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首次交兵

  第110章 首次交兵

  朱蓋坐在馬上想了片刻,抬頭看了看午後微微西斜的日頭,隨即問道:「你所屬的五十騎都是怎麼損失的?與我細細說來。」

  宋威心知不妙,但還是努力振作答道:「稟將軍,在下率五百騎即將通過掛車西邊兩個矮山的山坳之時,剛剛進去約一百騎,吳兵就從兩側矮山上的樹林裡向我部射來。」

  「屬下知道遭了埋伏,連忙下令撤退,才收攏隊伍到三里外的土丘上列陣。」

  朱蓋又問道:「看清楚吳兵有多少人了嗎?」

  宋威低下頭來:「當時撤退的急,加上樹林茂密,屬下並未看清吳兵數量。」

  朱蓋已經用右手握住了馬鞭:「你部撤退之後,有吳兵來追嗎?」

  「在屬下來尋將軍之前,並未有敵軍來追。」宋威繼續答道。

  朱蓋眯眼看著自己身前的這位親信,拿起馬鞭照著宋威的肩膀抽了一下。

  朱蓋隨即說道:「你的五百騎只進了一百騎,吳兵就按耐不住向你射箭,這肯定是吳軍用來探路的小股軍隊罷了。若是大隊,此刻你還能有命尋我嗎?」

  「速速回去,帶著你部回到剛才被埋伏的地方。若是吳兵還在,離著半里遠立陣等本將到來。」

  「若是吳兵已走,馬上給我向西衝到他們前面去,務必把他們給我留住了。」

  宋威恍然,趕緊在馬上對著自家將軍一拱手,隨即疾速向掛車飛馳而去。

  按照今日清晨右將軍朱蓋的安排,宋威這一千騎只負責尋找宿營地和開路的任務。若是平地里遇見小隊吳兵,宋威自然會引騎兵將其分割後衝殺。

  但吳兵藏在樹林之中,宋威只能後退列陣向自家將軍報告。不管是下馬步戰還是頂著箭矢向前突進,宋威還沒有這個權限來承擔可能造成的損失。

  等到朱蓋率領餘下的九千騎兵抵達掛車的時候,早有等在此地的傳令兵告知朱蓋,掛車此地的吳兵已經向西逃去,宋威已經率部去尾隨和追擊了。

  朱蓋點頭。既然吳兵已經遁逃,趁著日頭還高,朱蓋就在掛車這裡登高觀察地形,隨後選擇了一個合適的地方下令紮營。

  今晚,右將軍朱蓋所部就留在掛車了。

  其實不論是步兵還是騎兵,每日真正用來行軍的時間,也只不過是從清晨到午後的半日多。剩下將近半日的時間,往往都是用來安營紮寨的。身處野外,營地一事乃是重中之重。

  元月初五的這場小規模遭遇戰,魏軍的先鋒損失了五十騎,隨後又在追趕撤退的吳軍途中斬獲了吳兵百人。這場戰鬥的結果,隨即也被人火速送往兩方主帥之處。

  魏軍的主帥其實就是皇帝曹睿本人。元月五日的下午時分,曹睿本人還在趕往無強口的路上,再過兩個時辰、到了晚間才能抵達。

  而吳軍的主帥陸遜陸伯言,此時正在皖城以東、皖水對面的吳軍大營之中。

  早在元月元日,魏國這邊從『黃初』改元『太和』之時,吳國這邊則從黃武五年變成了黃武六年。

  自從魏國黃初三年曹丕三路伐吳之後,孫權便不再遵從魏國年號,轉而在吳國境內通行了『黃武』的年號,算一算至今也到第六年了。

  而在太和元年、黃武六年的元月元日,吳國這邊也如魏國一般熱鬧。人類還是天生服從規律的,自然而然會尋找帶有『意義』的時間來做事。

  孫權在皖口祭天,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總攝十萬大軍。

  當日,孫權已竭盡所能表達了對陸遜的信重。在陸遜即將率眾北行之時,孫權甚至親自為陸遜牽馬執鞭開路,還讓所有將領一併向陸遜下跪行禮。

  真真是榮耀至極。

  當時的陸遜端坐於馬上,看著孫權在側前方為自己牽馬執鞭的身影,心中也是無悲無喜。

  既然吳王將國事託付於我,那我陸伯言盡心竭力就是了。至於其他事情,如張溫之言、吳王之前的種種事情,陸遜已不再去想了。

  事已至此,就坦然迎接命運吧。

  細細算起來,吳軍此次的兵力也足有十萬眾。

  除了在長江和皖水處梭行的水軍賀齊部的八千人、以及在皖口戍衛孫權本人的宋謙部兩千中軍之外,剩下的九萬大軍,都已交付陸遜所率北上。

  除了陸遜任大都督之外,孫權還委任了奮武將軍朱桓為左部督、綏南將軍全琮為右部督。

  孫權也確實如當日城頭上許諾的那般,令朱桓和全琮二人都各成一路、各自統帥三萬人。加之陸遜親領的三萬人,正是九萬之數。

  從皖口出兵至皖城的路線,比之曹魏從壽春至皖城要短得多。

  壽春至無強口三百五十里、無強口至皖城一百八十里,共計五百三十里的路程。

  而吳軍從皖口出發,自然比魏軍要容易十倍。

  冬季雖然水少,但大船仍可沿著皖水西進約八十里。八十里後下舟陸行,再行五十五里就可到達皖城。這便是依靠水軍和江河之利了。

  皖城,坐落於天柱山腳下的平原處,被東邊的皖水和西邊的潛水這兩條近乎平行的河流夾著。但皖水和潛水距離也只不過十餘里遠而已。

  因此若是有人控住皖水和潛水兩條河流,再在皖城的南北兩處鎖住,皖城就真的會被四四方方的夾在其中。

  用兵如神也是要依靠地利的,皖城左近的地利如此,陸遜自然也是如此做的。

  元月一日晚,陸遜乘船率軍來到了皖口以西八十里的潛口之處。

  二日清晨,陸遜將從東吳各軍中搜集來的兩千騎兵盡數付與潘璋,令潘璋從潛口處、沿著皖水急速北上。

  在二日上午的時候,潘璋就率軍鎖住了皖城通往無強口的道路。

  而陸遜則率軍在皖城南北兩處鎖住城池,在皖城對面的皖水東岸立下了蔓延二十里的三個大營。

  而五日中午在掛車處的小規模遭遇戰,正是陸遜派往無強口方向偵查的先頭部隊,和魏軍右將軍朱蓋部的前鋒的首次交戰。

  吳軍的部隊不過五百人數,剛剛抵達掛車就碰見了朱蓋麾下的別部司馬宋威所部。吳軍先頭部隊後撤之時被曹軍騎兵返回衝擊,損失了百人後才逃入道路兩側的丘陵之中。

  五十騎對一百步,算起來曹魏還是小虧。不過區區數十人的損失,在雙方共二十餘萬人的大戰之中,還真算不得什麼。

  掛車距離吳軍皖城大營處足足有九十里遠。魏、吳兩家下午的先頭部隊在掛車小規模交戰的消息,傳到皖城大營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不過,陸遜的中軍大帳中依然燈火通明。

  陸遜這是第二次被吳王任命督統眾將、以舉國之眾相託付。

  上次夷陵之戰的時候,陸遜的資歷威望還沒有深厚到足以震懾眾將的程度,是以屢屢有人與陸遜唱反調,陸遜不得不好言相勸、並且時常搬出孫權的旨意讓眾將聽令。

  但這一次,有著夷陵大勝和此前吳王在武昌皖口多次的鋪墊,陸遜的調度命令可謂是令行禁止,幾乎沒人敢做刺頭。

  派往掛車的先頭部隊,正是數年來一直屯駐江北皖口的將軍劉劭所部。而劉劭在吳王戰前的分派里,屬於朱桓的左部督麾下。

  即使東吳馬匹再少,先頭部隊還是會配備十名騎士以作傳令之用的。此時東吳眾將都在陸遜的中軍大帳中議事,傳令兵先至朱桓營中,得知朱桓在中軍大都督處,便疾馳來尋。

  朱桓得了前線消息後,在帳中起身拱手說道:「大都督,屬下所部將軍劉劭在掛車回報,前方探路的一曲五百人在午後剛到掛車之時,射箭逼退了魏軍一支騎兵隊伍,魏軍大約損失有五十騎。」

  「而後沿路撤退之時,被返回的魏軍殺傷大概百人。」朱桓說完之後,又想了想說道:「大都督,既然魏軍前鋒已到掛車處紮營,而掛車之地的險要又不得不爭。」

  「是否要屬下派兵前往掛車處阻擊魏軍?」

  陸遜坐於帳中主位,面無表情的淡淡說道:「掛車離此地約九十里,以步擊騎非我軍所長,應當以逸待勞才是。」

  「朱將軍,你部暫時就不要動了,後面本都督自有安排。」

  劉劭屬於朱桓所部,既然是朱桓的部下在前方探路受到損失,而大都督又不讓自己動兵,朱桓心中自然頗有疑惑。

  朱桓拱手問道:「大都督,那我們就在此等著嗎?」

  陸遜見朱桓追問,隨即認真向朱桓解釋起來:「朱將軍,在皖口臨行之前至尊已經與我們說的很清楚了。」

  「此次用兵不求攻城掠地、只求儘量殺傷敵軍。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我們的皖城大營離掛車不過九十里,若此時急速派人前往掛車阻擊,恐有被魏軍騎兵擊破的風險。」

  朱桓心裡略有不服,隨即說道:「大都督,即使不去掛車、也不能在此處干坐著等曹軍前來,這九十里不設防吧?」

  陸遜搖了搖頭:「自然不是。朱將軍,你從來擅攻,我對你部另有安排,先請坐吧。待劉劭部回來之後,再讓你部進發。」

  朱桓拱了拱手後便徑直坐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