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北伐
建安三年。
二月初七。
德陽大殿上。
百官在列。
年滿十八歲的劉協已經長成了大人。
往日裡孩童的稚氣早已褪去。
面容上多了幾分成熟穩重。
坐在至高無上的天子寶座上。
自有幾分皇家威嚴。
「諸卿,邊關來報鮮卑人蠢蠢欲動,似乎有大舉南下之意。
你們以為該當如何?」
說話之間。
劉協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距離他最近的楊鋒。
近兩年來。
死忠漢室的幾位老臣曾經提議。
天子已經成大成人。
理應親政收回朝廷大權。
劉協對此卻是笑而不答。
從來不肯接這幾位老臣的話茬兒。
沒有人比劉協更清楚。
大漢可以沒有他劉協。
但絕對不能沒有靠山王楊鋒。
只可惜楊鋒並不姓劉。
被封做異姓王已經是位極人臣了。
否則劉協真想把天子寶座讓給楊鋒。
可即便是這樣。
劉協仍是什麼事都聽楊鋒的。
朝中一切大事全憑楊鋒做主。
如今鮮卑人露出南侵的跡象。
劉協第一個想要徵求意見的人自然是楊鋒。
事實上。
有關鮮卑人的消息也是楊鋒告訴他的。
否則劉協一個深居宮闈的皇帝。
怎麼可能知道邊關的事情呢?
對這件事楊鋒的態度很堅決。
鮮卑人竟敢準備南下入侵大漢的領土。
必須要懟回去啊!
這是楊鋒一貫的作風!
只是楊鋒並沒有第一時間開口說話。
就像沒看到劉協的眼神一樣。
鮮卑人入侵如此大的事情。
楊鋒若是第一個開了口。
劉協一定會照辦。
那樣的話不就顯得楊鋒獨斷專行、把持朝政了嗎?
還是先讓百官們議一議吧。
免得落人口實。
見楊鋒不說話。
劉協心領神會的把目光轉向了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為了避嫌。
楊家將的一眾人等也沒有第一時間發言表態。
反倒是王允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我大漢煌煌天威,豈是鮮卑人能冒犯的?
老臣之意……」
頓了一頓。
王允霍然轉身看向百官。
毅然決然的道:
「打回去!」
態度無比堅決!
語氣無比堅定!
放佛誰要是說對鮮卑的入侵放任不管。
就是和他王允過不去一樣!
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向三省的尚書:
「三省的意見呢?」
劉伯溫、房玄齡、杜如晦三人異口同聲的道:
「臣等聽憑陛下、大王裁決!」
不逾矩。
不僭越。
守規矩的很!
只是他們守規矩的對象並不是龍椅上的劉協。
而是王位上的楊鋒啊!
自家老闆還沒發話呢。
打工人怎麼能發表任何意見?
劉協又看向了六部尚書:
「六部是什麼意思?」
以魏徵、狄仁傑為首的六部尚書和劉伯溫他們的口徑高度一致:
「臣等聽憑陛下、大王裁決!」
同樣的話語。
一字不差!
三省六部這些實權的重要部門全部掌握在楊鋒的手中。
只有楊鋒說打。
各部門就會立刻做好備戰的準備。
其他人的話。
不算數的!
劉協又問了一圈。
基本上立於朝堂的百官有兩種意見。
一個是按照王允所說的。
打回去。
另一種態度就像三省六部一樣。
裝聾作啞。
劉協的目光最後轉回到了楊鋒的身上。
開口問道:
「靠山王的意思呢?
是打還是議和?」
楊鋒長身而起。
按劍向劉協點動了三下。
朗聲說道: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短短的九個字。
顯示出了楊鋒的勇氣和決心。
大漢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誰要想在大漢的土地上搞事情。
沒二話。
必須打回去!
劉協猛地一拍龍椅扶手。
大聲贊道:
「好!好一個雖遠必誅!朕意已決!打回去!」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
劉協親自提筆寫了一道詔書。
將北伐鮮卑人的重任交給了靠山王楊鋒。
天下各州各郡的兵馬盡皆聽從楊鋒的調遣!
隨著歲數的增長。
劉協再也不是當初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了。
他知道自己這道詔書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出了楊鋒掌管的那些地盤。
誰還會把他的這道詔書當回事?
他根本就指揮不動其他州郡的諸侯們。
不過他畢竟是大漢天子。
這道詔書一出。
誰若是在楊鋒率領楊家將北伐的時候背後捅刀子。
那就等於是藐視他這個大漢天子。
那就等同於是造反了!
指揮不動各路諸侯沒關係。
只要能保護好楊鋒。
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北伐就行!
楊鋒當然明白劉協的意思。
向著劉協真誠的道謝:
「多謝陛下!」
劉協親自把詔書交到了楊鋒的手中。
用只有他們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低聲道:
「王兄在外征戰,我若是不能讓王兄心無旁騖,那還有什麼臉面站在王兄的面前?
王兄放心,只要有我在,絕不會有人敢公然站出來扯你的後腿!」
跟楊鋒相處這麼多年。
劉協明白了一個道理。
大漢江山不是他劉協的江山。
也不是劉家一家的江山。
而是天下百姓的江山!
他沒有能力守護天下的百姓。
但是他希望楊鋒可以做到!
楊鋒後退了兩步。
鄭重的大聲說道:
「我若不能蕩平鮮卑,還大漢子民一個安定,必將自刎以謝天下!」
沒有任何做戲的成分。
這就是楊鋒最真實的心裡話。
拔劍轉身。
楊鋒以赤霄神劍指向大殿之外的北方。
大喝道:
「準備出征!」
劉伯溫立刻稟道:
「啟稟大王!尚書省立刻連同兵部擬定作戰方案!」
門下令房玄齡緊跟著道:
「臣等馬上草擬北伐文書,昭告天下!」
杜如晦站了出來:
「中書省立刻傳書各地守將,集結兵馬!」
六部尚書也是做出了保證:
「請大王放心,戶部這三年籌備的錢糧,足夠我軍十萬人作戰兩年之久!」
「我工部在將佐監的幫助下打造了大批的武器、鎧甲,散朝後立刻發放到軍中!」
「刑部將會在大王出征期間加強巡視,穩定民生。
確保國泰民安!」
……
各部的尚書一個接一個的站了出來。
他們其實早就做好戰爭的準備了!
武將們更是爭先恐後的主動請纓:
「末將願隨大王出征北伐!」
「懇請大王以末將為我軍先鋒!」
「末將亦請為先鋒!請大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