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婚事
劉協離開的時候並沒有大張旗鼓,所以僅有為數不多與之交好的人,才得知消息前來送別。
劉協此時正在和劉和說話,他聽劉和還是要執意留下後,嘆道:「兄還在堅持?」
「以兄當年在袁氏勢力中的地位,若是留下效力,只怕如今在晉國也位列三公了吧?」
「是我耽誤了兄的前程啊。」
劉和笑道:「山陽公何出此言,和當初所堅持的,也不過是劉姓宗室的立場而已。」
「晉國確實應承天命,但如今季漢的路,也未必走不通,所以和想留下來看看。」
「至於山陽公的苦衷,和自然清楚,山陽公這些年坎坷顛簸,也是到了遠離旋渦,過清淨日子的時候了。」
劉協聽了,嘆道:「這個天下,已經不會有多少戰亂了吧。」
「希望兄也能夠早日看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
那邊伏壽卻是正在和夏侯夫人說著話,她悄聲道:「陛下迎立夫人女兒為側妃的事情,夫人下定決心了嗎?」
夏侯夫人出聲道:「我思來想去,還是不想委屈女兒。」
「所以我想拜託夫人一件事情。」
伏壽忙道:「夫人請講。」
夏侯夫人道:「亡夫衣冠,按道理應該放回幽州涿縣祖地,但我礙於身份,又不能去那麼遠。」
「所以我想讓女兒帶著衣冠棺木北上,若可以的話,希望夫人能順路帶她一程,到了豫州之後,讓她自行離開便是。」
伏壽驚訝道:「這倒沒有問題,但令媛不過十幾歲,夫人放心讓她孤身上路嗎?」
夏侯夫人道:「我自會派出家丁護送,至於沿途關節,我相信晉國那邊,也自然會照顧到。」
伏壽知道夏侯夫人怕是不願意女兒做側妃,所以才想出這種主意,便出聲道:「夫人既然開口,妾便定然護得女郎周全,到時候且若能見了晉帝,也會拜託其照拂女郎一二。」
夏侯夫人聽了,便長長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妾便謝過夫人,先預祝一路平安了。」
新的一年來到,如今已經是承漢八年,袁熙在壽春見到了劉協夫婦等人,他見眾人迎到殿中,等眾人各自落座,才開口說道:「山陽公此來,朕也是蓬蓽生輝啊。」
劉協趕緊謙讓,袁熙笑道:「公不必過謙,咱們也是老熟人了,說來晉國有今日,也離不開公啊。」
「朕最佩服的,是公能拋棄門戶私見,以天下百姓為重,換做是朕在公之位置上,真沒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劉協沉聲道:「陛下過謙了,如今一路走來,協看到經過境內的民生百態,不得不承認,陛下確實天下是最好的選擇。」
「前漢先帝多有錯著,以致天下生亂,生靈塗炭,劉姓宗室難辭其咎,如今陛下撥亂反正,也算是替劉氏還了債。」
袁熙回道:「多謝山陽公看重,山陽那邊的封地宅邸,我已經命人建好,公隨時都可以動身,凡起居祭祀,公都可以承襲漢制,不在晉國之列。」
劉協連忙出聲感謝,袁熙道:「至於封戶就有一些委屈公了,規格雖然是最高的三千戶,但晉國廢除蓄奴後,削減勞役雜稅,怕是公那邊過得要清苦些。」
劉協連道:「已經太多了,如今我等夫婦,只想精研醫術,治病救人,便已經心滿意足了。」
「不過還有一事,協想要請託陛下。」
他說了夏侯夫人令女郎護送張飛衣冠遷回祖地之事,那邊伏壽已經帶著張氏女郎上來拜見。
袁熙見那張氏女郎雖然身量高挑,皮膚白皙,眉宇之間自有一股英氣,也是個美人胚子,心道這孩子就是後世的張皇后了,倒是遺傳了張飛和夏侯氏的優點啊。
他出聲道:「女郎行程,我自會派人護送周全,夏侯夫人可曾說過,女郎到了涿郡辦完事後,是否要立刻回去?」
張氏女郎聽了,微微俯身拜道:「阿母有說,讓妾在墳前守孝一年。」
袁熙聽了,便明其意,心道夏侯氏倒是一切都想到了,自己先前以為要送信商量,看來還是多想了。
他出聲道:「既然如此,朕不日便動身回幽州,便一路同行好了。」
他命人把袁謙和其正妃公孫氏叫了出來,對眾人說道:「這是吾次子,剛封了陳王,以後便會替朕坐鎮壽春。」
「若是山陽公遇到什麼難處,隨時都可以找他。」
劉協心中一動,他面上應承下來,心裡卻道晉帝還真是心大,子嗣鎮守一地雖然也有先例,但他就不怕勢力坐大,以致生亂嗎?
劉協的神情,袁熙也看在眼裡,不過晉國上下體制頗為複雜,一時半會也解釋不清楚,當下也不多說,只是讓大喬和步練師上來,陪著諸女說話。
袁熙則是和劉協觥籌交錯起來,劉協看到侍女倒入自己杯中的酒水頗為清冽,乍聞之下清香撲鼻,他試著嘗了一口,卻發現入口爽滑,並沒有自己以前喝的酒水那麼刺激,驚訝道:「越是清澈的酒水,就越需要多道工序蒸釀,這酒水之純,只怕是費了不少功夫啊。」
袁熙得意的笑了出來,「山陽公第一次喝,也是被騙了,這裡面固然有酒,但含量頗低,其實其大部分酒水的味道,都是調製出來的。」
劉協驚訝道:「還有這種事情?協真是孤陋寡聞了。」
袁熙笑道:「還不是因為我不勝酒力,才想出了這等主意。」
「配方倒也簡單,不過調製的時候費了不少功夫,因為原來的味道太沖,所以試驗了很多次成功,要不是不稀釋個幾十倍,又摻了些酒,估計也沒人喝得下去。」
他見劉協越發好奇,便出聲道:「其實原料很簡單,就是白醋加白花蛇草水,最後用果酒調製稀釋,配比用料不同,得到的風味也差別很大。」
劉協笑道:「這幾樣材料,協倒都知道,等到了山陽,我也實驗一番。」
旁邊大喬心道陛下又在坑人了,這些材料雖然易得,但調的不好,味道極為容易讓人上頭,只怕山陽公有的苦吃了。
數日之後,劉協帶著家眷動身趕往山陽,袁熙在碼頭將其送上船後,這才回到宮殿召來袁謙,說道:「為父不日就要回到北地了,江淮這邊,你替朕好好看著。」
袁謙連忙應了,袁熙出聲道:「你在這裡,一定要謹防動用私權越界,雖然是皇家子弟,但是內政外事,皆有官員負責,萬不能憑個人好惡衡量。」
袁謙一一答應,袁熙道:「我當初給你起名為謙,你可知道用意?」
袁謙回道:「是讓孩兒謹言慎行,輔佐長兄治國。」
袁熙道:「不止如此,所謂謙,是替對方著想,而治理天下,面對的是萬民,所以要站在百姓角度多多思考。」
「多去民間體察疾苦,知道他們的難處,解決他們的難題,方不負我晉國立朝之本,切記。」
袁謙俯身答應,說道:「父皇之話,孩兒定當銘記於心,還請父皇放心。」
「若孩兒有辜負父皇期望處,必當自請問罪。」
袁熙聽了,欣慰地拍了拍袁謙肩膀,「如此便好,生在帝王之家,肩膀上的擔子,自然也要比一般人要重,這點你必須要承受下來。」
「山陽公九歲登基,也是一路走來,如今你年紀大上幾歲,我相信你一定會做的很好。」
又過了幾日,袁熙終於是準備動身離開壽春,彼時陸遜一直在荊州帶兵在上庸房陵調動,準備開春攻入漢中,所以袁熙也沒有和其碰面,只是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去,囑咐陸遜放心用兵,不必有什麼顧慮,也不用急於求成,按部就班將魏軍逼回去就行。
之後他便從壽春走水路趕到了鄴城,卻發現和諸葛亮擦肩錯過了。
彼時諸葛亮算著來五丈原到漢中的路也差不多快修通了,眼看已經開春轉暖,便徵發物資勞力,趕去長安了,袁熙趕到的時候,其剛走了不到半個月,可以說是前後腳。
不過諸葛亮辦事,袁熙倒是頗為放心,他對迎出來的甄宓笑道:「我在南邊多耽擱了一些時間,雖然最早時候事情解決的比想像的順利,但後面為了防止變故,我又多等了些時日。」
「不過本來計劃也是和諸葛丞相碰不到的,來年漢中之戰,其實是我最放心的,畢竟孔明伯言夾攻,對面換誰來都不可能有勝算。」
甄宓將袁熙迎入屋內,方才說道:「這段時間夫君辛苦了,就好好歇息幾日吧。」
她猶豫了一下,方才出聲道:「不過有件事情,好像出了些問題。」
袁熙見其面色糾結,驚訝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甄嘆了口氣道:「前些日子,謙兒納娶了正妃,所以妾想著早日給叡兒把婚事也辦了。」
袁熙出聲道:「這不是好事嗎?」
甄宓嘆道:「問題就出在這裡,妾分別問過叡兒和香兒,卻發現他們兩個沒有想的那麼高興,反而是神色有異,可能是對這樁婚事有所牴觸呢。」
袁熙皺眉道:「兩人吵架了?」
「不對啊,這些年來,兩人也從沒有鬧過矛盾吧?」
「難不成是叡兒嫌棄香兒比他大幾歲不成?」
甄宓嘆道:「妾也問過了,兩人都不說,所以才等著陛下回來。」
袁熙聽了,便道:「好吧,明日我把他們叫過來,分別問話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