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盲區

  第1358章 盲區

  曹丕登基已經一年多了,時間也來到了深秋,但司馬懿仍然感覺到不到一絲涼爽。

  他是真的汗流浹背了,因為他如今看得出來,晉國這幾次對魏國的攻勢,並沒有使出全力,而是配備了大量輕便機動,能和騎兵配合的戰爭器械。

  而且晉國士兵也換了好幾茬,這倒不是因為前面的人戰死了,而是晉國在採取老帶新的戰術訓練新兵。

  據魏軍抓到的晉軍俘虜說,那邊把這種舉措稱作輪戰,目的是消耗魏兵的有生力量。

  但司馬懿明知對方如此,也沒有好的應對策略,只能在一次次戰鬥中竭盡所能減少損失,但他悲哀的發現,對面似乎在交戰之中不斷改進器械。

  其中司馬懿覺得最為噁心的一種,是號稱吹煙機的東西,晉軍在後面點繞潮濕的柴火生成煙霧,然後用吹風機送到陣前,來對付讓魏軍前軍。

  在這種刺鼻的煙霧下,魏兵戰意大大降低,若是遇到順風的時候,煙霧甚至能飄到中軍,讓整個魏軍陣勢一片混亂。

  而晉軍則是頭臉穿戴著全套防護煙霧的面具和設備,在煙霧之中來去自如,此消彼長,魏軍屢次在煙霧出現時吃了大虧,這還怎麼打仗?

  其他諸位此類的新東西層出不窮,司馬懿聽說這是因為晉國優待工匠,獎勵器具發明的緣故,導致天下絕大部分工匠都跑去了晉國效力,對此司馬懿沒有好的應對之策,只能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不過畢竟司馬懿很是聰明,還真讓他找到了很多土辦法,就像魏軍雖然沒有隔絕煙霧的棉布,做不出防護口罩,但司馬懿找人研究過後,很快用搗散的麻布和碎木炭做出了部分替代品,雖然效果一般,但起碼比之前束手無策的情況好多了。

  但這些尚可,對於晉軍那種複雜的器械,司馬懿便無能為力了,他也曾花了大量兵士的代價,從晉軍手中搶回了一台蒸汽機想要仿製,但他集中了所有工匠,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最後悲哀地發現根本不可能。

  從金屬缸體的衝壓工藝,到密閉艙室的連動系統,都是精密到嚴絲合縫,工匠們稍有差錯,整套蒸汽機就動不起來,要說舉國之力,也倒是能做出幾台差不多的,畢竟原理並不複雜,但關鍵問題是,不能量產。

  這些東西其實損耗的很快,但晉軍那邊補充的也很快,司馬懿懷疑對方有能大規模製作這類東西的工坊,所以才能源源不斷補充,這才是晉魏之間最本質的差距,你即使拿了圖紙,也不可能同等效率的轉化成實物。

  這是兩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決定的,這其中包含了太多人的智慧,根本不是司馬懿這邊幾個聰明人就能彌補的差距,晉國那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這么正大光明的在戰場上試驗新的發明。

  這在兵法上叫陽謀,晉軍這邊的諸葛亮,正是通過一次次的戰鬥,將工匠們的發明投入到戰場上試驗效果,然後拿回來改進,最終將其完善到可以投入到日常使用的程度。

  比如諸葛亮最近發明的木牛流馬,便是使用了蒸汽動力,其沒有選擇輪子,而是用了四條支撐物來運載貨物,是為了適應複雜的山地環境。

  這東西開始的時候幾乎是極為失敗的,連站都站不穩,但經過了數年的技術疊代後,諸葛亮已經找到了數個能用來保持穩定的法子,最後做出了能夠投入使用的實物來。

  雖然諸葛亮的最終設想是將其小型化,但受限於蒸汽機的重量,成品還是頗為笨重,對此諸葛亮頗不滿意,認為木牛流馬裡面還是有不少冗餘的部件,所以他在指揮兵事的閒暇,也會和工匠探討改善的法子。

  諸葛亮越是研究,越覺得裡面道理奧妙,他心道要是天下太平的話,自己即使不治理國事,做個工匠似乎也不錯?

  要是袁熙知道諸葛亮正在做的木牛流馬的結構,一定會極為驚訝,這其中原理,已經和後世的機器狗頗為相似,雖然沒有智能穩定系統,但卻用了原始的機械平衡原理,做到了相似的效果,這不僅是諸葛亮一個人的智慧,也是所有工匠的智慧,更是華夏千年以來的知識積累的成果。

  這些成果當初因為戰亂散失不少,但隨著建立義學,興辦工坊,很多失傳的技術被找回,尤其是土木工程中的機械原理等學科,被袁熙默寫出來後,被工匠們學習吸收,重新構成了一套適合當前生產力的做法,這已經是打好了技術革新的基礎。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晉國將會迎來一次次的技術進步,到時候魏國將毫無還手之力。

  這一點諸葛亮很清楚,司馬懿也看出來了,他如今寫的奏表,開始是對作戰不力的請罪,後者則是對曹丕的勸諫,請求其仿效晉國,重用工匠,抓緊進行相應的工藝研究。

  而且司馬懿在奏表之中,很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關鍵點,即兩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但決定性的差距,是燃料之間的差距。

  司馬懿認為,晉國的蒸汽機,幾乎用的都是被叫做煤炭的東西,而不是魏國普遍採用的木炭木柴,這之間的發熱差距,簡直是天差地別。

  司馬懿想盡辦法弄到過一些煤炭,試驗過後,他更加是有些絕望,相同體積重量下,煤炭的發熱效率和溫度遠超木炭,更可怕的是,據說在晉國那邊,煤炭已經成規模的生產,比乾柴更加不受天氣影響。

  對此司馬懿有一種預感,將來魏國要是敗的話,很大一部分是要死在兩邊的燃料差距,他在奏表中再三強調,這才命人緊急送往長安。

  彼時曹丕接到這封軍情奏表時,已經是半個月後,他此時因為今年的戰事尚可,三個方向都擋下了晉軍的進逼,心情相當不錯。

  他看奏表前面司馬懿請罪,便對身旁的郭皇后笑道:「這司馬懿還挺謙虛,三路之中,就他表現最好,這是怕朕責罰嗎?」

  郭皇后道:「司馬軍師如今是大魏砥柱,年少成名,自然擔心名聲太盛,行事低調,也屬正常。」

  曹丕接著往下看奏表,等看到司馬懿的幾條建議的時候,眉頭便皺了起來,因為裡面很多東西都超出了他的認知。

  他將奏表遞給郭皇后,「朕是派他出去打仗的,不是讓他和對面比拼器械的,袁氏本來就就在器械上有獨得之妙,大魏為何非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郭皇后靜靜看完,說道:「這裡面的事情,妾是外行看不懂,陛下何不找些信任的人來商議?」

  曹丕想了想,便召吳質朱爍,陳群董昭幾人進宮。

  四人趕來拜見了曹丕後,拿著司馬懿的奏表仔細讀了幾遍,也不禁面面相覷,這裡面涉及到工匠技藝,對他們這些從小讀經學的士族來說,還是有些陌生了。

  朱爍試探道:「是不是因為司馬軍師那邊壓力太大,所以覺得這些東西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吳質滿不在乎道:「應該試了,晉國雖強,但強在地盤大,人口多,才能搞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這些奇技淫巧花費不菲,有這些人力物力,多種些田,多生些人不好嗎?」

  「我倒巴不得晉國一直這樣下去,說不定他們搞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早晚會把自己拖垮。」

  朱爍也是贊同道:「沒錯,往年晉軍攻勢極為兇猛,今年反而緩和下來了,是不是因為他們將財力人力都投入到這些歪門邪道上去了,所以戰場上沒有建樹了。」

  「要是我們跟著晉國搞這些東西,怕不是沒做出什麼,先把大魏國庫拖垮了,最近賦稅並不寬裕,儘快多種地收穫糧食,才是最為緊要的啊。」

  曹丕轉向陳群,「長文以為如何?」

  陳群忙道:「兩位說的,都很有道理,國家強大,還是在於糧食人口。」

  「如今陛下用九品中正制重新任命了士族官員,讓他們心甘情讓渡出了不少賦稅比例,若能擋住晉國攻勢,大魏便能在三年內恢復元氣,反攻中原有望。」

  「此時要是再去重用工匠,尋找礦產,只怕士族之間也會有所非議啊。」

  「這種舉措不是不行,而是不適合如今的大魏,若是將來能一統天下,自然是合適的。」

  曹丕微微點頭,最後轉向董昭,「公仁,你怎麼想?」

  董昭微微一拜,「啟稟陛下,微臣對於此道並不精通,也看不太懂,所以不好置喙。」

  曹丕聽了,失笑道:「公仁啊,你是不是無緣無故坐了半年牢,所以一直在記恨朕?」

  董昭連忙道:「臣不敢,臣實是對工藝一道,知之甚少,只怕說出來貽笑大方。」

  其他三人都是臉上一紅,其實他們看不太懂司馬懿表章裡面的東西,但總不能當著曹丕的面承認吧?

  董昭這麼說,豈不是暗示自己這些人不懂裝懂?

  曹丕見了,也不勉強,而是拿出另外一封軍情,說道:「荊州那邊,也有消息傳來,說今年過冬之前,晉軍和漢南國軍,有可能聯手在襄陽江陵一線對南陽發動進攻。」

  「同時駐守在麥城的子孝說,于禁還被關押在襄陽。」

  「于禁到底是被俘,還是私下投降,至今尚無定論,你們怎麼想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