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輕徭薄賦

  第160章 輕徭薄賦

  「侍中黃權何在?」曹睿的聲音繼續從殿上傳來。

  蔣濟起身返回隊列之時,不經意間側過頭來、瞄了一眼正在向外走出的黃權。

  既然自己剛剛被命為揚州刺史,而豫州此時也同樣有缺。

  那麼,輪到黃權來做刺史了?

  曹睿看著黃權從隊列中走出之時明顯有些猶豫的樣子,不由得輕笑了一下。

  四位侍中性格各異,雖比較起來也有上下高低之分,但不同的人總是能派上不同用處的。

  劉曄機敏洞察,卻意圖專信。

  辛毗清正剛直,可短於奇謀。

  陳矯精通庶務,但不善大略。

  黃權質樸有物,卻總是患得患失,思慮過重。

  「黃卿,」曹睿笑著看向黃權:「此番南征之時,朕就多次和你討論過民生之事。」

  「黃卿的見解每每讓朕深以為然。」曹睿說道:「以你之見,當下的豫州治理起來有何要務?」

  黃權站在堂中猶豫了兩瞬。

  曹睿倒也不急,靜靜的坐在殿上看著黃權的身影。

  黃權低頭不動,眼睛左右瞟了幾眼。稍稍抬頭之後,雖然離皇帝較遠、看不起殿上皇帝的面貌,但此時黃權卻感覺到皇帝的眼神在注視在自己的身上。

  不能再顧及許多了!

  黃權微微咬牙,出聲開始回應皇帝的問題。

  「稟陛下,」黃權拱手說道:「臣以為豫州當下應做之事也有三點,一為農事、二為屯田、三為人口。」

  曹睿輕笑了一下,看來黃權也基本上通過了自己考驗。

  黃權此人雖然猶豫,但若給他逼到牆角,這種臣子也是真會把事情做好的。

  「黃卿也有三點?細細說來。」曹睿說道。

  「臣遵旨。」黃權聲音洪亮,直起腰杆在殿中朗聲說道:「臣以為,國事當以農桑為本。豫州東臨揚州、西接荊州,乃是要地。」

  「興修水利以及勸課農桑,乃是豫州支援揚州、荊州的根本。」

  曹睿輕輕點頭,但沒有說話。

  農桑是根本之事。雖是治理一州最本分的政務,但也不必在朝堂上多說。

  「其二乃是屯田。」黃權繼續說道:「自建安元年大魏首創屯田之後,各州郡中都設置屯田官,讓流民居於土地上屯田積穀。從而讓王師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

  「但舊的屯田制度,現在卻需要根據新的時勢,重新加以調整了。」

  黃權話音剛落,殿中的大臣們便察覺到了一絲不對的風向。

  屯田的政策已經有了三十多年了,哪個州、哪個郡沒有軍屯和民屯?

  要改?怎麼改?屯田能改麼?

  殿中的大臣們或是相互對視、或者小聲說話,又或者是質疑黃權的說法。

  可是曹睿從高處看去,卻只覺朝堂之上充滿了嗡嗡的噪音,聽起來並不悅耳。

  曹睿抬了抬手,太尉華歆見狀走到最前,環視著殿中群臣,用滄桑但威嚴的聲音高聲說道:「肅靜!」

  有人組織秩序了,便再沒人願意出聲來做出頭鳥,黃權也終於得以繼續陳述。

  黃權繼續說道:「屯田的流民歷來負擔極重,按照國朝法度,若屯田戶自有耕牛,則一年所得按照官五民五來分。若屯田戶使用官牛,則所得糧谷按照官六民四來分。」

  「除了繳納糧食以作稅賦之外,屯田戶還必須承擔徭役。建安、黃初年間戰爭頻仍,連年不斷的徭役已經令民眾極為疲憊了。」

  「因此,臣建議,」黃權大聲說道:「先擇一州之地來為屯田減負,將屯田戶所繳稅賦下調一成,以彰大魏太和之德。」

  「用私牛之屯田戶,官五民五改成官四民六;用官牛之屯田戶,官六民四改為官五民五。」

  華歆剛剛喝止住了朝堂中的嘈雜聲,此時這種討論又繼續蔓延開來了。華歆無奈之下,轉身看了看皇帝,曹睿卻微微搖頭示意華歆稍待。

  有一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若將屯田賦稅從五五改成四六,各州郡官府所得賦稅所減少可不止一成,恐怕會令各地缺糧。」

  緊接著還有一名老臣奏道:「陛下,這是武帝年間的制度,已成定製了,不能更改啊!」

  曹睿說道:「黃卿,有大臣反對你的意見,你又怎麼說?」

  「臣自然有說法。」黃卿也是被逼到牆角了,轉身說道:「官五民五之時,許多屯田民戶一年所得之糧,也只堪堪作為第二年的口糧罷了。」

  「如今陛下在淮南大勝,東吳叛賊數年之間不敢窺邊。」

  「減少屯田賦稅、適當與民休息,不僅可以增加民眾所得、彰顯太和德政,還能蓄養民力、以備日後戰事。」

  「在下請問諸公,就這麼不願讓百姓多得這點糧食嗎?」

  曹睿在殿上笑著搖了搖頭,黃權竟也被逼出急智來了,人的潛力當真值得挖掘。

  方才黃權所說話語,將減少賦稅與『德政』、『大勝』綁到一起了。如果按照黃權的邏輯,減少賦稅的原因有兩條。

  其一,因為東吳被陛下打服了,不敢擅起邊釁、不敢進犯大魏,所以不需要那般多的糧食。

  若有人還是覺得需要五五分成的征糧比例,那麼是在質疑陛下沒有將東吳打服?那剛剛這場大勝怎麼算?

  其二,減少賦稅乃是陛下改元『太和』之後的第一項德政。與民休息、輕徭薄賦,乃是符合儒家的價值觀的。

  若連陛下的『德政』都要否的話,難不成是要造反嗎?

  太尉華歆對著黃權說道:「黃侍中無需言辭這般鋒利,陳述事情即可。」

  鍾繇鐘太傅已經無法上朝了。華歆作為三公之首,維護朝堂秩序乃是分內之事。

  「在下知道了。」黃權衝著華歆拱手示意,接著說了下去。

  「稟陛下,」黃權繼續說道:「臣所言的第三點,乃是清查隱匿人口、並且將清查出的人口用以屯田。」

  黃權此語一出,朝堂上一片寂靜。先前的屯田之事還有人反駁幾句,面對清查人口的提議,連個出聲的人都沒有。

  能在大魏的朝堂上混下來的,幾乎沒有傻子,個頂個的都是人精。

  如果說大臣能夠做到不觸犯皇帝的任何忌諱,那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名大臣早就知道所有會觸怒皇帝的點了。

  自漢末以來,無數想有所作為的太守或者刺史,都在和隱匿人口一事鬥爭不休。

  建安年間,不知多少州郡之中,為此事殺的人頭滾滾。

  什麼叫世家大族?什麼叫豪強?田地、莊客、佃戶,這才是豪強的根本所在。

  自武帝晉位魏王之後,大魏已經許多年沒有清查過人口了。

  原因或許有很多。外敵當前、不欲讓國家動盪也好,收攏人心、安撫各地士族也罷,總之清查人口一事,已經在大魏停滯好多年了。

  黃初年間的先帝曹丕,對這種事情更是提都沒提過。

  如今黃權又將此事提出來了,莫非是皇帝示意……?

  當然是皇帝示意的了。

  曹睿的聲音從殿上傳來:「黃卿說的好啊!」

  「減少賦稅、與民休息,這才是積蓄國力的正道。」曹睿說道:「朕在南巡之時,與出身豫州、揚州的兵士、與各地服徭役的民夫,也都親自去一一問過。」

  「用官牛的屯田戶,官六民四的賦稅,到了歲末幾乎都沒有餘糧了。」

  「官五民五還能好些,但所得的糧食連換取全家所穿的衣物都不太夠。」

  「朕要問問諸卿,諸卿家中可有五銖錢嗎?」曹睿緩緩說道:「朕在民間了解到的是,州郡百姓以及屯田民戶之中,五銖錢幾乎已經不流通了!」

  「為什麼民間沒有錢幣流通?還不是過於貧困了!賦稅過多、所得太少,還需要什麼錢幣呢?以物換物就足夠了。」

  曹睿搖了搖頭:「不是有大臣說朕略像漢文帝嗎?漢文帝之時積穀滿倉、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民間也如大魏百姓一般貧苦嗎?」

  「前任的豫州刺史賈逵,被朕派到皖口帶兵去了。豫州刺史一職,現也已經空缺了下來。」

  「黃卿。」曹睿看向站在殿中的黃權。

  皇帝說話之時,眾臣盡皆沉默。黃權孤零零的站在殿中,仿佛一株在風雨中矗立的樹木一般。雖然挺立,但也難掩忐忑之心。

  如今得了皇帝召喚,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可以安穩片刻了。

  「臣在。」黃權躬身行禮。

  曹睿點頭:「朕命你為豫州刺史。即日起,朕要以豫州一州之地作為試點,減少屯田賦稅。」

  「朕給你三年之期吧。百姓收成更多、國力才能增加,國家與百姓之間,從來不是什麼竭澤而漁的道理。若是做的好了,再向其餘各州推廣開來。」

  「黃卿能做好嗎?」曹睿並沒有像問蔣濟一般去問黃權,而是直接下了命令。

  黃權語氣堅定的說道:「陛下若託付給臣一州之任,三年之內,臣定然會為大魏、為陛下做好此事。」

  「請陛下觀臣之效,若未能做好、臣甘願領罪。」

  曹睿滿意的點了點頭:「豫州乃國家重地,政策推行起來若遇到問題,自然可用來找朕求助。」

  黃權拜謝:「臣領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