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忠義之士

  眾將各去準備,文欽私下裡與曹丕相見,言道:「軍中大將皆被劉琦小兒擒去,大王族中就有人才,必能為國分憂,何必叫明珠蒙塵?」

  「哦?」曹丕正為人手不足發愁,聞言驚喜不已,忙問道:「何人能為我分憂?」

  文欽言道:「正是大王姐夫夏侯子林。」

  「他?」曹丕微微蹙眉,搖頭嘆道:「子林固然對國家有功,也曾苦學兵法,但奈何無用兵之能,淮南一戰毫無建樹,敗後更不來見我,難堪大用吶!」

  「大王此言差矣!」文欽言道:「夏侯楙在水寨可並非一無是處,獻策活連環,自籌錢款打造戰船不說,還識破了劉琦之計」

  曹丕吃驚道:「真有此事?」

  文欽慨然嘆道:「子林曾直言周泰乃是詐降,奈何當時局勢正盛,文烈與我破敵心切,未能聽取良言,鑄成大錯。若當初聽其所言,將計就計,劉琦必敗矣!」

  曹丕驚得站起身來,走到文欽面前:「將此事詳細報於我知。」

  文欽便將夏侯楙在水寨獻活連環,在軍費不足,沒有錢糧供給的情況下一力完成任務,又在營中說江東諸將投降是劉琦之計說了一遍。

  對震驚不已的曹丕說道:「吾向劉琦求情時,劉琦也說過魏營之中,其所忌憚者,唯獨子林而已,若能再擒,必除之而後快。」

  「不想子林竟受此委屈!」曹丕聽罷感動不已,想夏侯惇正全力鎮守兗州,慨然長嘆道:「夏侯父子,真乃大魏擎天之柱也!」

  文欽又道:「某來時路上已經打聽過,子林並非不來見大王,而是得知先王遇害,自回譙縣為其設靈,正在祖墳披麻戴孝,為先王服喪。」

  「子林心存忠孝,卻從不與人爭辯,真君子也!」曹丕也心生愧疚,輕嘆道:「孤誤會姐夫了。」

  文欽言道:「眼下正值用人之際,何不將其調來任用,若被劉琦探知其下落,派刺客下手,悔之無及矣!」

  曹丕渾身一震,馬上派家將連夜趕回譙縣,將夏侯楙接來魏郡,並未說要起用他,只說到鄴城為曹操守墓。

  文欽走後,曹丕又將曹休傳來,詢問夏侯楙之事,曹休雖不恥夏侯楙為人,但對他獻活連環,設法打造戰船之事還是十分認可。

  曹丕又問道:「孤聞軍中傳言,子林曾識破劉琦之計,可有此事?」

  「這……」曹休臉色微變,抱拳道:「此不過我等爭執,他隨口說的一句氣話而已,如何能當真?」

  曹丕笑道:「吾並非要追究兵敗之罪,只是子林不回朝,恐另有隱情,故而動問。」

  曹休言道:「子林的本事只在籌錢置業,大王在河北籌備錢糧,倒可重用於他,軍中之事,千萬不要讓他插手,否則必誤大事。」

  「我自有道理!」曹丕心中大定,當日請宗族子弟赴宴,為曹休踐行。

  ……

  魏王宮中稍微安定,此時鄴城的皇宮卻暗流涌動。

  曹操滅亡,劉琦占據半壁江山,眼看大漢將興,所有人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獻帝也忍不住三次召見楊修,加為侍中,詢問淮南戰事情況。

  被曹操幾次血腥鎮壓的文武大臣,仿佛冬日裡枯敗的草木,受了春風拂動,便蠢蠢欲動,準備生根冒芽。

  大漢興衰四百年,總有人為這個王朝拋頭顱、灑熱血,不顧生死前仆後繼。

  漳河之畔的明月酒樓,是夏侯楙在鄴城時所建,格局大小與襄陽的水雲坊相差無幾,甚至不知從哪裡買來三名膚色黑亮的女子,取名黑珍珠,大受世家子弟追捧。

  聞名天下的漢興堂杜康酒,也只有在這裡才能喝到,雖是國喪期間,但這裡進出達官貴人絡繹不絕,鶯鶯燕燕笑聲不絕。

  臨河的一間廂房中,有人正為楊修擺宴接風,透著窗戶看出去,對岸便是曹操的陵墓,春風飄進窗欞,令人心情愉悅。

  左手之人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正是名動一時的鄴城名士魏諷。

  右手一人氣度儒雅,始終保持著一份貴氣,正是南陽名士劉廙之弟劉偉,乃漢室貴胄,長沙定王劉發之後。

  漢室再興有望,天下百姓無不議論此事,將劉琦比作光武第二,神助天道,命世之人,這些蟄伏隱忍的劉氏子弟,血脈也在被喚醒。

  原本以劉氏身份自危的開始暗地裡打聽南方戰事,死心塌地為曹氏效忠的,也忽生愧疚之心,準備迷途知返。

  酒過三巡,三人拿著荀彧的檄文念了好幾遍,痛斥曹賊罪行,一吐心中塊壘,言歸正傳商議對付曹丕之事。

  魏諷已有些迫不及待,言道:「德祖兄既與劉伯瑋已有聯絡,今曹丕新繼位,何不趁其立足未穩,朝中人心動盪之際,聯合諸位義士一同舉事,裡應外合奪了朝廷?」

  劉偉也點頭道:「曹丕正在邯鄲召集兵馬,鄴城空虛,若能一舉將曹氏黨羽掃清,陛下重登大寶,振臂高呼,天下響應,我等與劉伯瑋裡應外合,曹氏必滅矣!」

  「二位稍安勿躁,小不忍則亂大謀!」楊修忙勸住二人,低聲道:「劉將軍再三囑咐,叫我等要多加小心,漢軍不過河北,萬不可操之過急,以免誤了大事。」

  魏諷急道:「朝中自有忠良,吾已結交義士數十人,一聲令下,便可護駕出皇宮,調動羽林軍消滅曹氏一黨,占領鄴城,足與曹氏宗賊周旋。」

  劉偉也道:「只要陛下重獲自由,號令一方,誰敢不遵?」

  「賢弟此言差矣!」楊修微微搖頭,慨然道:「若吾此番未曾外出,與諸位一樣深居宮內,必以為此計可成。但見識了淮南戰事,江東劇變,方知此等事不可想當然。你我內無權威,外無支援,稍有不慎,便是殺身之禍,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魏諷長身而起,朗聲道:「大丈夫為國盡忠,為天子效力,必能名垂青史,死有何懼?」

  楊修拉著他坐下:「自古義士以忠孝全節者數不勝數,但若因此連累天子,陛下若有性命之憂,吾等皆為千古罪人矣!」

  魏諷有些喪氣,埋怨道:「如此瞻前顧後,如何能成大事?」

  楊修言道:「鄴城已有劉伯瑋心腹潛入,此事二位不可再與第四人提起,只需待機而動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