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漁讀書

  第14章 李漁讀書

  為神做媒、強配姻緣,王大儒是真的勇。

  李漁連聲讚嘆,不得不服。

  王章矜持而笑。

  [玄品]的建造圖紙,自然是寶貝。只是王章弄不到[玄品]的蛇骨、山石,建造不了,所以才一直保留至今。

  雖然不知道這[玉女山神廟]的具體功用,但既為[玄品],必有其珍貴之處。

  建造所需的[玄品]蛇骨,自由吞屍蟒提供。就是那[玄品]山石暫時沒有著落。

  山石、山石,難不成讓他漫山遍野地去山上找石頭、挖石頭?

  朝食過罷,李漁由家相領著去了書齋。雄霸告辭,去幫李漁收攏吞屍蟒骨,然後去收購[未知的]物品。

  現代人讀古籍的第一個難關,是繁體與句讀。

  李漁本就有國學基礎,最近又與雄霸多有交流,這第一關,應該不難。

  書齋內藏書很多,有竹簡編策的、有縑帛裁成的、有蔡侯紙謄寫的,盈箱累篋、書笥滿滿,堆積如小山。

  之前的五部醫經,已搬回此間。放在一堆簡策旁,如山腳下的迎客亭。

  除去書,齋內還有些鐘鼎彝器、書法碑帖、古畫硯印。只是都是不入品,李漁沒多關注。

  書籍太多,李漁看得眼花繚亂,正不知從何入手,家相遞過來一束縑帛。

  李漁在書案上鋪開,這是個約莫一千字的小冊子。

  名為《六略》,其實就是書齋內藏書的目錄。

  《六略》,分別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對應書齋內甲、乙、丙、丁、戊、戌等六個部分。

  李漁對[兵書略]很感興趣,於是先去翻[丁部]藏書。

  這部分書籍並不多,僅《素書》、《尉繚子》、《吳孫子兵法》等寥寥數卷。

  李漁先取其中的《別成子望軍氣》。

  此書據說是戰國時、別成子所作,共有三卷,王家只有其一。

  別成子是誰,李漁不知道。他只知道,一卷書、區區四十八枚竹簡,讀得他頭暈腦脹。

  這一卷簡書,看名字是兵書,但其實跟「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的陰陽家們勾連甚深。

  裡面的內容,好多都是卜筮、占星、占夢、祭祀、禳禱、詛咒,以及奇奇怪怪的巫術。

  看得李漁頭大,還不大懂。

  家相早就離了書齋,去忙別的。王章因宿疾盡消、心情大好,尋鄉中好友歡宴去了。

  李漁找不到人請教,只能埋頭苦讀。

  小半個時辰過去,竹簡是翻完了,但[智力經驗]僅有5點。照這進度,他要升到[智力]20級,得在這王家書齋里蹲上十天半個月。

  算逑!

  李漁放回《望軍氣》,轉去翻其他的書。

  《尉繚子》絆絆磕磕,《素書》五竅不通……

  得,兵書不看了。

  李漁走去甲部[六藝略],去翻《論語》。

  他尋思,這《論語》他可是學過、背過,總不至於也難讀吧。

  然而,等站在甲部的那一個個書笥、箱篋前,他也是沒脾氣了。

  擱現代社會,《論語》是一本書,但在這漢世,那就是一系列的叢書。

  《論語》是什麼。

  孔夫子「述而不作」,《論語》不是他寫的,而是「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

  孔夫子在世的時候,弟子們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謂之《論語》。

  《論語》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論語》(孔子壁中,兩《子張》)、《齊》、《魯》、《齊說》、《魯夏侯說》、《魯安昌侯說》、《魯王駿說》、《燕傳說》、《議奏》、《孔子家語》、《孔子三朝》、《孔子徒人圖法》。

  王家書齋里自然沒這麼多,僅《子張》、《齊》、《議秦》三家、六十七篇。

  但王章及其家中先賢,在讀書時但有所得、有所記,或者為後輩處理校勘,作注、釋、疏、章句,就會另著成冊。

  日久天長,王家簡策的數量就遠遠超出了三家《論語》。

  《子張》、《齊》、《議秦》,李漁囫圇吞棗地讀完,費時半個時辰。

  「[系統]:恭喜玩家通讀《子張》、《齊》、《議秦》,獲得智力經驗26點。」

  1個小時26點。

  如此低的效率,李漁人都麻了,忍不住唉聲嘆氣。

  這時候,一名十五六歲、長相清秀的小丫鬟,端著一盤水果進了門。

  大族侍女,雖是僕從之流,卻端莊知禮、行止有度。

  應該也識文墨、曉經傳吧?

  李漁心裡一動,朝侍女行了一禮。小侍女一慌,忙避開身,又回禮道:「不敢受郎君禮。」

  「這位小姐姐,我想請教你一下,」李漁撓頭,「我要讀書進學,該從何入手?」

  侍女被問得一愣。她雖然隨著懷姬小娘子學了些字,但哪裡知道讀書的道理?

  李漁知道自己難為人了,忙又致歉。小侍女慌不迭地回禮。

  待李漁轉身又去看書,小侍女扁著嘴巴出了門。

  一出門,小侍女提起裙角就躂躂往內宅跑。才衝過洞門,被一隻小手扯住了衣領。

  「小雀兒,你跑作甚?」

  說話的,是一名神態天真、嬌憨可愛的少女。

  及笄之年、青春洋溢,俏麗可人的鵝蛋臉上,還有些許的嬰兒肥。

  少女放開手,小雀兒都沒顧得上整理衣裳,就嘰嘰喳喳道:「小娘子、小娘子,那個鯉魚不識字!哈哈,他還問我如何讀書進學!」

  她嘰嘰咕咕說了一大堆,小娘子聽著亂糟糟的:「且住,且住!不是說讓你去瞧那[應聲蟲]嗎?伱怎還和他說起讀書了呢?」

  小雀兒一呆:「誒?我給忘了!」

  小娘子無語,伸出纖纖玉手,去點她的小腦門。

  小雀兒捂著頭逃竄。

  兩人鬧了好一會才停手,皆是面色紅暈、香汗透濕衣襟。

  小娘子道:「馬姐姐說,後世不學經傳。那李郎君非是不識字,是不通經而已。」

  小雀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忽道:「小娘子,我再往書齋瞧一眼吧?」

  殺蟒的李郎君,她是見過了。面貌堪稱俊秀,但就是那一頭短髮,如遭髡刑,甚是怪異。

  至於那[應聲蟲],聽外宅的人說「甚是有趣」,不知是怎生個有趣法。

  小雀兒很想看。

  小娘子躊躇片刻,點頭答應。小雀兒要走,又被她拽住:「你且告訴他,可先從《蒼頡》、《博學》、《凡將》、《急就》……讀起。」

  小雀兒點頭,扭身就走。但還沒過洞門,忽然就苦著臉回來了。

  小娘子問其緣故,小雀兒道:「沒記住。」

  小娘子翻了一個好看的白眼,又與她說了一遍:「《蒼頡》、《博學》、《凡將》、《急就》、《元尚》、《訓纂》、《別字》。」

  說罷,又讓她背。

  小雀兒掰著手指頭數,才掰到第三指就停了手,傻呵呵地看向小娘子。惹得小娘子又敲她頭。

  如此再三,小雀兒愣是沒記全。不過,她也是機靈,回房尋了筆墨、一方簡牘,請小娘子書寫。

  小娘子忍住再敲她腦門的衝動,在簡牘上寫下幾個娟秀小字。

  小雀兒興沖衝去了。

  沒大會,她有些氣悶地走回來:「那隻鯉魚好不曉事,我才看小蟲幾眼,就被他趕回來了。」說罷,遞給小娘子那枚簡牘。

  在她娟秀小字後面,有三個字墨跡未乾:「何為觚?」

  送簡、回簡、筆墨請教,如同書信往來。也有些為人師、授道解惑的意味。

  小娘子覺得是很新奇的體驗,便又在簡牘上寫下「酒器」二字,打發小雀兒送去。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請問何解?」

  簡牘又來,又是一句請教。小娘子筆墨遊走,待此枚簡牘寫盡,又取一枚。

  「烏承祿……」

  「……」

  簡牘換了一枚又一枚,小雀兒腿都跑酸了,小娘子的興致還很高。

  小雀兒不幹了。

  [應聲蟲]確實好玩,但那隻鯉魚不許她用小樹枝戳弄,她幹嘛要幫他送簡牘。

  小娘子啞然失笑,不送就不送吧。

  小雀兒卻又眼珠兒一轉,問小娘子:「小娘子可想見見那[應聲蟲]?」

  小娘子確實想看看,不過她不想入了小雀兒的套,就搖頭道不想。

  小雀兒傻眼,她又圍著小娘子打轉,反覆說小蟲子的可愛,卻總被拒絕。

  最後乾脆耍起了無賴,磨得小娘子沒轍,在簡牘上寫下「聞君有奇蟲,不勝好奇。願乞一日觀瞧,望君玉成。」

  不一會,小雀兒歡天喜地地回來,手裡拿著個玉瓶。

  小娘子沒先瞧玉瓶里的蟲子,而是先接過簡牘。

  上面龍飛鳳舞寫有兩個字——「同意」。

  字後面還有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