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

  李易之前曾在關東聯軍那邊當眾讚揚趙雲,當時並不擔心有人問他是怎麼認識趙雲的,反正隨口胡謅就是。

  但現在面前的可是趙雲的師傅,這就不好糊弄了。

  童淵察言觀色,感覺李易應當是想琢磨什麼歪點子,不想因為李易胡編亂造,最後反叫雙方不快,不等李易開口,便道:「子龍乃老夫關門弟子,天資甚高,雖然年紀尚輕,但一身武藝,已不弱於他那兩個師兄。」

  說到這裡,童淵微微頓了一下,目中隱約有幾分唏噓之意,大概是想到了張繡的事情,不過很快神色就恢復如初,道:「只是子龍為人平和沉穩,不喜爭功奪利,故而在白馬將軍麾下一直籍籍無名,直到前些時日,老夫才偶然得知,子龍已被白馬將軍引為身邊心腹,待遇甚厚,更叫老夫詫異的卻是,此事竟然全賴襄侯之功!」

  童淵說著,向李易鄭重一禮,李易也是趕忙還禮,說道:「真金不怕火煉,子龍將軍乃槍王高徒,出人頭地不過早晚罷了,易當日只是說了幾句實話,萬萬當不得槍王一禮。」

  「話是如此,可若是沒有襄侯為子龍發聲,以他的性子,不知要蹉跎多少年月才有出頭之日,到最後,說不得心中銳氣都要被打磨的沒有了。」

  童淵感慨了一句,又看了李易一眼,這才繼續道:「子龍出師後,老夫便雲遊四方,僅與二三老友提過子龍,萬一將來有事,希望可以撫照一二,所以,天下間知道子龍是老夫弟子之人,最多不過一掌之數,而襄侯既然知道子龍,當與老夫有些關係,然而,老夫看襄侯的師承卻……很是有些眼生。」

  童淵的話是故意客氣了。

  那日擂台下李易能空手接住飛撲而來的典韋,後來又將史阿格殺,說起來算得上是很厲害的,但童淵卻在李易的舉手投足中看的分明,李易身上根本沒有什么正經的武學傳承,完全就是憑藉自身體魄比較厲害,簡單粗暴的以力壓人。

  那史阿死的也是憋屈。

  如果李易是他朋友的弟子,有這樣的身體條件,傾囊相授是肯定的,可李易的現在的情況,單純以武藝評論,只能說是個半吊子。

  這就讓童淵很奇怪了,所以,他才想來找李易問個究竟。

  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

  李易仍舊沉吟,實話是肯定不能說的。

  但也不能忽悠的太厲害。

  童淵年紀不小了,而且明明有三個弟子,卻不願跟他們住在一起養老,而是自己到處閒逛,明顯是不想被亂七八糟破事給牽掛住。

  可見,想要招募童淵為己用很不容易,必然要花費許多的心思,而童淵能起到的作用,卻是有限,畢竟他是武者,卻不是將軍。

  這樣的投入與產出,並不能叫李易滿意。

  不過,與與童淵打好關係還是非常必要的。

  張繡這個……暫時就不說了,趙雲可是李易志在必得的,而劉璋麾下的大將張任,也在李易心中占了不少分量,倒不是說張任才能如何,而是張任在益州的地位,可是掌握重兵的。

  如果張任對李易的態度不像是對劉備那般牴觸,將來取益州時或許就可免去幾萬死傷,甚至逼迫劉璋不戰而降!

  想到此,李易覺得忽悠之前,有必要先表露一下誠意,於是,李易嘆息一聲,面露羞愧之色,歉然道:「實不相瞞,易之前為了能夠殺掉董卓為國除害,不得已之下,先詐稱出身鬼谷,後又謊言隱士弟子,本打算只是一時之用,待除賊之後澄清,奈何天子仁厚,早早就降下了聖旨封賞」

  「故而,易若是再提起此事,難免有欺君之嫌。雖然陛下聖明,多半不會計較,卻難免被小人以此攻詰,易不過尋常百姓出身,屆時怕是難以應對,不得已之下,只能對所謂師門一事含糊以對,只盼時間久遠之後,不會再有人提起。」

  童淵聽得連連點頭,雖然朝堂爭鬥這些東西他不甚了解,但李易說的,他也能聽明白,知道李易確實是有難處。

  「襄侯為國除賊,不計較個人得失,乃大義之舉,老夫欽佩!」

  「哪裡,哪裡。」

  李易趕忙謙虛了一下,繼續說道:「所以,槍王也應該明了,易通過所謂師門知道子龍之事,是不可能的。」

  童淵再次點頭,他也是真的好奇,李易究竟從哪裡知道的趙雲。

  李易掩口輕咳一聲,目光看了下左右,郭嘉見狀,便叫堂內僕人退下,然後李易才說道:「易雖然沒有師門,卻也機緣巧合得了一門極為厲害的傳承!」

  李易微微停頓,稍稍賣了個關子,見童淵目光很亮,明顯是被勾起了好奇心,這才高深莫測道:「乃是一門觀星之術,以星宿運轉推演命運興衰,小到個人富貴,大到江山更迭,皆可以星象窺探一二。」

  童淵聽的眉頭直挑,鬍鬚微顫,心道李易擺明是胡扯。

  其實,這念頭是有觀星一說的,比如諸葛亮仰觀天象,便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司馬懿也看了看天,同樣也看出了諸葛亮命不久矣。

  只是,有這般本事的人,哪個不是一副世外高人模樣,叫人看不清根底,而李易不管怎麼歷練,終究是個小年輕,與高人的形象相差太大。

  李易知道童淵不信,也不著急,只是笑道:「槍王心中定有疑惑,但易所言句句屬實,而且,若非如此,我與子龍將軍非親非故,公孫伯圭尚且不知他的本事,我便知曉了,當做何解?」

  童淵啞然,因為這個問題無解,除非李易真的會看星象。

  童淵沉吟了一會,還是想不出別的可能,暗道罷了,反正李易不像是有惡意,權當他說的是真的好了,然後,童淵臉上漸漸的浮現出一抹笑意,又問道:「襄侯當日那般稱讚子龍,當真只是為了稱讚?」

  李易這回倒是很光棍,坦然道:「我知道子龍將軍勇武,對其很是嚮往,想子龍入我麾下效力,奈何……」

  李易緩緩搖頭,神色有些惋惜。

  童淵聽了並不感覺意外,又道:「既然如此,襄侯那日誇讚了子龍,公孫將軍已將其重用,襄侯如何還能如願?」

  李易聽了不由哈哈大笑,端起酒盞,向著童淵一舉,一口飲盡,朗聲說道:「子龍將軍乃高潔之人,易愛其勇武,更重其忠義,結識此等英雄,自當以堂堂正正正道,豈可行那小人之事!否則,易自己都要羞慚。」

  見李易如此看中趙雲,童淵心中很是欣慰,但同時也為自己的小弟子感到可惜。

  公孫瓚的確是個值得讓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但識人本事卻是一般,若非李易點明,趙雲並不會被走進公孫瓚的視線。

  即便是如今趙雲被重用了,但因為是李易促成的這一結果,童淵總覺得趙雲與公孫瓚之間會有一層什麼,那是趙雲身上的束縛,也是公孫瓚心中的隔閡。

  大概,只有讓趙雲遇到李易,才能真正的如魚得水吧……

  雖然心中有種種思緒,但童淵臉色卻是如常,並沒有替趙雲說出什麼親近李易的話。

  「原來如此,小徒能得襄侯如此看重,是他的福源,老夫在這裡待他謝過襄侯了。」

  「哪裡,哪裡,我當日曾托公孫將軍為子龍帶話,希望能與其把酒言華,若能了此心愿,易無憾矣!」

  「他日見到子龍,老夫必叫他親自登門向襄侯道謝。」

  童淵說著向李易敬了一杯酒,李易還以為童淵這是要準備走人,不想童淵放下酒杯後,卻是忽然問道:「請襄侯贖老夫冒昧,敢問襄侯如何與史阿結仇?」

  聽到史阿的名字,廳堂中原本比較愜意的氣氛頓時就是一變。

  對於史阿的身份,李易並沒有對外隱瞞,只是不曾提及史阿刺殺他的緣由,故而有人提到史阿也不奇怪。

  可童淵問的話,明顯是認為史阿與李易有私仇,這就不太對了。

  李易頓了一下,搖頭道:「不知,昨日被他攔路,提劍便要殺人,卻是不知原因為何,不過州牧已經著人去查,想來無需太久,便會有消息。」

  童淵搖了搖頭,臉上表情顯然不信,說道:「其實原本老夫今日拜訪,除了問問子龍的事情,還有就是想向襄侯傳訊,史阿可能欲對襄侯不利,唉,本還想試著化解一番,只是沒想到你們昨日便動了手,可惜。」

  李易心中一動,問道:「槍王早就知道史阿要對易不利?」

  「不錯,不過老夫也是偶然發現罷了。」

  「哼!」

  忽的,旁邊傳來一聲冷哼,童淵不用轉頭就確認這聲音是典韋那邊發出來的,顯然是認為童淵昨日若來,李易就不會挨那一劍了。

  童淵沒管他,繼續說道:「昨日老夫在台下看典將軍與人比武,恰恰襄侯也在不遠,忽然感覺周圍隱隱有殺意,且是針對襄侯的。」

  「老夫雖然已過天命之年,有心做個逍遙閒人,但拋開子龍一事不提,也知道襄侯乃是有大功於國家之人,再加上襄侯為了南陽百姓,竟然孤身入荊州,這膽氣老夫也是佩服的,當時便尋思著順手為襄侯將那刺殺之人料理了,只是不想……」

  「唉!」

  「等老夫找到那人,卻發現是史阿,我與王越有舊,不好殺其弟子,想勸其離去,奈何人老了,顏面也不好用了,史阿只說非殺襄侯不可,無奈老夫只能數次將其驚走,卻無法打消他的念頭。」

  「之後擂台事了,時間已晚,老夫不好登門,再加上史阿雖然劍術上有些門道,飛檐走壁卻不是其所能,老夫就準備等第二日再來告知此事,不想襄侯實在忙碌,那麼晚了還會外出,恰恰被史阿找到了機會,萬幸襄侯無事,只是,唉!」

  童淵的心情有些複雜,一個是感覺挺好的官,一個是老友的弟子,雖然對他不甚恭敬,但終究是有情分的,結果落得一死一傷,這結果實在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李易自然沒有忘記,昨日觀看比武之時,身後感受到的那股股惡意。

  幸好,要不是有童淵在,以史阿的劍術抽冷子給他來一劍,那可就糟糕了。

  後怕之餘,李易起身就是一個大禮,向童淵拜道:「多謝槍王幫襯,否則易性命難保,還請槍王受易一拜!」

  不光李易,郭嘉典韋同樣跟著向童淵拜謝,畢竟童淵幾乎是救了李易一命啊。

  童淵不是來邀功的,而且身份有別,不願受禮,趕忙相扶,道:「襄侯不必如此,老夫昨日觀襄侯頗為驚警覺,即便沒有老夫在場,史阿也難以得手。」

  說到這裡,童淵心中覺得有些可惜,李易有這份警覺,還有這等體魄,如果早些年遇上,將其收為弟子,不見得會比趙雲差了。

  不過,童淵馬上又暗道好笑,人家如今可是一郡太守,聲名天下皆知,前途不可限量,比自己一介武夫強了百倍不止,想那不著邊的做什麼?

  壓下亂七八糟的念頭,童淵又道:「老夫早年見過史阿幾次,雖然性子躁了點,也並非不明事理之人,且頗為自傲,斷不會因錢帛殺人,所以,老夫覺得,你們當是有什麼誤會。」

  「如今史阿雖然身死,若不將誤會解開,萬一其師王越親自出手,屆時不管對誰恐怕都是不好。」

  原本李易並不願意說出實情,想把誤會繼續往劉表那裡引,但童淵已經將話說的很明白,史阿不是錢能買動的,再不承認就沒意思了。

  「唉,罷了,說來,也是我當時為了取信他人,言語太過魯莽了。」

  當即,李易就將他在王允那裡的事情,以及當日與史阿的對話道了出來,童淵聽了臉色很是難看,氣憤道:「王允堂堂司徒,怎可如此狹隘,這般坑害忠良,史阿,死的冤了!」

  童淵很生氣,除了事情本身之外,還因為他與史阿其實是一類人,史阿被王允當做殺人的棋子,童淵可謂是感同身受。

  過了一會,等童淵身上怒意稍稍散去,李易輕聲道:「刺殺之事,易句句屬實,只是懇求槍王,不要將此事道與他人,否則李易怕是……離不開襄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