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劉武雖強,但是劉武兒子能與他曹操的兒子相提並論嗎?

  「既然各州郡長官,都認為皇叔功高足以封王,那朕便順應民意,封皇叔,為楚王!」

  行宮,大殿,坐在龍椅上的劉協,聲音有些顫動咬牙說道。

  只有劉協自己才明白,他說出這話,下了多麼大的決定。

  劉協明白,自己給劉武封楚王,便再也收不回來了,甚至,他的皇位也距離自己漸行漸遠了。

  他很不甘心。

  但是民意滔滔,各州郡皆是劉武的人,皆支持劉武,他根本就拒絕不了。

  而若是真堅決不同意,他怕是要與劉武徹底鬧掰了。

  諸葛亮、龐統、蔡帽、蒯良等一眾人彼此相視一眼,隨即齊齊對劉協拱手道: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這話在劉協聽來甚是刺耳,讓他渾身都是發抖。

  很快,一道道朝廷詔書傳往天下各方。

  引起天下諸侯自己世家、百姓們的轟動。

  「天子詔曰:

  昔我漢室,遭逢國賊曹操之難,社稷傾危,生靈塗炭。朕躬處困厄,幾不聊生。幸有皇叔劉武,忠勇無雙,奮起義兵,救朕於水火之中,匡扶漢室,功高蓋世。

  皇叔劉武,英勇善戰,智略過人。於冀州、豫州、兗州、青州、幽州、荊州六州之地,奮勇抗擊曹操、張魯等逆賊,歷經艱險,不辭勞苦。終使漢室威儀重振,六州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實乃朕之股肱,漢室之棟樑也。

  今朕特封皇叔劉武為楚王,加賜王冕,以彰其赫赫戰功與卓越貢獻。並賜其昔日楚國領土,以為世襲之業,永享榮華。願楚王劉武,繼續秉持忠孝之心,輔佐朕躬,共謀漢室之興盛,保我江山社稷之安寧。

  欽此!」

  劉武的封王大典,在襄陽城盛大舉行。

  天子劉協,在成千上萬百姓注視下,親自為劉武加王冕,賜予楚王璽印。

  皇叔劉武為何能被賜予「封楚王」王位,得楚國疆域?

  這是很多勢力與世家心中憤懣不平之問。

  原因在於他成功救助了皇帝脫離國賊曹操的控制,對匡扶漢室、恢復六州統治及抗擊曹操、張魯等逆賊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諸葛亮傳至各地張榜的文書與批註,也算是為了讓劉武的楚王更加名正言順,名副其實的解釋。

  昔日驃騎大將軍府邸牌匾,已經換上了「楚王府」。

  楚王府,大殿內。

  劉武一身王服,坐在主位,下方諸葛亮、龐統、蔡帽、蒯越、黃祖等人皆聚齊。

  「大王,如今您已經登臨楚王之位,引起天下各方勢力的觀望,當務之急是需要明確規劃出楚國的疆域,讓各方勢力皆明白,楚國乃天子封賜,不可侵犯。」

  「另外,各地百姓無不翹首以望,他們是否為楚國子民,而楚王對他們的態度又如何?」

  諸葛亮對劉武拱手說道。

  這件事,一個是對外的態度,旨在讓各方諸侯明白楚國領土,另外一個是對內表態,讓各地百姓人心歸付。

  劉武聽著諸葛亮的話,點了點頭,說道:「孔明,你說的不錯,孤初登王位,是該表明自己態度。楚國領土的話,便按照戰國時期,楚國最大疆域來吧,由你親自去標明。」

  「至於對待楚國子民,孤親自來表態,上筆墨!」

  劉武說道。

  立即便有使者端來筆墨。

  劉武也不遲疑,微微思慮後,當即揮毫起來。

  「告楚地父老鄉親書:

  吾乃劉武,蒙漢室隆恩,今被賜封為楚王,領昔日楚國之疆土,心潮澎湃,感激涕零。吾深知,此非一人之榮耀,乃楚地百姓與吾共同奮鬥之果,乃漢室對楚地深厚情誼之體現。

  吾自領命以來,日夜思量,何以回報漢室之恩,何以不負楚地百姓之望。吾誓將秉持仁政,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之利為利。自今日起,凡楚地國民之稅收,吾將減免兩成,以實實在在之利,惠及每一位父老鄉親,使爾等得以輕裝上陣,共謀生計。

  吾亦將傾盡全力,發展農耕,興修水利,改善民生。吾願與爾等攜手,共築家園,使楚地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之樂。

  吾深知,楚王之位,非榮耀之冠,乃責任之重。吾將時刻銘記,以百姓為重,以國家為懷,不負漢室之託,不負楚地百姓之望。願吾與爾等,共赴時艱,共創輝煌,使楚地成為漢室江山之堅固基石。

  告楚地父老鄉親,願爾等聞此喜訊,共慶此盛世。吾將與爾等同心同德,共謀發展,共創未來。願吾楚地,千秋萬代,繁榮昌盛!

  楚王劉武書!」

  劉武揮毫,洋洋灑灑數百字,待筆墨幹了,諸葛亮、龐統等人看了後,頓時,皆是面面相覷,劉武寫的這封告楚地父老鄉親書上,充分表達了劉武對楚地子民拳拳關愛之心,簡直發人肺腑。

  讓他們都不得不讚嘆劉武還有這份筆力。

  但是,真讓楚地百姓,感覺獲得巨大好處的卻是劉武竟然要給楚地百姓減免兩成的稅收!

  民以食為天,再加上這是戰亂時節,糧食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這可是直接減去兩成的稅收啊。

  可以想像,當楚國疆域具體劃出來,公布天下,楚地百姓會有多麼開心。

  只是,楚地百姓開心了,諸葛亮便有些不淡定了。

  「大王,此事怕是要三思之後再做決斷啊,若是按照戰國是楚國巔峰疆域劃,足有六州之地,就算刨除不在手上的揚州與徐州,而其中,如今在我們手中便有四州之地,減免四州之地兩成稅收,這不是小數目啊。」

  諸葛亮忙對劉武拱手說道,卻是不想劉武衝動了。

  他自然明白劉武成為楚王,欲想在子民面前表現一番,只是這成本太大了吧?

  只是,劉武面對諸葛亮的話,卻是笑了,開解說道:

  「孔明,你不能這麼想,其實不論什麼時候,一國的強大,都取決於百姓強不強,若是孤的楚國子民皆人人富裕、健壯,多生多養,孤能夠調取的軍隊就更多更強。」

  「另外,大漢的稅收本就繁重,早就壓的百姓喘不過氣了,孤與他們鬆口氣,未必沒有好處,到時候,其他州的百姓看到楚國子民更加昌盛,怕是會羨慕,爭相來楚國定居,這足以令孫權、孫紹、曹操、張魯、劉璋等諸侯治下百姓產生不滿,從而流失。」

  「其實,若關心農事,你便會發現,隨著曲轅犁的大範圍使用,今年的糧食收成,最起碼能夠提個三、四成,我們的糧食只會更多,而不會因為楚國減免兩成稅收而減少。」

  劉武對一眾麾下說著自己的考量,在古代,農業立國,糧食是非常重要的,稅收也就顯得重要了。不過,劉武卻並不這麼認為,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劉武的認知可不會局限於剝削底層百姓獲得糧食。美洲大陸的高產作物土豆、番薯、玉米皆是他的目標,只不過,大型遠洋海船還在研製中,還沒有造好,不然,劉武立即就讓他們出發了。

  「這……大王所慮亦有道理,亮立即便讓人把大王所書,傳往楚國各地!」諸葛亮對劉武拱手道。

  確認劉武並不是一時腦熱就下減免稅收,諸葛亮也不敢多說什麼,甚至,諸葛亮聽著劉武富國強民觀點吸引他州百姓,認為也是有道理的。

  再說了,楚國初立,也是應該做些什麼,打響名聲。

  一番議事後,諸葛亮整合了劉武意見,把楚國的領土範圍給明確標註了出來。連同劉武的「告楚地父老鄉親書」一同傳檄天下。

  各路諸侯得知劉武被封楚王,而楚國疆域,竟然據有揚州、徐州等六州之地,皆是譁然一片。

  占據揚州的孫權,更是氣的大罵劉武不當人子。

  揚州,合肥。

  吳侯府,大廳內。

  孫權甚是憤怒,拍著桌案,大聲道:

  「劉武不當人子,本侯舉薦其為荊襄王,其竟然要當楚王,竟然還把揚州劃為楚國領土,那豈不是說,劉武能夠命令本侯?」

  孫權憤怒的聲音響徹大殿,讓眾人皆是面色難看。

  張昭面色陰晴不定,對孫權拱手道:

  「主公,我們揚州萬不可以承認這劉武的楚王王爵,不然,那劉武真的可以對我們發號施令,若是不從,怕是會落在劉武手中把柄了!」

  只是,張昭儘管如此說,但是,他內心卻很是沉重,因為就算他們堅持不承認劉武的楚王,有用嗎?

  只怕天下人皆認為揚州是楚國一部分,楚王號令,孫權不聽,劉武怕是想如何打孫權,都名正言順,都沒有人說什麼。

  這就是大義之名。

  「本侯自不會聽那劉武小兒的,立即派遣使者出使曹操,我江東欲與其更深層次結盟,結成同盟,希望若劉武出兵揚州時,曹操能夠立即派兵相助。」

  「另外派遣使者前往徐州,去見我那侄子,周瑜被押去了襄陽,如今劉武又要把徐州、揚州併入楚國領土,孫氏就必須同盟了,不然,劉武可隨時兵發徐州、揚州二州,那時一切都完了。」

  孫權咬牙吩咐說道。

  若是說之前,劉武對江東很有威懾力,讓他不得不用為劉武請封王去討好劉武,那麼,現在就不是威脅那麼簡單了,現在是劉武就像一把利劍懸在了他們頭頂,隨時可以落下,這如何不讓孫權感受到濃濃的危機感。

  「諾!確實應當立即派人前往曹操與徐州!」

  張昭點頭,認同附和孫權的話。

  就在孫權因為劉武封楚王,立楚國,感受到濃濃的危機,而著急的上躥下跳時。

  在洛陽的曹操,聽到消息,亦是氣的頭一直在疼。

  司空府,大廳內。

  本來曹操正與曹植、曹丕、曹沖等兒子講解兵法戰策,突然手下人稟報,劉武被封楚王,立楚國六州疆域。

  「這賊子,竟能被封楚王,還立楚國六州疆域?竟然還罵操國賊?他怎麼有臉面的?」

  曹操一邊罵,一邊捂著頭,滿臉憤怒。

  曹操屢屢在劉武手中吃虧,乃至他看著劉武一步步愈加強大,竊取了江東大喬,河北美人甄宓,糜夫人、甘夫人,如今更封了楚王,立六州之疆域,刺激到了曹操,也讓曹操有種難以疏解的憤懣。

  一旁,已經十五、六歲曹植以及其兄曹丕以及快十歲的曹沖都被父親曹操這破防表現,驚的無以復加。

  一直以來,曹操在曹植、曹丕、曹衝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高大的,他們從沒有見過曹操如此激動、憤怒的一面。

  曹操緩緩閉上眼睛,控制自己冷靜下來,不過,看著劉武書寫的《告楚地父老鄉親書》,曹操卻是難以掩飾的露出疲憊之色。

  他已經六十二歲了,又面對劉武如此強敵,他只感覺一種無力感,就算他還有膽魄與劉武爭雄,但是,他還能活到多大?能活多久?

  曹操目光陡地看向一旁的第二子曹丕,與第三子曹植、第七子曹沖。

  尤其他看向曹植、曹沖目光充斥濃濃期望。

  曹植是他的第三子,少年早慧,年十歲余,便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亦能文,援筆立成,深受他的寵愛。

  而曹沖是他第七子,也是最讓曹操喜愛與抱有巨大期待的。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聰明才智:曹沖自幼聰慧過人,被譽為「神童」。他五六歲就已經表現出不遜色於成年人的智慧,比如他利用鏡子讓山雞起舞的故事就廣為流傳,八歲稱象,這樣的表現才智讓他曹操對這個兒子刮目相看。

  曹沖不僅聰明,還擁有一顆仁愛之心。他多次利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他人,這種仁愛之心也是曹操所看重的。畢竟,劉備便以此,博得天下百姓信任的。

  還有,曹沖的性格和他曹操有諸多相似之處,曹操看到曹沖身上的這些特質,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這種共鳴也加深了他對曹沖的喜愛。

  不論是曹植還是曹沖,都讓曹操對他們抱有期待。

  若是,曹植、曹沖能在政治軍事上有所作為,以曹植、曹沖的天資,未來未必不能繼續與劉武爭雄。

  他曹操兒子皆優秀,無論是英年早逝的曹昂,還是允文允武的曹丕,或者是聰慧、有靈性的曹植,還是六歲就知道如何稱象的曹沖,都是不俗的人物,劉武雖強,但是劉武兒子能與他曹操的兒子相提並論嗎?

  「丕兒,植兒,沖兒未來是你們的天下,父親老了,但是,你們正年輕,劉武如今已經逼得天子封楚王,還索要六州之地,半壁江山啊,這才是真正國賊、巨賊,你們定要用功學習,未來替父親爭口氣。」曹操用老父親般期待的口吻,對曹丕、曹植、曹沖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