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諸葛靚要投漢

  第340章 諸葛靚要投漢

  諸葛緒輕舟過江,報上名刺。

  漢、吳之間兩軍對峙,民間的來往倒未曾中斷,於漢國來說,保持往來有利於刺探江陵城中的情況,於吳國來說,江陵孤城一座,糧秣什麼的雖然可以維持,但其他的一些東西,還需要商賈運送進城。

  江陵守軍聽到是琅琊郡諸葛家族來人,又是諸葛靚的族叔,不敢怠慢,速向諸葛靚稟報。

  諸葛靚見是諸葛緒的名刺,心中已是明了了幾分,這位族叔他幼時倒是見過一面,那時諸葛緒還在泰山太守任上,而自家的父親諸葛誕官至曹魏的揚州都督、鎮東將軍。

  隨後發生的事情,是諸葛靚不想回首的痛苦往事,諸葛誕起兵被殺,諸葛誕一脈百餘口皆被司馬昭所殺,僅有諸葛靚一人逃往東吳保全了性命。

  用一個詞來形容諸葛靚對司馬家的感受:仇深似海。

  若諸葛緒還是晉國的將領或官員,諸葛靚見都不想見這位族叔一面,當年征討諸葛誕的各路兵馬中,就有泰山郡的兵卒。

  但如今,諸葛緒投了漢國。

  並且借著孫女諸葛婉的「東風」,傍上了大將軍趙廣,官職也升到了漢國的衛尉,這個職務雖然沒什麼實權,但妥妥的是漢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開水城門,請漢使諸葛緒入城一敘!」諸葛靚吩咐一聲後,即換上吳國鎮西將軍的朝服,等在署閣中。

  不管諸葛緒輩份多高,現在是漢、吳兩國交戰之際,諸葛靚要是到城門中迎接的話,被城中的監軍孫虔聽到,那就不妙了。

  孫虔,孫皓的二兒子,吳國的二皇子,很悲催的身份。

  孫皓雖然殘暴,但也不是無腦,就算對諸葛靚再是信任,他也不可能完全的放權,孫虔的身份,當監軍真是合適。

  至於說危險,那又算得了什麼,如果孫瑾不死的話,孫虔沒什麼希望繼承皇位。

  更何況,孫皓的兒子多達十餘個,死掉一個根本不打緊。

  在迎娶美人、多子多孫這個方面,司馬炎、孫皓、劉禪三位皇帝倒是有共同的愛好和取向。

  諸葛緒從水門進江陵城,一路之上,見到的不是欣欣向榮的昔日繁華江陵,而是面有菜色、神情麻木的江陵百姓。

  兩軍交戰,苦的是百姓。

  江陵在漢軍重壓下,已是一座危城。

  孤城苦守,吳軍的軍心鬥志都已降到了平均線以下,只需要輕輕點一下火,就能讓其迅速的成為火光之城。

  到了閣署內,諸葛靚早早的等在那裡,在外他可以不迎接,在內則有家族的輩份在,諸葛靚要是不想被族中長者指謫,那還得來接諸葛緒一下。

  「仲思,你孤身在江東,辛苦了!」諸葛緒一落座,沒有說其他的,只是對諸葛靚一個人在吳國打拼表示了理解。

  諸葛家族在東吳曾經很強大,有諸葛瑾、諸葛恪把持吳國朝堂,可謂風光一時,但這一切,都隨著諸葛恪被族誅,而成為了一段慘痛不忍回想的歷史。

  諸葛靚神情一黯,感嘆道:「緒叔,這過往的事,就不說了。好在吳主對我還是信任,命我為江陵督,鎮守重城。」

  諸葛緒輕笑了一聲,道:「仲思,這臨危之際,讓你來守江陵,可不是重用,而是孫皓無奈的選擇罷了,這其中的道理,你稍稍一想就能明白.。」

  「這一次,緒叔前來江陵,只為一事,受漢國大將軍趙廣所託,遊說你獻城歸附大漢,你的侄女婉兒現在是趙廣的夫人,諸葛家族在漢國的發展你也知曉,一切就是百廢待興,蒸蒸日上,但缺的就是仲思你這樣的人才。」

  諸葛緒人老成精,見諸葛靚臉上猶豫,遂趁熱打鐵勸說起來。

  相比人才輩出的太原王氏、郭氏,還有關中的蘇氏、杜氏、韋氏等家族,諸葛家族雖然靠著分別投資讓世人記住了諸葛氏的名頭。

  但也正是因為投資太過分散,使得族中人才損失慘重,到了晉末五胡十六國時期,諸葛氏已經沒落到靠嫁女來維持地位的地步了。

  諸葛緒這一支,本來就是旁支,兒子諸葛沖還在山東琅琊老家,孫子諸葛詮、諸葛沖,一個屬於表面光,能力有一點,但要他擔當大任是不可能的,另一個還是七、八歲的小兒,如今正在長安束髮讀書。

  遍數諸葛家當齡的人才,也就吳國這邊諸葛靚能文能武,可以和諸葛尚相提並論。

  「緒叔,這江陵城中,靚雖是主將,但接收時日太短,還不能完全掌握諸軍,是否能再容我些日子,待我。」

  諸葛靚頗為為難的說道。

  對于歸附漢國,其實他並沒有多少牴觸心理,吳國於他這個從北方過來的僑民來說,不過是暫居之地,只要不投晉國,諸葛靚哪裡都可以去。

  張咸原先的部下,都是世居在荊州和江東的百姓,雖然近年來,趙廣率領的新漢在北方連戰連捷,還占領了長安、洛陽,但在荊州這邊,其影響力並不是很大。

  施績、陸抗在民眾宣傳上面很有一套,陸抗若是在江陵,諸葛靚的小心思根本翻不出什麼大浪,好在這一次連張咸都已過世,區區一個孫虔,諸葛靚覺得他還應付得過來。

  「仲思,夜長夢多,大將軍就駐節在對岸的公安,現在若是歸漢,那意義和夏口戰事結果出來後可大不一樣。」

  諸葛緒語重心長的勸說道。

  諸葛靚想了又想,好一會終算咬了咬牙,點頭道:「緒叔,那就再辛苦你一趟,與大將軍回稟,就說我諸葛靚願歸了漢國,但要有個條件,他日滅了晉國,吾父之仇,吾族中上百人被冤殺之仇,一定要報。」

  諸葛靚眸子裡怒火充熾,這些日子來,支撐他孤身一人在吳國戰鬥下去的動力,就是滅了晉國,為全家上下報仇雪恨。

  諸葛緒點點頭,道:「這個不用仲思你說,司馬家的人,誰殺得最多,就是趙大將軍殺的多,什麼司馬望、司馬孚、司馬倫,遇上大將軍,都沒有好下場。」

  一番遊說之後,諸葛靚也就不再假作堅持,他也看清楚了,這漢、晉、吳三國之中,吳國不僅實力最弱,而且國主孫皓還殘暴不仁,無明君之象,早晚都要被亡了國。

  相反,倒是漢國這邊,雖然只有一個象徵性的小皇帝,但架不住有趙廣這個猛人。

  這些年來,趙廣拳打腳踢,不管是晉國也好,還是胡虜也好,碰到趙廣之後,都是落荒而逃,不復再有猖狂之態,這樣的一個英雄人物,他諸葛靚不投更待何時。

  更何況,諸葛緒說的很對,等到夏口之戰分出勝負,那他諸葛靚再歸附,可就不是主動歸漢,而是無奈投降了。

  諸葛緒、諸葛靚兩人一番商議,又對獻城的細節制定了應急措施。

  比如:孫虔這個監軍手底下,還有二千餘將卒,這些吳軍兵卒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但由於家眷均是孫家的家奴,這些兵卒對孫虔忠心的很。

  要解決這二千吳兵,靠諸葛靚收攏來的兵卒肯定不行,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漢軍出兵江陵,包圍孫虔,殲滅這一股頑抗勢力。

  諸葛緒急急又從水寨門遁出,輕舟向南,朝著公安城方向駛去。

  江陵城若是能拿下,漢國在荊州的疆域就能大範圍的向東拓展,吳國勢力則會急劇萎縮,長沙等荊南四郡孤懸於外,也不可能保住,同時,吳國的交州有被漢軍在陸路斬斷退路的危險。

  陸抗率交趾軍西征南中、巴蜀,在荊州為吳國所有時,確實是一步好棋,但當荊州屬漢時,陸抗這支吳軍就成了沒有後路可以依靠的孤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