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逃過一劫(求追讀)

  第11章 逃過一劫(求追讀)

  「令妹遭遇,張某非常惋惜。」張和選擇第一條。

  第二條更像應該是對公孫氏說的,公孫瓚說不定還巴不得那個男的早點死。

  至於第三條,大概率是走向好結局,喜提一個媳婦。

  與公孫瓚聯姻是好事,只是張和也擔心被綁上他的戰車。

  公孫瓚剛愎自用,專斷獨行不說,遇事更是橫衝直撞不考慮後果。

  自己就算有臥龍鳳雛之才,都未必能改變他覆沒的下場。

  既然如此,就不要和他扯上太多關係。

  「先不說那些,過來喝幾杯!」公孫瓚見張和不接招,也不好繼續這個話題。

  這次飲宴說是答謝,實則是示好,若能招攬過來最好。

  一把好的兵刃,不僅能讓參軍的子弟更容易賺戰功,同時許多權貴同樣喜歡收藏這玩意。

  不管是武裝自己,還是用來走人情,都有很高的價值。

  可好的兵器,一個大匠一生可能就鍛造十幾把,如何優先得到,這誰不關心?

  偏廳之中沒別人,兩張矮桌對面放置,邊上鋪上蒲團。

  按照禮數張和需要『正坐』,在沒有內褲的時代,這種坐姿最不失禮。

  基於這背景,張和就算發明椅子,正規場合也沒人會坐上去。

  正式的宴席,女眷不能同席吃飯。不過現代也差不多,男人在外面喝,女人孩子在裡面吃。

  這屬於華夏文明的特點:繼承,融合,進化。

  不如說在張和看來,一成不變的華夏文明,不能算是華夏文明。

  「不得不說,達道與令兄,差別還真有點大。」眼看張和文質彬彬的落座,公孫瓚反而有些不適應起來。

  若換了張飛,大概已經大大咧咧盤腿坐下來。

  可真要說的話,他更喜歡和那種大大咧咧的人接觸。

  和文縐縐的人相處,太累!

  「從小生長的環境不同,性格也會受到影響,再說我們也是同父異母。」張和回道。

  「的確,生長環境能改變一個人。」公孫瓚點頭。

  公孫氏乃貴族,只是母賤,從小待遇就不好。

  多虧岳父賞識,在他幫助下拜入盧植門下,又當過劉寬的學生,才算是進入士人的圈子。

  可自幼的環境,對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影響。

  要說公孫氏就是標準的貴女子,公孫瓚更像是個紈絝子弟,雖然他也的確是。

  兩人入座,後面就有婢女把飯菜端上來。

  本來聽說是公孫氏親自下廚,還擔心是什麼黑暗料理,結果發現菜色還是聽色香味俱全的。

  畢竟貴女說她親自下廚,正常都會擔心,這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存在,會烹飪?

  「說來慚愧,小妹自幼對女紅和烹飪感興趣,這也是她能足不出戶的原因。本來大家都說,她一定是個能相夫教子的賢內助,誰知道……」公孫瓚嘆息。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張和回道,「離開錯的人,或許是為了找到正確的那個。」

  遊戲還沒有結束,他的每一句話都是給出的三個選項之一。

  所以在他選擇這個後,跳出完美的提示,當真是不出預料。

  「哈哈,達道所言在理!」公孫瓚聞言大笑,「尤其聯姻的那家,我看不順眼很久。」

  公孫瓚的性格,到這裡張和也知道得差不多,於是也逐漸放肆一些。

  公孫瓚自然也注意到這個改變,不過正和他胃口,氣氛也自然變得融洽許多。

  「達道,聽說你還沒有婚配?」酒足飯飽,公孫瓚主動進入主題。

  與此同時,張和面前又出現新一輪的三個選項:

  選項一:母親去年剛剛離世,按規矩需守孝三年。

  選項二:兄長尚未成親,我又如何能先一步完婚?

  選項三:事業未成,何以成家?

  怎麼感覺這三個選項,都是在拒絕對方?張和有些疑惑。

  不不,按說這個時候的確應該委婉一些,否則對方會覺得自己是個攀炎附勢之人。

  選項並沒有錯,但是選錯依然會引起對方的不滿。

  不過這倒提醒張和,自己的生母去年剛剛去世,理論上他還在守孝期間。

  就說張遠準備的都是素服,自己真就忽略這問題。

  「母親去年剛剛離世,按規矩需守孝三年。」張和坦然說道,這事情很多人都知道,瞞不過的。

  「守孝不是已經結束了嗎?」公孫瓚笑道。

  士林雖然推崇三年守孝,實際也沒那麼嚴格,比如說十一二月去世,如潤十二月,那麼過完第二年,就算守孝三年。

  張和不算士人,守孝一年即可,也就是說大年初一開始,就算是守孝完畢。

  「達道覺得,我那小妹如何?」公孫瓚圖窮匕見,立刻進入正題。

  選項一:實乃良配也!

  選項二:性格偏柔,倒是挺配兄長的。

  選項三:公孫貴女,怎好隨意評價?

  「公孫貴女,怎好隨意評價?」張和回答。

  第一選項鐵定進入談婚論嫁階段,第二個選項可能要進入奇怪的支線。

  「她對你卻頗有好感,若達道有意,某或許可以撮合一番?」公孫瓚笑意更甚。

  「一切隨緣!」張和回道,「某去年一場大病,差點離開人世。如今也只是調理回來一些,就現在這體質,擔心會再連累她。」

  「嗯,一切隨緣也挺好,可把命運交給虛無縹緲的東西,終究不好。」公孫瓚搖頭。

  骷髏出現,這是錯誤的選項,隨之而來的居然是遊戲的結算。

  「難度(低),結果(合格),談判提升10(+2)經驗,當前(初學10/1000)」

  原來這是談判,而不是思考,難怪遊戲類型不同。

  要說自己鍛造,管你什麼刀槍劍戟的,都是那個遊戲模式。

  通過之後,公孫瓚果然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聊起鍛造,希望能購買一兩把隕鐵武器,甚至願意主動提供隕鐵。

  追星人在這個時代就有,到處去尋找天外掉落的隕鐵,只要不是戰亂時期都會有人收購。

  公孫家幾代累積,收藏一批隕鐵很正常。只是他根本不知道,那些根本不是隕鐵武器。

  「就縣令和家兄的關係,那當然沒問題。」張和回道。

  「哈哈,別那麼見外,喚我表字伯圭即可!」公孫瓚見張和爽快答應,滿意點了點頭。

  寒暄幾句後,張和告辭離開,公孫瓚卻是在送他離開後,來到偏廳。

  公孫氏已經坐在這裡,臉上多少有些羞澀,也有些委屈。

  「人家看來並無興趣,那就算了吧!」公孫瓚看向妹妹。

  這次招待張和,有拉攏的意思,主要還是妹妹不斷央求自己。

  「兄長,人家都要下嫁與他,為何他不懂得珍惜?」公孫氏可憐兮兮的問到。

  「大概,伱們無緣吧!」公孫瓚看了看妹妹的肚子,搖了搖頭,或許談不成也沒什麼。

  公孫瓚家似乎的確是貴族出身,家世二千石,這是《後漢書》記載的。公孫瓚是母賤,所以不被待見。到底是母親出身不高,還是庶出不清楚,只知道不被待見。

  寫這本書的時候考慮過,先投入公孫瓚麾下,然後等到劉備碰壁過來投奔,再加入劉備麾下更好,主角也有五六年的時間發展自己的勢力。

  後來想想算了,公孫瓚這貨不好伺候,太莽。

  最後兵敗易京被殺,那也是這貨莽撞衝到前線,連張燕的援軍都還沒來得及支援。易京在哪裡,本來以為是幽州,後來一查是河間國最北面易縣那邊。

  特麼的,自己離開大本營,跑到別人地盤被圍然後自盡……

  古人守孝,要說漢朝記得嚴格來說並不是三年。蔡邕倒是提倡過,實際主流不是三年,孫策為孫堅也只是守孝一年,且差不多是從下半年到第二年初,算下來也才半年。

  三年守孝,在士人的手裡,只要附和一定的規則,那麼一年下來也能算三年。

  真就離開朝堂三年,沒有人給你宣傳的話,三年後早就如同過氣網紅,誰還記得你是誰?

  主角是去年母親去世,如今已經是第二年,按說也算是守孝完畢。最初也是顧慮這點,才說要不要先在公孫瓚麾下湊合幾年……

  求收藏,求推薦,求追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