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鍛鋼之法

  第295章 鍛鋼之法

  袁熙叫上孫禮,帶著幾個侍衛騎馬出了門,經過街道時,兩旁的百姓見了,紛紛在道路兩旁跪拜。

  許傑被傳首懸城後,袁熙開倉放糧,安撫了城內人心,他在城內的威望也是水漲船高。

  袁熙心道也真是湊巧·,本來許傑貪酷之事,真要細究起來,罪不至死,偏偏他那奴僕朱老大,是別人安插的眼線。

  朱老大帶著一眾許家奴僕帶走錢老爹,都被街坊鄰居看在眼裡,加上行兇之情證據確鑿,於是袁熙便將圖謀不軌的帽子順便扣在了許傑頭上,讓這個花式作死的人死得其所。

  袁熙一路縱馬來到薊城北角,一條小河流過,兩邊坐落著幾十間屋子,屋頂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鼓風氣囊的聲音此起彼伏,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不絕於耳。

  薊城專門劃出了一塊地,建造了幾十座鐵匠鋪,集中了經驗豐富的鐵匠訓練學徒,驗證檢驗不同的煉鐵方法。

  袁熙跳下馬,走進中央最大的鐵匠鋪,只見七八個人在鐵砧前揮汗如雨,一手高舉錘子,一手鉗子夾著燒紅的鐵塊,正在一錘錘地敲打著。

  春秋到西漢時期,出現了塊煉滲碳鋼和鑄鐵柔化術。

  所謂塊煉滲碳鋼,是以綿狀塊煉鐵為原料,再經過熱滲碳,碳由表及里的滲入,然後反覆進行鍛打,就形成了滲碳鋼。

  用海綿狀的塊煉鐵,或熟鐵採用滲碳的方式來煉鋼,易於實現,成為了我國最早的煉鋼方法,這是生鐵與鋼之間飛躍式的發展。

  要說滲碳鋼推動了軍事武器的發展,那麼鑄鐵柔化術,便是大大推進了農業器具的應用。

  早期的鑄鐵都是高碳低矽的白口鐵,碳在鐵中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質地又脆又硬,使用時很容易崩裂,為了增加韌性,工匠們發明了鑄鐵柔化術,在高溫下將白口鐵胚件進行脫碳處理,或者韌化處理。

  也正因這一技術,生鐵農具開始廣泛應用推廣,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水準,而歐洲直到中世紀還沒有鍛造鑄鐵的記錄,耕田用的還是木犁。

  生產工具的水平直接決定了生產力,宋朝南方稻穀平均畝產三百五十斤,而同時代的英國混合作物平均畝產才七十多斤,這之間的差別已經是相當大,也是為什麼後世說華夏有種田天賦的原因。

  這個時候,華夏的煉鋼技術已經是獨占鰲頭,要知道,十七世紀以前,世界絕大部分地區還處在煉鐵技術層面上,仍在使用塊煉鐵,除了阿拉伯某些地區,鋼的滲碳技術更是幾乎看不到。

  尤其是歐洲地區,煉鋼一般都採取熟鐵低溫冶煉的辦法,鋼鐵不能熔化,鐵和渣不易分離,碳不能迅速滲入,鋼的質量極差。

  彼時羅馬被稱為大秦,其主流武器短劍就是塊煉鐵,所以一刺就彎,更別說鍛造長劍了,即使造出來,也毫無實用性,所以其需要進口大量東方鋼鐵製作武器。

  而到了西漢時期,華夏煉鋼技術再次出現了劃時代的突破。

  炒鋼法。

  對鑄鐵件進行脫碳處理,進而將成形鐵板經過脫碳成為成形鋼板,所謂炒鋼,即在冶煉過程中不斷地攪拌,如同炒菜一樣,將液態或半液態生鐵,在鼓風的氧化條件下,使碳、矽、錳氧化,讓其在鋼中的含量降低。

  炒鋼多為低碳鋼或熟鋼,也有先把生鐵炒煉成含碳量很低的熟鐵,再用表面滲碳來增碳的做法。

  東漢時期的太平道典籍《太平經》中,也詳細記錄了炒鋼的相關內容,「有急乃後使工師擊冶石,求其中鐵,燒冶之使成水,乃後使良工萬鍛之,乃成莫耶。」

  太平經被稱為道教元典,裡面不僅有教義,更有方術,包含醫藥,針灸,冶煉等實用之術,下層百姓在接觸的同時,本身也推動了技術傳播。

  袁熙的義學,如今發展極為迅速,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官員匠人確實需要獲取知識,提升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義學裡面傳授的百家知識,實在極像太平經無所不包的特徵,很多私底下相信袁熙讖語和真人身份的各階層人士,才會暗暗歸附到袁熙周圍。

  之所以將炒鋼法稱為劃時帶的技術,是因為現代鋼鐵工業的基礎就是高爐、平爐、轉爐,高爐最早是中國古代發明的,平爐、轉爐也脫胎於炒鋼法,早期作為優質炮鋼的克虜伯坩堝鋼,直接就是照搬炒鋼法。

  沒有這三樣東西,就沒有工業革命,也沒有現代工業文明。

  所以有人說,工業革命的大門中國人打開了一半,歐洲人打開了剩下的一半。

  但遺憾的是,華夏發明炒鋼法後的近兩千年裡,出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邁進那扇半開的大門,讓人不勝唏噓。

  做不出合適的爐子,冶煉溫度便上不去,鋼鐵冶煉大概要一千五百度以上,瓷器要一千一百度以上。

  西方之所以進口中國瓷器,就是因為爐溫不夠,自己燒不出來,高爐和風箱技術全面落後,導致陶瓷製造不行,鋼鐵冶煉自然更加不行。

  華夏的煉鋼技術領先了世界一千多年,這讓華夏的武器鍛造技術也突飛猛進,湧現出了一大批極為實用的武器。

  而武器的水平,決定了戰爭及戰術的水準,連鋼都煉不出來的地方,能有多麼大烈度的戰鬥,誕生多麼無敵的戰術,是很讓人懷疑的。

  不過另外一個促進華夏不斷改進煉鐵煉鋼的因素,是因為華夏境內的鐵礦石,雜質實在太多了,為了解決雜質問題,華夏的勞動人民才想方設法,在每個環節上改進煉鐵煉鋼工藝。

  早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在鐵水中加鹼性石灰進行脫雜質的技術,石灰可以促進礦渣的析出,還可以吸附磷硫雜質。而西方十九世紀末,才找到這種加入鹼性物質脫去雜質的辦法。

  曾經在泉州出土過明代鐵錨,重達去七百五十公斤,經過檢測磷硫含量比現代優質鋼還要低兩三倍。

  相比之下,地中海附近的鐵礦石除了含硫量高,雜質很少,但偏偏兩千年裡,西方都沒找到除硫的方法,以致煉鋼技術毫無進展。

  當然,當時的阿拉伯地區煉鋼技術不低,雖然可能和華夏有些差距,但是還是比西方強了不少,至於其中原因,有說法是絲綢之路促進了華夏和阿拉伯地區的文化技術交流。

  所以說,交流是促進進步的動力,閉門造車,是很難一直走在時代前列的。

  炒鋼法的最後步驟,就是對氧化後熟鐵或鋼進行多次折迭鍛打,進一步滲碳後,成為百鍊鋼。

  當然炒鋼法也不是全無缺點,其不容易控制碳的含量,製作更加費時廢力,於是灌鋼法應運而生。

  晉張協的《七命》:「銷逾羊頭,鏷(鍱)越鍛成,乃煉乃鑠,萬辟千灌,豐隆奮椎,飛廉扇炭。」

  李善註:「辟謂迭之,灌謂鑄之」。

  東漢末年,已經出現了灌鋼法的雛形,這個時期的煉鋼技術的集大成者,便是環首刀。

  此世的環首刀,和後世的主流武器完全不同,按後世的眼光來看,其刀長一米二以上,刀寬三厘米,但刀刃最厚之處,卻達到了一厘米,相比之下,後世西方的重劍,劍刃最厚也只有四毫米左右。

  這是因為,一柄好的環首刀,往往需要幾十層鋼反覆折迭鍛打而成,拿在手裡,倒像是一根鐵條,但在百鍊鋼的強度支持下,卻有著馬戰步戰皆宜,兼具揮砸砍切,突刺破甲的優點。

  如今鐵匠們正在做的,就是嘗試不用鍛造方法製造出環首刀,最後進行強度對比的實驗,找到其中最為合適的。

  袁熙看著鐵匠們一錘錘的打在鐵塊上,不禁有些感動,華夏正是有無數這樣的勞動人民,用雙手艱難克服著一個個障礙,才匯聚成了時代的洪流,推動著歷史進程。

  一眾鐵匠見袁熙帶著眾人進來,連忙就要行禮,袁熙大聲道:「不妨事,你們先打完!」

  屋內極為嘈雜,袁熙將聲音提到最大,眾人才勉強聽見,連忙轉身,繼續繼續掄起錘子來。

  他們動作有些生硬彆扭,是因為按照袁熙的要求鍛造,和他們先前的手法習慣並不太一樣。

  因為他們正在在打造的環首刀,是按袁熙提出的改良後的灌鋼法打造的,又採用了一些夾鋼方向的改良,最後效果如何,誰也心裡沒底。

  灌鋼又叫團鋼法或生熟法,是中國早期煉鋼技術一項最突出的成就,東漢末年發明,南北朝時期才開始推廣完善。

  袁熙依照後世的記憶,讓工匠分別採用三種方法改良。

  生鐵陷入法,生鐵改覆蓋法,生鐵澆淋法。

  不同的工藝,不同的鋼鐵品質,都會影響最後的成品質量,所以才要找到最合適的方法。

  這時候已經有個鐵匠將環首刀的雛形打了出來,他用鐵鉗夾著通紅的劍身,走到了一個巨大的木桶面前,將之放了進去。

  只聽嗤嗤作響,鐵匠將劍身提了起來,上面竟然著起了火。

  眾人的目光不由被吸引過去,這便是袁熙第二種新的想法,油淬法。

  不同於此時已經發明的水淬法,後世的油淬法可以讓刀劍具有更多的韌性,而水淬法有較高的剛性。

  當然,根據鋼鐵品質的不同,也不能說油淬一定高於水淬,真正好的武器,硬度和韌性都要兼具,只能通過之後的試驗去看。

  不過雙管齊下,袁熙自忖應該能將環首刀的品質提高一個層次。

  至於高多少,他心中也沒譜,但只要比先前的刀能多耐幾次揮砍交擊,就將會在戰場上,決定持有者和敵人雙方的生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