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開藥堂要用這麼多平常的藥材?」
黃老太太指著名單上那些有著疏風散熱藥效的藥材,疑惑的開口,她覺得沐禾婉有些兒戲。
沐禾婉淡淡的一笑,並不打算解釋自己拿著這些藥想要做什麼。
看著沐禾婉沉默不語的樣子,黃老太太的犟脾氣也上來了,她對著沐禾婉擺了擺手,「算了,我們之間只是買賣的關係,你拿藥,我收錢,我管你做什麼去呢。」
說著她從沐禾婉的手中接過沐禾婉遞過來的錢,數了一下,剛剛好,一點猶豫都沒有,就放在了口袋中。
「好了,藥材你裝好了,錢我收到了,你就走吧,我這個老人家要休息休息了。」
黃老太太心中有疑惑,但是又問不到,心頭難免有些怨氣,所以並不耐煩和沐禾婉繼續溝通了。
沐禾婉並沒有被老人家地態度影響心情,她笑眯眯的將兩包藥放在老人家的面前,語氣輕柔的開口。
「奶奶你要注意身體,這是我幫你抓好的藥,你可以自己看看,兩天一副,等到第五天的時候,我再過來看你。」
沐禾婉清楚老人家是懂藥效的,所以她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給她放下,就離開了。
黃老太太透過窗戶看著沐禾婉離開的背影,心情有些複雜,她本不想過多關注沐禾婉,但是她又覺得沐禾婉能夠繼承她家先生的衣缽,這讓她十分糾結。
沐禾婉在院子裡等了一會兒,謝子瑜就帶著蔣灝匆匆忙忙的回來,他們就開始裝車。
等到沐禾婉一行人裝好車,準備離開的時候,黃老太太從房間中出來,叫住了正在關門的沐禾婉。
「小丫頭,你要不要熬藥的鍋呀?我們家還有幾個,你挑兩個拿走回家用吧!」
說著,黃老太太就走了出來,指了指放在角落中被油布包裹起來的藥鍋,還有幾個小爐子。
「你想要就拿走吧,算是你幫我抓藥的報酬了,我這個老東西不喜歡欠人家的。」
說完,黃老太太就轉身離開了,一點都沒給沐禾婉說話的機會。
沐禾婉看著老太太的背影,開心的拉著蔣灝走到角落中,開始挑選。
「灝哥,幫我一樣拿兩個,我剛剛還在發愁去哪裡找這些東西,沒想到奶奶竟然送給我了,真的是太好了。」
蔣灝聽著沐禾婉的吩咐,看著沐禾婉興奮的表情,就幫著她去搬藥鍋和小爐子,對著沐禾婉寵溺的一笑。
謝子瑜也走上前接過沐禾婉遞過來的東西,對著黃老太太房間的方向說了一句謝謝。
黃老太太看著沐禾婉如小老鼠偷家一樣的快樂,忍不住也笑了笑,這個古靈精怪的小丫頭也挺有意思,她很想知道這個小丫頭在做什麼。
最後沐禾婉一行人離開,黃老太太看著那被搬走一半東西的角落,輕輕的罵了一句,「這小丫頭片子,還真是不客氣呀!」
坐在驢車上,沐禾婉滿意的看著滿滿一驢車的東西,她忽然想到了什麼,看向蔣灝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她有些擔心蔣灝嫌棄她太能花錢。
「我們還要去一下供銷社,我想還想買點東西。」
蔣灝看著沐禾婉有些緊張的小眼神,心疼的給沐禾婉將垂落下來的頭髮別到耳朵後面,聲音輕柔的回應沐禾婉。
「好,但是我們先去吃點東西,你還沒吃飯吧?」
正在駕著驢車的王麻子聽到蔣灝的話,差一點就從驢車上掉下去了,這蔣灝是怎麼回事兒?他家什麼條件,他竟然這麼縱容他媳婦。
「那個……我們什麼時候回去?驢一天沒吃東西了,也受不了。」
王麻子想到早晨沐禾婉給他的兩塊錢,他就有些不好意思開口,但是他真的有些擔心蔣灝,蔣家的條件並不好,娶個這樣能花錢的媳婦回家,實在是有些為難蔣灝了。
他只能找藉口,替蔣灝阻止他媳婦繼續花錢了。
「王大哥,我們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你在等我一下,我會儘量快一點。」
沐禾婉知道自己出來的時間有點久,有些不好意思,她看著蔣灝,猶豫了一下,然後緩緩的開口。
「我們先去供銷社吧,先不要吃飯了,等買完東西,我們再去一下銀行取點東西,然後我們就回家吧,回家再吃飯。」
沐禾婉擔心王麻子家的驢餓到,乾脆讓他們人餓著,
說完之後,沐禾婉覺得自己的決定十分正確,他們也算是節省了時間,就對王麻子說先去供銷社。
王麻子聽到沐禾婉的安排十分無語,他不僅沒有阻止沐禾婉去供銷社的想法,反而把一頓午飯給弄沒了。
王麻子有些頹廢,他開始後悔自己話多了,他還沒有去過國營飯店,現在好,自己這一次也是吃不到了。
沐禾婉和謝子瑜兩人到了供銷社外面就快速從馬車上跳下來,直奔賣布的地方,她想要做一床大被子。
沐禾婉到了賣布的地方,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塊青色的布料,沐禾婉覺得特別適合蔣灝,他準備給蔣灝做一套衣服。
她沒有猶豫,就把蔣灝的大概身高體重告訴了售貨員,售貨員就給沐禾婉裁了一塊剛好可以給蔣灝做一件衣服的布料。
沐禾婉又買了一套做被子的布料,她想著很快就可以蓋上特大的棉被,就特別的開心。
一旁等著賣布的女人看著沐禾婉買那麼大塊的布料做被子,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她覺得沐禾婉實在是太不會過日子,棉被這種東西只要夠蓋就好了,哪有蓋兩米二那麼大尺寸的。
「你們買這麼多布,難道不知道買布需要布票嗎?這麼多布票你拿的出來嗎?」
這時過來一個看起來就尖酸刻薄的四十多歲女人,她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沐禾婉,就覺得這種小丫頭就是一個沒見過世面,來這裡搗亂的,
她也剛好看上了沐禾婉買的那塊布,一下子都被沐禾婉買走了,她買什麼呀。
再看向沐禾婉,她才不相信這年代能有人輕易拿出十尺布票,有人有兩三尺就已經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