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太傅荀攸

  第422章 太傅荀攸

  劉表也沒有得到太好的待遇,他被流放到交趾。

  考慮到他和士燮的交情,衣食無憂那是毋庸置疑。

  不過在張和看來,劉備這是在釣魚。

  士燮投降太快,再加上他本來沒稱帝,態度也不錯,沒辦法清算,最多降級錄用。

  問題士燮本身年歲打大,他投降的同時乞骸骨,於是依然返回交州居住。

  幾個兒子天南地北,可孫子留在那邊,實際士家在交州的話事權,並沒太大的變化。

  把劉表安頓在那邊,便是誘惑士家產生不太好的想法,這樣就能清算了。

  若士燮聰明,那就會死死盯著劉表,免得這貨有什麼不好的想法,最後被甩鍋給自己。

  如此以來,劉表除了安心在交趾居住,也沒辦法有什么小動作。

  就這安排,不是龐統的謀劃,就是法正的建議。

  按照劉備的性格,一般不可能那麼狠。

  要說劉表的年歲還不算老,按照歷史,還有十二年左右才會去世。

  十二年的時間,他若廣納妻妾的話,生個加強排出來都不成問題,還能通過與交州豪族聯姻,紮根在交趾。

  再加上是漢室宗親,遲早能和士燮分庭抗禮。

  換個角度來說,這何嘗不也是劉備需要的。

  算計半天,無非是讓交州從士燮的把控中解脫出來。

  新派過去的太守和刺史,自然會促進此事,士家最好不要有什麼想法,否則張飛會率軍殺過去。

  「以士元和孝直出謀劃策,公與和元皓查漏補缺,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張和調侃。

  「還得把公達算進去……」張既回道。

  張松和王累不太醒目,沒辦法他只能出聲附和,好在他們明白過來後,也開始在適應。

  「公達就沒必要和別人競爭,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張和搖頭。

  難得有點表現的機會,荀攸再參一腳就顯得有些礙事。

  不得不說劉備很給面子,直接任命荀攸為太傅。

  四十歲的太傅,這讓那些五六十歲的大儒如何自處?

  如蔡邕和羊衟,兩人也都盯著這個位置,結果蔡邕的確能交到儒家學問,不過地位在荀攸之下。

  另外還有法家,墨家、農家和兵家的人給劉封輪流授課。

  就劉封的最終課程表,看得張和都有些同情這小子。

  荀攸因為年紀的關係,不少人對他有意見,可勢力最大的儒家體系,卻奈何不了什麼。

  可要說荀攸是儒家子弟,荀攸的學派,和他們的學派顯然不同。

  儒家排外很厲害,別說其他家學派,就算是儒家,不同學派之間也是互相攻佞。

  這些春秋派能上位,是用穀梁派和公羊派的屍體墊上去的。

  而公羊派的上位,也是建立在對許多小學派的斬盡殺絕上。

  比如說,稍微有點出名的端木學派,也就是子貢本人傳下的那一脈。

  奈何如今朝廷不是獨尊儒術,所以不得不暫時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不能發作,但怨念是挺大的。

  這個時候荀攸繼續秀存在感,怕他們就要不顧外部壓力,先解決內部矛盾。

  偏生荀攸這學派勢單力薄,可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

  「不招人妒是庸才,將軍以前可是說過的。」張既回道,「就是因為公達勢單力薄,才應該儘快提升自己的影響和勢力啊!」

  「非也,有時候勢單力孤也是一種優勢,尤其對於太傅來說。」張和搖頭。

  劉備任命荀攸擔任太傅,不僅是張和的推薦,更看重的就是荀攸這學派的勢單力薄。

  尤其是被春秋儒針對這點,這意味著他很難發展自己的學派勢力。

  唯一逆轉的可能性,就是好好培養劉封。

  等劉封繼位並且掌握實權,才能依靠他的幫助發展自己的勢力。

  就說昔日公羊派,在眾多的學派裡面,名聲其實沒那麼大,甚至比不上穀梁派。

  問題到時候,隨著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學院派會崛起,並且成為朝堂唯一的勢力。

  直至那個時候,這幫傢伙才會知道,自己爭來爭去,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到這一步,才是張和與劉備最大的謀劃。在此之前,荀攸是吸引火力不錯的靶子。

  這麼說有些對不起荀攸,不過他本身也應該知道,這太傅的職位,不是那麼好接的。

  事實證明,荀攸那麼聰明的人,怎麼可能乖乖被人算計。

  入冬之前,長安收到消息。

  荀攸統合法家、農家和墨家三大派系,壓得春秋儒和兵家抬不起頭來。

  尤其他還是主官,得三家支持,誰敢不聽話,他甚至能撤掉其授課資格,換其他學派的人上去。

  甚至坊間有傳聞,荀攸找到公羊儒和穀梁儒的傳人,三人在酒肆飲酒作樂,相談甚歡……

  這下春秋儒不鬧騰了,甚至主動拜服,授課什麼的,完全配合荀攸進行。

  「這貨怎麼做到的?」張和正在為年末做準備,結果聽到這消息一愣一愣的。

  「都督大概是忘記了,這農家,便是跟著你耕種,學會不少東西,逐漸歸納總結出來的。而墨家更不必說,大漢科學院,最初還是都督的私產。」張松看向張和,他最近終於學會搭腔。

  也就是說,農家和墨家,本身就是張和這一派的人,荀攸就是利用這點,把這兩家團結起來。

  至於法家不用說,荀子與法家的淵源,法家的依附荀攸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拉攏法家,扯虎皮忽悠了墨家和農家,當自己的勢力占據上風,就開始給兵家和儒家製造壓力。

  估計什麼公羊儒和穀梁儒的傳人都是假的,目的是逼迫春秋儒認慫。

  儒家的軟骨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為了求存發展,祖師爺的典籍和學說,都能隨便更改,強行解釋。

  甚至連胡人,都能給他們安排一個華夏正統的背景。

  眼看荀攸勢大,一個兩個立刻認慫。

  都是為了求存發展,一起進步多好,你爭我斗什麼?

  劉備對此倒是不慌,畢竟他只是任命荀攸為太傅,他不管把其他學派調教得多服帖,他的職位也僅僅是太傅,沒有別的兼職。

  在授課上,依然能平衡法家和儒家,甚至各派系的平衡。

  只是對方這手段,別說是劉備,田豐和沮授都有些佩服了。

  也多虧沒有讓這貨從政,否則的話一定是很強大的政敵。

  尤其荀氏,雖然有一支在曹操那邊,大部分卻在朝廷這邊任職。

  再加上出身潁川,潁川派這一政黨,在最近三年可是發展迅速。

  繼續下去,遲早能與冀州派和青州派分庭抗禮,不,或許已經可以了。

  如今天下二分,甚至對曹操的攻打,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

  可這朝堂,嚴格來說已經三派對立,這還是張和沒下場的關係。

  張和未來的打算,在朝廷已經半公開的秘密。

  所以原本依附在他麾下的派系,才壯起膽來迅速擴大勢力,免得以後沒人照應。

  張和如今也就是名義上的黨魁,除非有必要,否則都不去干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公元195年過去,196年悄然而至。

  今年劉備難得換了年號,改元章武,196年即為章武元年。

  也就是這一年,太史慈與關羽部,集結五十萬大軍,對曹操發動最後的進攻……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