?」
荀彧遲疑了一下,輕輕點頭,算是承認了,又問道:「那如何取豫州呢?」
程昱道:「之前袁術擅自稱王,豫州刺史周昕畏懼袁術,便向朝廷請辭,雖然朝廷暫時還無任何回應,但周昕已然無法繼續掌管豫州,只等李易的捷報傳入長安,朝廷就會開始討論豫州人選。」
荀彧目露驚訝之色,道:「你是想要讓主公上表,保舉呂布為豫州刺史?」
「正是如此!」
荀彧搖搖頭,再次反問道:「可是以呂布的名聲威望,朝廷如何能夠應允?」
程昱微微一笑,道:「這有何妨?主公需要做的,只是向朝廷保舉呂布,不管成與不成,這份人情呂布都得認下,世人也會看在眼中,這就足夠了,不是麼?」
荀彧思索了一陣,點點頭,不再說話。
這時,戲忠問道:「朝廷若不應允,那呂布豈不繼續留在兗州,又如何讓他與李易產生紛爭?」
曹操這時也問了:「是啊,朝廷不允,縱然呂布有所感激,對操也無益處,反而將先手交給呂布,很是被動。」
程昱沉吟了一會,這才說道:「誰人能為豫州刺史,其實還要看李易的那份戰報!」
曹操疑惑道:「戰報?」
程昱道:「不錯,就是戰報,倘若李易在戰報中向朝廷提起大聲,然後又言袁術已經不足為慮,或者表示將要繼續進軍揚州,如此,豫州刺史斷然就與呂布無緣,新任者,多半是劉表,陶謙這些守城之人。」
頓了頓,程昱又道:「倘若李易在奏報中訴說後繼乏力,難以再戰,或者藉口想朝廷要人要糧,那麼,朝廷多半會任命能征敢戰之人為豫州刺史,朝廷中雖然有不少人能擔當此任,但多已年邁,而且手下並無兵馬,如此,主公舉薦呂布可有五成把握。」
曹操搖頭道:「這勝算太少了。」
程昱卻不以為然道:「主公若與呂布結為兄弟,將來又為兒女親家,只要主公盡力替他周旋此事,縱然最後不成,呂布對主公也必然感激,然後只要主公稍稍言語,讓呂布嫉恨新上任的豫州刺史,還不是輕而易舉?」
「呵呵,等到那時,不用主公出力,呂布自己就會想著要往豫州去,到時候不管是主公再次舉薦,亦或者是藉口揚州袁術,讓呂布轉去豫州,都是是輕而易舉之事啊。」
「唔……不錯。」
曹操應了一聲,他已經有些心動了。
得到曹操肯定,程昱也很高興,大聲道:「呂布若為豫州刺史,朝廷必然讓其征討袁術,而李易卻是征南將軍,這兩人雖然關係不差,但絕對難以共事,長久之後,必然生出變數!」
「而且,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袁術雖敗,但袁家卻不可小視,相反,李易與呂布雖然不弱,但兩人同樣欠缺底蘊,以一時智謀勝袁術容易,打揚州卻難,所以,將來南方之地,很可能就是泥潭,李易,呂布,袁術都會深陷其中。」
「倘若呂布不為豫州之主,卻以其他名目去了豫州,呂布與將來的豫州刺史必然會有一戰,那就更有意思了。」
「呂布若勝,便如昱之前所說,又是一泥潭,呂布若敗,只能擇兗州,或者荊州作為投靠,屆時主公就可以以呂布擅自攻伐朝廷官員,對其訓斥,然後順便推掉大公子的婚事。」
聽到這裡,曹操和荀彧都忍不住給了程昱一個白眼,沒辦法,這傢伙的計策太不要臉了。
程昱見狀,絲毫不在意,反而很是高興,繼續道:「如此,呂布只能投奔荊州,呵呵,李易此人狡詐奸猾,豈能不知呂布性情?必然不願接納呂布,然而,他麾下大將張遼乃是呂布舊將,若不接納,且不說張遼是否會有異心,就是世人也會對李易有所微詞,唉,昱很是期待,真到了那時,李易會是怎樣的頭痛,又會如何應對!」
曹操聽程昱說完了,起身開始踱步,過了好一會,深吸一口氣,道:「仲德所言,雖然多有變數,但縱然事情不成,也無大害,操覺得可行,兩位怎麼看?」
戲忠與荀彧對視一眼,紛紛道:「屬下沒有異議!」
「好,那就這麼說定了,文若,你為我準備文書,仲德,這兩天,不,明天你就為我邀約呂布,操要與他親自一會,另外,也給李易備上一份厚禮送去,好讓他知道,曹某人已經怕了他這個征南將軍,哈哈哈!」
荀彧幾人見狀也忍不住笑了出來,自家主公也挺壞的,算計前還不忘先麻痹一下李易。
「主公,那我等就先行告退了。」
又說了幾句,荀彧他們就準備退下,準備去執行這個計劃,卻不想房門忽然被人「砰」的撞開,曹操府上的管事與一個僕役打扮的人快步沖了進來。
曹操先是嚇了一跳,待看清來人後又覺得府中下人給自己丟了臉面,便罵道:「何事這般慌慌張張,規矩呢!」
那管事可能是太過緊張了,被曹操訓斥,也沒告罪,只是磕磕絆絆的:「老爺,老太爺那邊,那邊……」
管事嘴皮子打顫,不能言語,便將同來的人往前推了推。
曹操隱約有了些不好的預感,定睛一看,這僕役是他老爹曹嵩身邊的,而且,衣衫狼狽,還有血跡,顯然是遭了罪。
曹操心裡有些慌了,瓮聲瓮氣的道:「到底何事!」
那僕役直接跪倒在地,哭腔道:「老太爺與老夫人應邀遷往兗州,卻不想行至泰山郡時,不知為何,徐州牧陶謙讓張闓帶兵攔截我等,見人就殺,老太爺,老夫人,全都……全都被他們給害了!」
僕役說罷,便趴在地上嗚嗚的哭了起來,而曹操臉色煞白,張了張嘴巴,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就怔怔得站在哪裡,看上去整個人都呆傻了一般。
荀彧他們同樣臉色難看,即為曹操擔心,同時也是氣憤非常,畢竟主辱臣死,曹操的父母都被人給殺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如何能好受?
荀彧深吸口氣,輕輕走到曹操身邊,正想勸慰,卻聽曹操「啊」的叫了一聲,然後一腳踹在那僕役身上,大聲罵道:「既然全被害了,為何你還活著!」
說罷,曹操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就要拔劍砍人,荀彧見狀,趕忙將曹操抱住,著急道:「主公殺不得,現在還殺不得,其中細節還要尋他問話!」
曹操此時已經是淚流滿面,甚至有些失去理智,一邊掙扎,一邊叫道:「你走開,如何殺不得,某還要殺了陶謙,為我父我母報仇,不滅陶謙全家,我曹操枉為人!」
這時程昱與戲忠也趕了上來,兩人合力將曹操手中長劍奪下,幾人好一陣勸慰,曹操才稍微冷靜了一些,怒視了那僕役一眼,然後咬牙切齒的說道:「仲德,你今日便去找呂布,告訴他,操要與其結義,同時讓將士整頓,隨時準備發兵徐州!」
聽聞此言,荀彧他們幾個神色都有些複雜,特別是戲忠與程昱,早在之前,他們倆就極力攛掇曹操出兵徐州,只是曹操顧慮太多,沒有施行,現在曹操倒是如了他們的願,只是這代價實在太大了些……
就在曹操這邊哭的撕心裂肺的時候,快要到襄陽的李易也得到了糜竺送來的關於曹操父親的消息。
與曹操聽到的那個僕役的講述不同,糜竺送給李易的消息要詳細的多。
據糜竺所說,陶謙是得知曹嵩一行人攜帶財物太多,生怕他們路上被賊人盯上,這才特意讓張闓帶兵前往護送,完全是一番好心,畢竟曹操為兗州牧,和陶謙成為鄰居,陶謙很樂意與曹操結個善緣。
但陶謙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張闓是黃巾出身,歸順陶謙乃是為了保命,本身對他並無忠誠,於是,張闓得知曹家乃是巨富後,二話不說,直接就干起了老本行。
據糜竺信中所言,陶謙得知此事後,很是驚慌,當即就想讓糜竺面見曹操說明此事原委,但糜竺怕被曹操怒極給宰了,沒敢答應。
然後陶謙又讓曹豹捉拿張闓,好送給曹操賠罪,但曹豹卻沒找到人,可以說,陶謙已經是一頭亂麻了。
說完了這些正事之後,糜竺又給李易附上了許多的恭維之語,而且恭維中還帶著震驚,因為之前李易就給糜竺透露過,讓他遇到曹家的事情不用管,當時糜竺還很納悶,直到現在才算是大概明白,李易當時所指的應該就是曹嵩這件事了。
糜竺是真的佩服到五體投地了,李易竟然能夠預料到這麼遠的事情,果然不是凡人。
甚至,糜竺還在信件末尾提到,張闓殺了曹嵩後帶人逃遁,糜竺還在暗中為其做了掩護,因為糜竺懷疑張闓可能是李易的人。
李易看完書信,遞給郭嘉,笑道:「奉孝你看看,此後三年,荊州北面無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