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必為漢鬼,不為吳臣矣
諸葛喬微微斂容:「潘濬的確有大才,這是不可否認的。然,用人之道,不是誰有才,就得用誰。」
「荊州局勢複雜,內憂不少。潘濬身為荊州治中,不去思考如何解決內憂,卻孤傲自矜坐視不理,更是唆使潘翥挑撥是非。」
「內患不除,君侯又如何能安心征戰在外?只是潘濬在荊州名望不小,又素有政績,左將軍即便知道潘濬跟眾人不和,也難以施為。」
「家父以我為棋,令我入局荊州,便是要借我之手來解決荊州的內憂。」
「如今有了聯名信,左將軍和家父定會對荊州的人事安排善加考慮。」
諸葛喬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荊州目前的內憂,就是關羽、糜芳和潘濬三股勢力相互牽制,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肯向誰低頭。
若無戰事還能維持荊州的穩定,若是出現了戰事,必然會令彼此的矛盾衝突加劇,甚至於互相推諉,讓事態變得不可收拾。
而解決了潘濬,這個矛盾就會出現質的變化。
即便糜芳和關羽不能擰成一股繩,但抬水喝總比沒水喝的強。
糜竺聽了諸葛喬的回答,微微蹙眉靜思。
顯然,糜竺也在思考諸葛喬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良久。
糜竺眉頭舒展:「若只有聯名信,未必能達成阿喬想要的效果;我以為,阿喬還得再給軍師去信。既然要動荊州的人事,阿喬也得提出些人事建言。」
潘濬是荊州治中,能在這個位置待幾年的潘濬,也不是輕易能調走的。
荊州治中職責重大,調走潘濬就得委任一個跟潘濬的能力和名望相差無幾的賢才。
諸葛喬略微沉思,遂又看向糜竺:「糜將軍久隨左將軍,對荊州和西川的賢才頗為熟悉,不知可有替代潘濬的人選?」
替代潘濬的人選,諸葛喬內心其實也有考慮的,但這些人選,諸葛喬是不能先提出來的。
原因也很簡單。
諸葛喬在西川待的時間也不長,對劉備麾下的賢士大部分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又如何建言舉薦?
就拿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來說,諸葛喬跟馬良都只是點頭之交。
總不能給諸葛亮去信來一句「我聽說某某某有大才,請將某某某派來荊州助我」,若真這樣說,諸葛亮都得懷疑信的真假了。
可有糜竺的舉薦,那就不同了!
糜竺沉吟道:「我有四個人選,零陵人蔣琬,襄陽人向朗,襄陽人馬良,南陽人陳震。」
「蔣琬曾為廣都縣長,曾因不理政務日夜宿醉而被主公責罰,軍師諫道『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
「向朗曾督領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的軍政民事,主公入主益州後,以向朗為巴郡太守,又改為牂牁太守,但年初又被調回了成都。」
「馬良曾為荊州從事,頗有才名,如今又被徵召為左將軍掾,為人忠貞良實。因為眉中有白毛,鄉里人稱『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陳震曾在袁紹麾下,後隨主公入荊州擔任從事,入益州後又轉為蜀郡北部都尉,雖然年齡偏老,但為人忠惇篤粹,又善於調和矛盾。」
「此四人在荊州都有不小的名望,足夠替代潘濬出任荊州治中。」
諸葛喬仔細聽了糜竺對四人的介紹,內心已經有了最適合替代潘濬的人選:「就依糜將軍的建言,我明日就遣人回西川,給家父去信。」
糜竺建議的人選,未必會被劉備和諸葛亮採納。
但不論是否會採納,諸葛喬只要將名單往西川報送,劉備和諸葛亮多多少少也會權衡考量。
返回驛館,諸葛喬例行的對今日的計劃進行總結。
同時,諸葛喬也在回顧入江陵城開始到現在,一系列的事件,以便查漏補缺。
既然要單獨給諸葛亮去信,諸葛喬自然得寫詳細些。
從首日入江陵城見關羽,偽裝成拙鈍書呆子;到第二日奉令查帳,潘翥私下挑撥是非;再到第三日忽悠士仁,跟關羽對弈;以及今日夜宴忽悠糜芳獲得參與蠻商生意的資格,又聯名上書彈劾潘濬。
諸葛喬在荊州這幾日步步為營,也終於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不出意外,潘濬會被調離荊州。」
「但潘濬只是明面上我知道的內憂,呂蒙在南郡、零陵和武陵三郡暗中收買和策反了不少官吏。」
「這些官吏隨時都可能反水,也不得不防。」
「我也得培養些可以私下調動的親信力量了。」
諸葛喬細細的沉思。
然後在計劃上寫上了「零陵郡北部都尉習珍」的名字。
劉備在荊州招募的良將,如魏延、傅肜等,大部分都帶去了西川;關羽在荊州招募的良將,諸葛喬又幾乎都不認得,也難以判斷對方的底細。
諸葛喬目前的能想到的,就是曾喊出「我必為漢鬼,不為吳臣矣」為義赴死的習珍。
想了片刻,諸葛喬又將武陵從事樊伷的名字加上。
樊伷出身南陽世家,但是才能卻不是很強,曾經在荊州設宴,結果到了中午都沒飯吃,讓幾十個客人餓著肚子離開。
「雖然樊伷的才能不足,但樊伷對左將軍有忠義之心,在武陵也頗有名望。」
「習珍有死義忠心,如今又只是個小小的零陵北部都尉,即便召來江陵城,也不會惹人懷疑。」
邊郡通常會有東南西北四部都尉,習珍只是零陵郡四部都尉的北部都尉,如果不是因為荊州失守後習珍率眾反抗,都不會有人記得習珍這個小小北部都尉的名字。
將總結和計劃做好,諸葛喬起身來到了室外,仰頭看向天空淡淡的月色。
如今已經是五月下旬,算上路上耽誤的十日,諸葛喬已經離開成都半個月了。
「距離君侯北伐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算算時間,孟達也即將走秭歸進兵房陵了。」
想到房陵太守蒯祺,諸葛喬不由暗嘆。
蒯祺雖然是諸葛亮的大姐夫,但卻選擇了效忠曹操。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