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巡縣從三月底出發,直到五月初才回到郡府,耗時一個多月。
郡吏們步行跟隨,十分辛苦。
張新給他們都放了幾天假,又發了一些辛苦費,讓他們休息去了。
郡吏們感恩戴德。
隨後張新從蔡邕手中接過政務,開始忙碌起來。
他先是核算了一下郡府的財政,發現在扣除郡吏俸祿、水軍組建、士卒軍餉等一應開支後,還足夠向朝廷繳納今年的賦稅。
再算上商隊的持續盈利,用到明年秋收一點問題沒有。
於是張新大手一揮,下令免除漁陽一年賦稅,與民休息。
既然要普及教育,就得讓百姓的手裡有錢。
沒錢怎麼讀書?
百姓們接到通知,對張新的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接著張新又把甄南叫了過來,讓他從本地招募一些百姓到商隊中做工,創造就業。
如今春耕已過,已經沒有那麼忙碌了。
男子出來做工,家裡的田地還有女子打理,誤不了事。
正巧此時造紙廠已經擴建完畢,第一批新紙已經出貨,商隊正缺人手。
甄南欣然同意。
隨後張新便宅在郡府中,除了日常的政務以外,就是和蔡邕一起編寫教材。
漢時的教育制度,其實已經比較完善了。
依照漢制,鄉有小學,童子八歲入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
六甲,指的是天干地支計算時日的方法,五方就是語文,書計就是數學。
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就是人倫之禮,讓童子明白長幼有序。
小學又叫鄉學,一般由鄉里的三老負責。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
小學裡教的,主要就是《孝經》這類導人向善的東西,還有基礎的算術,計算時間。
一般來說,小學在秋收後開課,除去適齡童子以外,沒有服徭役的成年男子,也要過來聽課。
這就是為何漢人十分注重忠孝仁義的原因。
年復一年的洗腦,很難不注重。
在小學之後,便是庠(xiáng)序。
其有秀異者,移鄉學於庠序。
小學裡的優秀學生,可以到庠序中去學習。
庠序,也就相當於後世的初中,一般設在各縣之中。
庠序之異者,移國學於少學。
少學就相當於高中了,一般一郡之中只有一所。
漁陽也有,就在漁陽縣中。
諸侯歲貢小學之異者於天子,學於大學,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則別之以射,然後爵命焉。
各地的郡守國相,每年都要向天子推薦優秀的學生,到雒陽的大學中學習,這個行為叫做造士,也就是培養合適的士人。
如果其中有優秀的人,朝廷還會考核他們的射術,依照考核成績來賜予不同的爵位。
這是一套完整的,從民間底層選拔人才到中央的教育機制。
但除了小學是免費教育以外,從庠序到少學,都是要花錢的。
很少有百姓能夠負擔的起。
所以張新才費盡心思,藏富於民。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張新面前鋪著一張大大的新紙,奮筆疾書。
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由梁武帝下令編纂,周興嗣成文的一篇奇文。
全文整整一千個字,沒有一個字重複,脈絡清晰,語言簡練,還有各種知識,在後世收穫了無數名人大家的讚譽。
用它來搞基礎教育,再合適不過。
「守真志滿,逐物意移,堅持雅操,好爵......好爵......」
張新放下筆,瘋狂撓頭。
「媽的,記不清了。」
這玩意是他小時候背的,都三十多年了,還能想起來一半,已經算不錯了。
張新又想了好一會兒,實在是記不起來,便拿著這還能記得的五百多字,跑去找了蔡邕。
蔡邕正在家中,手中拿著一本《基礎數學》,看得津津有味。
不用說,這本書也是出自張新之手。
除去基礎的數字替換、計算方法以外,張新還引入了一些基礎的幾何、方程之類的東西。
當然了,其中的XYZ這些東西,都被他替換成了甲乙丙。
基礎數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簡單的加減乘除這些東西,用於替換小學的書計教材。
下冊則是幾何、方程之類的東西,用於庠序之中。
蔡邕手中拿著的,正是下冊。
察覺有人來到,蔡邕抬起頭,見是張新,指著書上的一處地方笑道:「子清來的正好,來來來,快來給我講講,這個方程是怎麼個回事?」
張新湊過去一看,巴拉巴拉。
「原來如此。」蔡邕贊道:「未曾想子清如此擅長數術,竟能編纂出如此簡單易懂的數書。」
「蔡師謬讚了。」張新謙虛一笑,將手中的千字文遞了過去,「勞煩蔡師幫我看看這個。」
「哦?子清竟然開始寫文章了?」
蔡邕有些意外的接過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嗯,氣勢不錯。」
蔡邕點點頭,繼續閱讀。
平仄合韻,內容不錯,但辭藻一般,不夠華麗,不太符合現在的文風。
隨即蔡邕又感覺有點怪怪的,回頭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猛然瞪大了眼睛。
這五百餘字,竟沒有一字是重複的!
局於有限之字而能條理貫穿,毫無舛錯,這就很厲害了呀!
「這是你寫的?」
蔡邕抬起頭,眼中滿是震撼。
「對!」張新理直氣壯,「蔡師以為,以此文章而教幼童,可否?」
蔡邕又看了一遍。
「可!」
「只不過,這篇文章似乎尚未寫完......咦?這些東西是什麼?」
蔡邕這才發現,文章上還有著一些逗號和句號。
難怪剛才閱讀的時候,總感覺四字一句,朗朗上口。
「這叫標點符號。」張新解釋了一下,「幼童剛剛開智,我便想著用這些符號,來降低一些閱讀文章的難度。」
「只不過我才學有限,實在編不下去了,便來請蔡師幫忙。」
蔡邕驚為天人。
「子清大才,子清大才.......」
蔡邕最擅長的就是搞教育,一眼就看出了這些符號背後所蘊含的意義。
輔助斷句,不僅能大大降低閱讀時耗費的心力,還能使文章的意思不被曲解。
他之前在東觀修了那麼多年書,為的不就是這個麼?
若是早有標點符號......
比起千字文,蔡邕更看重的還是標點符號。
「不知子清此文欲編多少字?」蔡邕問道。
「千字即可。」張新道:「日常用字不過千餘,千字之文足夠百姓日常使用了。」
「行!這事便交與我來!」蔡邕點點頭。
「那就勞煩蔡師了。」張新行了一禮,又去忙其他的事了。
待張新離去後,蔡邕瞬間蹦了起來。
「昭姬!昭姬!快出來,為父給你看個大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