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琦的狡辯,楊松無話可說,人家兵強馬壯,兵臨城下,實在沒有談判的資格。
劉琦又道:「其實張魯傳道,勸人向善,我並不反對,漢中十餘萬百姓受其恩惠,安居樂業,路不拾遺。當今亂世,也唯有家父能做到如此程度。」
楊松疑惑道:「將軍此言何意?」
劉琦問道:「不知先生可知左慈道長?」
楊松點頭道:「左慈雖在天柱山修行,實則出自崑崙,以煉丹修道,如今於嵩山開設道場,為人治病,名望極高。」
劉琦點頭道:「不錯,曹賊能劃地讓左慈安心傳道,我何嘗不可?漢中乃隴蜀咽喉要地,遲早必有大戰,張魯只知傳道,卻不修武事,焉能守之?何妨另選仙山靈地,安心修道,若能如老子那般,飛升傳道於後世,豈不美哉?」
楊松問道:「當今天下,可有如此寶地?」
「當然有!」劉琦點頭道:「長沙之南有衡山,山清水秀,仙氣縹緲,地勢靈脈絕不輸嵩山、武當。」
楊松蹙眉道:「衡山遠在天邊,乃荒蠻之地,毒蟲猛獸極多,如何傳道?」
劉琦笑道:「先生此言差矣,交州刺史賴恭治理境內,交趾太守士燮已派人表示歸順之意,願與中原通和,衡山便是南北交通要衝,我欲在此設官署,化育邊民久矣!」
楊松搖頭道:「若叫師君到此地做官,只怕他寧死不從。」
劉琦言道:「非是治民,而是傳道!若張魯願到衡山,開闢蠻荒,傳道於交州甚至南越,便是南疆開山祖師,功德彪炳萬世,受萬萬民香火,功德豈不比左慈等強百倍?」
「這……」劉琦的規劃,已經超出楊松的認知和權限,愣了半晌,抱拳道:「茲事體大,在下還要稟告師君,再做定奪。」
劉琦道:「你只需告知張魯,他想開宗立派,傳道化民,我並不反對,甚至可在匡正朝廷之後,設為國教,但決不可以教治民,割地自守,教法高於國法,此舉貽害無窮。」
「國教?」楊松眼睛瞪大:「當真?」
劉琦點頭道:「若張魯果有意悟道,可出城與我單獨會晤,我有肺腑之言相告。若意見不合,我自會放他回城,堂堂正正一戰,成王敗寇,任他抉擇!」
楊松將信將疑,回到南鄭,將劉琦的話盡數告知,張魯聞言震驚莫名,並非是為劉琦的霸道,而是他的規劃。
「傳道、開宗、飛升……」張魯喃喃自語,仿佛中邪一般。
這正是他一生所求,但之前都是懵懵懂懂,盡力而為,至於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結果,卻一無所知。
劉琦的這番話,讓他如有撥雲見日之感,仿佛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次日還在猶豫之時,沔陽傳來急報,張衛命楊昂為先行日夜兼程馳援漢中,在定軍山遇伏,全軍覆沒,張衛人馬被擋在陽平關。
沔陽祭酒得知消息,見勢不妙,投降劉琦,非但苦苦等待的援軍未到,南鄭也成了孤城。
張魯聞報心如死灰,心知大勢已去,與閻圃、楊任商議對策。
楊任咬牙道:「劉琦果然詭計多端,殺我兄弟,此仇豈能不報?不如燒了倉庫城池,往米倉山退至巴中,聯合夷人報仇。」
楊松道:「師君萬萬不可如此,劉琦已經言明,只要師君誠心修道,自會全力相助,逃遁而去,我教眾子弟如何看待?一生心血付諸東流,不如開城投降。」
張魯猶豫不定,問閻圃道:「公意若何?」
閻圃此時也無計可施,答道:「若主公想割據一方圖謀霸業,可往巴中再做圖謀,若要弘道治經,可與劉琦再做商議。」
楊任急勸道:「不如燒了府庫連夜逃往巴中。」
張魯思索片刻,嘆道:「劉琦有一言說得有理,府庫本為國家所有,我等占領漢中,傳教安民,已屬萬幸,豈能毀之?」
遂命眾人留守,命楊松出城約定會面,下午劉琦來到城下,二人就在陣前相見。
張魯見劉琦唇紅齒白,相貌儒雅,隱然竟有帝王之氣,心中暗驚,抱拳道:「在下久守漢中,不善治政,謹以祖上所傳《太玄經》治民而已,將軍若取漢中,吾自當禮讓,但眾弟子無所歸處,願聞將軍治教高論。」
劉琦言道:「在下久聞明公作《老子想爾注》,必有心得,然弘揚道法與治國安民大不相同,明公要想真正傳道,還需開宗立派,如佛教那般廣收子弟,建立廟觀,彪炳千秋。」
張魯怦然心動,抱拳道:「願聞高見!」
劉琦言道:「自漢以來,高祖以黃老無為而治為上,萬民休養生息,才有大漢盛世,後雖獨尊儒術,但弘道者卻非止儒家一脈。佛家甚至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到中原弘道,從白馬寺到各處宗廟,可謂開闢域外之地,這是何等功德?但道教弟子至今卻各修各的法門,逍遙山河之間,看似無為,實則形如一盤散沙,明公若能聚集子弟,齊心協力,必能成為一代宗師。」
張魯聽得心中震動,卻疑惑道:「自張角之亂以來,朝廷對各宗門極力壓制,孫策甚至不顧萬民反對殺了于吉,驅趕境內道士,將軍何以反其道而行之,就不怕黃巾之亂再現?」
劉琦笑道:「黃巾之亂,乃是十常侍弄權,朝廷腐敗,大失人心,若如漢武、光武盛世,百姓安居樂業,誰又願背井離鄉,拋妻棄子去冒險?我支持明公傳教,非欲效仿高祖尊奉黃老之學,而是為傳播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張魯愕然,不明所以。
劉琦笑道:「簡而言之,就是人人以華夏為尊,以華夏為榮,道家各宗派雖理念不同,但都是敬天法,供奉歷代先賢英雄。若能叫天下百姓信仰歸於一統,又怎會刀兵相向,屢叛不止?」
「信仰?」張魯渾身一震,似乎隱約抓住了什麼。
劉琦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道教壯大與否不重要,他急需實施文化滲透,也就是教化百姓。
武力征服並非長久之計,統一的文明和信仰,共同的文化認知和傳承,才能建立真正的歸屬感。
古人將他鄉遇故知列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共鳴,擴大到國家乃至世界,也是同理。
在這個迷信的時代,以宗教形式傳播文明,比設立官府更容易讓百姓所接受,道家傳承凝聚著華夏文明的精華,扶持它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