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怒懟袁紹

  討公道討公道!

  今天是鳴冤日嗎?

  一個個都跑來這裡討公道?!

  袁紹氣的咬牙切齒,但想到軍營中的流言,還是壓著脾氣道:

  「此事本盟主知道了。

  既然你等無事,那兩名親衛本盟主也已經打發回汝南了,此事便就此作罷。

  把趙岑留下,你等就退下吧,本盟主還有要事處理。」

  聽見這話,陶謙等人甚為震驚,而張與則是直接氣笑了。

  昨天明搶,今天暗奪!

  我真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張與嘩嘩甩了兩下衣袖,往前一步,擋在了劉備身前,逕自開口道:

  「袁盟主如此處世不公,難道就不怕天下群雄心有不服嗎?」

  袁紹今日頻頻受挫,心裡難免有怒火。

  又見張與一身麻布粗衣,又是跟著劉備這個小小別部司馬進來的,更是沒把張與放眼裡。

  因此,袁紹不屑地俯視著張與:

  「你又是何人?這大帳之中豈容你放肆?」

  張與冷哼一聲:

  「不容在下放肆,在下今日也得放肆一回了。在下乃大漢留侯張良之後,張與張子和。

  不巧,昨日險些死在盟主親衛刀下的那倒霉蛋,正是在下。」

  漢朝是極為重視門第的。

  因而張良的名號一報出去,在場眾人的目光立刻就變了。

  孔融當下便拱手笑道:

  「竟不知先生乃是留侯之後,失禮了。我乃北海相孔融,字文舉。」

  張與微微一笑,還禮道:

  「素聞孔北海賢名,今日一見,方知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啊!」

  這話誇得孔融心花怒放,沒等孔融客套,張與便趁熱打鐵,向孔融介紹了劉備,還特別點明了劉備漢室宗親,天子皇叔的身份。

  北平太守公孫瓚乃是劉備同門師兄,此時也出言力證劉備身份。

  而劉備也謙虛有禮的與孔融交談起來,幾句交談下來,兩人頓覺相見恨晚。

  陶謙、劉岱見此,也紛紛出言與劉備攀談。

  一群人其樂融融。

  然而,曹操的目光卻不在劉備身上。

  他止不住地打量張與,心中暗自盤算。

  這劉備在大營中已有月余,始終默默無聞。

  但近幾日卻能一舉成名。

  先是未卜先知的派兵支援孫堅,而後又活捉了華雄副將,立下大功。

  再加上親衛昨日來報,說一少年在大營門口怒斥袁紹,引的流言四起。

  看著不遠處的風姿毓秀的張與,曹操心裡也有了計較。

  這些事,只怕都是這少年的功勞啊。

  曹操收回思緒,細長的眼中閃過精光,笑呵呵的走到張與面前,出言誇讚:

  「久聞英雄出少年,操曾不以為意。沒想到今日一見子和,方知此中真意!吾名曹操,字孟德,久仰大名。」

  張與聞言,眉頭一挑,有些意外。

  但很快也反應過來了。

  畢竟曹操可是個難得的人物,能在群星璀璨的漢末成為首屈一指的梟雄。

  收攏無數謀士武將,一統北方,奠定曹魏的基業,自是不可小覷。

  能猜出自己是這一切的推手,其實也很正常。

  想歸想,張與還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曹操:

  「曹將軍謬讚,與區區螢火之光,不敢當此殊榮。此次與乃是隨同主公,為趙岑之事而來。」

  見眼前的少年似乎不願深交,曹操也沒有放棄:

  「子和實在過謙了,若能得子和相助,此次討董豈不是易如反掌?」

  張與自是聽出了曹操的拉攏之意,他眼神微動,卻見不過一步之遠的劉備好像沒有注意到此處的情況一樣,自顧自的談笑風聲。

  而牢牢壓制住趙岑的關羽,丹鳳眼微眯,也不知是睡著了,還是對這種場面沒有興趣,故而不想搭理。

  張與環顧一周,將眾人的反應統統收入眼眸,隨後對著曹操淡淡一笑:

  「與身為漢人,定會為了大漢鞠躬盡瘁,竭盡所能!」

  這話就是委婉地拒絕了。

  曹操剛想再開口,就聽張與不甚客氣地對著袁紹道:

  「袁盟主,華雄大捷,定會趁勢進攻。如今大敵當前,不知袁盟主可想好如何補償孫將軍與在下,以及如何獎賞我主公?」

  這話一出,眾人的談論聲立刻停了下來。

  孫堅兩眼一亮,就著張與的話頭繼續:

  「正是,本將今日便是為此而來。我大軍死傷數千,若袁盟主今日不給個說法,本將決不會善罷甘休!」

  張與也補充道:

  「在下在大營門口險些慘死,動手之人又是袁盟主親衛,此事便不得不問袁盟主要個說法。」

  「且我主公及時派兵救援先鋒大營,減少聯盟損失,還拿下了華雄副將。如此大功卻要被人以『官卑職小』之名為難,少不得,袁盟主今日也得給個交代!」

  話說到這裡,大營中原本鬆弛下來的氣氛再度凝重。

  袁紹素來看重臉面,自恃甚高,但今日卻先後被一莽夫和兩個寒門打臉,還被如此步步緊逼,也動了怒:

  「本盟主已經說過,此事本盟主自會處理,爾等還想如何?!」

  張與見狀,不甘示弱道:

  「有功不賞,有過不罰,便是袁盟主的處理結果嗎?在下今日可算是開了眼了!」

  「孫先鋒忠心報國,卻被同盟陷害,損失慘重。找袁盟主討公道,竟還被如此敷衍!」

  「而我主公,堂堂漢室宗親!立了戰功還得被人攔在大營門口為難,以至於我遭了池魚之災差點身死!」

  「我軍初敗,華雄大軍將至,你身為盟主卻不安撫將士。可是將這聯盟視為袁氏家私?將群雄看作袁氏家臣了?!」

  聞言,孔融瞬間想起了營中流言,立時臉色大變。

  他無視上首暴怒的袁紹,直言道:

  「今日之事甚為明了,袁盟主如此搪塞,可是如流言所說,心有不臣?」

  孔融此言,張與也不意外。

  或者說,他昨日散出流言之時,就猜到了孔融定會仗義執言。

  無他,只因孔融是個真正心懷大漢,敬奉天子的忠臣。

  孔融話落,劉岱、陶謙紛紛出言。

  曹操也道:

  「本初,孫將軍大敗是公路運糧不力所致,此事大營已人盡皆知。本初不必擔心冤枉了公路,直接按軍法處置便可?」

  「至於玄德公與子和之事,雖不是你的本意,但下面的親衛肆意妄為,卻有不妥。孫將軍等也並非錙銖必較之人,本初也不必動怒。」

  曹操話音落下,眾人皆深以為然,連孫堅都收斂了些怒意,似乎還對曹操有了幾分好感。

  而張與看著曹操四兩撥千斤,便將大事化小,又將矛盾轉移到了不在場的人身上,在眾人面前狠狠刷了一波好感,不由得暗嘆曹操權術高明。

  但同時心中對曹操的警惕再度拔高了不少。

  袁紹被孔融一提醒,這才重新想起了流言之事,意識到自己地位不穩,便趕緊順著曹操遞來的台階走了下來:

  「既如此,未免軍心不穩,本盟主今日便秉公處置,給諸位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