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偏聽偏信

  第74章 偏聽偏信

  劉放思考片刻說道:「先帝一朝大案並不多,不過話說起來,還真有一事與廷尉相關,只不過並不是廷尉自己處理的。」

  曹睿點頭:「你說與朕聽聽。」

  劉放回應道:「數月之前先帝尚在之時,先帝因故將鮑勛下獄治罪。當時廷尉以為罪不至死,因此不從。先帝則是將廷尉召進宮中,趁廷尉人在宮中之時,繞過廷尉下令處死鮑勛。」

  曹睿納悶問道:「鮑勛此人朕知曉,無非是剛而犯上屢教不改,自有取死之道。不過先帝為何一定要繞開高柔呢?」

  劉放露出一些遲疑的神色,曹睿看到後補了一句:「不要有顧慮,與朕實話實說。」

  劉放點頭稱是,隨即說道:「鮑勛此人與先帝恩怨已久,這個臣就不多說了。」

  「鮑勛曾任侍中,經常在進諫之時夾雜諷刺,因此為先帝不喜。而後先帝令鮑勛離開洛陽出任右中郎將,但當時的尚書令陳群和尚書僕射司馬懿二人,都舉薦鮑勛擔任御史中丞。」

  「先帝不得已而用之。」

  曹睿聽見了劉放話中之意,打斷了劉放問道:「陳群和司馬懿舉薦鮑勛,而且先帝還不得已而用之?怎麼不得已的?」

  劉放沉默了一下說道:「早年先帝為魏王太子之時,就以陳群領丞相東西曹掾,負責魏國官員選舉之事,內外官吏任命皆出於陳群之手。」

  「而先帝曾有四位太子中庶子:司馬懿、司馬孚、鮑勛、王昶,司馬懿與鮑勛也是有同僚之誼的。」

  「陳群和司馬懿負責選舉官員已經很久了,兩人堅持要舉薦鮑勛,先帝也不願與二人不和,加之御史中丞本就是監察百官、總是得罪人的,所以先帝暫且忍耐,就讓鮑勛做了御史中丞。」

  曹睿沉默的點了點頭,示意劉放繼續。皇帝雖然名義上為萬人之上,但也會有些不得已的時候。

  劉放繼續說道:「等到去年鮑勛犯法之時,先帝令廷尉嚴審。廷尉按律法將鮑勛判處監禁五年,但當廷尉將此判決交給三官執行的時候,三官卻認為此判決不妥,將鮑勛改為判處『依律法罰金二斤』。」

  三官,乃是廷尉府協助廷尉辦事的三名官員廷尉正、廷尉監、廷尉平的總稱,有覆核廷尉所審的案件之責。

  這也就是半年前的故事,離現在並不遠。劉放在做陳述的時候,曹睿聽著聽著,眉頭也皺的更緊了。

  曹睿問道:「那廷尉所屬的三官,為何要駁回廷尉的命令?和陳群司馬懿二人有關?」

  劉放只是拱手行了一禮,並沒有回應此問,反而說道:「先帝下令處死鮑勛之時,陳群和司馬懿都曾勸諫。」

  又是司馬懿和陳群。

  當然,有了前幾日孫資和辛毗一事,劉放的言論在曹睿這裡也打了一個問號,涉及朝堂上關鍵的重臣,自然不能偏聽偏信。

  曹睿想了片刻:「廷尉高柔給鮑勛按律定罪,不許先帝增罪殺他,也不許三官減罪,是也不是?」

  劉放點頭確認:「正如陛下所言。」

  鮑勛的結果很簡單,自然是被曹丕處死了。但從鮑勛此案還是能看出頗多問題的。怪不得歷朝歷代的政治鬥爭,都是以某某案為發端,並愈演愈烈的。

  曹睿又問道:「那廷尉三官呢?」

  劉放答道:「先帝當時令校事將三官抓到詔獄之中。但還未來得及處理三官之事,先帝便駕崩了。這三人已在詔獄裡關了半年了。」

  曹睿冷哼一聲:「既然如此,朕也不用校事來管了。詔獄不是廷尉治下的嗎?下詔給廷尉高柔,替朕問問廷尉這三官是否欺君,朕倒要看看廷尉會如何處理,再看看有沒有人再維護於這三人。」

  不得不說,各朝各代都是靠人做事的。皇帝給了大臣權位,自然就要尊重大臣在職責範圍內的權威。不然的話,誰又會真正替皇帝效力呢?

  曹丕因陳群和司馬懿的聯合舉薦,不得已而令鮑勛為御史中丞是此原因,曹睿現在把校事抓進詔獄的三官交於廷尉處理,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且看後續有沒有人自己跳出來吧。

  劉放應承之後,接著向皇帝匯報起來:「陛下,長安的校事來報,稱清河公主此次向朝廷舉報夏侯楙的表奏,實際上是受夏侯楙的兩名弟弟夏侯子臧和夏侯子江所作。」

  曹睿是真的有點驚訝。

  兩個親弟弟幫著嫂子坑自己哥哥?

  等到曹睿親自接見夏侯楙的時候,再與夏侯楙細細分說吧。家門不幸,又奈如何呢?

  曹睿其實並不關心夏侯楙的家事。雖然清河公主是曹丕的親姐姐,那又如何呢?愛如何便如何吧。連曹丕的同母弟弟曹植,曹睿都不想管,只要不惹出事,任其自生自滅。

  皇帝和皇帝之間的性格也是不同的。

  曹丕就不一樣了。曹丕不僅作為文藝青年感情豐富,還經常愛管屬下的家事。

  就拿曾經與曹丕關係極好、荊州牧、假節鉞,曾被曹丕授予『生人活人』之權的夏侯尚來說。夏侯尚的妻子是曹氏之女,而夏侯尚又額外寵溺一名愛妾。

  曹丕竟然派人殺了夏侯尚的這麼愛妾,在夏侯尚悲傷欲絕之時,曹丕還瞧不起夏侯尚。若和曹丕比起來,夏侯尚確實手段不夠狠辣得多。

  曹睿對劉放說道:「劉中書,幫朕擬詔給高柔。」

  劉放沒有遲疑,直接移到了桌案前準備動筆。

  曹睿說道:「其一,因言獲罪是不可取的,朕也不喜歡臣子們互相舉報誹謗之事。廷尉此次做的很對,今後這種捕風捉影之時不要提倡,以免成風之後人人自危。」

  「其二,廷尉此事處理的不錯,讓廷尉以後對於朝廷之事可以多多諫言,替朕表揚一下廷尉。」

  劉放用筆神速,皇帝說完不久,劉放便替皇帝擬好了詔書。

  為什麼說劉放孫資這種機要之臣是皇帝心腹?天天替皇帝擬詔,皇帝見到的機要文件都要從他們倆之處過一手,而且還掌管校事系統。這樣的兩個人,又豈是普通的臣子敢於惹怒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