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十萬僧兵護大晉
愛江山,更愛美人。
後世有一首經典的歌曲,說的就是風流皇帝的韻事。
司馬炎在歷代帝王中間,納妃之多,韻事之多,可能不是第一,但排前三位還是穩穩的。
這一次,要不是漢軍兵臨城下,司馬炎還想抱著楊芷高臥不起,畢竟,四十歲的男人重振一次雄風不容易。
議事殿內,寂靜的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聲響。
司馬炎坐在中央位置,他的神情蒼白,眼袋高高鼓起,腹部也腫脹得猶如懷胎的婦人,從外表來看,不像四旬的中年男人,倒像是年已古稀的老者。
單單從精神狀態來看,五十開外的馬隆臉色紅潤,腰杆挺拔,反而要比司馬炎更顯得年輕一些。
「諸位臣工,免禮吧,這偽漢大兵壓境,開封城危在旦夕,大晉之存亡,朕之生死、諸位之榮辱,俱在一念之間,有什麼好的想法和諫議,今日就一併說了吧。」司馬炎掃視廖廖不到的十餘個大臣,長長的嘆了口氣,衝著陳騫等人說道。
「陛下,臣等惶恐!」賈充、荀勖等幸臣齊聲泣淚道。
論表演的功底,陳騫、馬隆,包括楊駿這個外戚國丈,都不是賈、荀二人組的對手。
司馬炎冷冷的看了一眼這兩人,語氣和緩了一些,問道:「吳國方面,答應出兵了嗎?前年孫皓打敗仗的時候,是我大晉出兵救了他,這一回他要是忘恩負義,休怪我對他不客氣。」
賈充連忙上前,回報導:「陛下,吳國已經出兵了,丞相張悌領著一萬僧兵已經從建業動身,預計二十餘天后就能到達開封城。」
司馬炎一愣,道:「張悌,為什麼不是陸抗?還有怎麼是僧兵,吳國的精兵在什麼地方?」
賈充被司馬炎問的不知如何回答,陸抗對晉國的態度一貫不睦,再加上年紀實在太大,交趾一行已是去了半條命,再經不起長途奔波之苦。
孫皓就算同意,陸抗也不願意來援開封。
好在陳騫這時替賈充打了圈場:「陸抗沒來,是因為還要應對武昌方向的羅憲。僧兵有一萬,也算不錯,老夫在廬州聽說了,這些僧人都是武僧,身手很是了得。」
武僧一詞對於長期深居宮中的司馬炎來說,是一個新鮮名詞。
賈充擦了一把汗水,見司馬炎露出疑惑神情,連忙上前解答起武僧的情況來。
佛教在東土的傳播已經有百餘年時間,而真正的興盛還是在魏晉三國時期,其中,吳國所處的江南佛寺最為興盛,到了東晉宋齊梁陳時期,更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詩句。
孫權、孫亮、孫皓三位吳國皇帝對佛教的支持,讓佛寺一座又一座的修建起來,而隨著僧產的增加,佛寺也成為了壓迫民眾的第三種勢力。
皇室、士族、再加上佛寺,江東一隅之地,就在層層的盤剝中漸漸的凋敝,而晉國的情況如今和吳國如出一轍。
漢、晉、吳三國之中,唯一大力打擊佛教的是趙廣治下的漢國,也正是這個原因,這次江南的佛教領袖康僧會決定,帶領眾佛寺的僧兵北上,驅奸邪,護佛身,登大道。
司馬炎聽得佛寺還有護國的能力,心中不由大喜,立即頒下詔書,將康僧會封為護國大禪師,統領晉國的諸多佛寺僧眾。
要是這一次保衛開封的戰事中僧眾表現出眾,司馬炎更是許諾,他將正式下詔,將佛教定為護國的神教。
有神僧的加入,司馬炎的心情大好。
陳騫等人也是一時無語,他們雖然對僧眾介入國戰不以為然,但晉國現在能找到一個幫手就算一個,已經沒有資格再挑三撿四。
十萬僧眾十萬兵。
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老的還是少的,但凡信佛之人,在大禪師的號召下,在眾僧侶的頌經護佑下,戰鬥力增幅將會相當驚人。
看到守住開封希望的晉國朝臣們一個個興奮起來,賈充由於從吳國搬來了僧兵,更是成為了司馬炎跟前的紅人。
——
開封城中,賈充府上。
六月初夏,傍晚時分。
韓壽與賈午請安過後,回到自已居住的偏院,四歲小兒韓謐沒有在他們身邊,而是被賈充、郭槐給留在了正房,老倆口捉摸著如何讓這小外孫改姓賈呢。
「阿午,丈人真的有意讓謐兒改姓賈,不能再商議下嗎?」韓壽湊近賈午的身邊,環抱少婦人生產後略略豐腴的腰肢,問道。
「韓郎,父親和母親都有這個意思,太子妃那裡也已經和我說過幾次了,要想謐兒繼續姓韓,除非你能當上大官,在這個家裡當家作主。」賈午幽幽一嘆,縴手回抱丈夫。
賈午年方二十,相貌頗為清秀,性子有些任性,與後世網紅孫某寧有幾分神似,女為悅已者容,賈午當年竊玉偷香與韓壽有私情,相貌上肯定是不差的。
自由戀愛相識,賈午與韓壽的夫妻關係不錯,要不是有賈午的撫慰,韓壽這一大才子就算再能忍,也受不了當上門女婿的羞辱。
賈充的原配李婉是前中書令李豐之女,生長女賈褒,嫁給司馬攸為妻,李豐被殺後,賈充與李婉和離,繼娶郭槐,又生二女賈南風、賈午。
在這期間,賈充長子賈黎民、幼子先後因郭槐善妒而死,這兩兒子估計都是侍妾所生,賈家沒了男丁,諾大家業要傳給誰,賈充、郭槐細細的一盤算,就將主意打到了韓謐身上。
郭槐連生兩個女兒,對這小女兒的寵愛要超過了已經貴為太子妃的賈南風。
賈南風雖然也是親生的,但在相貌上實在失分太多,要不是司馬衷是個傻子,估計太子妃也輪不到賈南風頭上。
其實,剛開始時,賈充是想將賈午嫁給司馬衷,豈料想後院起火,賈午甚是聰明,一聽說要將自己嫁給個傻子,就立即找了韓壽來一個先下手為強。
韓謐這幸運的小傢伙,就是韓壽、賈午兩人未經同意即在一起的見證。
賈午生下來的,也歹也是賈家的血脈,過續改一個姓就行了,韓壽一個上門女婿,靠著賈充的支持才混了一個司空椽,根本沒有什麼反抗的本錢。
更重要的是,韓謐這小兒自小聰慧,又喜讀書,隔代親的加成下,賈充和郭槐對這外孫喜歡得緊,每日裡要是見不著都要想念不已。
這四年來,韓壽一直在賈家當贅婿,雖然在晉國朝堂上頗得司馬炎的重用,當上了秘書郎,但心中的憋屈始終存在。
如果沒有漢國暗間的這個身份,韓壽這輩子也就和史書上記載的那樣,是個被人譏笑吃軟飯的風流士子。
而在有了長安的那段經歷、看到了漢國蒸蒸日上的國勢後,韓壽更加堅定了信心,要立一次大功,重樹韓家門楣,要給妻子賈午、兒子韓謐尋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