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真真假假

  第517章 真真假假

  袁熙站在城頭,望著海西城外的海港,出聲道:「若我調動所有幽州兵力,一路從淮水西進下邳,一路從海西北上進攻郯城,有多少勝算?」

  一旁的沮授和陸遜都嚇了一跳,心道使君怎麼突然這麼心急了?

  先前不還是說要等蝗災的麼?

  沮授卻是先反應過來,出聲道:「公子,天下相爭,心存善念,且能付諸行動,儘量保住自己治下兵士百姓的,已經是鳳毛麟角。」

  「至於其他郡縣的百姓,如果對其心生憐憫,反而會害了自己兵士。」

  「要知道那些百姓,供養的可是敵方兵士。」

  「我知道,我也明白先生說的話,」袁熙嘆道:「可是這個天下,死的人實在太多了。」

  「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天下才能太平,到時候又能多少人活下來。」

  沮授沉聲道:「那是最後得勝之人所要面對的問題。」

  「在此之前,除了天子之外,誰都沒有資格心懷天下。」

  「請公子一定要看清,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情。」

  袁熙聽了,對沮授拜道:「多謝先生,小子受教了。」

  他明白沮授說的是對的,現在的自己,根本沒有資格和能力保護所有人。

  陸遜在一旁默默聽著,隨著他和袁熙接觸時間日長,也開始漸漸開始摸清袁熙的脾氣和性格。

  要不是得知其曾經在用塞外鮮卑和青州海賊頭顱做京觀,他實在很難將袁熙和凶虎這個綽號聯繫起來。

  袁熙抬頭望向北面,說道:「算算時間,羊衜快要從琅琊來了吧。」

  「也不知道顯思是怎麼想的,任用泰山羊氏的人作為掾屬。」

  「難道他不知道,泰山羊氏的老家,是在兗州泰山郡嗎?」

  陸遜聽袁熙話語之間,掩飾不住對泰山羊氏的厭惡之情,他也聽說過羊氏退婚孔融女兒的事情,在士族圈子很受非議,心道袁熙難道因此對羊氏有成見?

  他擔心袁熙感情用事,便提醒道:「羊氏名門望族,聽說又將要和辛氏聯姻,辛仲治兄弟同為顯思公子謀士,這似乎也沒什麼問題吧?」

  袁熙臉色有些難看,陸遜想不明白很正常,他對於羊氏的惡感,不僅僅來源於退婚。

  因為了解後世歷史發展的他知道,無論是辛毗還是泰山羊氏,最後都投靠了曹操,這才是他心情不好的原因。

  泰山羊氏就不說了,最早的羊續為東漢南陽太守,於中平六年(189年)去世,之前史書沒記載其和曹氏有無交集,但據袁熙猜測,十有八九是有的。

  這和他三個兒子之後的官職中,就可見一斑:羊袐任曹魏京兆太守,羊衜任曹魏上黨太守,羊耽任曹魏太常。

  這一大家子都是曹魏重臣,要說之前沒有關係,那才叫不正常。

  而羊續的起家,更是能看出不少東西。

  《後漢書》載:羊續字興祖,太山平陽人也。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時司隸校尉。父儒,桓帝時為太常,續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後,辟大將軍竇武府。

  就是說,羊續的舉主是大將軍竇武。

  而竇武此人,在徵辟羊續的同年,聯合陳藩等人,意圖誅殺靈帝身邊宦官中常侍曹節等人,消息泄露,事敗後自殺。

  羊續也因此被牽連罷官,次年遇到了第二次黨錮之禍,被禁錮了十餘年。

  中平元年(184年),黨錮解除,羊續被太尉楊賜徵辟為府掾,此後四次升遷為揚州廬江郡太守。

  期間羊續數次平定黃巾軍在內的叛亂,且為官清廉,隨身之物,只有布被、短衣、鹽和麥數斛而已。

  中平六年(189年),因劉虞舉薦,漢靈帝劉宏任命羊續太尉。

  當時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往西園繳納一千萬的禮錢,由宦官擔任使者負責收取,而羊續向使者展示了一件破棉衣,表示出不起錢。

  使者回稟漢靈帝後,靈帝很不高興,但因為其平叛有功,還是任命其為太常,且可免去禮錢,但羊續未到雒陽赴任,便得病去世了。

  縱觀羊續一生,在漢靈帝如此混亂的世道中,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且其是典型的士大夫,看似和宦官系牽連極深的袁氏和曹氏,看上去根本扯不上關係。

  然而在羊續去世的中平六年,發生了漢末最為密集的一系列事情。

  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上位,和袁紹合謀,後何進被中常侍張讓等人所殺,袁紹入宮報仇,殺死張讓等人,然後董卓入京,趕走袁紹曹操等人,成了最後的勝利者,然後扶植漢獻帝劉協上位。

  同年漢獻帝劉協遣使追悼祭祀陳蕃、竇武,為其平反,這標誌其在士大夫和宦官中,倒向了士大夫。

  而曹操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他從漢靈帝在位時,就不斷上表,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

  雖然沒有得到漢靈帝採納,但曹操藉機成功和宦官系切割開來,既繼承了其祖父曹騰的人脈,又贏得了天下士大夫的稱讚!

  尤其是泰山羊氏三子,在劉協為竇武平反後,其父羊續也得以正名,他們更是要承曹操的情。

  換言之,現在的羊衜投靠袁譚,未必是其忠於袁紹,怕是因為曹操也在袁紹手下而已!

  若是袁紹曹操撕破臉,且曹操實力壓過袁氏時,將來泰山羊氏如何站隊,其結果在袁熙看來不言自明!

  當然,做出如此推斷,也是袁熙建立在後世詳實的史實基礎上,袁譚未必能了解的如此清楚。

  要是袁譚能夠了解前因後果,肯定也會心生警覺,斷不會如此拉攏羊氏。

  但袁熙也不排除自己另外一個推斷,這也是最為麻煩,他最不想見到一個。

  袁譚可能早就和曹操有來往了!

  後世袁譚叛離袁氏,投靠曹操,有可能是其臨時起意,但也不排除早就有了鋪墊。

  真是這樣的話,袁熙策動袁譚出兵的信,就成了個笑話,說不定曹操早就知道了!

  袁譚後世能做出兄弟鬩牆的事,此世還在袁熙的身邊安插死士,其行事底線之低,由不得袁熙不懷疑,袁譚是否為了爭奪家主之位,已經出賣了袁氏的利益,換取曹操的支持?

  所以羊衜的到來,也正中袁熙下懷,他從要羊衜的反應中,看看到底袁譚想要做什麼。

  順道值得一提的是,竇武陳藩死後,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

  這意思就是說,後宮宦官干政,乃是國之大禍,殺死竇武的曹節因此大怒,迫害蔡邕,但因為其名聲太盛,不好將蔡邕殺死,只將其罷官了事。

  從此蔡邕便帶著蔡昭姬姐妹,來到同是交好竇武的泰山羊氏處寄居,直到董卓入京扶植劉協,蔡邕才帶著蔡昭姬重回雒陽,而將蔡貞姬託付給羊氏收養。

  曹操是蔡邕的學生,於是泰山羊氏,蔡邕,曹操三方,通過竇武連接起了極為緊密的三角關係,袁熙若不是和蔡昭姬有了關係,想要介入破壞這個三角,難度是相當之高的。

  即使有了蔡昭姬這層關係,袁熙對於破壞羊氏和曹操之間的聯盟,也不報什麼希望,但這對他來說,這也不是最緊要的。

  袁熙真正想要做的,是破壞辛毗和泰山羊氏的關係。

  相比泰山羊氏,袁熙對於辛毗,才是真正忌憚的。

  在他看來,辛毗此人極其危險,在其兄辛評鄴城為袁氏守城時,就改換門庭,投靠了曹操,導致審配藉口將辛評全家殺害,可見其行事涼薄,和袁紹當日拋棄袁隗袁基透出雒陽,反叛董卓有異曲同工之妙。

  袁熙每每想到這段歷史時,就不由的不感嘆,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啊。

  偏偏辛毗此人隱藏很深,其真正的本事,絕不在沮授之下,後世其為曹魏衛尉,送旨監軍,強令司馬懿對陣諸葛亮時不得出戰,才讓諸葛亮兵出祁山無功而返,鬱鬱而終。

  袁熙心裡十分罕見地起了殺機,許攸辛毗這兩人和曹操太過親密,他一旦找到機會,就要優先除掉兩人!

  陸遜見袁熙呆呆望著大海默然不語,心道自己這位義兄似乎心事很多,連自己都無法看出端倪。

  想到有關袁熙的傳言,陸遜心裡更是有無數個疑問,他見袁熙終於是回過神來,出聲道:「聽聞義兄認識個名叫隱虎的異人,善於觀星之術?」

  「遜很感興趣,能不能找個機會,讓遜一見?」

  袁熙有些無奈地看了陸遜一眼,心道你還真是遜啊,你這麼聰明了,還信什麼觀星之術?

  眼下知道自己這個畫皮身份的,除了呂布之外,就只是自己身邊幾個女眷,你讓我怎麼說?

  這真相一說出來,傳出去怕不是被人笑死?

  想到這裡,他語重心長地拍著陸遜肩膀,說道:「伯言啊,那觀星之術,可不是什麼好東西啊。」

  「聽那隱虎說,窺視天機,不僅折損壽數,而且天機時刻在變化,觀測出的,並不一定是最後的結果。」

  「只有遇事儘可能掌握情報,猜度人心,做出正確的判斷,才是身為謀士的使命啊。」

  沮授在旁聽了,笑道:「使君說的好,伯言要記住了。」

  陸遜聽了,只得點頭。

  荊州南陽,諸葛亮站在一副星圖前苦思冥想,不知過了多久,他驀然睜開眼睛。

  「原來如此!」

  「我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