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瞬間,志護法準備了許久。在他沖入副團長辦公室、扔出鐵華彈的時候就在準備了。
那個時候,他就已經啟動了身上的磁力系統,在外裝甲上吸住了一些「鐵華」。
這也是一種蠻古老蠻常見的戰術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武祖的時代。
鐵華這東西非常細小。它太細小了,很難在保持這個體積的情況下給每一片鐵華單獨做防鏽處理,所以這玩意釋放之後很容易氧化、劣化。鐵華若是結塊了,那很多功能就廢了。一般情況下,鐵華都是封在鐵華彈里,需要使用時才釋放的。
而一部分擁有罡炁武器系統的人,就會在戰鬥開始之前提前準備好鐵華。這裡面不只有「在義體內嵌入存儲鐵華的空間」這麼簡單。
那些手段中,最主要的就是「提前啟動磁力,讓一部分鐵華粉末附著在外裝甲上」。
這樣一來,甚至省去了「釋放」的過程。
內部的設備改變磁場,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吸附在外裝甲上的磁化金屬顆粒排斥出去,使之散開。之後,不斷切換的磁場形成動態平衡。
所有的扁平金屬顆粒都在磁場的所用下,首尾相接的聯繫在一起。所有顆粒都是平行的。它們組成了幾個相互平行、近似鏡面的不連續弧面。
如果說無序的金屬氣溶膠只能讓雷射在特定空間內不斷散射,那這個鐵華鏡面就可以偏折雷射武器的大部分威能。
這玩意是可以有效抵抗雷射武器的——只要不是戰艦主炮那種可以持續發動的,那鐵華鏡面就可以在自身蒸發之前散射掉雷射大部分的威能。
實體的子彈遇到它也會減速、偏折。部分殘餘動能較低的子彈甚至會被磁化後俘獲。
向山急速掉轉劍勢。
別看他現在的義體非常一般,但他也是用過好義體的人。【兩百年前的尖端義體每一顆螺絲釘都不如現代普通武者義體。但是,十八世紀的鐵甲戰艦再怎麼也不至於被二十一世紀的民用太陽能小快艇擊沉,一個道理,這是定位問題。】
這個鐵華戰術甚至就是他……或者大衛開發出來的。
當然,這是一個沒有魔法的世界,不可能出現「鏡子裡的鏡像刺出實際的一劍」或者「擊中自己的鏡像,自己也要受傷」。但向山在意的當然不可能是這個。
這片鐵華之鏡後面,是一出強磁場。
聲子刀的刀片,則是以磁場固定在劍柄上的。
並且,聲子刀還有一重特殊之處。它劍柄的磁場,並非是全功率運作的。
原因很簡單,聲子刀並不是依靠劍刃上附帶的動能殺敵的。相較于振動波對金屬晶格結構的破壞,劍身上的動能反而無關緊要。
在這種情況下,聲子刀劍柄磁場全開,將劍刃完全固定,反為不美。
若是磁場只保持百分之二十的出力,那麼劍身完全可以活動。在遇到外裝甲的時候,也可以向後偏折,如同流水一般滑過裝甲外側,並以破壞晶格結構的能量波來瓦解外裝甲。
而若是磁場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出力,那刀身就會正面撞上外裝甲。這樣容易對刀刃造成損傷。
這個道理就和自然人很少十指緊握雙手劍的劍柄一樣。受限於肌肉與骨骼結構,自然人若是雙手十指緊握雙手劍的劍柄,雙手就會相互限制,手腕不好發力,也不好控制刀筋。這樣握劍固然不容易脫手,但很有可能打著打著武器就卷了刃。
除非是敵人手握鈍器,或者手中長劍要承擔格擋的任務,不然人類武者並不總是十指緊握武器。
聲子刀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樣的,這並不意味著百分之百出力的磁場沒有使用的場合。如果俠客揮劍的加速度過快,那麼低出力下,劍刃有可能被劍手甩出去。
向山在這種劍斗之中,往往會選擇隨時調整磁場出力,保證輸出功率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
但這個出力,卻很容易被罡炁武器系統的磁力發生器所影響。
向山急忙撤劍。
這個時候,旗主已經重新站穩身形沖了過來。他的手伸向自己的後背,同時壓低身體。
而在他身後,是那個在牆面上架設了火力點的槍炮道護教眾。
旗主壓低身體,就會將向山暴露在槍口之下。
長劍制約了向山的動作。他為了避免正面吃一發反器材子彈,也跟著壓低身體。
在這一瞬間,旗主看到了希望。
身後那個本為無名之輩的槍炮道護教眾,在這一瞬間,靠著一把槍,真正壓制住了這個可怕的武者。這武者所表現出的無窮無盡的變招在急速減少,「可能性」被急劇壓縮,消減。
在這一剎那,就連旗主都能預判這傢伙的動作。
旗主的手推著劍鞘,調整角度。
然後,就聽得「叮」的一聲響。
六龍教的護法居然將手中奇門兵器往牆面上一扔。這奇門兵刃似乎韌性十足,居然快速彈起,掃向向山手中的劍柄。
這一下是真的出乎向山的意料之外。
嚴格來說,武祖倒是聽說過「子午鴛鴦鉞」。
但是這玩意預設的應用場景,是「街斗之中面對徒手或使用短兵器的無護甲敵人」。由於設計奇特,可以配合八卦掌,出手回手都能造成傷害。
而類似的兵器,卻在賽博武道初創的第一關,也就是超級計算機模擬的階段,就被淘汰了。
所有義體人都默認為著甲的武者。帶刃的短兵幾乎沒法對這種人造成傷害。而這種形制,也不大好附加高周波。這東西必定是弱於相同技術水平下的直刃兵器的。向山想像不出這玩意怎麼使用。
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兵刃顯現出它真正的威能。
這鴛鴦鉞上本身帶著一根線。那根線原本是勾勒著鴛鴦鉞彈起的軌跡的。但鐵華之鏡後,一股力量猛烈的拉住了這鴛鴦鉞改變了鴛鴦鉞飛行的方向。
這鴛鴦鉞奔著聲子刀的劍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