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拋出誘餌
後世的長城,多以明長城為主,但自西周起,為防禦外敵,長城的修築就從未被停止過。
除了明朝花數百年時間,修築的從山海關到鴨綠江上千公里的遼東長城,在清兵入關後被拆除外,歷朝歷代關內的統治政權,包括鮮卑女真等外族,都是在不斷修建長城的。
漢末的長城,並沒有完全連起來,不僅遼東是不設防的,幽州和并州之間,也有不少截斷之處,甚至很多後世的要塞都沒有開始修建。
尤其是包括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在內的內三關一線,都處於剛打下的黑山附近或境內。
至於外三關一線,因為漢末天下大亂的原因,不僅城牆多有殘缺,駐軍也依靠當地漢胡邊民,隨著漢廷再無薪俸,防務也是形同虛設。
修補長城花費巨大,袁熙目前沒有多餘的人力物力去填補這個空缺,但作為幽州之主,他又負有守土戍邊,保護百姓之責,所以只能去想辦法調動兵力戍邊,防備外族滲透。
但對於如今內部千瘡百孔的長城防線,袁熙也是信心不足,直到漁陽和右北平邊塞傳來消息,趙雲和鮮于輔將滲透進來的數股鮮卑流寇打敗,其殘兵要麼逃亡塞外,要麼跑去遼西後,才放下心來。
而對遼東公孫度家族的採取什麼態度,則是讓袁熙有些遲疑未決。
公孫度家族在後世經營三代,割據遼東半島五十餘年,直到被司馬懿族滅為止,可以說是威名赫赫。
但放在此世,公孫家卻還處於發展期,因為其於中平六年(189年)才開始控制遼東,距今不過七八年而已。
所以在袁熙看來,公孫度家族的勢力並不穩固,比自己在幽州經營也就早了幾年,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公孫度字升濟,本遼東襄平人也。同郡徐榮為董卓中郎將,薦度為遼東太守。--《魏書公孫度傳》
因為三互法的存在,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其實是說不過去的,即使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公孫瓚,也不敢自領幽州牧,而是表段訓為幽州刺史。
而公孫度能這麼做,是因為其真正出身之地,乃是其家族並不是出遼東,而是改郡易望而來。
度父(公孫)延,避吏居玄菟。--《魏書公孫度傳》
所以公孫度的情況,和公孫瓚的情況有些相似,都是不受當地大族待見,所以上位之後,多親近寒門百姓,使用嚴刑峻法打壓當地士族豪強。
但又因為士族豪強把控著土地,又無法根除,所以這種方式,始終存在著隱患,就像公孫瓚敗亡前,其後方處處失火,舉州反叛一樣,公孫度其實也是有弱點可尋的。
這也是袁熙謀士們爭論的焦點,是趁公孫瓚立足未穩,逐步蠶食擊滅之,還是先行安撫,讓其為幽州所用,郭嘉沮授,乃至田豫陸遜,皆是有不同看法。
袁熙之所以這麼慎重,就是他看得出來,要是自己調集所有實力,全力以赴,未必不能在三年之內,擊敗公孫度家族。
但其中得失,就很難說了。
全力投入攻略遼東,就意味著要放棄之後的圍剿袁術之戰,坐看曹操坐大。
當然,擊滅公孫家族的回報也很豐厚,能控制遼東,從樂浪南下朝鮮半島,將高句麗在內的屬國納入治下。
但理想很好,現實卻沒那麼容易,即使擊敗公孫度,袁熙也會元氣大傷,至少要休養生息數年,便會錯過最關鍵的幾次中原爭霸之戰。
而且到了遼東,北面是鮮卑,南面是朝鮮諸國,都不是能輕易對付的軟柿子,很容易便陷入無休止的戰爭泥潭,然後被漸漸拖垮。
所以最後袁熙表露了不想在五年內參與遼東爭霸的想法後,眾人也皆贊同,郭嘉最後道:「既然不能為敵,便要想法交好。」
「公孫度八成不會拒絕公子的好意,但放任其坐大,等到其在遼東的根基穩固,將來還是要費一番功夫。」
沮授也點頭同意,「所以如何與其交好,如何給其一定程度的支持,便需要好好思量。」
「本來兩邊交好,最好的方式便是聯姻,如今公子沒有女眷,倒是不好走這條路了。」
「但是還有一條藏的很深的關係,未必不能利用。」
眾人知道沮授對於天下士族關係極為了解,這在這點上遠勝於相對出身較低的郭嘉,不禁凝神靜聽。
沮授出聲道:「舉薦公孫度的已故中郎將徐榮,乃是董卓手下中郎將。」
「董卓手下中郎將威高權重,人數不多,除徐榮外,還有段煨牛輔等寥寥數人,皆是董卓最為得力的心腹。」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賈詡,彼時也不過是校尉,排在徐榮幾人之下。」
袁熙心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段煨對李傕郭汜極為鄙視,原來段煨和名震天下的徐榮,是地位相近,自然看不起他人。
彼時天下,徐榮此人威名赫赫。一度超過了漢末三傑。其打仗勇猛,先後打敗過曹操孫堅,差點將兩人逼上絕路。
擊敗曹操一戰中,打得曹操部下鮑信兄弟戰死,曹操中箭,騎了曹洪的馬才勉強逃生。
孫堅更是慘,被打得只剩數十騎,全靠和祖茂交換頭巾,才得以逃生。
兩戰之後,徐榮名震天下。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猛人,在董卓死後投靠了王允,卻因為受到猜忌,控制的兵士數目並不多,卻被派去抵擋數倍於己的李傕郭汜大軍,一戰身死。
觀徐榮此人,屬於典型的鐵血軍人,完全服從上命,有令必尊,即使知道事不可為,也沒有絲毫退卻。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徐榮才是最能代表大漢精神的武將。
他不禁有些出神,惡名昭彰的董卓,卻有兩個極為忠於大漢的心腹,這算什麼事呢?
上樑不正下樑歪,董卓手下有李傕郭汜不奇怪,但為什麼會有徐榮段煨這種人為其效命呢?
沮授的話,將袁熙的思緒拉回了現實,「徐榮是公孫度舉主。」
「同為中郎將,徐榮段煨關係匪淺,如今公子和段煨名號都是天子親封,可以稱得上是同儕。」
「且段煨和天子牽線,是公子溫侯一力主導,在這點上,段煨怎麼也要承公子一個情。」
「公子把這層關係拿出來,和公孫度談判,便占據了道義上的優勢。」
袁熙聽了沮授抽絲剝繭的分析,贊道:「先生言之有理,麻煩先生代我修書一封,斟酌詞句,邀公孫度遣使相談。」
沮授領命,眾人也是皆為之一震,遼東局勢猶如一團亂麻,沮授如今將其中一個線頭牽了出來,也讓眾人看到一步步全盤解決問題的曙光。
沮授又道:「要讓其為公子所用,光有交情還不夠,必須要有實利,公子打算許諾公孫度什麼?」
袁熙聽了,略一思索,開口道:「我現在拿不出實際的東西,只能給口頭的承諾。」
「我欲和其聯手,聯手出兵對付北鮮卑,東胡和高句麗。」
「這些地方如果他能吃得下,便都是他的,我只要半島南部的那一半。」
「若事情可稱,我便上表,全力支持他封公封王。」
眾人聽了皆是面露驚詫之色,沮授出聲道:「異姓王?」
「這可是有些犯忌諱啊,公孫度只要不是昏了頭,怕是不敢答應吧?」
郭嘉笑道:「但也不是沒有過,如今漢室傾頹,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公孫度膽子很大,公子倒是對其想法把握的很準。」
袁熙心道郭嘉在人心一事上,確實比沮授高一些,自己也是從後世歷史中,看出公孫度有稱王之心,所以才拋出這個誘餌的。
後世三國時期,嚴格來說公孫家族的地位地位十分超然,如同第四國的存在,其也常常在魏國和吳國之間反覆橫跳,撈足了好處。
而且其敢和扶餘和親,更是僭越,要知道能和國家和親的,對等兩人都應是國主才行。
天高皇帝遠,公孫度在這個地理位置上,沒有點想法才不正常。
袁熙其實很是蔫壞,他知道公孫度家族統治遼東的手段,便是搞恐怖統治,在其治下,幾乎將當地大族屠戮殆盡,史書稱「夷滅百餘家」。
袁熙真正忌憚的,其實是劉這那種在當地施行仁政,廣得人心的諸侯,這種人的地盤因為君主百姓上下一心,極為難打。
而公孫度就不一樣了,他這種作為平時尚能維持統治,但一旦出現外患,內部很容易不穩,這才是袁熙放心和其聯手的原因。
越不得民心,將來袁熙就越能找到使壞的機會。
袁熙的心思,沮授一時沒能看明白,但跟袁熙日久的郭嘉,卻是心裡清楚得很,所以才出言贊成。
眾人計議已定,眼看快到午時,便要各回各家,袁熙見郭嘉急匆匆就往外走,奇道:「奉孝先生有急事?」
郭嘉一邊登上馬車,一邊嘆道:「郭弈最近上義學,倒是省了我不少事情,但中午每每要接他回家吃飯,我這不趕著去接他呢。」
袁熙見郭嘉化身社畜,不由笑道:「奉孝先生倒是辛苦,不過先生身為祭酒,也負責義學事務,怎麼不想著中午這一餐,由公倉支取呢?」
「反正花費不多,還能節省各家人力物力呢。」
郭嘉笑道:「就等著公子這句話呢,那我著手派人去辦。」
袁熙一怔,隨即失笑道:「先生算計我啊。」
郭嘉哈哈大笑,趕著馬車去了。
袁熙搖搖頭,從前院繞出,回自己後院府邸,他剛一進去,就聽廳堂裡面,有一陣極為悠揚動聽的琴聲傳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