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剛進來,就聽見董卓說話,心想,確實,這呂布的戰力誰不喜歡啊?
可惜這傢伙是個隨時反叛的主,自家叔父又哪裡能夠掌控得了他?
別說自家叔父,即便是自認為梟雄的曹操和劉備,也都不敢用呂布,最終都是直接殺了了事。
可見呂布這反覆無常已經是讓所有的雄主都對他失去了信心。
不過自己有固化忠誠系統,不知道能不能搞定呂布?
可惜不管能不能搞定,現在也都不是時候。
因為就算呂布歸附叔父董卓,那也是叔父手中的傑出大將,哪裡會輪得到自己去收服?
「夏仁吶,來,來,你來說說,這丁原,該如何應付為妥。」
董卓眼見自己侄子進來,立即想要聽聽他的意見。
「叔父,剛才叔父說得在理,這丁原,也就只有一萬并州兵,并州鐵騎雖然厲害,可也和我西涼鐵騎在仲伯之間,他才一萬人,我們可是有四五萬,真打起來,又豈會懼他?」
董卓點點頭,董璜的分析很正確。
「以侄兒看,這并州鐵騎也是精銳,我們兩家這樣互拼,實在可惜。丁原所依仗的,無非猛將呂布而已,若是設法將呂布……」
「好!好!夏仁說得對!若是招降呂布,那可就太妙了!哈哈!」
這時候,座下有一軍將出列道:「主公無須擔憂。某與呂布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可否?」
董卓一看,是虎賁中郎將李肅,大喜道:「那自然是好,自然是好!不過,你準備用什麼方法去說服呂布?」
李肅道:「肅聞主公有一匹名馬,號曰赤兔,日行千里。須得此馬,再用金珠,以利結其心。肅有把握說服,呂布必反丁原,來投主公矣。」
一聽到赤兔馬,董卓稍有猶豫,一旁的李儒道:「主公欲破天下,何惜一馬乎?」
董卓一聽,立即豪氣雲干,爽快地答應下來,讓李肅帶上赤兔馬,還有黃金明珠前往說服呂布。
李肅離開之後,董璜並未離去,依舊在跟叔父董卓匯報之前禁軍和西園軍整編的情況。
在聽到兩軍加在一起都湊不夠萬人時,董卓大笑道:「這京城也不過爾爾,看著號稱精銳禁軍,竟是如此不堪!」
董璜也笑道:「這待在京城太久,一個個都沒了戰力,也是正常,帶兵還是要看我們西涼軍!」
「是啊,這些個文酸們,說起大道理來一套一套的,老夫恨不得一刀一個全都砍了,實在是氣人啊!」
董卓想起盧植這些所謂的大儒對他的藐視,心中就是火氣升騰。
「叔父,如今這世道,實力才是王道,那些個酸儒不用理他們,等收拾了丁原,再慢慢動手。」
「好!夏仁說的是,咱不著急,不著急,哈哈!」
很快,李肅就回來了,稟告董卓說,呂布已經答應歸附,他還需要準備一下。
聽到這裡,董璜立即道:
「叔父,呂布既然願意來投,該是想要給咱們一個投名狀,這倒是好事一樁!侄兒估計,呂布一旦叛出并州軍,能帶過來的兵馬肯定不多,剩下的,侄兒設法去接手,剛好可以彌補之前禁軍整編的不足。」
董卓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這時李儒也道:「夏仁說得在理,既然呂布願歸附,那些原本不願意歸附的并州兵馬自然不合適和呂布軍一起,若是放任他們離去,定生禍端,董璜接手正合適。」
這事大家都看得明白的。
呂布若是叛出,不可能全部并州軍都願意跟隨的。
那些厭惡呂布,或者說不願意跟隨呂布叛出的兵馬不在少數,這幫傢伙可不能放棄了。
而董卓這邊既然接收了呂布,剩下的兵馬就不宜和呂布再合兵一起。
所以,交給董璜就是最合適的安排。
「好!這個安排好!這些并州軍也都是我西北子弟,夏仁將他們用禁軍名義整編,也算是給他們一個台階,好!」
說明是加入禁軍,這些并州軍肯定就不會抗拒。
而實際上,所謂的禁軍主帥是董璜,實際上還是在董卓手中,董卓自然高興。
得到了叔父董卓的首肯之後,董璜立即安排妥當,隨時關注著丁原并州軍軍營情況。
是夜二更左右。
并州軍營果然傳來了喧鬧聲。
董璜立即帶領一千親衛騎兵沖了過去。
這時候,呂布已經手刃了并州刺史丁原,正帶著自己的手下鼓動前來阻攔的軍將跟隨他一起投奔董卓。
「丁原不遵大將軍號令,霍亂京城,吾已殺之,願意跟隨本將前往大將軍府者,全部留下,不願意者自去。」
呂布畢竟也是臨時起意,也沒有就并州軍去向提前請示過董卓這邊,所以在他看來,就只需要帶走願意跟他走的就行。
至於不願意跟他走的,他也不敢帶上,萬一出現一個學他這樣手刃自己的,豈不糟糕?
并州軍有一萬騎兵,軍將也有不少。
面對丁原突然被殺,而且動手者還是他們欽佩的勇將呂布,一時間并州軍的諸位軍將都有些傻眼了。
他們根本就沒想過會面臨如此變故,也就沒想過自己該何去何從。
在原本的軌跡中,正是因為呂布動手的突然,像是張遼、高順這些忠義之士都稀里糊塗地跟著呂布走了,之後發覺呂布非是明主之後,也已經不好再背棄了。
不過這一次,董璜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了。
董璜聽得呂布親衛軍的大喊聲,立即率千人衝進并州軍營。
「吾乃司隸校尉董璜!統領京城禁軍,今并州刺史丁原已遭誅殺,大將軍令,願意跟隨呂布將軍的,請列隊在呂布將軍之後,屆時接受大將軍軍令整編。」
「非是呂布將軍屬下的,願意加入禁軍者,全都過來本將這裡。本將也是從西涼一路拼殺過來的,如今掌管禁軍,護衛京城百姓!有想要建功立業者!本將熱烈歡迎!」
「大家兄弟,有難同當,有福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