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步到位

  第169章 一步到位

  易京南臨易水,之前公孫瓚讓兵士挖了數十道深溝環繞,其中引水灌入,讓敵人不得近。

  在袁熙在北新城時,袁紹已經數次進攻易京,有試探性的,也有想一舉破城的,但都被公孫瓚擊退。

  直到黑山軍作亂,偷襲鄴城,袁紹方才撤兵收縮,開始著重打擊黑山軍,直到去年打得其不敢出太行山,這才騰處空來,著手攻伐易京。

  當然公孫瓚也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和黑山軍互相呼應,但不得不說,這兩邊的配合實在不怎麼好,不然也不會讓袁紹各個擊破,逼到如今的境地。

  此時已是深秋,易水枯竭,先前冀州發動十幾萬民夫,將易水掘開分流,或將上游堵塞,大軍趁機渡了河。

  易京城外的十幾道深溝,既然沒有了河水,便只是普通深溝,幾乎都失去了作用。

  袁紹又令民夫覆土,逐一填平,步步逼近易京城下。

  如果這個時代有飛機話,在高空往下俯瞰,便會見到一幅壯觀的景象。

  在易京周圍方圓幾十里的廣袤大地上,無數如同螞蟻一般的民夫,忙忙碌碌地挖土,負土,填埋,砍伐,立寨,結牆。

  密密麻麻如同綠豆一般的營寨,在山丘之上,河流之旁,連綿不斷,點連成了線,線連成了面,數萬軍士在裡面來回巡邏。

  如果視野再拉高一點,便能看到上百里的範圍內,成百上千的斥候在四面八方巡邏馳騁,隨時探聽各方敵人的動向。

  再就是一串串的長線,這是各地運糧的糧車,他們從冀州,青州,幽州等地出發,如同一條條扭動的長蛇,直向袁紹軍的大營而去。

  袁紹這次號稱發動了二十萬大軍,其實並沒有這麼多,但七八萬兵士是有的,同時跟隨的,是數倍以上的民夫。

  這樣算起來,動員的人數確實超過了二十萬,這是當今天下,只有富庶的冀州才能發動起來的大戰。

  幽州就不說了,袁熙的三城,連兵士帶民夫,也才剛剛過萬。

  袁譚所在的青州雖然也曾十分富庶,最多時候達三百萬人,但之前黃巾之亂時,就有上百萬人加入黃巾軍,十年間遭受天災人禍,民生凋敝,人口暴減。

  而且青州剛經過大戰,元氣大傷,袁譚又為了易京之戰在青州大力征斂,也激起了不少反彈,最後勉強發動了幾萬人。

  所以真正的大頭,還是冀州。

  在當今天下,冀州是荊州之外實力最強的大州,無論從人口還是經濟上,都頂得上其他數州相加。

  即使是在後世,曹操攻伐冀州數年,所屠甚多,打下鄴城後,仍然能在冀州戶籍上找到三十萬可動員的人口。

  所以袁尚才要死死占住冀州,他哪怕只有冀州這一州,也能立於不敗之地,即使青州和幽州加起來,也遠遠不及。

  這也是袁紹敢於打大戰的底氣,冀州韜光養晦一年,只為今日一戰!

  而在這滿山遍野的冀州大軍合圍中,孤零零的易京城,顯得如此渺小。

  當然,這是在高空下的視角,但真正身處戰場之中,才會明白易京多麼難打。

  土丘之上的望樓,袁熙站在拿著望遠鏡,仔細觀看著遠處易京的城牆。

  這幾天來,十幾道深溝皆被填平,形成了數條直通易京城牆下的通道,上百架投石器在兵士的拱衛下逐步推進,其間不斷發石,砸向易京城牆。

  然而易京的城牆頗為堅固,西瓜大小的石彈砸在城牆上,只留下一個淺淺的凹坑。

  更讓頭疼的是,這城牆不僅比一般城池要高,而且里外前後,至少有五六道之多!

  不過袁紹的謀士們很快就發現了弱點,城牆太多,反而導致最前面的城牆防守薄弱。

  投石器開始調轉方向,集中轟擊幾處城頭,其所在處的公孫瓚兵士紛紛四散躲避。

  袁紹軍這邊卻沒有著急登城,而是開始推出了一輛輛架車,這是有著巨大木輪,下方空間很大,足夠兵士站立的木車。

  所不同的是,其頂部由一排圓木覆蓋,極像平時的輜重板車倒扣過來的樣子。

  而兵士民夫們就躲在下面,慢慢靠近城牆,直到完全抵達城下。

  後面的架車跟上,抵在了最前面的架車後方,然後後面的架車依次跟上,構成了一條暢通的通道。

  最前面架車下面的民夫開始拿出挖土工具,對準牆根開始挖土,挖出來的土,則順著長長的通道運送出去。

  挖地道!

  之所以袁軍選擇挖地,而不是強攻城頭,就是因為即使攻上城牆,後面還有數道牆上守軍,只能一道道用人命填過去。

  相比之下,挖地道直接越過這幾道牆,反而成了當前最為保險的辦法。

  城頭的守軍見了,急忙將滾石檑木金汁傾倒下去,想要阻止對方挖城。

  奈何袁軍的架車上面遮擋的的都是粗重的圓木,這些東西砸上去,架車只是微微震動,下方的人們根本不受影響。

  眼見袁軍肆無忌憚地挖土,城牆上面的兵士急了,滾石不要命地砸了下來,但收效甚微。

  此時田楷來到城頭,見狀大喝道:「用桐油,將檑木點燃扔下!」

  城頭兵士恍然大悟,連忙依法施為,將熊熊燃燒的檑木推下城牆,砸在架車上。

  過了不久,最前面的架車就被砸了十幾根燃燒的檑木,也開始著火。

  城頭守軍歡呼起來,卻見駕車下面的民夫兵士奮力將燒著的架車遠遠推到一邊,後面的架車趁機推上,又把挖土的地方的地方擋住了!

  田楷見狀,命令收集潮濕的柴草,點燃後扔下城牆,一時間牆下煙霧滾滾,袁軍民夫嗆得在架車下面呆不住,四處亂逃。

  城頭守軍趁機探出頭來,用弓箭將其一一射殺。

  結果呼嘯聲傳來,袁軍投石器又開始攻擊城頭,壓制弓箭手,讓他們不敢出來。

  袁軍趁機扛著雲梯上前登城,準備配合挖地道,一起壓制敵軍。

  城頭的公孫瓚軍知道丟了城頭,對方會更肆無忌憚地挖地道,弓箭手也不要命的探頭射向袁軍兵士們。

  袁熙在望遠鏡里,將這攻防看得清清楚楚,看著兩邊不斷調整策略應對,心道果然戰場才是謀士將領們最好的老師。

  紙上談兵,是永遠不能真正學會打仗的。

  他身邊的郭嘉也在拿著望遠鏡觀望,這望遠鏡袁熙倒沒有藏私,在鄴城讓匠人做了些,送給了自己手下最相熟的謀士將領。

  袁熙見郭嘉時而點頭,時而搖頭,心中好奇,開口道:「奉孝先生有什麼想法?」

  「莫非這城打法不對?」

  郭嘉搖搖頭道:「不,這攻城策略,倒是毫無問題,可以說相當好。」

  「但我不明白的是,按照這樣的打法,只能打成消耗戰。」

  「即使攻勢這麼急,一個月內,遠遠不能消耗完城裡的數萬兵士,相反攻城軍的消耗很大。」

  「那便只有一個可能了,圍三缺一,讓城裡守軍逃走,再伺機擊破是最為穩妥的。」

  袁熙點頭道:「確實如此,北東南都堵住了,只留出了西門,有什麼不對嗎?」

  「若是其他方向,皆是我軍控制的地盤,留出來的話,敵人也很有可能繼續堅守。」

  「西邊是黑山軍來援的方向,留出此門,會讓公孫瓚均認為若是突破,便有可能和黑山軍回合,從而堅定逃走的念頭。」

  「到時候我軍可以趁著對方突圍,攔截追擊,在黑山軍到來之前將其徹底擊潰,這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

  郭嘉道:「道理是這個道理。」

  「但換了我,會留出南門,同時把大部分士兵從中軍調開。」

  袁熙聽了,隨即會意,隨即笑了起來。

  郭嘉這人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後世歷史上,郭嘉曾建議軟禁投奔曹操的劉備,水淹下邳,說明其有著兇狠果決的一面。

  這種人用好了,可以如虎添翼,如果用不好,便會影響本心。

  不過郭嘉這次空出中軍,引誘對方出城襲殺主帥的行險之計,換了五年前的袁紹倒有可能採用,現在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郭嘉的這個說法很是微妙,怎麼好像另有他意?

  他側頭看了看郭嘉,發現其神色如常,心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等袁熙轉過頭,繼續看望遠鏡裡面的戰況,郭嘉才遺憾地嘆了口氣。

  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些太過離譜了。

  要是敵人衝進大營,將袁紹袁譚都殺死,或者袁紹袁譚在劫營混亂之中意外身亡,這便最好了。

  公子就能統領冀州大軍,隨後攻滅公孫瓚,回到鄴城再幹掉袁尚,便是北地之主。

  這算是最快的一條路了,既然公子裝傻,自己也就當沒說過吧。

  城頭城下的攻防,足足持續了三天三夜。

  城牆下面十幾條挖土的通道,一直沒有停歇過,公孫瓚軍開始在城牆後面挖深溝阻止。

  袁軍一開始將地道向下挖,公孫瓚軍也往下挖,結果袁軍開始橫向開挖。

  終於在某天晚上,第一道城牆數個地方倒塌,砸死了地道裡面的雙方不少民夫。

  第一道城牆就此出現了缺口,袁軍趁機從缺口攻入,到了第二道城牆下面。

  此時城內的田楷才醒悟過來,袁軍一開始就是奔著挖榻城牆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