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淮南新變化
劉備退出淮南戰場後。閱讀
孫策立刻接替了他的位置。
成為了對抗袁術的生力軍。
不過孫策在魯肅等人的建議下並沒有冒進。
而是採取了防守反擊的策略。
把大營打造的固若金湯。
短時間內沒有和袁術一決死戰的意思。
他這麼做一方面是在防著劉備忽然殺個回馬槍。
等收到劉備回到江夏的消息。
他才能沒有後顧之憂的和袁術開戰。
另一方面也是在消磨袁軍的士氣。
靜待時機。
因為曹操是不可能始終毫無動靜的。
他一定會趁著袁術不在的時機搶占更多的地盤。
等曹操接連打幾場勝仗、拿下一些地盤之後。
袁術自然就會沉不住氣的。
那個時候才是孫策大軍出擊的最佳時機!
而不是用三萬江東軍不管不顧的去和八萬袁軍硬碰硬!
期間孫策和袁術也有過幾次摩擦。
但規模都不大。
雙方在大體上處於膠著的狀態。
十餘日之後。
劉備終於慢吞吞的回到了江夏。
不管他心裡再怎麼不甘願。
事實就是事實。
他已經沒有繼續討伐袁術的資格了。
亂世之中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年代。
自身的實力不夠強大。
豈能怪罪於對手的厲害?
不甘心的劉備只能認栽!
但是這個結果他還是勉強能接受的。
最起碼他在袁術僭越稱帝的時候出兵討伐了袁術。
藉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以此獲得了一些名望。
這對他後續圖謀荊州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而且在陳宮、徐庶的謀劃之下。
他們對劉備出兵淮南的「義舉」進行了大肆的宣傳。
讓江夏連帶著附近幾個郡的老百姓們都知道。
劉皇叔為了征討不臣。
不顧自身兵力不足。
義無返顧的率兵前往淮南征討叛逆。
在其他幾路強大的諸侯還都處於觀望狀態的時候。
是勢力最弱的劉皇叔率先發難。
和袁術發生了的慘烈鬥爭。
最終由於袁術兵力眾多。
劉皇叔寡不敵眾。
再損失了上萬的兵馬之後。
不得已退出了淮南戰場。
這樣一翻鼓說。
不但把劉備兵敗的事實完美的遮掩了過去。
還讓劉備收到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忠君報國形象。
瞬間就顯得高大上了不少!
在劉備回到江夏不久。
便有許多心懷報國熱血的青年男子主動找上門來。
說什麼也要加入劉備的部隊!
報名參軍的青壯人數竟是比劉備損失在淮南戰場的上萬士兵還要多!
這可把劉備給美壞了。
連聲誇讚陳宮、徐庶的妙計。
然後一頭扎進了訓練新兵的大業之中。
對淮南的事情竟是不聞不問了!
反正該得到的好名聲都已經得到了。
淮南那邊誰生誰死關他劉備什麼事?
而且通過這次軍事戰役。
劉備深切認識到了自身實力的不足。
如果他像曹操那麼強大的話。
孫策趕來堵他的後路嗎?
所以說想要在亂世中立足。
首要條件就是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
痛定思痛之後。
劉備加快了圖謀荊州的腳步!
他必須要在楊鋒或者曹操乃至孫策打過來之前。
把荊襄九郡控制在自己的手裡!
受到劉備那邊的消息。
孫策終於放下了一半的心。
不必再擔心劉備忽然殺個回馬槍。
可以專心致志的對付袁術了。
虎背熊腰的孫策昂首坐在主位上。
身旁兩側分列二十多個文武官員。
文臣這邊以張紘、張昭、魯肅三人為首。
武將那邊則是黃蓋、朱治等人領銜。
孫權並未跟隨前來。
而是留在了吳郡。
由諸葛瑾、周泰等人輔佐他鎮守江東。
自從孫堅死去、孫尚香意外的嫁給楊鋒這兩件事之後。
孫策便和孫權達成了共識。
不管發生什麼事請。
永遠是孫策帶兵出征。
孫權鎮守後方。
一旦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另外一人也好及時做出彌補。
孫家現在青黃不接。
能主事的就他們兩個人了。
兩人總要留一個。
把孫家的基業傳承下去。
若是兩人一起出征遭遇不測。
孫家可就真的完了!
「諸位,說說你們的想法吧。」
孫策率先開了口。
從他略帶興奮的語氣和臉上的表情。
眾人就知道孫策早已按捺不住想要和袁術動手了!
正如之前魯肅等人謀算那樣。
過去十幾天的時間內。
曹操率領大軍一路攻城略地。
在淮南北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接連拿下了七、八座縣城。
兵鋒幾乎都要懟到壽春城下去了。
袁術軍中因此而人心浮動。
人人都想儘快趕回壽春去。
可孫策的兵馬始終在旁虎視眈眈。
袁術想撤也不敢撤啊!
干著急!
這個時候主動權就到了孫策的手上。
於是便有了剛才那一幕。
老成持重的張昭站出來說道:
「主公,如今袁術急於回到壽春,而我軍的兵力不足袁軍的一半,甚至只有袁軍的三分之一,不如就此放任袁術離去,對外就說我軍已經盡力了,但卻未能攔住他即可。」
張昭是典型的內政型人才。
思考問題的角度永遠是從內部的大局出發。
在他的意識中只要江東好好地安然無事。
那就比什麼都重要。
與其和袁術碰個頭破血流。
倒不如效仿劉備。
帶著個征討叛逆的美名回江東去得了。
反正江東軍只有三萬。
攔不住袁術的八萬大軍也不丟人。
反倒是如果與袁術死磕到底。
這三萬江東子弟兵還能不能活著回去倒成了個問題。
孫策微微皺了皺眉頭。
他自然知道張昭的性格。
說好聽點是老成持重。
說直白點就是個安於現狀。
從來不肯做一星半點稍微有一丟丟風險的事情。
讓他主張打仗簡直比登天還難!
可是偏偏孫家基業的建立離不開「江東二張」的輔佐。
張紘、張昭兩兄弟先後侍奉孫堅、孫策父子。
在穩定江東大局方面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這一點是永遠也無法抹殺的。
孫策絕不能公然否定張昭的意見。
以免令跟隨孫家兩代的人們寒了心。
「其他人呢?
還有什麼意見嗎?」
孫策的目光從張昭的身上移開。
看向了銳意進取的魯肅等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孫策的手下眾人逐漸分成了兩派。
其中一派便是以江東二張為首的老成派。
也就是所謂的鴿派。
鴿派以江東氏族出身的文臣居多。
他們主張穩定有序的發展。
認為目前階段坐穩江東就可以了。
向外擴張的事情大可日後慢慢再研究。
另一派則是朝氣蓬勃的主戰派。
他們主張在亂世之中尋找出擊的機會。
把江東基業做大做強!
這一派便是鷹派。
領頭的就是魯肅以及一眾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