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評選積極分子

  此時此刻,孟津書院內部,陸宇還不知道射援和皇甫堅壽前來參觀的消息,他正在和蔡琰討論教育學生的問題。

  最初開辦書院的時候,陸宇目光長遠,並不急於求成,因此書院的學生以年幼的孩童為主。

  可是隨著現在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陸宇在人才儲備方面遇到了不少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工人數量嚴重不足。

  別以為工人是無產階級,就覺得隨便來個人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工人。

  現代文明社會,教育普及,就算是農村出來的,到大城市裡去工廠打工,學歷再低那也是初中或者高中畢業。

  別的不說,至少認識字吧,懂得基本的四則運算吧?

  可在古代,光是認字和算數,就算得上是中級技能了,只要百分之零點五的人口能夠掌握。

  這是一個讓陸宇為之絕望的數字,他現在很多產業的產能受限,不是因為機器不夠,而是因為能夠操作機器的人手嚴重不足。

  流民人多不假,甚至不用給薪水,給口飽飯吃就會認真幹活,勞動力陳本十分廉價。

  可有些活,他們就是幹不了啊,成本再低也沒用,畢竟活總得有人來做吧?

  為了培訓這些流民成為合格的工人,讓他們能夠勝任一部分低技術含量的工作,陸宇不得不在孟津書院增設了培訓班。

  蔡琰覺得這些流民普遍不認得字,加上學校里的老師數量也嚴重不足,乾脆讓大人和小孩一起上課得了。

  陸宇聽完,卻覺得不行:「總不能把大人孩一鍋燴吧?」

  「那要不分兩批上課,分出日班和夜班」

  蔡琰再次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向陸宇建議:「小孩子可以白天來上課,到了晚上,就換大人。」

  「我覺得不行。」

  陸宇聽完連連搖頭,給蔡琰解釋道:「昭姬,你沒在工場裡待過,流民的勞動強度很大,幹了一天活累都快要累死了,肯定想要好好休息一下,誰來上你的夜校?」

  「沒錯。」

  翟宬在一旁聽得連連點頭,並且補充說明道:「流民目不識丁,見識更是短淺,這是他們的生存環境決定的,他們在沒認識到有文化的好處之前,想要吸引他們來學習很難。」

  蔡琰看到陸宇和翟宬都在反對,頓時有點急了:「那難道就這麼算了?」

  雖然已經與陸宇晚婚,但是蔡琰和一般的女性不一樣,她從小就極具才情,隨著父親顛沛流離,更是增長了自身的見聞,因此很希望能夠做出一些成績來,並不願意自己僅僅成為陸宇的附庸,在衛將軍府當一個花瓶。

  她有這種想法,陸宇自然是支持的,更何況教育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交給其他人陸宇也不放心,難得蔡琰有此志向,他怎麼可能打擊她的信心呢?

  「辦還是得辦的,不過關於流民的教育問題,我覺得先辦個培訓班吧。」

  陸宇想搞的,其實是青春版的精英教育,說白了其實就是幹部培訓班。

  這種臨時性質的短訓班,在後世很常見,經常被用來培養靠攏組織的積極分子。

  雖然積極分子也是人,他們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通過培養提高他們的覺悟,增強組織性紀律性,學會工作的方法,最終還是能成為無數基層組織中驅動群眾的傳動齒輪。

  如此一來,就能形成類似病毒擴散一樣的效果,鼓動大量流民自發地積極參與進來,從而形成滾雪球一般的規模效益。

  當然了,這種事情,那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謂打開一個地方的局面是最難的。

  特別是面對一個相當封閉保守的傳統農業社會,想要打破原有的思想體系,灌輸全新的概念和知識,這是足以讓人頭禿的難題。

  那麼積極分子是哪些人呢?

  陸宇覺得可以訂立一個標準,甚至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他對翟宬說道:「天工坊那邊,你幫我傳句話,就說以後每個月,都要在工人中評選一批積極分子,上、中、下旬各評一次,保證要讓積極分子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具體的獎勵,也很實惠。

  陸宇想了想,就有了主意:「評選上積極分子的人,甭管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至少他們願意學習新知識新思想,這正是我們需要的人,所以我們必須要豎立榜樣,積極向我們靠攏的人,要麼提升職位,要麼增加薪水,具體的工作,你給我安排下去。」

  「屬下明白!」

  陸宇的意見,翟宬心領神會,其實他也是這麼想的。

  有些工人當真是榆木腦袋,總是用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絕「上進」,有的甚至還鬧出了事端。

  比如織造局之前就發生過一件事,由於劉曄改進了織綾機,提高了生產效率,所以僱傭的工人更少,產量卻大幅度提升。

  在有心人的鼓動下,一些工人擔心越來越先進的技術會砸了他們的飯碗,居然糾集了一大幫子人,連夜衝進織造局裡把幾台新造好的織綾機給砸了。

  這事情當時鬧得很大,最後調查出來的結果,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雖說該抓的人都抓捕歸案了,可這件事情,卻也足以從側面映襯出了一個問題——並非只有世家和豪族畏懼改變,底層民眾同樣也可能反對改革的進行。

  而事實上,織綾機技術的改進,確實造成了不少原本的手工勞動者破產。

  畢竟他們都只是升斗小民,並沒有太多的本錢,只能靠著雙手在家自己織造一些綾布來幫補家計。

  面對織造局的機械化大生產,他們無論是成本還是質量,都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時代的進步,絕非溫情脈脈,跟不上腳步的人,往往都慘遭淘汰,下場淒涼。

  當然,作為統治者,陸宇還是願意幫助那些願意改變自身,主動適應新時代新環境的人的,所以才弄了培訓班,希望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從新適應即將到來的新生活。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