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6章 埋兒奉母

  方運的處理手段得到了朝野上下高度的認同,甚至連明顯傾向於皇室的輔相楊旭文都當眾稱讚方運在這件事上眼明心淨,是真真正正的百官表率。

  監察院的御史有的後悔沒能搶先一步檢舉,有的眼紅羅育的考評,但是,大都認可方運的處理方法,認為方運為內閣做出最正確的示範,在保證監察院高度獨立性的前提下,給予監察院以最公平的待遇。

  於是,監察院掌院御史何鳴祥給京城、東雲州和燕州的御史下達命令,要求他們儘快檢舉違禮的官員,履行御史應有的職責。

  幾個御史表示反對,因為他們清楚,掌院御史這是在投桃報李,故意避開密州、象州和江州。

  但是,何鳴祥沒有在意反對的聲音,身為普通御史想做什麼都行,但是身為監察院的第一主官,必須要遵循官場的一些規矩。

  若是方運送了監察院這麼大的禮,他身為掌院都沒有絲毫的回饋,那以後哪個勢力會支持他繼續擔任掌院甚至高升?

  在接下來的幾天,監察院檢舉了大大小小十餘名官吏,雖然品級不高,最多六品,但卻向外界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監察院並沒有反對方運,而是公事公辦。

  輔相閣依舊把相關的奏章轉交給左相閣,而方運對新的違禮官員處罰不如第一次那麼重,但也都記錄在吏部考功司的文書中,留下檔案,平時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吏部若想要針對誰,那麼這次處罰便會成為有力的武器。

  每日一禮繼續進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所謂的尊禮復古只是涉及細枝末節的時候,第十二禮的頒布,卻突然成為天下爭論的焦點。

  因為,這第十二禮,是要求每個有品級的官員每年學習一次半聖子路。

  子路年輕的時候家境貧窮,他自己經常吃野菜,但卻會步行百里之外買米背回家,讓父母吃上好的飯菜。

  後來子路接受孔子的教育,成為高官,經常懷念父母,曾經說過,現在雖然可以嘗到野菜的滋味,卻再也不能像當年一樣為父母百里背米盡孝。

  第十二禮的要求是,要每個有品級的官員,在每年父母生日前後,徒步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買二十斤米,並徒步背回家裡。

  之前的十一禮雖然也有官員不滿,但沒有一個官員站出來反對,但第十二禮頒布的當天,許多官員上疏反對,認為不適合執行這種舊禮。

  次日朝堂之上,第十二禮成為官員爭論的焦點。

  反對的人中,有的認為這種尊禮等於浪費時間,若真想讓官員盡孝,背米十里就已經足夠。

  有的人舉例說明,到百里之外要十個小時,浪費一整個白天,第二天白天回返,這等於白白浪費了兩天的時間。萬一遇到大事未能及時處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有的人說方運這是在折騰百官,有些官員身體不好,如果要背米兩百里徒步行走,很可能會被活活累死,這才是最大的不孝。

  支持者有之。

  有的人認為如果一個官員兩天連兩百里都行走不了,那不如辭官回鄉,沒有強健的身體,怎麼能處理複雜的政務。

  有的人認為方運並非在折騰官員,只是讓官員成為百姓的表率,而且一年只耽誤兩天的時間,完全可以給官員放假兩天。若是每個官員都能這樣做,百姓自然會被感動,都會盡孝。

  也有的人認為,子路乃是半聖,而且是孔聖的弟子,是孔門十哲,只要是學習他,無論怎樣都不為過。如果官員連背米兩百里都做不到,那豈不是說聖院要求大儒外出歷練也是錯誤?

  朝堂陷入爭吵之中。

  但是,有一些官員卻一直沒有出口反對或支持,因為他們總覺得,方運的這次尊禮復古的目的不簡單,不到最後塵埃落定,他們絕不會表態。

  還有一些官員在這些天反覆思考李文鷹的話,最終選擇了相信李文鷹,相信方運,所以目前保持沉默。

  更為怪異的是,雖然反對的官員很多,但三品或三品以上的大員都沒有出口,連堅定支持皇室的禮部尚書盛博源也沒有反對,甚至偶爾露出一抹冷笑,好像巴不得方運的這第十二禮實施。

  在高官和皇室都沒有阻撓的情況下,第十二禮正式加蓋玉璽,成為君命,每個官員必然要執行。

  於是,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不滿方運,甚至有官員在論榜之上公開批評方運,不過遣詞用句很小心,沒有污言穢語,沒有虛構事實,是正當批評,這是聖院賦予讀書人的權利,方運和御史都無法以此為證據懲罰官員。

  也就是在第十二禮正式實施的當天,方運沒有宣布第十三禮,而是宣布自己撰寫了一本,列舉了歷史上二十四個孝順父母的故事。

  方運直接在論榜上發布,很快傳遍天下。

  這,一開始很好,第一孝是孝感動天,主角是明君舜,即便被父母陷害,也沒有反擊,在成為天子後,依舊孝順父母。

  第二孝是戲彩娛親,一個叫老萊子的人為了逗父母開心,即便年過七十也經常穿彩衣裝小孩。還有一次老萊子不小心摔倒,怕父母擔心,立刻學小孩大哭,反而逗笑父母。

  後面的幾個孝道故事都非常正常,包括子路百里負米的故事。

  但是,眾人在看到第九個孝道故事的時候,反應各有不同,以至於整個論榜很快變成了戰場。

  第九個孝道故事,是埋兒奉母。

  漢代有個叫郭巨的人,家境貧寒,妻子生了一個孩子後,郭巨怕家裡的糧食餵養孩子後,就無法讓母親吃飽,於是決定埋掉殺死孩子。

  結果,在挖坑埋孩子的時候,發現了黃金,於是郭巨便說這是自己的孝心感動了蒼天,蒼天讓自己挖到黃金,於是收起黃金,也不再殺兒子,回家養育兒子,也供養母親。

  雖然郭巨最後並沒有殺死兒子,但方運竟然把這個故事奉為孝道楷模,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因為,這件事在聖元大陸也曾引發爭議,有的人認為郭巨是孝道楷模,有的人認為郭巨是畜生,還有人懷疑郭巨是為了掩蓋黃金的來路不明,,更有人認為郭巨為了獲得官員的舉薦,編造了這個謊言。

  總之,無論是論榜還是景國朝堂,都為是否應該普及展開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