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

  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

  針對建立情報機構這件事,在漢末之時,可以說沒有人比秦瑱更專業。

  實際上情報機構的問題,在歷朝歷代皆有,只不過受限於資源和需求,使得歷朝歷代的情報機構皆有不同。

  遠在西周之時,就已經設立士師掌管邦諜之事。

  直到戰國時期,各國分立,養士的習慣使得情報機構發展快速。

  到了秦朝,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諜報機構,只不過名焉不詳,後世便虛構出了一個黑冰台。

  真正意義上有名字的諜報組織,是漢武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搞出來的繡衣執法。

  在情報史上,老曹首創了校事制度,算是創造了特務機構的先河。

  自老曹創校事之後,各朝各代的情報組織越發壯大,南北朝有候官,唐朝察事,宋朝皇城司,明朝錦衣衛,制度逐漸更新換代,推陳出新。

  秦瑱在老曹麾下之時,便將校事與後世的錦衣衛相結合,打造出了一個周全的情報機構。

  這個機構又分為三個部分,一個為軍事所,一個內事所,一個外事所。

  軍事科類似於軍隊之中的糾察隊,不僅有名義上的糾察,各軍之中還安插了暗哨,用以防備麾下將士作奸犯科,有通敵情節。

  內事科則是在他們屬地之中,大量建立分部,不斷收集勢力內部的情報。

  外事科即負責在各地安插情報人員,這些人可能是農夫,可能是行腳商,也可能是城內小販。

  除此之外,還養著大量線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無所不包。

  一旦獲取消息之後,這些人便會通過各種信號發至城外的聯絡點,然後派專人將情報送到許昌。

  由是只要是他們設立情報點的地方,老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收到消息。

  之前他之所以能逃出曹操麾下,一個是因為他提前準備了逃走的辦法;

  另一個就是因為他掌握了老曹情報機構的內情,並且可以加以利用,放出各種假消息。

  不然的話,就憑他的身份,恐怕還沒逃出潁川,就被人抓了。

  而現在劉備的情報組織,在他看來,就跟沒有一樣!

  如果任何消息都要靠自己主動去探,那這個情報組織的作用就少了大半。

  在知道了詳細狀況之後,秦瑱便將諸葛亮和劉曄叫了過來,和簡雍一起制定新的情報組織構成。

  正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別說現在諸葛亮就在眼前,那效率自然極高。

  僅僅只用了一天,一個全新的情報組織——監察司便即脫胎而出。

  這個監察司,類似於秦瑱之前所立的機構,同樣結合了後世的情報經驗,以監察司為情報中樞,設立監察正使一人和監察副使二人。

  監察使麾下,分為察事、校事、刺間、巡查、密探、審訊等六個部門,每個部門設置正副監察官。

  相較之前秦瑱設立三個部門,他又增加了察事和巡查、審訊三個部門。

  察事,自然是類似於紀律檢查的存在,專門負責監察各部門的貪腐問題,直接對劉備負責。

  巡查,則是針對敵軍的細作而設立,專門巡查各個城池,防止敵軍細作滲透!

  審訊,顧名思義,就是增加的特別審訊部,負責審訊所查所舉之人。

  而情報組織的人選,除了他們的細作營之外,全部由軍隊之中選拔。

  如此定下之後,秦瑱便將組織架構拿到了府內給劉備觀看,並且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

  這兩個人便是之前劉勛麾下門客兼謀士董乾和小吏周條。

  在劉勛被擊敗之後,這兩人人就進入了秦瑱麾下當做軍中小吏。

  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秦瑱發現董乾、周條這兩個人很細心,是兩個當情報人員的好苗子,只不過之前他一直沒時間任用。

  現在開始建立情報機構,自然要任用起來。

  劉備在看了情報組織的架構之後,又見了董乾一面,心中頗為滿意,不過又有些擔憂道:

  「設立監察司之事吾已觀之,屬實可行!」

  「但慮此部建立之後,恐怕我軍麾下眾人懼之!」

  身為人君,他自然希望能探知麾下人的詳細情況。

  可他這人不喜歡猜忌屬下,也害怕屬下生異心。

  一見秦瑱設立的部門有監察自己人的察事和校事,他就擔憂會引起麾下人的不滿。

  畢竟老曹設立的校事,名聲就不怎麼好。

  在老曹軍中,甚至流傳有『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之語,可見麾下將官之畏懼。

  他若是依照設立這種機構,會不會影響麾下臣子的看法?

  秦瑱聞此,自知劉備所想,便對其道:

  「吾自知明公仁慈,不願行猜忌之舉,然則亂世需用重典!」

  「似當前我軍所用主政之人,如劉元穎、袁耀卿、孫公祐等人,皆清廉之士,自然無須擔憂。」

  「然則眼下我軍橫跨五郡六十餘縣,難保所舉之人皆清廉可用。」

  「須知我軍仁名獲取不易,似督郵巡縣之舉,難免貪腐成患,致使麾下官員作奸犯科。」

  「明公如今以州郡事煩,難以觀之民間疾苦,便須設立監察部門,以保證下層清廉。」

  「不求爾等一粟不取,只願彼等不壞我軍之名!」

  「如若不然,我等居於此地,不知下層官吏如何,長此以往,必成大患!」

  別看現在他們的領土不是特別大,但中原人口密集,麾下人口已經超過了兩百五十萬。

  隨著勢力越來越大,權力必然會逐漸下放。

  他們能保證上層官吏的清廉和效率,可下層官吏就不能保障了。

  常言道滅門知府,破家縣令,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現在流民這麼多,如果官府配合士族隱匿人口,那就會導致他們實力越來越弱。

  因而情報固然重要,監察同樣重要,現在先把監察工作做好,等到以後穩定大局,才能憑藉這股勢力去反腐和制衡士族。

  劉備聽其言語,沉思了片刻便即點頭道:

  「軍師言之有理,督郵巡縣之制確實陳舊,設立此部正可行事。」

  若秦瑱用其他理由的話,老劉或許還有話說,可一說起督郵巡縣,他就沒話了。

  因為督郵官確實已經失去了其該有的職能,若非如此,他劉備也就不會憤而鞭打督郵了。

  而隨著劉備這一點頭,其麾下監察司正式開始建立。

  為了保證監察司的順利建立,秦瑱親自擔任了第一任監察使,以簡雍和董乾分別擔任監察副使。

  在其指揮下,大量資源被投入了其中,簡雍負責派出細作前往各大主城布置情報網絡。

  董乾則負責招募和選拔人手,建立內部的情報網絡。

  秦瑱以新設立的巡查部,開始對壽春進行細作清除。

  常年做情報工作,讓他的眼光極為毒辣,尋常細作,像是袁紹、孫策、呂布等人派來之人,只需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唯一困難的,就是曹軍的細作,這些人接受了秦瑱的間諜教育,會混在難民與臣屬家中。

  對此,秦瑱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排查,而是先排查那些工坊之內的工人。

  結果不排查還好,一經他排查,才發現壽春已經被老曹的細作給滲透了個遍。

  幾乎每個工坊的外圍人員,都存在曹軍的細作。

  僅是第一輪排查,就讓秦瑱逮到了二十餘人,其中還包含刺客以及死士。

  這個結果不僅老劉嚇了一跳,秦瑱也給嚇了一跳。

  心想郭嘉你小子可真不夠意思,你派點探子查消息,偷點技術要點就算了。

  這安排刺客和死士在這裡是幾個意思?

  是準備刺殺老劉,還是刺殺我啊?咱們之前可是好兄弟啊!

  因而在發現之後,秦瑱便將這些細作抓捕,進行了一一盤問。

  在這個時代的嚴刑拷打,還是各種棍棒上場,而秦瑱盤問卻不一樣,類似水刑、老虎凳等刑罰上了個遍。

  最終將壽春城內潛伏的一共七十餘個細作全部抓捕歸案。

  其中不僅包含各個高官府內下人,就連劉備府內都有探子混入。

  只有秦瑱由於府內下人數量不多得以倖免。

  在知道此事之後,凡是發現了探子的高官,無不上門向劉備請罪。

  劉備則是一一安撫,表示沒事,人抓了就好。

  如此說著,他心中自也頗為忌憚,由是又暗中加強城內的防衛。

  而另一邊,秦瑱巡查的消息傳入了許昌之後,郭嘉自是喟然長嘆,將消息報給了曹操道:

  「今秦子瑄親建監察司,以巡查衛減除我軍細作,日後再想探知壽春信報便即難矣!」

  曹操聽聞此言,也是一陣哀嘆,心想秦瑱這小子越發不留手了!

  各種陰謀詭計也就算了,現在埋藏在壽春的細作都給端了。

  但他對此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秦瑱是搞諜報專家。

  要是秦瑱想反間,除非郭嘉親自去布置,不然憑他手下這些情報人員,誰能是秦瑱的對手?

  思慮之間,他自是照例對郭嘉嘆氣道:

  「早知如此,當初就當依程仲德之言先行刺殺,即便不可,也當嘗試。」

  「如今彼等一概未用,著實可惜啊!」

  實際上那些刺客和死士不是郭嘉派的,而是程昱寫信給老曹建議。

  自當日被秦瑱逃脫之後,程昱殺秦瑱之心就從未斷絕。

  於是在知道秦瑱投入劉備麾下之後,程昱便寫信給曹操道:

  「今聞秦瑱投入劉備麾下,久之必成我軍之患!」

  「其人用兵了得,實難擒之,不妨遣人刺殺,或可一勞永逸。」

  老曹見狀,便從麾下親自挑選死士和劍客前往壽春潛伏。

  只可惜對於自身防備十分謹慎,自從身份暴露之後,基本車來車送,即便出門,也是一堆衛士隨行,導致他們一直沒機會。

  沒想到還沒等機會到來,這些人就被秦瑱一鍋端了。

  要知道這些死士極為珍貴,需要大量錢財培養,死一個少一個。

  若是不管有沒有機會都直接動手,那樣起碼能創造機會!

  現在這樣被秦瑱給抓住剷除殆盡,饒是曹操也有些肉疼。

  郭嘉聞得此言,自是暗忖秦瑱要是這麼好殺,那早就死在潁川了。

  程昱的想法是很好,只可惜刺殺終究是下乘手段。

  如此暗中想了一會兒,他又對曹操請示,現在秦瑱抓得緊,準備暫時撤出壽春周邊的細作。

  曹操在猶豫了許久之後,決定還是將壽春周邊的細作先撤出。

  不然若是再被秦瑱給端了,那他們就虧大了!

  隨著他一聲令下,壽春周邊大量細作被撤出,同一時間,各家細作紛紛離去。

  一時壽春城內為之一淨,再也不像之前那般四面透風。

  時間由此來到了七月份,壽春城內也迎來了兩樁喜事。

  第一個是在華佗的調理下,劉備的夫人糜氏和甘氏竟然雙雙懷上了孩子;

  第二件事,便是壽春城內的秦某人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終於要將二橋娶回家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