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公孫瓚敗亡
「袁紹聲名狼藉,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審先生何必執迷不悟?」張和解決完這些名士,來到另外一個房間。
自楊浪把他綁過來至今,已經有那麼十幾天。
張和儘量勸降,只是某人依然不肯鬆口。
審配,目前是袁紹四大軍師之一,允文允武,難得是忠義。
張和對他還是很有好感的,可繼續這樣不識抬舉,那麼也只能砍了,七擒七縱什麼的太麻煩了。
且不說長安和晉陽圖書館,聽說洛陽和冀縣也在建設圖書館。
伴隨著夜課的普及,掃盲完畢的百姓,會自發前往圖書館看書。
不求他們都學有所成,一百個裡面有一個天賦好點的,能有些成績,那麼下一輪科舉,就能為朝廷提供大量人才。
三國的歷史名臣/將,或許依然有這樣那樣的魅力,不過如今張和也不迷信這玩意。
他更願意相信,只要培養得當,那麼到處都是人才。
況且真心歸順的人才,不管是天南地北,他們最終會到劉備麾下。
不願意投奔的,那自然是求仁得仁!
沒有向劉備上奏,禁止這部分士人直系三代參加科舉,已經算是夠仁義的。
「良禽擇木而棲,將軍卻忘記還有一句話,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審配回道。
「問題就在這裡,你效忠的是趙漢,還是袁紹?」張和反問。
「將軍,您已經不止一次提過這個。」審配提醒。
就趙漢朝廷的情況,基本就是『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不如說皇帝陛下本身就是傀儡。
自己效忠誰,不效忠誰,計較這個問題沒什麼意義。
「說真的,你這情況,我都想說直接砍了便是。未來這天下的人才會越來越多,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不過現成的人才,總好過剛剛出仕的政治小白。」張和感慨。
隨即命人拿來一壺酒,給審配倒了一杯,剩下的自己給灌了。
老張家嗜酒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張飛原本的體質,如今也給解決了。
「得,既然審先生不改初衷……喝下這送行酒便是!」張和看向審配。
審配沒有猶豫,直接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他自認沒多少才華,更不是什麼豪門大戶,只知道這人總要有些堅持,否則的話放開一次底線,就會放開無數次底線。
就說忠臣這種存在,若隨隨便便改換門庭,那還有什麼資格稱之為『忠臣』。
這情況,反而應了那句話『不是忠誠,而是背叛的籌碼不夠』。
審配的想法很簡單,用自己的死,靠告誡天下,什麼才是『忠臣』,哪怕罵他是『愚忠』也好。
不如說,隨隨便便罵人『愚忠』的傢伙,本質上就不是什麼忠義之輩。
同時,這也是他最後能回報給袁紹的。如今袁紹身敗名裂,多少人考慮脫身,與他劃清界限。
通過自己的死,來他們施加壓力,袁紹也不必那麼焦頭爛額。
可惜,也只是緩解他敗亡的速度……
於是審配被推出去,足足在常山各地遊街,說明他的身份背景,以及所作所為。
最後在一大堆百姓的唾棄下,被砍了腦袋。
都不需要說什麼罪狀,只說:此乃是袁紹的軍師,為他出謀劃策。
百姓對他的憎惡立刻拉滿,就許攸之前的所為,大家對『袁紹軍師』就沒有任何好感。
臨刑前,張和來到審配的面前,對他說道:「很不好意思,對敵人,我從來不會客氣!」
審配既然選擇對袁紹的忠義,那麼就是自己的敵人。
想要通過死亡來換來忠義的名頭?
想都別想!
不僅不給,還要最大限度抹黑,把他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用張和的話來說:給你面子不要面子,那就敬酒不吃吃罰酒唄!
審配在這樣的背景下離開人世,他沒想到事情會這樣發展,可要改變已經不可能。
他也沒有向張和求饒,畢竟對方已經把他當成敵人,那求饒也不過自取其辱。
審配在斬首之後,張和也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地方。
夏侯蘭已經過去太史慈那邊,被任命為趙郡太守。
趙王全家都被燒死,在沒有新的趙王出現前,趙國除國設郡是必然的結果。
問題劉備就那麼三個兒子,劉封、劉禪和劉理,還都是小屁孩。
太子都還不確定是誰,更別說封王。
倒是劉備遙封叔父劉元起為祁侯,至於劉元起是否過來祁縣,看他的意思。
若不要,傳給他兒子劉德然也可以。
要說當初拜入盧植門下,到底以劉備為主,還是以劉德然為主很難說。
畢竟劉備的開銷,都是劉元起資助的。
只能說劉備迅速累積名望,劉德然或許空有文采卻無名望。
劉家沒有多餘的經費,同時支援兩個人崛起,所以劉備被重點培養。
劉德然,拜入盧植門下後,就沒有消息。
也有可能是天賦不行,所以一無所成。
更有可能是為了支援劉備,所以繼承家業,為劉備提供經費支援。
如今劉備已經不需要經費支援,而是反哺這些涿縣劉家的親戚們。
不過旁繫到底是旁系,封王是不可能的,基本都是封侯,最差的也就關內侯。
回歸正題,夏侯蘭當了趙郡的太守,太史慈也是收到陳到的匯報,表示已經發現袁紹的主力。
只是有一點很奇怪,那就是袁紹和南匈奴所在的位置並不一致。
一個在南,一個在東,是否鬧僵了,或者分道揚鑣很難說。
陳到已經派人去調查,最多五天能得到消息,不過在這期間,他得到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呂布設計擊敗了公孫瓚,一路高歌猛進。
不僅殺入幽州,同時聯合公孫度封住公孫瓚北歸的去路,走投無路的公孫瓚,最後在易京自盡。
這又何苦呢?明明迅速南下,進入鉅鹿郡,最後過來趙國。
就大家昔日的情誼,必然會收留他。
或許公孫瓚的性格就這樣,本想著公平競爭,結果如此屈辱。
想著要麼成為階下囚,要麼寄人籬下,這些顯然都不能接受,於是選擇自盡。
「結果又是縱火,也太巧了點……」太史慈感慨,這好歹是自己的大舅子,想說為他收斂一下屍體,這屍體都被燒得不完整。
讓人意外的是,公孫瓚的部眾突圍了出來,以嚴綱、關靖、公孫越等人,護送公孫續來到邯鄲。
「還請姑父為公孫家做主!」公孫續含淚拜見太史慈。
太史慈去公孫氏為妻,自然也就是公孫續的舅舅。
「續兒無需如此見外,既然來到這裡,舅舅一定好好照顧你。」太史慈承諾。
頓了頓,繼續說到:「聽聞呂布殺入涿郡,五弟已經從常山向東殺了過去。如果沒什麼意外話,盛夏之前,可能會和呂布決戰。」
只是呂布麾下到底還有數千精銳,後續吸納了多少幽州的將士也難說。
既然關靖等十幾人,三千士卒過來投奔,太史慈想了想,把嚴綱和田楷派過去支援。
不求他們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好歹鎮守一下地方,問題應該不大。
公孫瓚輕敵冒進,歷史上有兩次,一次攻打張純,最後兵敗退走。
一次是在派出去支援張燕的軍隊沒回援的情況下,一路高歌猛進,最後被袁紹困在河間郡的易縣(演義是易京,實際都一個地方)。
要說他抵抗到最後,在右北平,甚至遼東兵敗傷亡還好,結果在易京自盡,實在讓人感慨。
這裡就按照這個來,算是提前了幾年。反正有陳宮算計他,公孫瓚知道袁紹塌房,呂布要退走,於是貪功冒進,被呂布圍殺在易京。
這樣也好,要說之後和公孫瓚打起來,劉備如何自處?
若不不打,以公孫瓚的傲氣,他會甘心效命劉備?若真甘心,當初也不會擁立劉虞,而是直接認主了。
也只能給他安排這樣的結局,然後呂布殺入涿郡。
就有那麼點從兗州殺入徐州的意思,只是時間順序什麼的不太一樣。
甚至真定之戰,是照搬濮陽之戰的構思,只是主角有掛,對方的計謀沒有成功,草草就結束了而已。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