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寡恩德薄

  三日後司馬懿快馬趕至修武,剛進城與曹休見禮,便拿出魏王將令,要捉拿徐蓋審問。

  曹休言道:「徐蓋雖兵敗而走,但守御有功,又保住許多人馬,功過相抵,某已稟報魏王,不必治罪。」

  司馬懿冷聲道:「徐蓋父子用兵不當,河內失守,人馬折損數萬,又使無辜百姓受害,雖萬死難辭其罪,安得能贖?」

  曹休不滿道:「今軍中正是用人之際,吾留徐蓋尚有大用,還望軍師體諒,讓他戴罪立功。」

  司馬懿道:「不殺徐蓋不足以正軍法,若人人皆避戰而走,如何統御三軍?將軍用兵多年,當知治軍從嚴,軍法無情,不可偏袒徇私。」

  曹休見司馬懿果然不肯退讓,大怒道:「軍師執意殺人,莫非要公報私仇?」

  司馬懿捧起魏王詔書,淡淡道:「將軍此言差矣,吾奉大王旨意行事,與私情無關!」

  曹休向來性情高傲,又得曹操器重,被稱為「千里駒」,作為年輕一代的翹楚,莫說曹彰、曹真等人對他敬畏三分,就是那些老將也時時遷就自己,沒想到司馬懿卻如此固執。

  加之先前與樂綝二人對話,頓覺顏面盡失,按劍喝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某今奉命禦敵,有調兵用人之權,徐蓋可戴罪立功,軍師若不服,可再報大王請令。」

  司馬懿神色不動,放下將令,也從腰中解下佩劍:「此乃魏王佩劍,見者如大王親至,曹將軍聽令!」

  曹休驚怒不已,指著司馬懿喝道:「汝敢對本將發號施令,欲反焉?」

  司馬懿舉著佩劍言道:「方才詔書已經說明,此劍只為執行軍法,嚴明軍紀,並無調兵之權,吾奉王命治軍,整飭三軍,乃為助將軍破敵也!」

  「好好好,還有這招?」曹休氣得直咬牙,卻又無可奈何,背轉身去擺手道:「徐蓋現領兵巡視沿河大營,軍師自便吧!」

  司馬懿馬上傳令兩名督軍出城,帶領五百刀兵往河岸大營去捉拿徐蓋,又對曹休抱拳道:「在下奉命行事,還望將軍莫怪,今西涼軍勢大,還需你我齊心協力,方可破敵。」

  曹休氣得臉色鐵青,卻不得不強笑道:「軍師多慮了,某豈不知先生是為公事?徐蓋犯錯在先,自當嚴懲,若能藉此立威,也未嘗不可。」

  「多謝!」司馬懿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出府門帶上司馬恂,直奔南門城樓等待。

  不多時督軍回城報信,徐蓋聞知有人捉拿他,畏罪逃走,駕船進入大河,追之不及。

  「混帳!」司馬恂勃然大怒,厲喝道:「必是爾等故意放人,推下去斬了!」

  督軍大驚,急忙跪地求饒,司馬懿喝退軍兵,言道:「此事與爾等無關,徐蓋何時出城巡營?」

  督軍答道:「三日前才去!」

  司馬恂驚怒不已,咬牙道:「此必是曹……」

  司馬懿抬手攔住他,將督軍喝退,斥責道:「此乃軍營,不可妄言!吾今掌管軍紀,汝安得發號施令?」

  「二哥,我……」司馬恂漲紅臉,就要爭辯。

  「放心,吾自有對策!」司馬懿背轉身,看向修武府衙,緩緩道:「汝即刻起程前往西涼,此間事無需摻和。」

  司馬恂當即帶著十名心腹家將出城而去,司馬懿目送一行人消失在山麓之後,才回府來見曹休。

  曹休嘴角掛著一抹冷笑,背著手問道:「可曾將徐蓋正法?」

  司馬懿神色不動,抱拳道:「徐蓋畏罪而逃。」

  「區區一名小將,不足為慮!」曹休微哼一聲,請司馬懿入座,問道:「未知大王派軍師前來,有何破敵之策?」

  司馬懿言道:「西涼軍勢大,此時不可急於求戰,需堅壁高壘,訓練軍卒,待援軍到時,可一鼓破之。」

  曹休愣了一下,點頭道:「軍師言之有理,既然大王命你嚴肅軍紀,練兵之事,就多由軍師代勞。」

  他本以為司馬懿這次到前線,必定會不顧一切出兵報仇,甚至像剛才那樣拿出魏王佩劍施壓,沒想到他居然按捺得住,不禁暗自敬服,但又惱恨司馬懿剛才不給他面子,乾脆讓他去練兵。

  司馬懿卻毫無怨言,甚至似乎忘了家族被滅之仇,稍作休息之後,馬上便到軍營安排訓練事宜。

  ……

  徐蓋駕船逃至河南,與樂綝望著滾滾黃河一聲嘆息,雖說司馬懿要公報私仇,但這也是曹丕授意,沒想到父子半生浴血廝殺,立下汗馬功勞,到頭來還不如儒生一句話管用。

  樂綝雖未受波及,但也兔死狐悲,心有戚戚,二人趕到洛陽,向城門都尉報上名號,守軍驚詫莫名,不敢做主,趕忙報知洛陽令辛毗。

  辛毗在府衙接見,確定就是徐蓋、樂綝,驚喜不已,忙問道:「二位賢侄主動來投,莫非魏郡又有大變?」

  樂綝畢竟還是個熱血少年,當下滔滔不絕,便將曹丕勾引外族,引狼入室之事說了一遍,義憤填膺,若是還念著曹氏舊恩,差點就要大罵曹家祖宗十八代了。

  「子桓不如曹孟德遠矣!」辛毗慨然一嘆,叫二人洗漱吃喝休息,請來荀彧商議,這可是勸降徐晃和樂進的大好機會。

  荀彧聽罷卻搖頭道:「佐治不必著急,可先叫他父子團聚,共敘天倫之樂。」

  辛毗急道:「今操已敗亡,曹丕新繼位便殺害功臣,又勾連外族,如此寡恩德薄,還不足以讓他們幡然悔悟?」

  荀彧搖頭道:「正所謂請將不如激將!此時若去勸降,其心自認二臣,心存芥蒂!可不必用他,若有問話時,只說吾等大漢臣民,九州共憤,同仇敵愾,正齊心對外,其自會主動請戰!」

  辛毗還有些不放心:「果然有用?」

  荀彧撫須笑道:「張文遠出身雁門,自小便受胡人劫掠欺凌,恨之入骨,徐公明不甘朝廷欺壓,才舉義旗為民請命。此二人皆當世豪傑也,若聞胡人犯境,鄉鄰又遭塗炭,必感同身受,憤然出戰矣!樂文謙雖在中原,卻為人驍果壯烈,二將皆出討賊,其安得甘心枯坐乎?」

  「明公高見!」辛毗嘆服,便派人將徐蓋、樂綝送去漢興壇,其餘並不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