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插秧

  第85章 插秧

  藍轅出生一月後,春耕播種的季節來臨。

  作為遷移後的第一季,有一個好開頭非常重要,藍田讓小部分人繼續種植粟和小麥,大部分人則要學習種植水稻。

  當時在北方也有稻米,但旱田的產量不及粟,所以種植得非常少,即便如此藍田也叫人帶來了北方的稻種。

  老百姓對藍田狂熱崇拜,但大部分人對種稻不熟悉,所以都等待這位典農都尉手把手的教。

  藍田準備按種稻的流程,先教會那五十名學員,再通過這些人分批次擴散出去。

  在耕牛稀少的情況下,新遷入的百姓有些新田還沒翻完土,正好給出了一個時間差。

  首先是選種育苗,遷移過來的農人對選種還是熟悉,無非是顆粒飽、品相端正的種子,但對於種子的處理就是一門學問。

  選出的稻種要先拿到太陽下晾曬幾日,由於鹽的稀缺性和沒有消毒溶液,藍田只能把種子進行簡單清洗處理。

  用來育苗的田,提前播撒了草木灰、綠肥等物,在處理完種子之後,就可以催芽播種。

  在育苗期間,那五十名學員將所學的知識繼續傳播,藍田則偷閒回家抱兒子。

  臨武當地的百姓也種水稻,看見這些新來的人如此費時費力,所有人都覺得很奇怪,心說這北邊來的人還不如我們會種?

  那個時候沒有塑料薄膜,秧苗在培育期間容易受冷,藍田就讓人晚上用薄布覆蓋擋風,到了白天再拆除遮擋吸收陽光。

  在資源都匱乏的古代,一切都需要通過人力來完成,幸好沒有娛樂活動分走時間。

  老百姓現在最大的娛樂就是種莊稼,最基礎的需求就是吃飽飯,所以即便有些辛苦,大家也都幹勁十足。

  當秧苗長到三五寸就要分株插秧,這就是種稻最辛苦的時候,因為需要全天候躬著腰,是真正的面朝黃土背朝天。

  北方的旱田相對容易一些,現在要把每一株秧苗,按比例間隙穩固地移植到水田中。

  插秧手藝熟能生巧,通過不停的經驗積累會越來越好,這段時間藍田讓他們中午加餐,因為實在是耗費體力。

  插秧要控制田中的水深,只要不露出地皮即可,加上新開墾的土地偏硬,所以深插秧能讓苗牢固。

  如果幾年后土壤變軟,插秧深度就要酌量變淺,否則秧苗因為自身重量下沉後,會容易飄苗。

  插秧結束後,家家戶戶的漢子都躺了幾天,經過這一季的種植,他們又多了一項生存技能。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因為新開墾的稻田臨近秦河,所以引水灌溉非常方便,後期關鍵就是除雜草和驅蟲,這些都是農人們已經很熟悉。

  到了藍轅滿百日之後,臨武的氣候已經變得暖和無比,新種植的水稻已經到了抽穗期,這個時候要適度的追肥來提升產量。

  除了草木灰之外,莊客們擔來人畜的糞便澆灌。

  在新建遷移住在的時候,藍田除了給百姓規劃房屋位置、大小,還強令每家每戶作旱廁。

  修建旱廁既能控制疾病流傳,還能在耕種時通過稀釋增加肥料。

  看著青青的禾苗,藍田感到生機盎然,就仿佛藍轅一樣給人希望。

  「先生,這些禾苗長勢很好,幾個月的辛苦總算沒白費,也不知道是不是會比粟米的產量高?」高順在旁問道。

  「可能差不太多吧」藍田說道。

  由於不是高產的雜交水稻,想達到後世可怕的產量幾乎不可能,研製雜交稻的過程相當複雜,藍田憑一己之力希望渺茫。

  「哪為何不仍舊種粟谷?先生也不用費力再教。」高順一臉不解。

  藍田微微一笑,「北方平原打仗多用騎兵,南方多丘陵山地適合步兵,這種莊稼跟打仗一樣,也需要因地制宜,這南方溫和多雨,比較適合喜水的稻穀生長,況且他們也都樂意學。」

  「先生的話,每每皆有深意。」高順心說你教活命的手藝,這些農人自然趨之若鶩。

  「希望稻子少病少災吧。」藍田自言自語。

  沒有農藥、化肥、機械等輔助,在古代想要增產與豐收,很大程度還是看天吃飯,藍田只能通過自己的知識,儘可能地讓百姓多獲收益。

  「說起用兵,甘將軍他」高順欲言又止。

  「有話不妨直言。」藍田見狀問道。

  「甘將軍任縣尉以來治安良好,但對於一些作奸犯科的越人百姓比較粗暴,這和先生的促進民族融合與懷柔政策有些出入.」高順素來快人快語,但甘寧頗得藍田重用,他本不願意在背後說人壞話。

  「對漢人百姓亦是如此嗎?」藍田又問。

  高順點點頭,「嗯,一視同仁。」

  「一視同仁就沒什麼問題,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我雖然說要對待越人友善,但也不能聽之任之,這一點甘興霸做得很好。」藍田肯定道。

  「先生這麼說我就明白了,其實甘將軍不但維護臨武的治安,還疏浚河道幫百姓引水建渠,僅僅當一縣尉有些屈才。」高順說道。

  藍田哈哈一笑,「咱們的高將軍不是更屈才?只要你們願意,將來有的是機會。」

  「我的使命還是守護主公,當然還有先生和小主人。」高順凜然說道。

  藍田望著遠方嘆道:「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

  在高順有出神之際,藍田繼續說道:「這些日子我帶人種稻有些感悟,其實軍事上也可以參考,空了把興霸聚集起來,咱們商量下教一批將校學員出來?」

  「將校能夠教出來?這都是按軍功論的.」高順提醒道。

  「升遷自然要依軍功,但若想人盡其才,就儘可能給他們創造機會,有人擅陷陣、有人擅調兵、有人擅哨探、有人擅後勤,只要有人點撥就能見效,但這種營中的軍務,需要伯平這樣的將才去發現,源頭有活水才不會枯竭」藍田說道。

  高順捋著鬍鬚問:「先生此法有用否?」

  藍田點頭道:「我覺得可以一試。」

  高順道:「那我和甘將軍合計一下,從每人營中挑出二十名士卒作學員,到時候先生講講怎麼教。」

  「這事我樂意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