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脫簪待罪的李淑妃

  康王是公認的太子黨,既不涉及黨派之爭,這麼一番話便是為他爭了愛護兄弟之名,史書工筆,也會給他記上一筆——長興十七年十一月,九原郡堤壩崩,全郡受災,二縣全淹,上大怒,問責安、寧二王,康王獨申救之。

  徹查,徹查什麼?

  太子抬起頭來,看了皇帝一眼,就是徹查,也不過是最後拉上一個替罪羊頂罪罷了,人選他早就已經備好了。安王寧王當真無辜,今日過後必有反撲之力。他並沒有想藉此事,徹底扳倒安王、寧王,不過是想給他們一個教訓罷了。

  「查!自然是要查!既然康王極力主張,此事便交由你主查。大司空!」

  「臣在。」一直觀望的裴居道舉著笏板出列。

  「你身為冬官府長官,主管水利興修一事,便由你輔佐康王查案。康王,朕賜你便宜行事之權,給朕好好的查!」

  「臣遵旨。」

  「至於安王寧王,幽禁南宮,派使者監護,不通外事!待事情查清後,再行處置!」

  南宮跟幽禁於自己的府邸可不一樣,算是皇家罪人專屬軟禁的冷宮,至於原先的住所是被查封掉的。

  不過還是比掖庭獄好點的,掖庭獄是徹徹底底的監獄,至少南宮還算個宮,有伺候的人,沒有行刑的地方,環境也好。

  掖庭獄還是妃嬪關的多點,宗室親王還是多去南宮。

  當然這兩者都比不上皇帝親自掌管的詔獄,那可真的是見者為垂淚,生死不可料!進去一趟出來不脫一層皮,別人都要稱你一句牛逼。

  太子執著笏板,悠然出列:「陛下,懲罰罪人固然重要,可也不能忽略了九原郡受災的百姓啊!堤壩修復一事迫在眉睫,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陛下這次須得好好斟酌人選啊!」

  「太子說得有理。」皇帝想也不想,已經做了決定,「定王,你去吧。」

  太子的唇角在笏板之後,皇帝的視線之外勾起。

  經全氏族滅一事,皇帝目前最信任的就是老五,他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情況持續下去,再者他母族覆滅一事的帳,還沒跟老五算。

  把他趕去修堤壩,每個一年半載是回不來了。等他回來,這帝京的天,早就又變了。

  ……

  一場朝會就這樣結束,皇帝讓洪大監唱名退朝,便轉身離去。

  回紫宸殿的時候,他發現李淑妃正跪在殿門口脫簪待罪。

  李淑妃看到皇帝來,立即膝行上前,言辭懇切地道。

  「妾沒有能教好兒子,為陛下分憂,是妾的過失,請陛下責罰妾身吧!」

  「這怎的是你的過失呢?快起來吧,天寒地凍的,可別著涼了。」

  李淑妃執拗地搖了搖頭。

  全貴妃去後,皇帝在潛心禮佛的盧德妃和體弱多病的呂賢妃之中,最後選擇了她接替管理六宮的職責,不可謂不信任。

  皇帝伸出的手並沒有收回來,而是看向一旁的夏大監:「淑妃跪了多久了。」

  「自陛下早朝去後就一直跪在這裡。」

  「桃桃,你這又是何必呢?」皇帝嘆了一口氣,試圖把李淑妃拉起。

  桃桃是李淑妃的小字,皇帝已經許久沒有這般親昵的喚過她的小字了,這些年淑妃淑妃的聽別人喚慣了,她都要差點忘記了,自己名卿雲,小字桃桃。

  小字是阿娘起的,因著阿娘懷她時特別愛吃桃子,按她阿耶的說法,是要把整個隴西郡的桃子都給吃光的那種愛吃。

  嫁了人後,她再也沒有了姓名,只是晉王的李側妃,乃至現在的李淑妃。

  李淑妃被皇帝拉了起來,可依舊哀哀戚戚:「臣妾承蒙陛下厚愛,忝位於四妃之列,擔夫人之責,坐論婦禮、掌教四德、主喪、祭、賓客,排女御序於帝王之燕寢,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行差踏錯,只為常伴陛下身側,與陛下分憂。奈何雙生子不肖……」

  「桃桃。」皇帝再度開口打斷了李淑妃的話,「此事尚未定論,若另有隱情,不過治晟平晟正一個失察之責而已。」

  李淑妃還是哀切地看著皇帝,尋求著一個答案,皇帝終究是不忍心,開口道:「若是失察之責,不過是降為郡王,削了他們的封邑,讓他們自出錢財捐款賑災,再讓他們戴罪立功便是了。」

  李淑妃在心裡暗自鬆了一口氣。

  安王寧王在得知堤壩被炸一事後,知道自己必然要被押解進京,就立即給她來了信,信中表明九原郡堤壩被炸一事絕不是他們動的手腳,定然有人陷害,希望她找個機會向父皇求情。

  李淑妃知道陛下的心思,求情是沒用的,女人的眼淚對他毫無觸動,沒有誰能真正改變他心中已經決定的想法,除了已故的先皇后。

  先皇后,是比當今陛下還固執己見、雷厲風行的驕傲女子。

  想到那個女子……李淑妃極力地壓制住想起那個女人的衝動。

  她今日脫簪待罪,不過是想探探口風,看看皇帝到底是什麼想法的。

  「行了,安心了吧?」皇帝看著李淑妃的臉,李淑妃嚇了一大跳,卻見皇帝真的用令人安心的口氣道,「回去吧,把衣服穿好,別生病了。」

  ——

  華知微在鳳陽閣內等待朝廷上結論的時候,太史綏又來稟告了另一件事,說是那路商隊最後的買主查到了,是康王。

  「康王!?所以現在那堆被換掉的貢品在康王那裡?他知道了嗎?」

  「尚且不知,東西今日才剛進芷花閣,估計要過幾日康王親自到了才會慶典,畢竟現在是多事之事。」

  芷花閣是康王暗中的產業,這是太史綏費了好大力氣才探知的。

  康王實際上比他那兩個哥哥正經些,不搞暗場那種灰色玩意兒,暗中經營的是芷花閣,偷偷獲取情報和掙錢,偶爾會販賣些白瓷之類的玩意兒。

  非常正經,全是正經買賣,包括閣名。

  浪芷浮花,初無根蒂,麗而浮者,傷其質矣。這是個賣藝不賣身的青樓,高端高雅的歌舞娛樂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