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

  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

  歷史上的陳登待在廣陵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但政績卻非常顯著。

  除了恢復廣陵的人口生產之外,在軍事上不僅兩敗孫策,還成功頂住了袁術的進攻。

  從袁術手中收回了射陽。

  這其中,都有陳矯的參戰,陳登的成功離不開背後陳矯的默默付出。

  劉備聽完陳矯這一年在廣陵的功績,盛讚其德行,也命人賞賜絹布酒肉,以彰其功。

  「登已收到確切的情報,袁術在九江糾集兵馬,將在明年開春來犯徐州。」

  「使君當早做準備!」

  儘管陳登已在書信中提醒了劉備,但現在見到本人,還是忍不住再次提醒。

  「哼,他來的正好。」

  「他不來找我,我卻要去找他。」

  劉備面露不屑,巴不得早點兒與袁術一決雌雄。

  陳登又道:

  「登欲在廣陵開鑿一條邗溝西道,然後建一座堅城。」

  「如此進可以攻袁術心腹,退亦可守袁術北上。」

  要不然怎麼說陳登是六邊形戰士,他不但精通水利,還對築城術頗有研究。

  此來下邳的第三個目的,便是要錢。

  因為開鑿河道的工程太過浩大了,必須要劉備這個掌舵人親自拍板。

  並且強大如陳家,獨自負擔河道的開鑿,也有些吃不消。

  這需要老劉出面幫襯一二。

  「需要多少錢?」劉備問。

  「只需一千萬!」

  陳登眼皮都不眨一下地答道。

  數目已經算極少的了,虧得陳登懂行,能減少大量的成本浪費。

  並且他此前在廣陵鎮壓了大量的叛亂,可以通過徵發囚犯作為勞動力,以此減少人工成本。

  不過這個數目依然不小,修河道所需要的不單單只是錢,更重要的是糧。

  劉備並沒有馬上做決定。

  李翊在旁側給出了自己意見:

  「早在吳王夫差之時,便開鑿邗溝連接了長江、淮河的水路交通。」

  「今若能使元龍縮短航道,便能避開射陽湖的風浪之險,為將來水師南下做準備。」

  水路還能極大的減少運輸成本,光這一條,就值得投入大量的錢糧進去。

  只要是有戰略眼光的人,都會極為重視水路的開發。

  而事實上,隨著李翊利用精鹽在徐州推廣,導致徐州鹽民和鹽商的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劉備僅去年徵收的鹽稅,就高達八百萬錢。

  一千萬錢,其實咬咬牙也能挺過去。

  陳登也在一旁幫腔道:

  「我欲將津湖、白馬湖等小湖串聯,如此便能極大縮短廣陵與徐州本部的交通運輸。」

  「將來不論調兵遣將,還是運輸糧食財貨,都能極大減少時間成本。」

  「況廣陵地勢平坦,除北部淮河之水,與縱觀南北的邗溝之外,再無險可守。」

  「若能建好此次航道,不僅能抵禦南面敵人的進攻,還可以因地制宜,興修水利。」

  「用來長久灌溉農田,廣陵一定能夠成為徐州的良田。」

  「此乃一舉三得也!」

  陳登洋洋灑灑地說道,向劉備講明開發邗溝水道的好處。

  劉備又問:「幾時能夠竣工?」

  陳登答:「少則三年,多則五年。」

  劉備沉吟半晌,道:

  「工程雖大,但收益不小。」

  「既然元龍有此志向,便放手去做吧。」

  「回頭我便與子仲商議此事,不日便將錢糧送到。」

  這就是劉備,只要手下人有能力有想法,他一定會給你機會。

  比之現在許多領導都要強。

  李翊拉著陳登的手,私下裡小聲對陳登說道:

  「邗溝水道工程浩大,元龍誇口一千萬錢便能竣工,豈非大言欺人?」

  陳登嘿嘿一笑:

  「若不如此說,只恐使君心存疑慮,反而延誤工期。」

  「不過子玉倒也不必過於擔憂,水道航運乃是利國利民之舉,我陳氏絕不會冷眼旁觀。」

  李翊想想也是,歷史上的陳氏就是靠著自己修建了邗溝河道,用來抵禦袁術的進攻。

  屬實是不易。

  也再次證明了,陳珪陳登父子是真的忠於徐州。

  為了徐州,真是什麼都能夠豁出去。

  原文在六#9@書/吧看!

  「言歸正傳,適才使君說要建設水師,只是軍中缺少訓練水軍的將領。」

  「方才登言要為使君舉薦二人,正是水戰之才。」

  說回正題,陳登將兩名壯漢帶到劉備身前。

  兩人皆是遊俠打扮,自報家門道:

  「九江周幼平——」

  「九江蔣公弈——」

  「拜見使君!」

  這二人竟然便是此前李翊向劉備舉薦的周泰、蔣欽。

  不想連帶著陳矯三個人全部與陳登撞車。

  他二人其實也算是九江本地的豪強,但這個豪強又不夠豪。

  大致跟徐盛差不多,不至於像平民那樣為衣食發愁,也能拉出幾十號人來。

  但也僅限於此,跟真正動輒拉出上千童僕的豪強大佬還是比不了。

  「我二人本為水上營生,手下也有百十號人。」

  「只是這終非長久之計,前日蒙使君軒車徵辟,故來投效。」

  本來兩人是打算去投靠孫策的,因為挨得近嘛,袁術冢中枯骨不值一提。

  而孫策則是英雄豪傑,又在江南打仗,二人很有機會在那裡大展拳腳。

  不想中途收到了劉備的軒車徵辟。

  兩人當即改了主意。

  無他,

  劉備是正兒八經的省級高官,而且仁義之名天下有知。

  反觀孫策,此時僅僅只是袁術手下的校尉,寄人籬下不知何時能夠出頭。

  不要小看這一點。

  早年太史慈沒有歸順劉備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劉備還是公孫瓚的小弟。

  而太史慈的志向是:「帶三尺長劍,升天子階」。

  所以他寧願跑去揚州找劉繇,都不願意投靠劉備。

  現在孫策也是同理。

  此前周泰、蔣欽二人沒得選,但現在他們要選玄德公,他才是眾望所歸!

  況且人劉備還是主動過來徵辟的,說明是真心欣賞二人的才華。

  士為知己者死,周泰、蔣欽僅是出於這一點,也要選擇劉備。

  陳登解釋道:

  「其實登在廣陵,發覺這裡水賊猖獗,便有意招募天下英傑。」

  「不想正撞見這兩位壯士,皆是水上英豪,便將之一併帶來薦於明公。」

  劉備大喜道:

  「二位壯士不棄備德行淺薄,不遠千里來投效,備實是欣喜不已!」

  周泰、蔣欽二人同時拱手道:

  「我等皆願為明公效死力!」

  ……

  感謝兄弟們的追讀,周日書就要上架了,希望兄弟們能陪我堅持走完這最後幾天。

  謝謝兄弟們了,有空的兄弟可以加一下群,作者會在群里不定期發紅包,來回饋兄弟們一路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