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新的思路(求追讀)

  第62章 新的思路(求追讀)

  隨著墾殖軍團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得不在三個地方開設分營地,就近解決越冬問題。

  「本來以為,周圍的各郡聽說這邊的情況,會把他們的流民趕過來……」國淵鬆了口氣,向劉備匯報,「沒想到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做,而我們的流民也幾乎安置完成。」

  安置得晚的流民,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整體九成九加入墾殖兵團的流民,如今頑強的活了下來。

  只是考驗並沒有完畢,從小雪開始,到第二年開春這段時間,才是最嚴峻的時刻。

  「畢竟我們成立墾殖兵團,消息至少遲了五天傳遞到周邊。」張和笑道。

  時間已經進入冬季,若周邊各郡把流民驅趕過來,來的路上可能就會出現大量凍死的情況。

  肆意驅趕流民,導致大量百姓凍死,就憑這個,就算不丟官以後也別指望能升官。

  但凡有點政治智商的,最多派人告知流民,這邊有墾殖軍團的事情。

  可下面的流民哪怕相信這件事,也不好輕易離開,畢竟已經入冬,他們不敢賭!

  自願不行,『被自願』也不行,各郡要麼不管,要麼只能學劉備搞墾殖兵團。

  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會為河間國帶來太大的壓力。

  「達道,莫非你一開始就想好的?」劉備若有所思,畢竟事情有些太巧合了。

  「大哥,達道是什麼情況下提出這建議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張飛抗議了。

  關羽和太史慈點了點頭,張和早先十幾天忙著制甲,根本不關心郡中政務。

  只是想要多弄點肉食,偶然知道流民安置問題,才提出這建議的。

  「達道,很抱歉。」劉備主動道歉,自己的確可能太敏感。

  就算張和真的故意,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進行思考,自己還要謝謝他才是。

  「要說這件事,背後大概還有使君在幫忙?」孫乾若有所思。

  他一說大家才反應過來:對啊!皇甫嵩是冀州牧,是冀州的一把手,和劉備關係還不錯。

  都不需要他出面,只需要各郡太守打聽一下,知道皇甫嵩和劉備的情誼,就不敢使壞。

  唯獨張和清楚,皇甫嵩應該沒能幫上忙。

  算算時間,他這個時期應該已經被擼下來了。

  「只是現在有個新問題……」王修出面,「幾萬人姑且是安置完畢,問題這墾殖要怎麼進行?」

  托黃巾之亂的福,郡國有不少空出來的土地。

  劉備也是頭鐵,把所有權存在疑問的土地全部收為官田,這也是張和才知道的。

  這個舉動,算是把河間國的豪族都給得罪一遍。

  之所以沒有誰下黑手,怕還是忌憚皇甫嵩。

  在這些豪強的眼裡,沒落宗親出身的劉備算個毛線!

  「要說怎麼安排,應該是四位負責出謀劃策才是。」張和看向王修四人,若是連這個都處理不好,以後怎麼給你們加擔子?

  總不能這年頭的官吏治政,主要是依靠民生和經濟的自愈能力,他們只需要默默守護就好?

  四人有些尷尬,這是他們第一次治政,不讓下面的掾吏把自己架空,這就算本事。

  具體落實政策,對他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就算他們天賦異稟,能迅速上手,也需要先把經驗累積起來才行。

  「達道,伱怎麼看?」劉備看向張和。

  「不影響正常民生的情況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唄!」張和沉思片刻,「該耕種的耕種,該養殖的養殖。牲畜方面比起羊,豬更合適。吃得雜,而且閹割後就溫順下來,同時長膘也快……」

  「慢著慢著……達道,這種事情我可沒聽說過!」張飛當即出面。

  張家是涿縣最大的屠戶,可獵戶不來賣肉,自己也要有肉供應才行,所以也是有養豬的。

  「我那鐵鋪有個豬圈,兄長就沒有去看過……」張和調侃道,「真虧你經常搶我紅燒肉吃,卻從來不問這肉是怎麼烹,用什麼肉烹的?」

  就張和剛穿越那陣,哪有那麼多錢買野味,可又嫌豬肉髒。

  於是自己買豬仔,遊戲化之後自己動手閹了,順便把手術經驗刷到初學(140/1000)。

  最後在飼養方面遊戲化,平均一兩個月就養到四五十斤就宰了,主要是饞了。

  再說家裡也沒冰窖,豬肉放不久,吃不完的還要醃製或熏制起來,養那麼肥也沒意義。

  「哦,那紅燒肉就是豬肉烹的?」張飛頓時恍然。

  「還有那九轉大腸!」張和調侃道。

  「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大腸是豬的大腸?」孫乾試探著問道,臉色很難看,王修甚至要吐了。

  張飛倒還好,畢竟除了好吃,也沒吃出過什麼異味。

  內臟菜色在張和那邊,也比較常見。

  主要是內臟這玩意的價格便宜,尤其是豬下水,很多時候是搭著肉一起賣的。

  「簡單來說,就是經過我的試驗,閹割過的豬更溫順,且容易長膘,很適合集中飼養。」張和眼看那四貨要吐,當即把話題引回來。

  「原來如此,可騸豬這活計,怕還要達道教教他們才行。」劉備想了想說道。

  「這個沒問題,我會指導他們幾次。扣除種豬之外,其他公豬都可以騸掉。」張和點頭。

  「雞鴨方面呢?」劉備追問。

  「要麼圈養起來,要麼在山林裡面圍上一圈,放養在哪裡也沒什麼。定期清理圈舍,免得出現瘟疫,同時可以考慮飼養地龍……」張和想了想。

  「地龍也需要飼養?」王修有些詫異,那玩意不是隨便挖一挖就一大堆?

  「雞鴨餵那玩意比較好長肉,幾隻無所謂,大量餵養還得專門飼養才行。退一萬步說,等地龍肥了,真到了沒肉吃的時候,好歹這玩意能吃……」張和感慨。

  至少在許多末日文,尤其是地底生存文裡面,基本都是把蚯蚓作為主要蛋白質來源。

  「這行嗎?」劉備真不知道,地龍還能養,看向四……三個文士。

  簡雍就算了,自己都不知道他肯定也不知道。

  「莫須有?」王修略作猶豫,最後試探回道。

  孫乾和國淵也是默默點了點頭,對,莫須有。

  慢著,為什麼在東漢聽到宋代的口語?

  張和覺得有些迷幻,仔細想想還是別太深究好些。

  畢竟據他所知,張角還真是落第茂才。這廝在太學時期,六次射策不中,回鄉學醫去了。

  或許他應該堅持堅持,畢竟匡衡九次射策,才中了丙科,還不是順利出仕了?

  劉備聞言,就知道三人也不知道,只能說試試。

  反正地龍而已,養個十天半個月,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也不耽誤什麼。

  在這之前,在山林裡面抓點蟲子回來餵養便是,人多不用那就是浪費。

  谷糠?開什麼玩笑?人都還不夠吃的,拿去餵雞鴨?!

  只說張和提供不少思路,問題這些思路大多沒有經過確認,這讓四個文士很頭痛。

  不用想也知道,自己肯定是要加班了。

  偏偏沒有人抱怨什麼,畢竟這是非常重要的經驗,對治政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又要加班了啊……」卞秉卻是抱怨起來。

  好吧,該抱怨還是有人會抱怨的……

  莫須有是宋代偏口語化的用法,意思是『可能/也許有』。

  不過清代的《資治通鑑後編》指出,「莫須有」三字是弄錯了,《續資治通鑑·考異》引《中興記事本末》的旁證,認為是「必須有」。

  當然拆分成『莫須,有』的話,就是『等等看,有的』,所以秦檜也可能沒用錯。

  漢代有射策和對策,鑿壁借光的匡衡就這樣出仕,雖然也是晚節不保的貨色。

  引演義的說法,張角是個落第秀才,先不吐槽秀才茂才的問題。

  張角落第,那自然不是科舉,所以我設定是射策。

  射策不中,正好在這時期接觸到《太平清領書》,也就是早年于吉獻上道家祝由科(催眠治療),於是開始走上施符治病的道路。

  當然這是按照演義設定的推演,正史沒有這方面記載,所以不知道張角是什麼弄到這部書的。

  于吉扣除在少兩人口中提到過,以及後續在吳會出現傳教外,幾乎沒什麼記載……可根據我的推演,吳會傳教的那個可能是唐周假冒的。

  當然沒記載就是沒記載,大家看個樂,沒必要較真。

  求收藏,求推薦,求追讀!第四論了,能不能三江靠大家了,有空務必幫忙點點最新章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