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一家團聚

  己卯,建文元年七月。

  時間長河在這個節點,轉了一道急彎,歷史從此變得面目全非。

  朱棣沒有在這個月打出「靖國難、清君側」的旗幟興兵南下,這個在北地打了半輩子仗的將軍,現在就好像一個普普通通的地主員外,宅在家裡每日陪著妻妾孩子,偶爾叫一些親信喝回閒酒,整個人幾乎瞬間蒼老了十幾歲。

  造反當皇帝,這件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好比朱棣的夢想。這麼些年來,支撐著他越來越強大的動力,也是這個夢想。當他決意放棄這個夢想的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百戰百勝的燕王,他只是已至不惑之年的朱棣。一個丈夫、一個父親。

  涼亭內,徐儀華很是擔心的看著眼前自己愛慕了幾十年的英雄,輕輕將手搭在後者滿是老繭、傷疤的大手上,卻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朱棣的變化因何而來,徐儀華永遠是心知肚明的,自打西南事變之後,朱棣同姚廣孝策劃的每一件事,徐儀華都知道,但最終,都失敗了,這對朱棣的打擊很大,甚至讓朱棣到了今時今日之情景,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兩人對面不遠處搭了一台大戲,有戲班在作藝,這種情景在過往二十年中的燕王府從未有過,朱棣是從來不聽戲的,「靡靡之聲,擾孤耳音。」

  朱棣最喜歡的音樂,是金戈鐵馬的碰撞,是鐵騎衝鋒的悶雷,但現在,朱棣卻在府里連聽了三天的大戲。

  軍營,已經有近半個月沒有去過了。

  朱棣的親衛統領張玉就守在府外,將任何的軍情奏報都攔了下來。

  「佛說,拿起容易放下難。」

  朱棣拍了拍徐儀華的手,「今時我放下了,你要為我高興才是。」

  朱高煦就坐在朱棣的身後,聞言不忿道,「一群沒有祖宗的禿子說話,能有什麼道理。」

  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無論從哪一點來說,和尚這個職業,在古代統治階層眼裡,都不會看得起他們。

  「老二的脾氣就是太隨我了。」

  朱棣沖徐儀華一笑,溫聲細語的說道,「以後你還要多多管教,讓他跟老大學學,是應該謙虛謹慎些才好。」

  徐儀華咬著嘴唇,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這些天,自己的枕邊人跟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好像在交代身後事,平淡的讓人心裡發毛。

  一家人坐在亭子裡,氣氛卻沉重的宛如訣別,一戎裝漢子走過來時,都不由自主的放緩了步伐。

  「朱能來了,有什麼事?」

  朱棣微微側目看了一眼。

  朱能單膝跪在朱棣手邊,聲音里抑不住的開心,「王爺,世子殿下一家回來了。」

  朱棣都沒來得及從錯愕中回過神,就看到一行人興沖沖的闖進院內,當先一人,不是朱高熾又能是誰。

  「父王!」

  朱高熾在距離朱棣幾步外就跪了下去,「兒子,回來了。」

  「兒媳叩見公爹。」

  朱高熾身後,妻子張氏也抱著尚在襁褓中的朱瞻基跪了下來,身旁是朱高熾的兩個嬪。

  朱棣起身,曾經穩如泰山的身子都不由得晃了一下,嚇得朱能趕緊扶住,同時揮揮手,驅散了早已鴉雀無聲的戲班。

  「回來了?」

  朱棣真的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等到朱允炆降罪賜死的聖旨,反而是先見到了自己這些天朝思暮想的大兒子,還有自己的孫子。

  孫子,我朱棣的孫子。

  朱棣快步走到兒媳的身前,輕手輕腳的自後者懷裡接過襁褓,「快起來,你是咱們家的大功臣。」

  一行人這才起身,朱高熾看朱棣一臉的傻笑,這幅樣子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看來隔代親這種事情,跟身份地位沒有任何關係,朱棣眼神里的寵愛,那是做不得假的。

  「孤的好孫子喲。」朱棣看著孩子,小瞻基也瞪著倆大眼睛看著眼前這個老頭,驀然咧嘴笑了起來,這下,差點沒把朱棣的心都給化咯。

  「孩子倒是不怕生。」

  朱高熾上前攙著朱棣坐下,「也可能是瞻基跟您血脈相連,認出了您。」

  「瞻基。」朱棣逗弄著孩子,「名字是皇上給起的?」

  朱高熾心裡一顫,這是他第一次聽朱棣喚朱允炆皇上而不是小皇帝、小侄子之類僭越的稱呼,自己的父親,什麼時候開始守禮了?

  「是的,瞻基這輩五行屬土,陛下說,基為根本之意,江山社稷之重,必要根基穩固,才有萬世太平,因此,就賜了基這個字。」

  老朱家起名是有講究的,可能有些對明史不太了解的朋友這裡普及一下(主要是為了水字數),太祖當年有孩子的時候,突發奇想,給孩子取得名字都帶了一個五行的偏旁部首,如朱標、朱樉、朱棡、朱棣等,這一輩的五行便是木。

  太祖還得意洋洋的找到劉伯溫炫耀,「咱的兒子都是木行,往下木生火便都屬火行,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你看如何。」

  劉伯溫掐指一算,「哎呦,可不得了,五行相生,乃天道運轉之根本,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啊。」

  同時,太祖還給每支各二十個字,如嫡長子朱標這一支,給的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讀起來,像不像是一首五言絕句。

  因此朱標的兒子,排允字輩、五行屬火,取的名字便是朱允炆、朱允熥之類。朱允炆的兒子,排文字輩,五行屬土,便叫朱文奎。

  朱棣這一支當初的字,太祖給的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由於朱棣造反,他這一支便一直都有傳承,歷史的記載也很清晰: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見深、朱佑樘、朱厚照、朱載垕、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檢、朱慈烺止。

  這裡不得不提岷王一支,也就是朱楩,他那一支的字是徽音膺彥譽,定干企禋雍。崇理原咨訪,寬鎔喜賁從。咱們耳熟能詳的朱總理,便是這一支的,到怹老人家的時候,五行走土,取名基。怹,便是太祖老人家的後世子孫,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痛恨貪官了吧。

  至於為什麼怹老人家的孩子不在走這個排序,這到也有說法,一來是新社會、二一個也有先例,一人雙名,一個族名一個外界用的名字。因為涉及怹,不多表述了。

  「基為根本所在。」朱棣念叨一句,「大明是咱老朱家的天下,宗親便是大明的根本所在,皇上這個名字取得,用心良苦啊。」

  難道真是我朱棣錯看朱允炆了?他真的心裡很禮敬宗親,從未有過削藩的念想?觀其行徑,這一年多來,確實如此不假。

  朱棣哪裡知道,給小不點起名瞻基,完全是朱允炆不想壞了歷史,好歹也是歷史有命的宣德帝,自己的知識水平還是別亂改名字的好。

  見到朱棣跟往常大有不同,朱高熾頓時覺得自己的使命有完成的希望,當下便開口道,「父王,兒子此番回來,是領了聖命的,陛下有口諭傳達。」

  「等吃完飯再說吧。」

  朱棣只顧著逗弄懷裡的小瞻基,「你我父子二人分別也足足一年多了,這是孤的過錯,晚上陪老子喝兩杯,算是老子給你賠罪了。」

  朱高熾瞠目結舌,不過是做了祖父,便讓朱棣改變如此之大?