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一臉板正肅然之色的夏侯蘭眼中閃過一絲竊喜,答道。
「是。」
這讓郭嘉原本還掛在臉上笑嘻嘻的表情瞬間消失,然後將屁股挪到離夏侯蘭最遠的位置。
只是,夏侯蘭的雙目一轉,卻是直直地盯著郭嘉。
這一下子,郭嘉似乎終於是心生忌憚了,讓他暫且安定了下來。
諸葛亮的目光來回地在郭嘉與夏侯蘭身上看了一陣,發現自己的這兩個師兄似乎也不失是個妙人。
而「大演武」的場地實則就在吳縣城北外,為了節省不必要的浪費,觀禮台並沒有特意大興土木,反而是選擇放在吳縣城北的城牆上。
且為了提高當地百姓的凝聚力以及自豪感,這一次「大演武」也並不限制當地百姓觀禮。
只不過百姓們觀禮的位置則是在城外地面劃定的區域之中。
等李基的馬車抵達城北城樓之時,絕大部分邀請的諸侯世家代表已到,城外的百姓亦可見人頭涌涌之象。
「真是膽大啊……」
作為曾經目睹黃巾之亂的之人,司馬朗看著城外聚集起來數以萬計觀禮的百姓,莫名地生出膽寒之感。
「國士侯便不怕有心之人趁機煽動百姓,繼而生亂乎?」
數萬百姓一旦動亂,那可是相當巨大的破壞力,甚至頃刻間趁著吳縣不備,直接攻破吳縣都不是不可能的。
聽著司馬朗低聲所言的憂慮,司馬懿那滿是深沉的目光流轉,搖了搖頭,道。
「如此民心,誰人會亂?」
這一言,讓司馬朗略微一怔,想起這段時間以來在吳郡之中的見聞,百姓口中對於劉備、李基幾乎都是誇讚尊稱之語。
甚至司馬朗還特意嘗試以言語向一老農泄露出幾分對劉備的不敬之意,當時那老農便是一副揮著鋤頭要將司馬朗給種地里的意思,嚇得司馬朗後續在吳郡中越發的謹言慎行。
「還是懿弟看得透澈,有民心在手,如何會怕百姓生亂?」
司馬朗的語氣之中,不免多了幾分唏噓感慨。
畢竟縱觀天下州郡,以司馬朗之見,也當以吳郡的民心為最,這在亂世之中何嘗不是一種奇觀?
而隨著既定的吉時將近,原本在城樓內歇息的劉備也帶著李基走到了城樓最高處。
「咚咚咚!」
激昂的鼓聲響起,讓原本在城外大量聚集不免顯得嘈雜的百姓迅速安靜了下來,一道道目光開始朝著劉備的方向聚集。
即便由於距離問題,城樓下的百姓看不清劉備的相貌,但是一雙雙看向劉備的眼睛中所充斥著的是一種尊崇熱切。
吳郡持續了整整六年有餘的不斷接收無家可歸的流民,這讓吳郡的人口比例中流民所占據的數量遠遠大於本土人口。
而那些流民最是清楚在饑寒交迫之中,是誰人的仁德光芒灑在了他們的身上,讓他們有屋可住,有田可耕,有衣可穿,有飯可吃,直至現在的安居樂業。
正因為失去,方才知道眼下的一切有多麼的可貴。
忽然還不等劉備開口,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劉皇叔,請受我一拜」……
一時間,這就像是驟然打開了一道無數對劉備心懷感激的百姓們心中情緒宣洩的口子,紛紛跟著高呼「劉皇叔,請受我一拜」。
頓時,城外無數百姓幾乎是如秋風吹過沉甸甸的麥子似的,嘩啦啦地大片大片彎下了腰,朝著城樓的方向跪下行禮。
這一幕,看呆了城樓之上無數的諸侯世家代表。
即便只需在吳郡稍有了解,便知吳郡的民心如何。
可無數百姓自發向劉備跪下行禮,這已然超乎了所有人的想像。
這一刻,諸葛亮向來清澈深邃的雙目是熾熱的,民心所向!這便是民心所向!!!
司馬懿的眼睛是有些呆滯的,他認為的是人心皆惡,大飢之下人相食,人與禽獸本無異,可這一幕又似乎大大地衝擊了司馬懿的認知。
劉備的雙目則是不自覺地噙滿淚水,感動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些語無倫次地對著身旁的李基開口道。
「子坤,子坤,你看這……這,備……備如何當得起百姓如此大禮,備只不過是行了一地主官所該行之事罷了……」
李基臉上也不知為何浮現出了笑容,目光流露著柔和。
百姓非草木,他們是水,也是魚。
水中冷暖變化,百姓必然是最先感受的,只是往往他們無力跳出去罷了。
正是因此,百姓們必然會擁護真正憐惜他們的仁德之人,而並非是視他們如草木般肆意踩踏收割之人。
「主公,快快喊百姓們起來了。」
李基輕聲地提醒著同樣也是激動不已的劉備,道。
「對對對!」
反應過來的劉備,當即高聲道。「諸位快快起來,當不得如此大禮。」
當即,一支百人隊依據著劉備所說齊聲複述內容,讓此言能夠清楚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只是,回應著劉備的,卻是下方百姓們那有些紛雜且似乎充滿了感激的回答。
很亂,聽不清……
但劉備卻是清晰地感受到了每個百姓想要表達的樸素感激之情,他們身無長物,似乎也沒有什麼能夠回贈劉備的活命之恩,唯有以此來表達著感激之情。
隨後,劉備連連好言疾呼了三遍,這才讓百姓們紛紛地從地上站了起來。
這一幕幕,看在城樓上其餘諸侯世家代表的眼神,只覺得口乾舌燥,背脊發涼。
有如此民心在手,誰人能在這吳郡之地擊敗劉備?
一時間,一些前來觀禮的揚州世家莫名地低下頭顱,羞恥得生怕被旁人給注意到。
有百姓如此相護,莫說「討吳盟軍」在陽羨便隨之折戟,恐怕就算是真的沖入吳郡腹地,這些百姓說不準也會自發組織起來抵抗「討吳盟軍」。
從一開始,「討吳盟軍」便壓根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吳郡之內,無數百姓恐怕只知劉皇叔,而不知天子。
而劉備好不容易維持這突然的變故後,這才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高聲道。
「自董賊亂國以來,有群雄相聚共討之。然,朝綱日益崩壞,九州秩序不存,漢室似有衰頹之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