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財政紅線

  甘寧休整了一宿,也稍微打聽到帝國的一些近況。【,無錯章節閱讀】

  自己走了一年多,沒想到回來不僅帝國名字變了,而且官制也改了。

  更別說三大軍團相繼解散,孫策和岑溪居然都封王了?

  異域封王,感覺挺刺激的,再說就算當國王,自己還能繼續開疆擴土……

  一時間甘寧居然有些糾結起來,南洋諸島很大,比江南還大。

  若是能占下來,哪怕是蠻荒之地,逐漸發展起來大有可為。

  他本來就是江州人,從小就在高山叢林環繞的環境下生長。

  無論是蠻荒還是濕熱,這些他都已經習慣,甚至可以在江南招攬一批人,越人那邊他也有門路。

  最大的問題,是自己之前才拒絕陛下的建議,現在再表示,不太好吧?

  「興霸,考慮得怎麼樣?這可是最後一次機會,下次你可得再立功,我才會提。」孫暠親自在南宮大朝堂召見甘寧。

  「臣還年輕,願為陛下多去探索一番。」甘寧想了想,覺得還不著急。

  畢竟剛剛封出去兩個異域王,據說帶走大概三五萬的百姓。華夏帝國人口本來不算多,再加上江南也要開發,需要遷一部分人口過去,人口可以說非常緊張。

  二十年內,人口漲不起來,江南這種蠻荒之地,都不少人嫌棄,南洋諸島就更不必說。

  趁著自己年輕,不如多累積一些名氣,人脈和功勞,等人口漲上去再建立自己的王國也不錯。

  「那行,既然你那麼選了……」孫暠饒有興致的看向甘寧,「那麼接下來,就有兩個選擇給你。一個是留在帝國海軍,並且前往海軍學院擔任教官三年。再不然就是從中南半島出發,給我去探索印度區域。」

  別說海路,就算是陸路,孫暠也讓步騭從交州開始探索,走南中穿過高山進入印度平原。

  否則步騭這個跟著自己起家的老人,憑什麼一直放在交州那種地方。

  發展江南一直是華夏帝國的重點項目,不把信得過的人放過去,別人肯定仗著山高皇帝遠,不知道撈多少好處,順便把鍋甩給皇帝陛下。

  最後三四年過去,扣除『勞民傷財』的結果外,什麼成果都沒有。

  畢竟從來不能指望,那些儒家出身的士人,知道如何搞基建,如何發展經濟,如何發展工商……

  他們大多只懂得,如何維繫世家豪族的平衡,其他就靠社會的自然發展,那句『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雖然領域不同,但真的很適用於儒家的治國方略。

  明明什麼都沒幹,甚至聯合地方豪族挖國家的牆角。

  卻因為和平時代,社會自然發展迅速,於是就把這個發展結果,作為自己治理的結果,然後升官發財。

  換了個人過去,正好資源分配到了瓶頸,於是發展慢下來,甚至出現動亂。

  自然就會說,這是這一屆官員無能,也反襯出上一屆的官員有多麼能幹。

  別的朝代不知道,孫暠是查看兩漢的人事情況,確認過這個情況,才會抱怨得那麼厲害。

  也是因為這樣,對儒家更加不信任。

  「臣選擇去海軍學院!」甘寧更想去探索那所謂的印度,不過隱約察覺到,孫暠更希望自己選這個。

  轉念一想,自己以後若封異姓王,總需要有人代替自己,為帝國海軍服務。

  主要是想把自己的所學傳授下去,想到以後帝國海軍,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孫,就挺有趣的!

  「既然如此,那麼接下來這三年,卿家要多多努力了!」孫暠點頭。

  華夏帝國以前,各朝對海洋都沒什麼欲望。

  當然如果自己沒有繼承記憶,知道海外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大概率也是沒興趣的。

  如今既然帝國海軍都組建起來,那配套的東西也得陸續組建起來才行。比如說軍港,比如說海軍學院,比如在科學院裡增添海船研究部門。

  「陛下,若還有新的想法,得稍微停一停了。」甘寧剛剛退下,稅部侍郎張松出面勸諫。

  要說這位也是火箭提拔,前兩年剛靠科舉出仕,轉眼提拔到侍郎的程度。

  無他,只因為張松有過目不忘的才能,全國賦稅,財政收支,他掃一遍基本都瞭然於胸。

  記憶力好,而且心算能力也足夠,的確管錢的人才。

  「怎麼,收支不平衡了?」孫暠問道。也清楚,若非如此,張松不會出面。

  「的確是這樣,繼續下去開支要超過稅收紅線。」張松連忙回道。

  畢竟這兩年開的項目挺多的,一方面洛陽還需要繼續建設,一方面益州和江南要開發,各個地方都要花錢。

  也就是這兩年沒有動兵,軍費開銷並不高才能這樣。

  同時若益州勘察完畢,擬定好施工的方針,到時候又是一筆天文數字,好在是可以分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投入進去的。

  張松人丑,偏偏儒家那幫傢伙,基本都是外貌協會,畢竟大部分子弟都是年輕俊美。

  也有少部分,畢竟要聯姻,再加上一些變異,最後再來個水痘什麼的,臉就廢了。

  張松比較倒霉,就屬於這少數派。

  儒家圈子融入不進去,對儒家經典也沒什麼好感,畢竟本來那就不實用。

  直至過來宛陵,接觸到圖書館,主要是發現孫暠並不推崇儒家,才開始學習別的東西。

  這兩年終於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本來也年輕,於是進步很快。

  「有沒有把人口自然增長,以及成丁的比例算進去?」孫暠想了想詢問。

  「已經算進去了,另外還有兩個異域王,在華夏帝國帶走的青壯也算進去。」張松回道。

  也有隱晦勸諫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異域王每年帶走的青壯,占據人口新增長的很高。

  甚至於,只要發展得不錯,可能這個比例還會提升。

  「只是你還是少算了一點!」孫暠笑道,「他們兩個是在豫州和揚州聲望高,於是才能拉走不少人。可願意留下來的人更多,熱血上頭的那些走光,剩下他們要拉人,只會越來越難。」

  除非他們在異域取得成效,有穩定的定居點,並且開始發展起來。

  這還要派人回來宣傳,忽悠,畫大餅,才能把人『騙』過去。

  如果他們連這個都不會,那麼兩個王國的人口總數就很有限。

  沒有二三十年,人口大概不會有明顯提升。

  「但開銷增加是真的,另外陛下明年,不是要對扶餘和高句麗用兵了嗎?」張松詢問。

  「子喬,有時候太聰明也不太好。」孫暠有些頭痛。

  自己的確有這個想法,不過只覺得公孫瓚更想要攻打烏桓才是。

  目前還不確定,到底是明年出兵,還是後年的事情。

  沒想到張松居然從蛛絲馬跡,就發現了這個端倪。不過還是那句話,有時候太聰明也不好。

  「臣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財政,陛下,財政是國家的,內帑才是陛下私有。內帑怎麼花,那是陛下說了算,可財政收支,卻關係到帝國穩定,不得不慎重。」張松一本正經的回道。

  「你啊……大概會是最克制我的臣子了。」孫暠沒好氣的說道。

  「臣只是盡忠職守而已。」張松肯定的回道。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