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陰養門客,荊山夷人劫軍糧

  第27章 陰養門客,荊山夷人劫軍糧

  反覆審查修改後,劉封將原稿交給申淑讓其謄寫,最後署名蓋印。

  看著將書信送出後眉頭依舊緊蹙的劉封,申淑小聲問道:「將軍既憂江陵,為何不給江陵的糜太守也送封信去。」

  劉封搖頭:「我與糜芳的關係一向疏遠,我的話糜太守是不會信的。不必擔憂,我自有分寸,繼續核對帳目。」

  見劉封直呼糜芳其名,申淑識趣沒有再問,專心致志的跟劉封核對糧草輜重的帳目。

  五千人的糧草度用,每日的消耗都是個不小的數字。

  劉封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確保戰時不會出現糧草短缺的困境。

  一直核對到了晌午,劉封這才將糧草輜重的帳目弄清楚。

  【申淑終究不是專業出身,做不了太複雜的帳目。還是得尋覓些擅長此道的幕僚為我所用。】

  以前的劉封腦子簡單,雖然也讀書識字但也沒有招幕僚的想法。

  如今覺醒了記憶的劉封,自然不會再蠢到什麼事都得自己親自來辦。

  不論是文還是武,該有的班底也得培養起來。

  想到了就要去做。

  劉封在核對了帳目後,就令人在房陵城內張貼了招賢檄文。

  招賢檄文的內容簡單而直接,引用了龔自珍的《己亥雜詩》的一首七言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為避免看到招賢檄文的士人心存疑慮,劉封遂又在七言詩下列舉了漢初時,韓信「常從人寄食」,陳平「家貧寄食於兄家」,酈食其「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樊噲「以屠狗為食」,灌嬰「販繒」,婁敬「輓車」,周勃「織薄曲為生,為人吹蕭給喪事」。

  以表達用人不拘一格、不論出身不論家世、唯才是用的誠心。

  兩漢四百年。

  門第觀念日益嚴重,早已經失去了漢初時對布衣賢者的認可和欣賞。

  昔日劉邦沒有項羽對寒士的偏見,也沒有陳勝稱王后對古舊親朋的傲慢,而是對貧寒之士和社會賢者都是虛心接納、坦誠相待,這才聚集了眾多出身不同、才能和稟賦千差萬別的各類人才。

  而如今。

  你要是沒點家世和出身,都不配出言獻策。

  歷史在變。

  規律始終不會變。

  劉封無意去評價歷史的變化和規律。

  對劉封而言,現在去招募出身和家世好的賢才幾乎是沒機會的。

  這些出身和家世好的賢才即便要投效,也是投效劉禪這個王世子而非投效劉封這個漢中王養子。

  劉封也沒準備去舔著臉招募出身和家世好的賢才。

  劉封要的,更多是可以辦實事的幕僚。

  譬如能跟鄧范一樣雖然出身家世不好但可以替劉封去遊說山民蠻夷歸附。

  只要能幹實事敢幹實事,劉封就願意量才為用。

  劉封如今在房陵的名氣也不小了。

  這檄文一出,雖然遭到了自詡家世出身脫不下長衫的士人嘲諷,但也吸引了家境貧寒又不能通過察舉為官為吏的布衣士子的目光。

  一時之間。

  前來應募者絡繹不絕。

  劉封直接是來者不拒。

  才能高的委任為軍吏,才能低的也不將其趕走,而是吸納為食客。

  換而言之。

  你有才能我就讓你為吏做實事領俸祿,你沒有才能我也拿飯食養著你。

  短短數日間。

  劉封就招募到了二十個軍吏以及三百食客。

  房陵畢竟是小城。

  能招募到二十個有才能的軍吏和三百食客,幾乎已經將城中有膽色且願意依附劉封的都招募了。

  那些連來劉封麾下當食客混日子的膽色都沒有的,劉封也不會感到遺憾。

  畢竟劉封的核心是在招賢納士,而非施粥行善。

  在劉封為應付荊州變故而在房陵積極準備時,一封急報打破了軍營的平靜。

  卻是宜都太守樊友在運糧入房陵的中途遭到山中的夷人劫掠,被搶走了三千石的糧食。

  劉封大驚。

  三千石糧食都快趕上劉封麾下五千軍士非戰時一個月的度用了。

  原文在六#9@書/吧看!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為何不是孟偏將運糧前來?」劉封喝問前來報信的秭歸小兵。

  小兵驚懼而道:「小人不知。」

  見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劉封立即點起了五百步騎出城,在荊山附近遇到了宜都太守樊友。

  一見劉封,樊友就跪地哭訴請罪:「末下無能,未能阻止夷人劫糧,此番自秭歸運來的三萬石糧,已經被夷人搶走約五千石。」

  親衛田七大喝:「不是只被搶了三千石嗎?怎麼又變成五千石了?」

  樊友面色羞慚,道:「今日那群夷人又來搶走了兩千石。」

  連續被夷人搶兩次,一向沉穩的田七也忍不住罵道:「簡直就是廢物,你是怎麼當上宜都太守的?」

  樊友低頭不敢多言。

  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當上的,我醒來的時候就看到大王的任命書了啊。

  劉封也快被樊友給氣樂了。

  不愧是見了陸遜就棄城而逃的宜都太守樊友,運個糧都能被同一波夷人給搶兩次。

  「縛下此人,等候發落。」

  丟失軍糧乃是殺頭的大罪,即便劉封當眾砍了樊友都不會冤枉樊友半分。

  只不過樊友這個宜都太守是劉備任命的,劉封一個駐紮上庸的副軍將軍還沒資格處置一郡太守。

  樊友也知道犯了重罪,也不敢為自己辯駁,老老實實的被縛。

  劉封揚鞭掃視了一圈,喝道:「可有人知道那群夷人帶著糧食去了何處方向?」

  一小卒應聲而呼:「稟將軍,小人瞧見了。」

  劉封揚鞭一指:「前方帶路,若是追上這群夷人,重賞。」

  小卒大喜。

  雖然不知道劉封的重賞具體是賞賜什麼,但怎麼看這賞賜都不會小。

  田七見劉封要親往追擊,連忙勸道:「將軍,夷人頗習路徑,貿然去追恐有意外。不如等我先去查探一番,再追不遲。」

  劉封冷哼:「這群夷人帶著糧車走不遠,若等你查探後再追必會耽誤時間。」

  「屆時這群夷人往山里一鑽,山深路險,我又能去何處尋找?」

  「不要多疑,速速跟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