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自然不知道甘寧的叔父居然還是自己的真愛粉,錦衣司的業務也遠遠還沒有發展到益州,對於江值的信息知之甚少。
在李基安排妥當了那三十萬擔糧草的運輸問題,離開丹徒縣返程吳縣之時,倒是從劉洋所匯報的信息之中得知了甘寧與江值時時討論海圖繪製之事,繼而得知了江值居然是個罕見的懂得繪製海圖之人。
這對於李基而言,無疑是個意外之喜。
畢竟,海圖繪製在這個時代可謂是冷門到極點的雜學,想要找到一個懂得繪製海圖之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基原本的打算是返回吳縣派人詢問蔡昭姬可有相關藏書,再想辦法從桃園眾之中臨時培養幾個懂得如何粗略繪製海圖的少年,然後派那幾個少年隨甘寧一同出海的。
如今,有了江值的存在,這倒算是省了李基的不少事。
與如今整個大漢對於大海都基本是陌生的不同,李基明白如果大海之中真的存在著什麼秘寶,那麼大海本身無疑就是一個可以不斷被開發的秘寶。
只要漁業足夠發達,從大海之中捕撈的魚足夠養活無數人。
而在「以工代賑」之中,單純的五穀糧食是不足以補充青壯勞力每日的消耗的,甚至就連軍中士卒想要每日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同樣對於肉食有著相當的要求。
糧可飽腹,但想要真的養出力氣,肉食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大漢的養殖業並不發達,如今的吳郡也暫時還沒有可以大規模養殖雞鴨豬羊的條件。
因此,魚肉無疑成了最佳的選擇。
大海之中有著無窮無盡的蛋白質!
繪製吳郡周邊的海圖,意義便是迅速摸索出可以迅速進行捕撈的區域,為後續的大規模漁船制定航線,以免出現觸礁、迷失等問題。
只是在只有沿岸零星漁民捕撈的大漢之中發展出成規模的漁業,那麼李基就不得不建立出成套的相應配置。
造船工場的首艘試驗性海船,李基早已經準備劃給甘寧所用,讓甘寧率先出海航行繪製出吳郡沿海的海圖。
後續的造船工場則是依據著試驗性海船的經驗迅速改造出一批漁業海船,並且將整個吳郡的零散漁民集中進行規模化捕撈。
至於規模化捕撈所需的各種工具,這對於如今的吳郡而言反倒是小問題。
大量的流民南遷,讓吳郡迅速積累了大量的工匠。
在連地動儀這種黑科技都能製造出來時代,你可以鄙夷工匠們不會煉鋼,但是他們卻能在越王勾踐劍上用鉻晶格蝕刻鍍鉻技術。
可以說,往往只要給與這些工匠們一個方向,他們就能給出相應的滿意成果。
還是那句話:九族的羈絆,不容小覷!
而眼下最為麻煩的,反倒是其餘與漁業配套的東西了。
燈塔、漁業碼頭、醃製場所、道路鋪設……
燈塔、漁業碼頭、道路鋪設這些自是無須多言,這些都是必須要打造出來的。
沒有燈塔,漁船返航將是個大問題。
漁業碼頭,自然是為了與造船工場那種機密場所分開,總不能天天捕撈了回來在造船工場下貨吧?
因此,再度打造出一個專用的漁業碼頭也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醃製場所,則是一個基於時代的無奈選擇。
或許,冰鮮都知道是一個極好的選擇,甚至製冰的話對於李基而言也不算是什麼難事。
然而,問題不在於製冰是否麻煩,而是運輸效率的局限,讓就算可以大規模製冰對於漁獲進行保鮮也沒有意義。
如果是採用冰鮮的方式,在基本是通過人力進行運送的三百斤貨物之中得有一百五十斤是冰塊。
並且就算是這樣,運輸途中冰塊恐怕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融化,魚肉也將會隨之迅速腐敗。
吳郡本就運力不足,效率也低,李基又怎麼可能採取那種想當然的方式。
因此,醃製防腐也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如今的吳郡之中的流民多的是沒有去向安排的婦女,醃製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婦女進行。
而醃製過的魚肉,在運輸上的難度可就大為下降。
只是,醃製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鹽……
大漢缺鹽且貴!
李基儘管知道海水之中有的是鹽,但是私下製鹽可是形同造反,是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之事。
略微沉吟了一陣,李基將燈塔、漁業碼頭、醃製場所、道路鋪設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的推進計劃在竹簡之中書寫完畢,然後則是再另行下寫密令,準備讓二三工匠沿著李基所知道的思路迅速研究出曬鹽之法。
至於真正的鹽場建造問題,李基則是第一時間想到後續由賈詡去負責比較妥當。
且在天子劉宏尚未駕崩的階段,由海水曬鹽而成的海鹽無疑是不能流入市場的,李基只準備用於內部醃製魚肉所用。
等坐在馬車之中朝著吳縣返回的李基一樁樁地將維繫「以工代賑」之餘,想要一件件去迅速推進的事宜捋順,回過神來之時只覺得一陣頭暈腦脹,忍不住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喊了一句。
「停!」
頓時,整個朝著吳縣折返的車隊隨之停了下來。
而趙雲則是走到了馬車旁,問道。
「子坤先生,可是有什麼狀況?」
「距離吳縣還有多遠?」李基開口問道。
「約莫還需半天路程。」趙雲答道。
「先歇息一陣再趕路吧。」
李基道了一句,然後掀起馬車的帘子鑽了出來。
儘管李基的體質比以前強得多了,但是坐在舒適性極差的馬車之中顛簸了半天,又長時間深陷于思考之中,似乎……暈車了。
李基礙於形象與面子,強忍著腹中翻江倒海的不適,臉色平靜地站在馬車旁瞭望遠方。
不是李基不想動,而是李基不敢動,生怕一動則牽全身。
只是趙雲注意到李基那鐵青的臉色,關心道。「子坤先生,真的沒事嗎?是否需要叫隨軍醫師?」
「無礙,一些時局上的小問題罷了。」
李基平靜地擺了擺手,然後打量了一下四周。
「此處是毗陵縣往西約十里外吧?」李基相當肯定地道了一句。
對於李基這種擁有過目不忘能力的人而言,這種此前考察吳郡水網而經過的道路是不可能會忘記的,幾乎瞬間就判斷出自己所處的問題。
李基思索了一下,開口道。「這裡往西二里地,吾記得便是吾規劃的一條需要挖掘的河道何在,且去看看。」
趙雲見狀,朝著在周邊警戒的親衛騎兵喊了一句。「二三子,牽馬過來。」
「不用了,莫要弄出太大動靜,免得打擾了正常的挖掘進度,遠遠看上幾眼便是了。」
李基擺了擺手,率先朝著西面走去。
趙雲見狀,連忙扶著腰間佩劍跟了上去在左右護衛,且令一隊留在原地保護馬車,另一隊則是遠遠跟在後方保護。
二里地,對於李基而言也同樣需要不了多少腳程。
而如今下了馬車走了走,李基感覺自己原本有些暈車的狀態迅速恢復了不少,目光也不時地打量著周圍。
很快,隨著李基越過一處小坡,映入眼帘的則是遠處一處約莫有著數千人正在不斷挖掘河道的場景。
此刻已是近六月時分,太陽已然相當毒辣。
李基站在樹蔭下,也是覺得頗為悶熱,下方那數千正在挖掘河道的青壯勞力們,大多更是光著膀子在幹活。
且在這個沒有什麼重型機械的時代,所能依靠的唯有人力。
李基從不質疑人力所能創造的奇蹟,就如同滇緬公路的奇蹟便是二十萬包含老弱婦孺的民工在橫斷山脈中挖出的。
只是,李基看著看著那數千青壯勞力們明明並沒有什麼監工鞭撻著他們,但他們卻幾乎是沒有怎麼停歇,勤勤勉勉地依照著同樣也是在工場上來回奔波的士子所要求的方向與深度進行挖掘。
李基一直站著看,直至看到一群老弱婦孺做好了飯食給他們送來,那群青壯勞力們方才進行歇息與用飯。
縱使距離極遠,但李基偶爾卻是能聽到那群在用飯的青壯勞力們,不時響起的爽朗笑聲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等李基回過神來之時,驀然發現自己的眼眶不知為何卻是泛起了淚。
「子坤先生?」
注意到李基狀況的趙雲,輕聲道了一句。
李基則是以食指輕輕抹去了眼角的淚跡,語氣充斥著感慨地道了一句。
「感恩、勤勞又樸實,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生活,他們該安居樂業,而不是顛沛流離……」
「他們沒有負了我們,我們更不該負了他們。」
趙雲聞言,心中為之震動。
儘管李基所言的並非是什麼豪言壯志,但那樸實的話語之中所流露的卻是真真確確的仁心,且讓同樣也不過是窮苦平民出身的趙雲心中大為感觸。
「雲,亦願為主公與子坤先生所創造的安居樂業盛世而效死力!」
趙雲沉聲地道了一句,甚至驀然感覺心中凝聚出了某種信念,比之過去一味的忠誠更為強大的信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