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五義子
劉裕平滅長社、南陽黃巾,收復帝鄉南陽消息席捲天下,天下各方一片震動、譁然。
黃巾三路大軍如日中天,大有圍攻洛陽,改朝換代架勢。
但是,轉眼間。
南陽黃巾大首領張曼成,穎川黃巾大首領波才授首,兩路黃巾主力遭遇覆滅。
這讓黃巾強大聲勢戛然而止。
天下黃巾震動、惶恐,卻是愈加震驚,懼怕、畏懼劉裕武功。
與此相反。
以穎川、南陽為中心,消息向汝南、向淮南,向荊州,向豫州等地席捲而去。
但凡是得知劉裕再次大捷,覆滅兩路黃巾的百姓、世家無不歡欣鼓舞。
人的名,樹的影。已在異族手上立下赫赫戰功,封為戰神的劉裕,一出手果然犀利無比,兩路黃巾主力覆滅。
……
洛陽。
街道上百姓人來人往,看起來頗為熱鬧。
不過,這熱鬧,卻是顯得溫度不足,沒有之前劉裕攜草原空前大勝回歸洛陽時那麼有激情,熱烈了。
穎川距離洛陽並不遠,並不像草原腹地那般不可探查。
所以,自劉裕領兵出征,麾下騎兵一分為二,羅成北上迎擊張角,劉裕領兵南下穎川長社,洛陽百姓世家們便很是關注。
究其原因還是黃巾波濤洶湧聲勢浩大。
他們指望劉裕力挽狂瀾。
只是。
劉裕出征之後,他們想像中的橫掃之勢並沒有出現。
相反。
波才、張曼成攜帶大軍二十萬,兵圍朝廷大軍不足兩萬的長社城,猛攻。
甚至,整個長社在黃巾的猛攻下,正在被動挨打?
洛陽百姓、世家們熾熱的激情和鮮血,慢慢冷卻了下來。
劉裕領兵出戰黃巾,不僅沒有橫掃,反而在挨打!
一股陰霾,氣氛壓抑籠罩著帝都洛陽城。
「唉,武王帶的兵力太少了,聽說武王從北方帶回來的騎兵也才一萬四千騎,如此少的騎兵,還一分為二,又分了北方一半,就更少,怎麼能打贏呢!」
「是啊,武王兵力太少了,長社官兵太少了,倒是黃巾足足二十萬啊,十倍數量!」
「只是,只是,武王要是敗了,那,我們大漢可怎麼辦啊!」
洛陽大街小巷,酒樓妓院到處一片愁雲慘澹的嘆息,憂國憂民。
這次就連世家子們都坐不住了,開始埋怨起來劉裕了。
一個高端青樓內。
「這劉裕也真是幹嘛不多帶回一些大軍啊,都放在北方幹什麼,是大漢重要,還是草原重要啊。」
「就是,劉裕分明就是怕自己大軍受損傷,所以,才不肯多帶大軍回大漢。」
一道道怨言從世家子口中說出,顯然對劉裕沒能取勝怨念頗深。
突然。
「駕駕駕~」
「快讓開,讓開,長社八百里急報!」
一陣戰馬奔騰聲突然響徹,讓聽到聲音者皆是一怔,均停下了說話。
洛陽街道上百姓更是齊齊向兩側躲閃。
街道兩側所有人看向那縱馬馳騁的士卒,眼中閃過驚疑。
長社八百里急報?
這是敗了?
這個念頭瞬間浮現所有人腦海,一顆心卻是止不住的沉了下去。
縱馬馳騁士卒卻是前所未有的激動,策馬揚鞭,激動的聲音大聲道:
「長社大捷,長社大捷!」
「武王大破二十萬黃巾士卒,黃巾大首領波才、張曼成授首,長社大捷,武王已經率領騎兵奔襲南陽,拿下宛城,收復帝鄉。」
「長社大捷,長社大捷!武王大破二十萬黃巾士……」
街道上,那士卒一邊縱馬馳騁,另外一邊興奮激動大聲道,聲音傳入周圍街道兩側以及酒樓妓院所有人耳中,讓本來一顆心沉下去的百姓、世家子弟均是呆愣住了,面面相覷,他們聽到了什麼?
「長社大捷,長社……
那士卒激動聲音再次響起,漸行漸遠,但是卻令一眾人回過神來。
「嘶嘶……」
「這……勝了?」
「大破二十萬黃巾士卒,黃巾大首領波才、張曼成授首,收復帝鄉了?」
街道兩側百姓以及酒樓、妓院內的食客無不是驚呼,瞪大眼睛。
街道上,士卒縱馬遠去,那激動的聲音仍然在迴響。
嘩!
百姓、世家子弟們轟動了。
「武王勝了,武王竟然又勝了!」
「長社大捷,帝鄉收復,這太好了,黃巾可滅,黃巾可滅啊。」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前幾天武王不還是被黃巾包圍,圍攻,長社有被攻下的跡象嗎?怎麼突然就大捷了?並且還收復帝鄉了!」
「誰知道呢,反正只要勝了就好,太好了。」
街道上的百姓轟動議論紛紛,臉上均有興奮之色。
這消息對於他們來說很勁爆,很震撼,這是好消息,天大的令他們激動的好消息!
他們那對黃巾擔憂心情都是一掃而空了。
若消息是真的,劉裕表現如此兇猛,那麼,黃巾還真不用擔心了。
這一刻,洛陽百姓興奮至極,洛陽世家的人亦是興奮的拍著大腿,大聲叫好。
消息猶極速在整個洛陽散開,洛陽城轟動了。
……
洛陽,一座府宅,上書「蔡府」兩個大字。
後花園。
一個天生麗質,氣質溫婉的絕美女子,撫著一邊有燒焦的古琴,樂聲溢出,不過流露卻並不是那麼喜悅,琴音中透著思念、擔憂。
「小姐,小姐,武王勝了,大勝啊,長社大捷……。」
人未至,欣喜的聲音便傳進後花園,讓琴音戛然而止。
那天生麗質,氣質溫婉的絕美女子身子猛地一顫,忙回過頭。
卻見自己頗有姿色,寶寶糧倉頗為豐富的丫鬟,興奮的衝進後花園。
迎著蔡琰蔡昭姬一雙美眸,小丫鬟欣喜道:
「小姐,長社有消息了,武王又勝了,大敗黃巾二十萬大軍,現在已經收復帝鄉南陽了!」
聽著自己丫鬟確切的聲音,蔡昭姬一雙美眸閃爍流光溢彩。
「他果然勝了,扶大漢於危難,他又勝了!」
輕靈、喜悅的聲音響起,這一刻,蔡昭姬對劉裕充斥巨大驚喜,腦海想著劉裕那俊美無比、稜角分明的臉龐,蔡琰美眸閃爍無限柔意。
……
皇宮,承德殿。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啊,武王大捷,武王勝了……」
黃忠邁步進入大殿,激動的聲音打破朝堂上的沉悶,更打破了劉宏對長社局勢的氣急敗壞。
「什麼?武王勝了?快,快,快,快,把捷報呈上來……」
一瞬間,劉宏從震驚,到驚喜極了,一眾文武百官譁然一片。
「好,好,好啊,武王真不愧我大漢戰神,焚燒二十萬黃巾,波才、張曼成死於火海,帝鄉南陽也收復了,果然,果然,這都是武王計謀啊!」
劉宏看了捷報,狂喜不已,虛白的臉色露出漲紅之色,忍不住大聲叫好。
此時,一眾文武官員也都鬆了一口氣,均忍不住道:
「武王果真厲害,黃巾三路,如今兩路覆滅,我大漢掃除黃巾可望了!」
劉宏激動的在台階上走來走去,多少天的壓力只感覺陡然消去,手指顫動著,指著童貫激動道:
「速去安排八名御廚,趕赴前線,在武王軍營外,現場製作糕點,然後給武王送去,就言,朕在洛陽等武王凱旋!」
嘩!
聽聞劉宏的話,如此恩寵,眾文武譁然,只感覺一陣羨慕,但是卻沒有人敢說什麼。
童貫倒是頗顯高興,忙道:「陛下,奴婢這就去安排!」
……
此時,劉裕並不知道洛陽因為他大破黃巾,沸騰一片了。
劉裕攻下宛城後,收復南陽後,並沒有停下進擊的步伐。
隨著波才、張曼成身死,黃巾大敗,穎川、南陽兩地黃巾大面積南逃,向淮南潰逃,投奔淮南黃巾去了。
淮南黃巾本就不是小數目,聚集著孫夏、彭脫、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一眾黃巾渠帥,率領足有七、八萬黃巾,卻是在對抗荊州劉表、揚州劉繇組織的大軍。
這也算是大漢靠南位置的又一處戰場。
再加上穎川、南陽兩地黃巾大面積南逃,向淮南黃巾匯聚,超過十萬眾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
劉裕自是不會見其做大,於是大軍繼續南下,跟隨黃巾潰卒,悍然殺進淮南壽春地區。
劉裕率領背嵬軍騎兵、北府軍騎兵悍然衝鋒黃巾。
荊州劉表、揚州劉繇組織的大軍配合反擊。
幾乎沒有什麼懸念,孫夏、彭脫、何儀、劉辟、黃邵、何曼等一眾黃巾渠帥匯聚的黃巾潰敗。
大軍四處抓俘虜,劉裕卻是攜眾將進入壽春城。
「荊州牧劉表見過武王!」
「揚州牧劉繇見過武王!」
壽春郡守府,議事大廳。
劉裕坐在上首。
曹操、孫堅、公孫瓚、朱儁、袁術、劉岱等將聚集。
劉表、劉繇對一身鎧甲英武非凡氣勢瀰漫的劉裕躬身行禮。
縱然劉表、劉繇已是州牧,封疆大吏。
但是,在劉裕面前,還是需要畢恭畢敬。
不說劉裕武王王爵,驃騎大將軍、大司馬官職,就令人需要行禮。
單單令草原諸族臣服,大破黃巾二十萬,令張曼成、波才授首,就令人敬佩。
劉宏未死,真正的亂世依舊未至。
劉表、劉繇仍然把自己當成漢室宗親一員,自然沒有多的雜念。
「嗯,兩位宗親也看坐吧,兩位與淮南黃巾大戰,倒是保全了荊州、揚州的百姓不受黃巾侵害,相信陛下知道了,會很開心,本王也會親自稟報兩位宗親之功!」
劉裕對劉表、劉繇笑道。
聞聽劉裕的話,劉表、劉繇兩人頓時一喜,忙對劉裕拱手:
「謝武王!」
劉表、劉繇兩人落座,對劉裕好感卻是大增。
「他就是武王嗎?長大後我也要像他一樣,殺異族,平黃巾!」
突然一道稚嫩,頗顯志向的聲音在大廳突兀響起。
讓劉裕、曹操、孫堅、公孫瓚、朱儁、袁術、劉岱、劉表、劉繇等人均是一愣,齊齊向出聲的地方看去。
卻見聲音響起處,卻在後排靠門的一個位置。
孫堅。
坐在靠後的孫堅整個人,面色一僵。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孫堅忙對劉裕拱手,道:
「王爺贖罪,逆子跟著堅偷溜著進來,要見王爺,堅拗不過,只能帶他過來了。」
孫堅對劉裕告罪著,隨即臉上一虎,道:
「策兒,還不快出來給王爺請罪!」
孫堅虎聲落下,在眾人注視下,孫堅虎背熊腰身後站出來一個虎頭虎腦、頗顯英武的七、八歲孩童。
那七、八歲孩童倒也是不認生,直接就對劉裕恭敬行了一個禮,道:
「小子孫策,見過王爺!」
一眾人看著虎頭虎腦的小孫策眉頭微皺。
倒是劉裕看著小孫策,笑了。
「孫策?好名字。」
「你是特地來看我的?」
劉裕對小孫策微笑說道,並沒有絲毫表現出生氣,相反很是溫和,溫和的笑容,加上身上散發的好感度,立即讓小孫策放鬆了下來。
小孫策昂起頭,也不客氣,小大人一般道:
「是的,策聽說武王武藝高強、箭術超群,比擬西楚霸王,又戰無不勝,是我大漢的戰神,策早就想看看了。」
「策已經在習武了,長大後,也要成為像武王一般的戰神。」
小孫策志氣昂揚的話,讓大廳內曹操、公孫瓚、朱儁、袁術、劉岱、劉表、劉繇一眾人忍不住面面相覷,均是笑了,笑著搖搖頭,以為是孩子話。
孫堅一張臉已經黑了,忙道:
「逆子,閉嘴,說什麼……」
「文台…」並不待孫堅說什麼,劉裕擺手制止道。
劉裕對小孫策笑道:
「小孫策好志向,本王支持你,來,到本王身邊來!」
劉裕的話,讓小孫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了,忙看向一旁孫堅。
孫堅卻是不敢怠慢,忙道:「逆子,武王讓你過去,還不快過去!」
在大廳內眾人疑惑目光下,小孫策來到劉裕身邊。
此時,倒是一旁的賈詡、曹操,看著劉裕以及小孫策眼中露出一抹異樣的光芒,仿佛想到了什麼。
果然,劉裕摸了摸小孫策的身子骨,又摸了摸小孫策的頭,對孫堅道:
「堅兄好福氣,小孫策根骨頗佳,是個練武的好材料,並且小小年齡便膽氣過人,若是好好培養一番,定然是我大漢驍勇善戰之將,本王頗為喜歡,不知,本王欲收小孫策為義子,培養一番,堅兄以為如何?」
劉裕微笑的聲音似一道悶雷在大廳炸響。
大廳內眾人瞬間呆愣一片。
就連孫堅都呆了。
他聽到了什麼?
他兒子小孫策,劉裕頗為喜歡,欲收為義子,培養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