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政軍構思

  楊龍推行的五年義務教育,相當於鄉學,也就是後世的小學。【記住本站域名】只不過現在師資力量有限,只能先在縣城郡城這些城市裡先試行了。

  只要等第一批學生畢業,五年義務教育就會大力進行擴廣的。雖說第一批學生只讀了五年義務教育,但讓他們將自己學的知識,教給比他們小的人,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若這些成為了鄉學教師的人,還想繼續深造。只要他們肯一邊教學,一邊刻苦自學。更高一級的學府,也會向他們敞開大門。

  當然,這些被選中當鄉學教師的應屆生,只是五義務教育成績中等的畢業生。而那些成績優秀的畢業生,會被免費送進郡學中。郡學相當於後世的中學,也是五年學制。

  從郡學畢業的優秀生,則又會被免費送進州學中。州學相當於後世的大學,只有三年學制。

  到了州學後,學生除了學習外,還會搞各種研究。這些研究,可以是學生自發組織的,也可以是老師領導的。

  州學的畢業生,一般都會進入到社會各行各業。只有那些特別優秀的,才會被免費送進洛陽的神聖黃天大學。

  神聖黃天大學,是楊龍準備創辦的最高學府。它雖說是大學,但是只招收類似後世的研究生。在這裡,就沒有什麼學年制了。因為這裡是專門研究各類前洛科學的地方。只能有了相應的成就後,才會被頒發各種榮譽。

  如有人不想呆了,也可以隨時離去。只是能進入神聖黃天大學的人,都會獲得很優厚的待遇。想必沒有特殊情況,是很少會有人離開的。

  以上,只要成績足夠優秀的學子,就能免費學習十三年。

  有免費的,肯定就有收費的。那些成績中等的畢業生,還想到更高一級學校學習,就要交一筆不菲學費。

  楊龍不是想從這些要交學費的學生身上,收回足夠免費學生的開支,因為這是不現實的。

  供成績優秀的學生免費學習,是理所應當的,這應該還多元宇宙都通用。

  而那些成績不夠優秀,又想到更高一級學校學習的人,讓他們付出一定代價,這不過份吧。畢竟辦學校又不是開善堂,成績不夠只能學費來湊了。

  當然,像那些學廢了的學渣,無論交多少學費,都是進不了更高一學校的大門的。

  學校是神聖的地方,不是給學渣來玩的。那些學習成績一般,還有上進心的人,進學校學習還說得過去。而那些學渣,就不要來學校湊熱鬧了。

  當然,學渣也不是說他們就廢了。他們可能有各種原因,導致畢業考試沒考好。

  沒關係,若真正愛學習的,那就回去復讀吧。等成績達到要求了,更高一級學校的大門也是會向這類人開放的。

  當然,像當下那些專業考生,考了三四五甚至更多次升學試的。更甚者,還有考了十三年高考的。不好意思,這類人在楊龍構建的學校體系中,是沒有市場的。

  無論什麼原因,向更高一級學校考試,楊龍只允許兩次機會。也就是應屆一次,復讀一次。

  有這兩次機會,已經足夠公平了。

  無論是第一次考不好,還是因為特殊原因沒考。這兩次機會,都能保證愛學習且成績可以的人得到滿足了。

  要真有運氣非常差,兩次考試都出簍子的人,那說明這人就真不適合繼續深造了。畢竟那麼臭的運氣,真讓這種人加進了重要的研究項目組。那不得把整個項目組的人,搞得心態爆炸啊。心態爆炸還好說,可研究的項目每次都因為臭運氣搞砸,那就真的不能忍了。

  楊龍就是憑運氣得到這一徹的,所以,他也很相信運氣一說。

  說了那麼多楊龍要辦學校的事,是不是覺得,他完全就是在照抄後世的制度。

  唉,文化人怎麼能叫抄呢,這是模仿學習。只要能模仿成功,那所取得的成果就是他楊龍的。嘿嘿嘿!真無所謂抄不抄的啦。

  生產建設,創辦學校,這些都是要由各部門配合去辦的。

  剛進漢中的時候,楊龍就成立了兵部、刑部、戶部、吏部、禮部、工部、財政部這七大部門。

  有這七大部門在,楊龍只要再成立一個內閣,所有的政務就不用他再來過問了。

  雖說之前他也沒而做多過問,但只有七大部門終究缺了點什麼。就比如,需要幾個部門聯合辦的事情,沒有內閣從中調控,辦事效率就有所拖沓。再比如一些需要楊龍決定的重大事情,有了內閣制後,他們就可以自行決定了。

  楊龍是註定要成為神靈的男人,他怎麼能把時間浪費在處理政務上呢。內閣的建立,就是他為此考慮的。Πéw

  至於內閣會不會把楊龍的權利架空?開玩笑,能進入內閣的人,一定都是楊龍的狂信徒。不單如此,官府稍微大一點的官職,都是非虔信徒不能擔任的。

  試問,如此情況下,楊龍的權利又怎麼會被架空呢。相反,楊龍還巴不得他們,有事沒事都不要找他呢!

  其實除了內閣和七大部門,以及現有的那些部門外。隨著神聖黃天帝國的發展,還會建立有很多的新部門。

  不過,這些事情在神聖黃天帝國有了完善的制度後,就不需要楊龍來操心了。

  楊龍所設想的帝國,是讓他能當一名舒舒服服的甩手皇帝的帝國。

  等內閣建立起來,各部門主事也安排好後,楊龍就能安安心心的玩征服遊戲了。

  而等他把藍星都征服後,沒意外情況,楊龍就是每天坐收信仰力就行了。這就是楊龍設計的安逸神生。

  當然,楊龍不會真的那麼無聊。不想處理政務,他還有星星月亮要去征服呢。

  唉,有止扯遠了。

  不過說到征服,就要好好講講黃天教的軍隊。與官府一樣,在軍隊的結構上,楊龍同樣也有著腹稿。

  可以說,現在黃天教軍隊的士兵,不單人數眾多,而且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就比如軍隊名稱和軍官稱呼上,楊龍就做得很糟糕。

  唉!那什麼刀鋒軍,破江軍,銅壁軍,讓一個現代人聽到,他一定會笑掉大牙的。楊龍被少說塗毒得很深啊。

  楊龍:這能怪我嗎?我前世就只是一個打工人。雖說義務教育的歷史書沒少讀,各類小說也沒少看。但是到了實踐中,我能做到這種程度就算了不得了!

  其實,楊龍早已經有了腹稿。只是之前戰爭一直都在進行,稱呼編制之類的,對戰爭又沒有什麼負面影響,他也就將之拖廷了下來。

  黃天教雖然一直都在打仗,可有楊龍這個不講理的存在,黃天軍根本沒有打過多少激烈的仗。

  少有的幾次激烈戰爭,還都是以敵人慘敗做為收場。黃天軍沒有什麼重大傷亡,打敗敵人後,又收編了很多士兵。如此,黃天教的軍隊,那是越打越多。

  之前,楊龍讓有名號的軍隊,都把人數擴大到十萬人的規模。到了今天,這幾支軍隊,不僅把要征服的敵人都征服了,軍隊人數也都擴大到了十萬人。

  於是,親衛軍、護教軍、督導軍、猛虎軍、刀鋒軍、鐵衛軍、飛鶴軍、無雙軍、覆海軍、鎮山軍、破江軍、銅壁軍、預備軍、工兵軍,這十四支軍隊都是滿編的十萬人。

  其實還有一支有名號的軍隊,那就是督教軍。只不過這支軍隊,是直屬於黃天教的。且這支軍隊也不是用來打仗的,而是用作黃天教傳教用的。

  像舉行黃天教入教儀式,就是由道士率領著督教軍士兵操辦的。這就是術業有專攻、專司其職哈

  督教軍既然稱為軍隊,當然就有著相應的戰鬥力。不過,楊龍一般不把督教軍劃為戰鬥序列。只要他們盡職做好黃天教的傳教工作,就算他們取得勝仗了。

  楊龍一看,督教軍的人數也已經擴大到了十萬了。

  光這十五支軍隊,就有了一百五十萬士兵。而黃天教可不止這十五支軍隊。

  之前各支軍隊征服的敵人,他們的軍隊也都被黃天軍給收編了。像這些被收編的軍隊,籠統計算一下的,人數也有著幾十萬之多。

  再加上各郡縣保留的城衛軍,黃天教的軍隊人數足有兩百多萬了。

  東漢的軍隊只有九十幾萬,而黃天軍卻有兩百多萬,黃天教養得起這麼多軍隊嗎?

  事實是,黃天教真的養得起。黃天教的資源集中度,比起東漢來要強了好幾倍。

  東漢時期,很多資源都在世家大族、鄉紳貴族手中。東漢皇帝想拿點資源來打仗,都是千難萬難。比如涼州的羌人之亂,東漢朝庭就搞得一團糟。

  黃天教則是沒有東漢朝庭的顧慮。黃天教不僅沒收了很多惡人的資源,而黃天教還能收購那些良人的資源。

  如此,整個神州的資源,都能集中在黃天教手中。有這底氣在,養兩百多萬軍隊也就不成問題了。

  東漢十三州,黃天教都占據了十二州,為什麼還要保持這麼多軍隊啊?當然是對外征戰需要了,楊龍的目光又不局限在東漢十三州。

  不過,說真的,在不對外征戰的時候,黃天教的軍隊的確是有點多哈。

  既然如此,是否要裁掉一些軍隊,等需要征戰的時候,再進行徵召呢?

  裁軍是不可能裁軍的!軍隊不打仗,還可以做其它事情。

  比如地方軍隊,在保證基礎的訓練後,其它的時間就可以拉他們去搞基建,或者是進作坊做工!

  很多朝代的軍隊,在不打仗的時候,都是大搞屯田的。楊龍為什麼不讓黃天軍也去屯田呢?難道黃天軍有吃不完的糧食?

  糧食哪有吃不完的!說有吃不完的糧食,就有些誇張了。不過百姓生產的糧食,的確夠供給軍隊了。

  楊龍不是不讓軍隊士兵去屯田,而是根本不需要他們去屯田。漢和漢以前的當權者,雖說也很重視農業。但是他們有著時代的局限性,不僅農民的農具不夠先進,連給作物施肥這些也研究不到位。

  楊龍入主漢中的時候,就讓工部改良了大量農具。征服涼州後,又用金錢和羌人,換取了大量適用於耕地的牛馬。最近又征服了南匈奴和烏丸人,適用於耕地的牛馬就更加充足了。

  如此,也就不需要軍隊的勞動力,用於屯田了。不屯田,也不能閒著,就只能進工廠和作坊工作了。工業可是楊龍要大力發展的行業。把這些閒著的士兵,投入到工廠中最適合不過了。

  楊龍沒有搞什麼軍工民企的劃分,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等整個藍星都被他征服了,就不會有什麼泄密不泄密的了。

  當然,這些被安排進工廠的士兵,只限於地方軍隊的士兵。像第一戰鬥序列的軍隊,還是要進行日常訓練的。

  雖然說第一戰鬥序列軍隊的士兵,戰鬥力都很高了。但是有哪個將軍,不希望自己士兵戰鬥力,更強大一些的。沒有,楊龍也不例外。

  黃天教的征戰在外的軍隊,很多都是就地駐紮的。

  楊豹統領的護教軍,和楊鋒統領的刀鋒軍,一起駐紮在并州。楊虎統領的猛虎軍有些分散,兗州、青州、冀州、幽州都有。楊駿統領的銅壁軍,則駐紮在豫、徐兩州。

  趙弘、楊淼兩人和楊誠商量後,讓楊誠的鐵衛軍駐守荊州。趙弘統領的鎮山軍,和楊淼統領的破江軍,在征服了揚州後便就地駐紮。

  除這些軍隊外,督導軍駐紮在洛陽。親衛軍過不了多久,也會返回到洛陽。波志統領的覆海軍,則駐紮在益州。

  還有無雙軍和飛鶴軍,這兩支斥候軍,他們的的士兵都是分散在各支軍隊中的。

  斥候,也就是後世的偵察兵。楊龍為了統一管理訓練,就有了當前兩軍的分散情況。這種情況,之後會做出改變的。

  對了,還有駐守在敦煌的陳忠那數千軍隊。這個還真差點忘了,嘿嘿!

  楊龍面前的案桌上,已經換成了一張地圖。望著地圖,他腦中也想著軍隊整編的事情。

  接下來,楊龍會將軍隊整編成各大軍團。以後軍團下轄的軍隊,就以第一軍、第二軍來稱呼了。

  各大軍團的情況如下:

  中央軍團,人數二十萬,分四軍。軍團長楊熊,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楊帆,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楊勇,領中將軍銜。第三軍軍長李明,領中將軍銜。第四軍軍長陳東,領中將軍銜。

  東部軍團,人數二十萬,分四軍。軍團長楊虎,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陳忠,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陳華,領中將軍銜。第三軍軍長曹操,領中將軍銜。第四軍軍長公孫瓚,領中將軍銜。

  南部軍團,人數二十萬,分四軍。軍團長楊誠,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楊安,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陳勇,領中將軍銜。第三軍軍長趙弘,領中將軍銜。第四軍軍長楊奇,領中將軍銜。

  西部軍團,人數二十萬,分四軍。軍團長楊豹,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陳雙,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陳華,領中將軍銜。第三軍軍長波志,領中將軍銜。第四軍軍長董卓,領中將軍銜。

  北部軍團,人數二十萬,分四軍。軍團長楊鋒,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楊林,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劉備,領中將軍銜。第三軍軍長於扶羅,領中將軍銜。第四軍軍長北宮伯玉,領中將軍銜。

  東海艦隊,人數十萬,分兩軍。軍團長楊淼,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楊炎,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蔡瑁,領中將軍銜。

  南海艦隊,人數十萬,分兩軍。軍團長楊駿,領上將軍銜。第一軍軍長楊青,領中將軍銜。第二軍軍長孫堅,領中將軍銜。

  工兵軍團,人數五十萬。軍團長楊河,領上將軍銜。

  預備軍團,即地方部隊,人數五十萬。軍團長李海,領上將軍銜。

  以上,就是楊龍構思的黃天軍下階段的樣子。重新整編後,七大主力軍團共一百二十萬兵力。另外第二序列的預備軍團,和實際上是工程軍的工兵軍團共一百萬兵力。

  從中可以看出,有兩支艦隊非常顯眼。它們就是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

  這名字一看就是兩支海軍,可黃天教根本沒有海軍啊。

  沒有海軍,那就新組建好了。這兩支海軍,楊龍是準備將各地的水師精銳,都抽到新建的兩支海軍中的。

  這其中的兵員,破江軍的士兵,和原蔡瑁的水師士兵占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從揚州水師,黃天水師等地方抽調的精銳了。

  組建了這兩支海軍後,剩下的那些水師編制,就會全部歸到預備軍團中去。

  這兩支新建的海軍艦隊,說是海軍,可他們確是一點海上航行經驗都沒有,更不用說海上作戰經驗了。

  沒有經驗,那就從實踐中吸取經驗。楊龍可是知道,藍星的海域是多麼的廣闊的。有著這麼廣闊的海域,要是沒有幾支海軍艦隊在上面遨遊,楊龍都覺得自己對不起所有的穿越人士。

  楊龍可是打算好了的,等征服完西域諸國,北方鮮卑等諸部落,以及半島的三韓小國,就是收拾東邊那幾個島國人的時候。

  收拾島國人,沒有海軍是不完美的。所以,楊龍在重新整編軍隊的時候,就編了兩支艦隊出來。

  早點組建海軍,海軍的航海經驗就能多增長一分。等到要用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就有了足夠的經驗了。

  楊龍這算得上是未雨綢繆!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