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

  第39章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求追讀!)

  太史慈與劉備合作,成功擊退了圍困北海的黃巾軍。

  而在此後,大約過了一兩年,便去找了揚州的劉繇,從此再沒回來。

  中間這一兩年的空隙,太史慈既沒有投靠孔融,也沒有投靠劉備。

  原因則是與他的志向有關。

  太史慈的志向是:

  ——「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

  這裡的升天子之階,當然不是說太史慈想當皇帝,更不是輔佐孫權當皇帝。

  他想要升的天子階,是劉協的天子階。

  也就是輔佐漢帝,匡扶漢室。

  這也是為什麼李翊會覺得太史慈很適合劉備的原因,因為兩人有著相同的志向。

  但劉備那時候還只是公孫瓚手下的手下,離太史慈的夢想還太遠了。

  等劉備當了徐州牧後,更是被徐州各世家整的焦頭爛額,哪裡還會記得當初不過一面之緣的太史慈?

  至於孔融,那是又菜又迂腐。

  真要遇上個緊急軍情,溝通起來忒費勁。

  所以在當時的太史慈看來,能幫助他實現這個理想的。

  只有他的同郡好友,朝廷正式任命的漢室宗親揚州刺史劉繇。

  當然了,太史慈也多留了個心眼兒。

  找劉繇時,只是以老友身份去看望他,而不是說自己是投靠他。

  果不其然,找到劉繇時,他已經和孫策打了起來。

  當時太史慈已是小有名氣了,就有人勸劉繇任命太史慈為大將去抵禦孫策。

  但劉繇卻認為,我要是用了太史慈,那我就成了名士圈的笑話了!

  在劉繇這種知識分子看來,太史慈就是個跑腿的,根本沒資格做大將。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張飛身上,不管這些武人如何尊重這些士人,只要你出身低,人家永遠看你不起。

  「現在太史慈就在東萊照顧其母,主公何不下一道徵辟令,請他來徐州為官?」

  李翊開口建議。

  劉備問:「軍師以為,當許以何職?」

  李翊正色道:「太史慈雖無功名在身,然其志向遠大,文武雙全,怠慢不得,當以高官許之,彼方肯來。」

  微微一頓,接著道:「不妨許以千石別部司馬,有此一職,子義當來。」

  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軍官兒,張飛就是劉備的別部司馬。

  主要是掌管軍權的,含金量十足。

  但這也並不說給了太史慈別部司馬,太史慈便真的能和張飛平起平坐了。

  因為這個官職最大的好處就是靈活性強,它相當於是一個編制外的軍司馬。

  比不上將軍,卻又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

  你的權力大小,完全取決於你手上有多少兵。

  所以,對於尚在賦閒的太史慈而言,這絕對是誠意滿滿的。

  「主公,太史子義秉性忠貞,智勇雙全,今若失之交臂,悔之不及。」

  李翊見劉備沒有馬上下定決心,再次在一旁給他打強心劑。

  他知道劉備在猶豫什麼。

  對於一個在軍中沒有任何資歷的人,上來就要給別部司馬的高官兒,是要頂著很大的壓力的。

  像李翊好歹只是文職,此前又曾建過功。

  太史慈則是完全沒有在劉備帳下效過力,建過功,在軍中這種最講究資歷功勳的地方,是很難服眾的。

  但在李翊看來,功勳與資歷都是可以慢慢熬,慢慢爭取的。

  現在的做法,無非就是提前給太史慈貸款了一個別部司馬。

  所冒的風險,不外乎就是賭太史慈是否真的有大將之才,未來是否真的可以建功立業。

  李翊站在上帝視角,當然無所顧忌。

  劉備卻是站在主公視角,要顧全大局。

  他不僅要靠與太史慈僅有的一面之緣,判定其才,更要相信李翊的識人之能。

  須臾,劉備頷首:

  「好,就依軍師所言。」

  「我命憲和擬一道徵辟表文,許以別部司馬一職,令其去東萊徵辟太史慈。」

  唔?

  李翊微微一笑,沒想到劉備在這種事上意外的很有魄力。

  劉備知李翊在想什麼,便解釋道:

  「不怕軍師笑話,備無甚才能,但也知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我以誠心待人,人必以誠心待我。」

  「太史子義乃軍師力薦,備也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向者其願為大義,求助於備,其秉性忠貞,可以得見。」

  「若其能與備合力,何愁大事不成?」

  聽到這兒,李翊笑出了聲。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這正是他所期望聽到的話。

  劉備性格火爆,有時候脾氣上來了,誰都拽不回來。

  比如劉備入蜀後,在一次與曹軍的作戰中,形勢不利,本來應該馬上撤軍的。

  劉備卻大怒不肯撤軍,無人敢來勸諫。

  當時箭如雨下,法正便擋在劉備身前。

  驚得劉備大喊:「孝直避箭。」

  法正道:「連明公都冒著箭雨飛矢,我又有什麼理由躲避?」

  劉備無奈,只得下令撤軍。

  可見對於劉備的倔脾氣,有時候也可以試著反著思路來。

  李翊與劉備在敲定了要徵辟的人選後,心情大好,兩人接著往前走,走到了一座林園裡。

  這林園原本是陶謙生前修建的,劉備專門把它留給了李翊。

  因為李翊此前在山中修行,如今卻被劉備留在了這四四方方的閣樓里,心中也有愧疚。

  便把這上好的園林給了他,也算是一種補償。

  「……呵呵,先生觀此林景致如何?」

  劉備笑聲問。

  李翊不假思索答:

  「落英繽紛,香醉十里,若綾羅紅袖,美人善舞,可謂奇景。」

  劉備喜道:

  「先生文采斐然,灑脫不羈。」

  「我一早來此與先生會談,不想已日近晌午,不妨你我就在這園林中共席就餐如何?」

  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這是李翊在劉備這兒獨有的待遇。

  李翊自無拒絕的道理,便道:

  「好,此間桃花品質上乘,若能以之為食材,當有一股獨特的芬芳與清甜。」

  劉備欣喜道:

  「先生竟還懂吃?」

  李翊笑道:

  「我這山中野人,檐邊起臥,雲邊住,總要懂些吃才好。」

  劉備又問:

  「桃花不可直接食用,不知先生要以何為佐?」

  李翊答:

  「自是美酒佳釀最與之相配。」

  兩人一同走到亭邊,桃紅上前奉上酒盞。

  欠身行禮道:

  「不知先生要用何餐食,我令庖人去做。」

  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求追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