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
魯肅一到襄陽,將差人打聽荀攸之所在。
一經探得消息,便親自領了數名隨從,騎馬奔往。
到了目的地後,眾人紛紛下馬,讓馬兒暫些。
魯肅身邊這幾位隨從,那都是他東城會的人。
忠心耿耿,少有勇力。
眾人先取鹽巴,捏碎了摻入口糧里。
然後晃勻掛在馬脖子上,讓馬兒自己舔食。
似乎已經做好了,此次絕不空手而歸的準備。
「幾位稍後,容我等先向先生稟報。」
下人見魯肅這幫人來頭不小,趕忙將消息報給了荀攸。
荀攸則氣定神閒,命人將魯肅請進來,但只見他一人。
魯肅遂令眾人留在屋外等候,自己單身進屋見荀攸。
雙方相互敘禮一畢,隨後各自落座。
荀攸暗自打量魯肅形貌,體貌魁奇,頗有膂力。
「子敬先生自徐州而來,怎有空來襄陽見我一閒人?」
荀攸含蓄一笑,語氣非常客氣。
這時,侍婢敬上茶湯,魯肅飲過之後才開口說道:
「今我主劉玄德在徐州立業,聞說公達先生素有賢名。」
「故遣我來徵辟足下。」
魯肅依舊保持了自己開門見山的說話習慣,沒有什麼彎彎繞繞。
荀攸聞言,儘管仍是強作鎮定,可魯肅卻敏銳發覺他神情微微變動。
「我聞公達先生叔父荀彧,現任曹兗州司馬。」
「潁川又是先生本鄉,既不願去投劉徐州,何不去投曹兗州呢?」
魯肅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既然你荀攸來自潁川,潁川又是曹操的附屬勢力。
你叔父荀彧更是在曹操身邊位居高位,為何要留在荊州呢?
其實荀攸並不想留在荊州。
他是想去當蜀郡太守。
因為蜀地山險城堅,人民生活殷實。
只是由於道路不通,才被迫暫時留在荊州。
「今天下未定,群傑並起,何者為雄尚不可盡知也。」
荀攸迎了一口茶湯,對魯肅的問題答非所問。
而魯肅卻更加能夠猜到荀攸心中所想了。
「……呵呵,誠如公達先生所言。」
「方今天下大亂,正是智士勞心之時也。」
「而公在荊州,觀變蜀漢,不已久乎?」
歷史上,荀攸是在他叔父荀彧投靠曹操五年之後,才加入曹操陣營的。
並且還是曹操主動徵辟,荀攸才去的。
那麼荀攸這期間到底在想什麼呢?
其實,用曹操評價荀攸的話就大概能知道原因了。
曹操評價荀攸為:
——「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
荀攸表面看起來憨厚、膽小、怯弱。
而實際上睿智,勇敢,強大。
從來不炫耀自己的長處,誇大自己的功勞。
即「智可及,而愚不可及也。」
也許別人能達到荀攸的智慧,但他的低調別人卻永遠做不到。
其實,從這段評價就能看出荀攸是一個非常低調內斂,且善於隱藏自己鋒芒的人。
他敢為了誅董而獻身,又會因為想要明哲保身放棄任城相,轉而求取蜀郡太守的位置。
曹操在徵辟荀攸時,
曾對他說,我知道您在觀察天下形勢,現在我覺得您已經能夠做出判斷了。
言外之意,就是告訴荀攸他已經具備爭雄天下的實力了,你可以來投靠我了。
因為這時候曹操不僅平定了兗州叛亂,還向豫州發展了自己的勢力。
並且他還迎奉了天子,手握了漢末最重量級的政治籌碼。
荀攸認為曹操可以成事,所以選擇北上。
現在,
荀攸在荊州韜光養晦,實則就是在觀察天下諸侯中誰能夠成事。
而魯肅所要做的,正是要告訴荀攸,加入他們徐州大家庭是可以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的。
「我主雖與袁術交兵,未分勝負。」
「然廣陵城池堅固,兵精糧足,又有陳元龍之才,兼周幼平,蔣公弈之勇。」
「雖百萬之眾,不能克也。」
「今我主禮賢下士,正欲尋求賢才輔佐。」
「公達之智計,正是徐州之所需。」
「今不隨我同返徐州共創大業,徒留荊州虛度光陰,忍看髀肉漸生。」
「何也?」
荀攸並未作答,只是自顧自地喝著茶湯。
魯肅靈機一動,計上心頭,又道:
「今我主與袁術大戰於廣陵。」
「公達皆有豪情,何不往廣陵走一遭?」
言外之意,就是讓你先去「面試」一下自己的老闆。
看他合不合你的心意,若是不合,咱們也不好強留你不是?
反正你待在荊州整天吃喝玩樂,閒著也是閒著。
這個提議就相當中肯了。
荀攸頓時大喜,起身拜謝道:
「如此,就多謝子敬的美意了。」
正如李翊所言,漢末這些世家大族通常不會把雞蛋裝進一個籃子裡,而是多面下注。
其實這些士族與主公的關係與其說是君臣,不如說是股東。
只有寒門出身的,才是主僕關係。
這種背靠大世家的,那叫入股。
既然是入股,自然不會盯著一家下注。
尤其現在天下局勢不明,誰也說不清未來會走向何種局勢。
所以,荀攸還是決定親往廣陵前線見一見劉備。
兩軍交戰,是最能體現一個主公的魄力與才能的時候。
荀攸待看過劉備表現之後,即便最後不為他效力。
至少也能當面向他表達謝意。
這是士人之間的禮節。
……
荊州,江夏。
水軍大寨。
江夏太守乃是黃祖,蘇飛任其水軍都督。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此時的蘇飛正在堂中觀看文書。
忽聽得堂外傳來陣陣腳步聲,聲中還夾雜著鈴音,門外衛兵竟未通傳。
蘇飛抬眸一笑,來人果然正是好友甘寧。
他身著錦袍,頭戴花帽,腰間還繫著鈴鐺。
這鈴鐺原本是甘寧做水賊時,習慣隨身佩戴的。
如今雖然從良,依然習慣戴著。
估計是想用它來懷念過往的時光。
也有可能是單純覺得這樣很有逼格。
畢竟史書上寫的是,「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
只要人們一聽到鈴聲,就知道是甘寧來了。
甘寧可能比較享受這種感覺。
「兄長喚我前來所謂何事?」
甘寧與蘇飛關係甚篤,在他面前並無多少顧忌。
直接大搖大擺走至近前,一屁股便坐在了他的身邊。
蘇飛搖了搖手中的文書,笑道:
「興霸,你猜我今日收到了什麼?」
甘寧身上帶著很重的酒氣,似乎醉酒未醒,直接躺在其身側。
對蘇飛說的話,不理不睬。
「兄長有話直說便是。」
蘇飛頓覺無趣,便直接說道:
「今日我江夏收到了主公的文書。」
「徐州的使者要來荊州購置戰船,我江夏這邊的水師亦要出面配合來使擇選戰船。」
唔!
甘寧聞言,頓時酒醒,一個鯉魚打挺翻身坐起,忙問道:
「徐州的使者,來我荊州購船?」
「做什麼!?」
瞧見甘寧這激動模樣,蘇飛又好笑又有些心疼。
甘寧自從改讀兵書之後,便立下壯志,要建立不朽功勳。
他依附在劉表麾下,卻見劉表不習軍事。
於是認定劉表在這個天下不寧,群雄紛爭的形勢下,終將無成。
本來想走,卻被好友蘇飛挽留。
蘇飛知道甘寧雄猛逸才,於是數次想將甘寧推薦給江夏太守黃祖。
但黃祖卻以甘寧是錦帆賊出身,堅決不肯任用。
甚至還派人去誘化甘寧手下之人。
甘寧早有去意,但是黃祖不肯放行。
所以甘寧每日只能借酒澆愁,獨自憂悶不堪。
蘇飛看在眼裡,一直想找機會幫甘寧脫身。
「聽聞是劉徐州與袁術大戰於廣陵。」
「因江南多水,故而欲尋求戰船。」
蘇飛偷偷看了一眼甘寧的神色。
果然甘寧眼神變得堅毅起來,正色說道:
「若只是保守廣陵,何須用這般多的戰船?」
「更別說還要使人來荊州另外添置戰船。」
「吾觀劉徐州志向不小,恐有併吞江南之志!」
甘寧說這話時,語氣都變得激動起來。
他棄賊從正道,本就是為了建立功業。
哪裡可以施展他的才華,他就要去哪裡。
歷史上甘寧之所以投靠東吳,也是因為聽說孫權在江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當時魯肅、諸葛瑾都成了東吳的上賓,所以甘寧也想去試試運氣。
當然了,這期間甘寧始終被黃祖困於江夏。
儘管甘寧立下過不少戰功,黃祖卻仍是不肯重用。
「我曾薦卿數次,惟主公不能加用。」
「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卿宜自遠圖,或可得遇知己。」
蘇飛拍了拍甘寧的肩膀嗎,柔聲寬慰道。
甘寧嘆息一聲:
「我雖有此志,不知何所可為。」
蘇飛便將手中的帛書舉過頭頂,笑道:
「此豈非是興霸脫離江夏的好機會?」
甘寧精神為之一振,忙近前問道:
「兄長此言何謂?」
蘇飛開口解釋道:
「如今主公擇選戰船,賣與徐州。」
「其數量多達三百餘艘。」
「如此巨量的戰船,豈能不派兵攜往?」
「所以在昨日,州府中便下令,要挑選精銳之士,護送戰船與徐州使節,回到廣陵。」
「這江夏到廣陵,要走過大半個長江,中間還要穿過彭澤湖。」
「水上風浪甚大不說,還得防範水賊侵擾。」
「興霸,此豈非你的機會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