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這特麼的才叫豪橫

  而滿打滿算,翟宬和史子渺研製玻璃總共才一年半的時間,期間還兼顧了其他的一些科研課題,並且弄出來許多技術成果、。

  因此大家並不覺得氣餒,反而鬥志昂揚。

  沒有什麼是一次實驗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不想,那就兩次,三次,乃至一百次一千次!

  只要砸錢繼續深入鑽研,總有把問題解決的那一天、

  陸宇為了將玻璃研製成功,絲毫不吝惜錢財,之前就已經砸了六千萬錢進去,實驗幾次失敗之後,到現在錢已經差不多花光了,陸宇頓時又從賣家具賺到的錢裡面,抽了四千萬錢出來,追加投入。

  好傢夥,直接一次性湊夠了一億錢的研發成本,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

  這可是一億錢!

  一億錢是個什麼概念?

  大漢帝國的佃租,每年也就差不多22億錢左右,而全盛時期的漢帝國邊軍的軍費,也就是23億錢。

  陸宇直接在玻璃的研發上面砸了一個億,就相當於是拿了國防開支的5%,去研發一門新技術一樣,這件事情傳開之後,洛陽城內不少達官貴族都炸鍋了,覺得這件事就特麼離譜。

  也幸虧陸宇還不是皇帝,否則怕是站出來勸諫的大臣,都能用唾沫星子把他淹死。

  可陸宇花的是自己賺來的錢,別人也不好多說什麼,頂多是酸溜溜地罵他幾句暴發戶,覺得他花錢如此豪橫,遲早把家業都給敗光。

  司徒府邸,楊彪將楊修找來書房討論此事:「德祖,神武侯最近做的事情,你都知道的吧?」

  「父親說的,是關於玻璃的事情吧?」

  關於玻璃的研究,楊修也有參與,甚至已經看過具體的初代產品,不過這個項目眼下還處於保密階段,因此他從未和家人提起過。

  「這玻璃,聽說和琉璃差不多?」

  楊彪試探著問了一句,他是老派的文臣,雖然楊家的日子一點也不節儉,但他還是希望統治者的生活能夠節儉一點。

  畢竟一旦為君者窮奢極欲,對世家和豪族,對天下百姓,都不是什麼好事。

  陸宇要是花一億錢去打仗,甚至蓋一座豪宅自己住,他都不敢多說什麼,可拿去搞研究,這種事他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在楊彪眼裡,這就是瞎折騰。

  萬一陸宇把自己的錢折騰完了,覺得還不夠,又伸手找別人要怎麼辦?

  所以大家都很擔心,都在害怕,唯恐陸宇變成第二個董卓,到時候世家豪族指不定也要被當成韭菜一樣收割。

  楊修何等聰明,只是看了一眼楊彪的目光,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笑著說道:「父親不必憂慮,主上英明神武,何曾做過賠本的買賣?」

  這話說得銅臭味十足,但楊彪都來不及訓斥,而是對楊修的話感到十分好奇:「德祖,你是不是收到了什麼風聲?」

  楊修點點頭:「具體的事情我不能多講,但可以提前告知父親一聲,關於玻璃,其實成果已經出來了,只是主上還不太滿意,想要盡善盡美,因此才繼續投入經費研究。」

  楊彪眉頭皺起:「可這玻璃,不過區區玩物罷了,值得這般巨大的投入嗎?德祖,你是神武侯的謀士,應當極力勸說才是啊,真要有錢,也當投入軍隊和民生之中,如此才是強本之策,豈可在旁枝末節上徒費錢財?」

  楊修聽完卻是搖頭,為陸宇辯解道:「父親,時代不同了,往後的未來,誰掌握技術,誰才能坐擁天下,錢、糧、兵甲,只要掌握了核心生產力,那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兩人對技術的認知,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在楊彪看來,玻璃其實就是琉璃,而琉璃這東西,漢代之前就已經出現過了,相關的出土文物就證明了這一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工匠煉製蜻蜓眼,漢代也有工匠掌握了燒制玻璃蟬的技術

  實際上,琉璃應該古代道士煉丹的意外產物,比如史子渺這貨,以前就喜歡將富含二氧化矽的石英和銅,鉻等致色元素一起投入了燃燒著烈火的丹爐中,出爐冷凝以後,爐底便出現了五光十色的琉璃。

  成語「點石成金」,最初所指的,便是道士們利用礦石煉製出的各種值錢寶貝。

  但這些東西,楊彪這種傳統大儒,是不放在眼裡的,畢竟爭霸天下,誰靠的是金銀珠寶啊?

  想要問鼎中原,靠的是人口,糧食和軍隊,這些才是國力強盛的根本。

  這不能怪楊彪,因為在他的認知之中,只有顏色複雜絢爛,有觀賞性而沒什麼實用性的琉璃。

  可楊修是見過玻璃的,這種宛如無色水晶的無暇造物,用途十分廣泛,無論是用來製作燒杯等實驗器皿,提升科研的便利性,還是用來製作千里鏡等《物理》學中提及到的光學儀器,都是實用性極高的物品。

  玻璃本身也十分精美,可以賣出高價,而成本又十分低廉,因此能夠獲取巨額回報,賺到的錢可以用來充當軍費,也可以投入基礎建設,改善民生。

  這裡面的好處,太多了,只要研發成功,別說是一億錢的投入,就算十億錢,那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歷史上的威尼斯商人,當年靠著壟斷鏡子的生產技術,就聚集到了足以富國強兵的巨量的財富,顯赫一時。

  要不是後來銀鏡的製作技術泄密,失去優勢,也不會因此而迅速衰落下去。

  由此可知,技術是可以作為強國之本的。

  只可惜,眼下的大漢帝國,有此意識的人,還是太少了。

  儒學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積累,早就在意識形態上面,擁有了根深蒂固的影響,讓人在思考的時候,下意識地就被引導。

  也就是楊修早早接觸了陸宇,得以打開眼界和見識,才成為少數看透歷史迷霧,能夠看見未來的幸運兒之一。

  經過一番交談,楊彪雖然心中仍存疑慮,卻也相信自己兒子的判斷。

  既然楊修都說陸宇還藏有底牌,研究玻璃也並非瞎胡鬧,楊彪也就稍微安心了一些,暫時先選擇繼續觀望一陣。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