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威震敵膽,劉封四打江津口

  第104章 威震敵膽,劉封四打江津口

  鼓聲起,號角響。

  江邊大營,旌旗飛揚。

  大帳中。

  左右將校肅容而立。

  從最初帶著千餘兵馬入上庸開始,劉封軍中的核心將校,也在征戰中不斷的增加。

  到如今。

  有漢中原班底:牙門將李平,校尉寇安國,都尉田七,軍侯方月、潘風、俞射、穆舜。

  有上庸新招攬:校尉李輔、鄧賢。

  有原屬於關羽麾下且跟著劉封雪中奮兵:校尉盧義、關沖、林勝、呼延深、魯灼。

  有假武陵太守樊伷長子、帳前吏:樊成。

  除寇安國奉令前往秭歸送戰報未歸外,其餘人都在大帳中。

  而以樊成為帳前吏,則是劉封跟樊伷的一場利益交換。

  樊伷負責舉兵臨沅且為劉封提供糧草輜重,劉封則帶樊成立軍功。

  雖說樊伷跟馬謖一樣都屬於「指點江山時天下唯我,處理實務時一塌糊塗」的虛談名仕,但樊伷比馬謖強的是:

  馬謖會嫌棄越巂太守太苦想調回成都、會見勢不妙棄軍而逃,樊伷是明知不敵孫權依舊舉兵、即便兵敗了也決然赴死。

  劉封看重樊伷的,也正是如此。

  菜點沒關係,世界本來就是個草台班子,只要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多加歷練,總會在擅長的領域大放異彩。

  重點在於:是否有直面困難的勇氣,是否有堅持到底的恆心。

  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譬如如崇禎作為君王平庸無能,都能因吊死煤山而受後人尊重。

  故而。

  劉封會派兵斬殺原武陵太守,以樊伷暫代武陵太守,也會答應樊伷的請求帶其長子樊成入軍為帳前吏。

  相較於樊伷指點江山天下唯我,樊成倒是比其父沉穩謙遜。

  劉封本就缺文吏,上庸招攬的主簿鄧范又不在身邊,董恢又回到了關羽身邊,有樊成來協助處理軍中文事,也能減輕劉封的軍務壓力。

  除樊成外。

  李平自公安津口回來時也帶上了裴慶。

  這個曾因「劉封被孫權斬殺」流言而幾度沮喪想當逃兵的南陽大漢,在見到劉封后,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

  從李平口中,劉封也了解到。

  關羽能反道奇襲公安,是跟裴慶及時抵達烏林傳遞情報息息相關的。

  若無裴慶及時傳遞情報,關羽也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

  即便不相信蔣欽等人箭上布條散布的「劉封被孫權斬殺」流言,關羽也斷然不可能當機立斷的就決定反道奇襲公安。

  早一日和晚一日,勝敗就可能變得完全相反。

  亦或者說:孫權集江陵城文武制定的一系列部署,受裴慶及時傳遞情報的影響,效果大打折扣。

  在這一點上,裴慶是立了大功勞的。

  劉封向來賞罰分明。

  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考慮到裴慶的統兵水平,劉封論裴慶功苦,擢升裴慶為屯長,暫歸親衛都尉田七麾下。

  雖說屯長的軍職比什長也高不了多少,但若這個屯長歸屬於劉封的近衛力士,地位就截然不同了。

  對於這個安排,裴慶也是滿口歡喜。

  能當劉封的近衛屯長,未來前程還會遠嗎?

  自裴慶口中,劉封又對江陵城這段時間以來的軍情民情有了新的了解。

  譬如:呂蒙病危後從未露過面,就連孫權在江陵城假裝為劉封發喪時,都不曾見到呂蒙,是生是死無人得知。

  譬如:「劉封已被孫權斬殺」這個假消息唬得江陵城人心惶惶,不少官吏士民更是在為劉封送喪時哭暈。

  譬如:孫權的將校在向城中大戶借錢糧,是否是孫權暗中授意不得而知。

  等等。

  最近十餘日。

  劉封一直忙於拉攏荊南的反吳義士,再加上江津口被孫權重兵封鎖,以至於劉封對江陵城的軍情民情幾乎沒有了解。

  想到江陵城內如王甫等官吏、如王當等細作等不願屈服孫權的義士,受流言而煎熬,劉封亦不由嘆息:讓義士受苦,我之罪也!

  同時。

  劉封的心中也多了惱意。

  原本劉封只準備佯攻江津口,配合關羽取公安。

  可一想到江陵城內的義士受流言煎熬,劉封就按捺不住這股火氣。

  佯攻?

  去其娘也的佯攻!

  我,大漢副軍將軍劉封,要攻就要強攻!

  「諸將,聽令。」

  沉穩而清晰的聲音響起。

  帳內眾將,皆是面色一肅。

  劉封掃了一眼眾人,有條不紊的下達一個又一個的軍令:

  「盧義、關沖聽令,你二人引二十條漁船,備上蘆葦、油料、硃砂、石黃、輕粉、草烏、巴豆,直奔江津口,泊於西北向,順風燒船,引煙入津口。」

  「林勝、呼延深、魯灼聽令,你三人各引大船一艘,各置弓弩手三百人,直奔江津口正方向,火起為號,弓弩並發,箭矢未盡,攻擊不止。」

  「李平聽令,你引小船二十,每船置鼓手三人,旗兵三人,於江面來回,我要你用二十條船,營造出二百條船的氣勢!」

  「方月、潘風、俞射、穆舜聽令,你四人率眾引剩餘小船,護衛旗船左右,泊於後方,以作應變之用。」

  「李輔、鄧賢聽令,你二人留守營寨,準備熱湯飯菜。」

  「.」

  眾人皆是聽得心驚。

  尤其是李平。

  之前準備火船的時候,都只是用了蘆葦和油料,這是常見的火船。

  劉封這次卻要加上硃砂、石黃、輕粉、草烏、巴豆。

  這已經不僅僅是火船了,吸入燃燒產生的煙霧,輕則咳嗽,重則窒息,通常只會在特定的戰場環境才會用。

  畢竟這煙霧跟火不一樣,風一吹,煙霧可能就吹向己方。

  若是用不好,那就是敵人沒燒到,自己人先熏暈一大片。

  心驚歸心驚。

  李平又多了興奮。

  若是換個人要這般用,李平必然是要勸諫的。

  可用的人是劉封,李平心中只有絕對的信任。

  在劉封的沉穩調度下,眾將校各引大小戰船,浩浩蕩蕩的渡江直奔江津口。

  如今在江津口鎮守的主將,是孫權麾下近衛驍將宋謙,又有軍中驍校鮮于丹、徐忠、孫規三人為副將。

  宋謙是跟韓當一輩的老將,也是昔日孫策單挑太史慈時,從騎十三人之一。

  鮮于丹、徐忠、孫規三人,也曾跟著呂蒙攻三郡,在軍中的資歷都不低。

  如關羽預料。

  孫權不敢調集江陵、公安、陸口三處重兵圍剿關羽,就是在懼怕劉封。

  相較於韓當在時。

  孫權在江津口除了部署宋謙四將校外,還部署了一萬兵!

  雖說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降卒,但在人數上孫權是一點都不敢再大意。

  不僅如此,孫權拿還令四人在江津口修了大量的哨塔、箭塔、土壘、柵欄等防禦工事,更在淺水處埋了大量的鹿角。

  給宋謙的軍令也是「守住江津口就是勝」。

  一副「只要我嚴防死守,你就沒機會擊敗我。」的烏龜姿態。

  孫權這是打定主意,要效仿曹仁的烏龜戰術。

  拖到陸口的蔣欽、孫皎和全琮將關羽生擒或攆回漢水,亦或者拖到宜都陸遜擊敗了秭歸的孟達,然後再集結重兵跟劉封分勝負。

  三千人不行,就三萬人。

  三萬人不行,就全軍壓上。

  然而孫權的好運似乎都用在了奇襲奪江陵上。

  這一次。

  孫權不僅謀算不周,運氣也不太好。

  為了讓江陵城內的官吏士民相信劉封死了,孫權故意開了城門自由出入,卻間接導致裴慶前往烏林報信。

  董恢想與劉封同生共死,在替劉封送信後又及時返回,結果在路上又碰巧遇到了沮喪到想當逃兵的裴慶。

  而裴慶及時抵達了烏林給關羽傳遞了江陵的情報後,恰巧又遇到了蔣欽、孫皎、全琮來射箭告訴關羽「劉封已被斬殺」,這又間接促成關羽識破了孫權的陰謀。

  之後更是兵出奇招的來個反道襲公安,恰好碰上李平侵擾了孫桓十餘日,這給了關羽一戰擊破了孫桓的機會。

  以至於如今,孫桓和諸葛瑾一併被關羽圍困在了公安城,水路陸路都被堵截,連個求援的信使都逃不出!

  而看到局勢忽然變得有利的劉封,又果斷的準備四打江津口。

  戰場就是這麼奇妙。

  人算占一半,天算占一半。

  誰能算得更巧,誰的運氣更好,誰就能先一步把握勝機。

  江津口。

  哨塔的吳兵打了個哈欠,揉了揉有些黑眼圈的雙眼,口中不知道在嘀咕什麼,看吳兵的表情肯定也不是什麼好話。

  就在吳兵準備尋個舒服的姿勢小憩的時候,忽然愣愣的看向江面。

  似乎是感覺看花了眼,吳兵又重重的揉了揉雙眼。

  下一刻。

  吳兵臉色大變,「鏜鏜鏜鏜」的敲響了銅鑼。

  示警聲響起。

  江津口今日負責巡邏的校尉徐忠迅速帶著弓箭手來到了江邊。

  瞧這效率,一看就是平日裡沒少訓練。

  只是看到西北方向順風而來的火船以及那飄向江津口的滾滾濃煙時,徐忠的臉都白了。

  「快,準備濕布!」

  徐忠顯然對火船濃煙也是有經驗的。

  只是這軍令還未完全傳達,徐州就看見正方向又出現了三艘大船。

  速度極快!

  「鼓吹手,擂鼓吹號!」

  徐忠的呼喊聲變得尖銳。

  不用猜想,徐州就知道來襲的是誰。

  除了對岸的劉封,徐忠想不到第二個人!

  劉封如今的威名不小。

  擒全琮,擒潘璋,敗丁奉徐盛馬忠,更有雪中奮兵斬韓當。

  孫權麾下文武,談「劉封」而色變。

  甚至於。

  孫權最初讓宋謙當主將時,宋謙還裝了病,被孫權點破後,不得不來。

  得到鼓吹示警的宋謙,不敢有片刻的猶豫,連忙帶著鮮于丹、孫規等一幫校尉來到江邊督戰。

  然而迎接宋謙的。

  除了滾滾濃煙外,還有大量的箭矢。

  「劉封這是瘋了嗎?」

  「他真以為他能攻破江津口?」

  「我有一萬人!」

  猝不及防的挨了一輪強攻,宋謙顯然氣急敗壞了。

  林勝、呼延深、魯灼三人可不管宋謙在想什麼。

  三人只知道劉封的軍令是:箭矢未盡,攻擊不止!

  持續的強攻,讓宋謙又是憋屈又是驚駭。

  江面上旌旗來回,鼓聲也在多處響起,又讓宋謙一時之間判斷不出到底來了多少人。

  「劉封不過數十艘船數千人,怎會有如此大的聲勢?」

  「莫非,劉封聚集了武陵郡的兵,所以才會等了十餘日才來強攻江津口?」

  想到這個可能,宋謙的臉色再變,再也沒了「我有一萬人」的自信!

  「孫規,立即派人去江陵城,請至尊派兵支援!」

  關於主角和關羽班底老登轉世這個,本質是作者怕給龍套取名後記不住。

  畢竟主角是要統兵幾萬的人,不可能只有兩三個歷史名人。

  關羽鎮荊州,也不能只靠幾個名人。

  似李平、李輔、鄧賢、關平、王甫、趙累、廖化、蘇非、董恢、樊伷、習珍這種三國志有記載的,會用史載人物。

  沒有記載的,就是老登轉世,當然,也別指望他們有多厲害,將他們視為一群二三流文武就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